我们为什么睡觉?怎么睡好觉?来自牛津博士的硬核科普

我们为什么睡觉?怎么睡好觉?来自牛津博士的硬核科普

97分钟 ·
播放数46093
·
评论数126

不知道你昨天睡得怎么样,2025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来聊聊睡眠。

嘉宾潇潇分享了很多关于睡眠的理论和数据,有基础知识也有前沿发现,其中最意想不到的一条可能是,那些冬眠的动物结束冬眠时,要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去补觉。这也侧面说明了睡眠有多重要。

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塑造了我们目前的睡眠形态,也让很多人睡不够身体所需,症结很可能不在于睡眠本身,不过改善睡眠或许依然是新的一年里最值得做的事,节目最后潇潇提供了很多可以尝试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果壳时间准备了5个睡眠眼罩作为新年礼物,希望大家新年能睡个好觉。我们会在小宇宙评论区挑选发表精彩留言的朋友送出,1月20日前留言有效🎁

🌰本期人物🌰

嘉宾:潇潇,牛津大学朱尔斯·索恩爵⼠睡眠及昼夜节律神经科学研究所(Sir Jules Thorn Sleep and Circadian Neuroscience Institute)博士候选人。潇潇的播客:再学一点

主播:明月,果壳主编

🌰时间轴🌰

Part1 人睡着了,大脑还忙着呢

03:15 人体内置的昼夜节律并不是24小时整,需要跟外界信息校准

08:21 失明的人依然可以靠光照校准昼夜节律

12:41 决定睡眠和清醒的第二个因素:从起床到入睡,睡眠压力越积越多

15:40 用喝咖啡来欺骗大脑,其实已经睡眠债台高筑,贷款总是要还的

19:28 睡眠结构:慢波睡眠就是脑电图波动很慢,快速眼动睡眠就是眼球摆动速度很快

24:08 达芬奇睡眠法为什么行不通

26:22 有人工照明之前,人类可能更喜欢把整觉分成两段来睡

29:29 真假“短睡眠者”

Part2 睡不够的危害罄竹难书,你还是舍不得睡吗?

33:08 “不睡觉”到底是什么意思?不睡觉世界纪录是449小时

35:54 睡眠可以是局部的,你以为自己醒着,其实大脑已经顶不住了

39:12 认知表现全方位降级: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很差,执行功能也不行了

42:29 好消息:睡眠能促进学习,真的存在“睡一觉就会了”

47:09 睡眠不足与情绪问题构成恶性循环,睡不够的大脑会更关注负面信息

51:55 心脏变老,免疫力下降,容易变胖,癌症、阿尔茨海默……

▍Part3 与其问为什么要睡觉,不如问为什么要醒来

55:46 睡眠可能才是生物体的默认状态

57:33 怎么判断没有大脑的动物有没有睡觉?

01:00:03 动物的睡眠模式多姿多彩,有只用半个大脑睡的,有在海底睡的,有想睡就睡的

01:02:04 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01:06:30 冬眠并不是冬天发生的长时间睡眠,冬眠的动物也要补觉

01:12:54 研究清楚冬眠,可能是未来开拓外星空间的关键

Part4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睡好点儿

01:14:13 最经济实惠又有效的方法:注意光照

01:16:45 屏幕的蓝光其实没那么可怕,更需要注意的是观看的内容

01:20:27 咖啡因、酒精可能破坏睡眠,色氨酸或许有用

01:24:49 褪黑素最成功的效果,是帮助视障人士调整生物钟

01:28:27 非药物治疗失眠最有效的方法:认知行为疗法(CBT-I)

01:29:47 到底是多了解睡眠知识好,还是少了解好?

01:32:25 运动有助促进睡眠,甚至可能减少睡眠需求

🌰小词典🌰

  • 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哺乳动物脑内的一对小细胞核团,位于下丘脑上方,是生物昼夜节律调节系统的核心结构。
  • 视杆细胞(rod cell)、视锥细胞(cone cell):视网膜的两种光感受器细胞。视杆细胞在昏暗环境下起主要作用,对光的敏感度高;视锥细胞在光亮环境下起主要作用,能分辨颜色。
  • 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视网膜的另一种光感受器细胞,可以接收光信号并传递到视交叉上核,调节昼夜节律。
  • 腺苷(adenosine):细胞能量代谢的一种中间产物,在生物体内发挥多种重要功能,产生睡眠压力的核心物质。清醒状态下,大脑中的腺苷逐渐积累,与腺苷受体结合,产生促进睡眠的信号。
  • 慢波睡眠(slow - wave sleep)/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 sleep):睡眠周期的一个阶段,一种深度睡眠状态,脑电波此时呈现出同步化的慢波活动。
  • 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 Sleep):睡眠周期的一个阶段,此时眼球会快速左右或上下移动,同时脑电波活动呈现出与清醒状态相似的低振幅、快频率的混合波,多数情节复杂的梦境发生在这个阶段。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交替出现,构成完整的睡眠周期。
  • 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一种用于全面评估睡眠状况的技术。通过脑电图、眼电图、肌电图、心电图、呼吸监测等同时记录多个生理信号,详细分析睡眠结构、睡眠阶段以及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是诊断睡眠障碍等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 皮质醇(cortisol):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身体应对压力和维持生理平衡的关键激素之一。分泌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一般在清晨时分泌达到高峰,有助于身体从睡眠状态中唤醒,之后水平逐渐下降,在夜间睡眠期间达到低谷。

本期嘉宾:潇潇

主播:明月

后期:尔尼

果壳时间由果壳出品,主播们会和嘉宾一起,提供多学科视角,还原科技的复杂性,将热议话题深挖一层。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留下评论,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展开Show Notes
明月odette
明月odette
2025.1.09
置顶
本期有福利哦,我们会在评论区挑选发表精彩留言的 5 位朋友送出眼罩,1月20日前留言有效。祝大家睡个好觉~
马戏班
马戏班
2025.1.11
跟失眠斗争十几年了,最长时间是两夜没有合眼,现在已经好很多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吧。

1.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入睡流程,比如洗漱,调节光线,用一会儿香薰机,或是找一个睡眠吉祥物(比如玩偶或者抱枕)。这些流程会让人有安全感。

2.练习冥想。跟着冥想的引导音频确实能让我放松很多,即使没睡着,也能让自己不那么焦虑,加速入睡。

3.选择合适的床品后裸睡。刚刚裸睡可能不习惯,当我一旦习惯了就感觉特别轻松自由。

4.就医,别怕吃药。我挂过神经内科、睡眠障碍科和心理科,都对我有用。并且就我自己来说,没有对药物有依赖。
明月odette
:
感谢留言,恭喜获得睡眠眼罩一个,请于2月4日前以“睡眠+本人小宇宙ID”作为邮件标题,将地址发送至mingyue.jia@guokr.com,我们会在年后统一安排快递寄送。
睡眠-果壳时间

一、影响睡眠:昼夜节律与睡眠压力

「昼夜节律」
我们内源性的昼夜节律,周期大概是 24 个小时 11 分钟左右

控制中心:大脑中部的一个结构,叫做视交叉上核。不止大脑里面的这个主生物钟,我们在肝脏、肌肉各种组织里面,在我们所有的身体器官和组织细胞里面都有生物钟,就是我们存在一些分子级别的生物钟,而这个视交叉上核,负责把所有的生物钟给整合在一起,然后时不时地跟外界的信息进行一个交换,进行一个校准。

交换方式:主要是光照,通过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睡眠压力」
被称为睡眠的稳态驱动,它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调节因素,就是它取决于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睡眠,“睡眠债”

「睡眠」
刚开始脑电图的波动速度会比较快,频率比较高,振幅会比较小,逐渐进入慢波睡眠——脑电图的波动速度(频率)就变得越来越慢

1)非快速眼动睡眠: 没有眼动的那一部分
2)快速眼动睡眠: 眼球快速地摆动,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先非快,再快速眼动,一个循环大约会持续到平均 90 分钟,一整夜的睡眠可能会经历四五个睡眠周期。后面几个周期里面快速眼动睡眠的占比会更高。

从非快速眼动睡眠醒来:身体闷,恢复时间更长
从快速眼动睡眠醒来:清醒快,情绪波动大,有起床气

存在大脑中的某一些脑区就在进行一些局部睡眠的现象

二、睡眠不足的危害
1. 影响认知
1. 注意力
2. 记忆力
3. 执行力

2. 影响情绪,通过皮质醇、肾上腺素
1)皮质醇
作用:帮助分解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相当于让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量更高,能够应对外界的紧急情况的这样的一个状态。
影响:本来就会有一个皮质醇的上下波动,它会在我们醒来之前逐渐上升,夜间降低。
如果睡眠不足:波形变平缓,分泌量增加,情绪就会更加的焦虑,然后我们的警觉性也会更高

3. 影响心脏、免疫力下降、更易变胖、代谢紊乱、患癌风险增加
—> 食欲是受到两个激素的影响,一个是瘦素,脂肪组织分泌;胃饥饿素,由胃部分泌(胃排空以后),它会抵消瘦素的作用,让我们觉得饥饿。
睡眠不足,血液中的瘦素水平下降18%,胃饥饿素的水平升高24%,饥饿感增加了24%,食欲也增加。

三、生物的睡眠
睡眠才是生物体默认状态

不同动物睡眠模式不同,这与生活环境和生存需求有关,睡眠模式有一定灵活性但也受机体限制 。

「冬眠」
冬眠更好的学术名词是蛰伏,它是睡眠的延续,进入冬眠先经非快速眼动睡眠再深入。
冬眠时大脑活动变小、体温和新陈代谢率大幅降低。
冬眠动物醒来先睡觉,怀疑冬眠后睡眠对恢复有重要作用,研究冬眠或助人类应对一些疾病及外星探索 。

四、如何改善睡眠?
1. 注意光照
1)清晨的时候去接受光照,晚上降低光,让它低于 100 勒克斯
2)不用对蓝光太过紧张,蓝光让人入睡时间延迟不到10分钟。更应该注意的是看的内容

2. 咖啡因和酒精
最好早上摄入咖啡因
酒精让大脑活动放缓,让人感到放松甚至困倦。如果摄入了过量的酒精,会让睡眠变差,改变睡眠结构,改变慢波睡眠,缩短睡眠时间。

3. 补剂:色氨酸或许有用,补充维生素D

「褪黑素」
大脑中部的松果体来分泌,会在黄昏的时候大量地分泌,凌晨 2 点到 4 点,浓度达到顶峰,再在黎明前后下降
作用:略微地缩短入睡的时间,并且略微地增加睡眠时间

4.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 CBT i、冥想(减少失眠焦虑)、运动
睡眠是健康基础,有睡眠问题可尝试多种方法,偶尔没睡好不必太在意
—>运动
研究发现如果做一些阻力运动的话,能够改进我们的慢波睡眠
不要在就是睡前一两个小时运动,如果进行激励运动,核心温度升高,皮质醇、肾上腺素增多
明月odette
:
感谢留言,恭喜获得睡眠眼罩一个,请于2月4日前以“睡眠+本人小宇宙ID”作为邮件标题,将地址发送至mingyue.jia@guokr.com,我们会在年后统一安排快递寄送。
叮铃铃71
叮铃铃71
2025.1.09
谢谢果壳时间和嘉宾的分享。睡眠真的太重要了,之前读过《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颠覆了很多自己的认知,诸如要睡足八小时(哪怕七小时也不足够),还有前半夜和后半夜的睡眠对大脑不同的修复作用(所以任何时段的睡眠都很重要)…包括前段时间很火的健康书《超越百岁》,作者也特别强调了睡眠的重要作用。听了今天的节目,要更努力督促自己做到知行合一了。
健康其实真的很简单: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好好运动。
明月odette
:
感谢留言,恭喜获得睡眠眼罩一个,请于2月4日前以“睡眠+本人小宇宙ID”作为邮件标题,将地址发送至mingyue.jia@guokr.com,我们会在年后统一安排快递寄送。
叮铃铃71:谢谢明月老师,也预祝新春快乐,巳巳如意~
3条回复
1:19:36 “我看了再见爱人4,我睡不着,这能怪蓝光吗?”笑死我了。
马赫_BFQm
马赫_BFQm
2025.1.12
实话实说,主播和嘉宾这种语速平均、节奏不变、情绪无波澜的对谈是助眠的好利器😂
明月odette
:
😂
小耳朵猫酱:不瞒您说,两个晚上靠这个睡得蛮好…
一直是睡渣中的睡渣,入睡时间基本需要一小时以上……不是主动熬夜,而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有时睡到半夜会清醒两小时……睡眠时长也疯狂波动,有时周末能睡八九个小时,周中只有三四个小时……崩溃,我需要去睡眠科么😭😭😭
明月odette
:
有需求的话可以看看睡眠门诊呀,也可以试试认知行为疗法
小小大脑
小小大脑
2025.1.10
45:41 现在每天晚上睡8小时醒了会很舒服,但我发现多睡半小时~1小时睡醒会更舒服。低于八小时睡醒就很难受,中午必须睡觉,整天情绪的确不是很好。慢慢开始意识到我想要大概9小时睡眠,可以维持我整天的好心情。
二炭_
二炭_
2025.1.09
结尾说的太好了,作为过来人,我经历过“一沾枕头就睡着”也经历过“一晚上彻夜难眠”,去年8月短暂的焦虑过一阵导致突然失眠,结果焦虑的事情过去后睡眠依旧过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才恢复。那两个月非常痛苦,吃了半个月安眠药效果一般,感觉不会好了。但我要告诉大家,认知行为疗法是管用的,首先是调整行为模式,强迫自己规律运动转移注意力积累睡眠压力,更重要的是调整认知,不要妖魔化失眠,睡不着就闭眼休息。但我不是认同很多人说的不在意就睡着了这件事,因为失眠很难不在意,更有效的方式是接纳,甚至接纳自己就是在意,但是无所谓。这样或许是有利于植物神经紊乱恢复?因为我发现失眠严重的那段时间,就算白天很累,晚上也比较亢奋,但恢复后晚上自然会犯困,可能认知行为调整的过程也是帮助植物神经恢复的过程。
明月odette
:
感谢留言,恭喜获得睡眠眼罩一个,请于2月4日前以“睡眠+本人小宇宙ID”作为邮件标题,将地址发送至mingyue.jia@guokr.com,我们会在年后统一安排快递寄送。
1:36:32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创作与睡眠之间的关系?比如我每次记录所思所想的时候都会在笔记本上留下当时写出这些东西的具体时间,如年月日、分钟等等。长期下来,当我翻开这个厚厚的本子时,发现一天时间内灵感集中出现比较多的时刻,大都在凌晨时分,这个时间段内,大多数人都在沉睡,外界的喧嚣也渐渐沉寂,人的灵魂也得以从日常繁琐的事件中摆脱枷锁。

或许相比白天,漆黑寂静的夜晚更令我充满想象力。因为在白天我们只能看到太阳这一颗恒星,当我们抬起头看向地球外面时,刺眼的阳光便将我们投出去的视线挡了回来;但黑夜下当我望着广袤无垠的宇宙星空时,想象力可以无限的向外延展,甚至解放每天埋头于生活、工作、像一间间囚笼似的建筑内的这具躯体。

正好晚上眼睛比较累,在听这期关于睡眠的播客时,不知不觉进入了浅睡当中,随着节目结束,我也醒了过来。
明月odette
:
黑夜让想象力无限向外延展,说得好好
窗前的诸葛菜:我就不行,一到夜深我脑子转不动。。。。
3条回复
老白namtso
老白namtso
2025.1.10
58:02 “到底他们是安静地醒着还是在睡眠状态”,😂这是每一个当过老师的人都有过的疑问
Disenchant
Disenchant
2025.1.10
谢谢分享!
虽然已经看过一些讲睡眠的科普读物,这期节目听起来还是挺舒畅的,也有一些新的收获。
能感受到嘉宾应该是有认真做了准备的,且对非专业人士友好,比如会认真解释一些科学发现是怎么做的,说到光照强度时会顺带说一句“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

#播客笔记
昼夜节律:
视交叉上颌是主生物钟,是如何发现的:发现带有基因突变的仓鼠,其活动周期不是24h而是20h,将其视交叉上颌一直给正常仓鼠。
对于一些盲人来说,接受光照同样重要:视交叉上颌对生物钟的调节/校准,主要是靠阳光。而感受光照的并不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而是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它们负责感受外界的光照,通知视交叉上颌来进行生物钟的校准。

咖啡因的作用机制:
腺苷,跟睡眠压力紧密相关。人清醒时,大脑中腺苷会不断积累,它通过与腺苷受体结合,产生促进睡眠的信号。
咖啡因就是通过阻断大脑中的腺苷受体来使我们保持清醒(欺骗大脑)的。但咖啡因总会代谢掉,这之后腺苷依然会作用于我们的大脑,所以欠的睡眠债并不会凭空消失。

人类的自然睡眠模式:
现代的单相睡眠模式(一次连续睡八九个小时)是工业时代(有了人工照明)的产物。
在这之前,人类很有可能是在一天中进行多段睡眠的,比如双相睡眠就是分两段睡,中间短暂清醒一段时间。
所以不必强求自己一定按照单相睡眠方式来睡觉。适合自己的就可以。

大脑局部睡眠的存在:
清醒是,大脑部分区域会有短暂的离线状态,其脑电波和慢波睡眠非常像。
就算我们整个人或者整个生物体它是醒着的,但并不妨碍我们的大脑的某一些脑区短暂的下线。而且我们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这种局部睡眠的状态就出现得越频繁。

睡眠不足的危害(虽然已经老生常谈了):
影响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影响执行功能。
影响情绪:皮质醇的分泌量在睡眠不足时会增加,进一步影响情绪和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情绪记忆,尤其是减少对正面词汇的记忆,而负面词汇和中性词汇的记忆较少受到影响,导致人们更容易记住负面情绪和信息。
心脏会未老先衰。
影响食欲:使瘦素水平下降,胃饥饿素水平升高,饥饿感和食欲增加,进而导致代谢紊乱。
熬夜/上夜班:世卫组织认定的2A级致癌物。

睡眠的本质:
睡眠是生物体的默认状态,而清醒状态是对身体的慢性损耗。
睡眠是所有生物的基本需求,用于从损伤中恢复。

冬眠与普通睡眠有本质区别:
几乎所有的冬眠动物在冬眠醒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睡觉,因为冬眠期间的睡眠压力也在积累。比如地松鼠冬眠两周以后,会醒来一两天,就是为了醒来睡觉。
冬眠是一种在极端环境下存活的生理机制,其进入过程类似深度睡眠,但进一步降低了体温和新陈代谢率,使得动物能够在资源匮乏时存活。
研究冬眠之后的睡眠,对理解神经可塑性、探索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人类可能的休眠状态有重要意义。因为冬眠时大脑缺氧,体温降低,这些条件对大脑损伤很大,而冬眠动物却能从低体温、低新陈代谢的冬眠中恢复,可能冬眠后的睡眠对这种恢复有重要作用。

改善睡眠方法:
注意进行光照调节。对蓝光不用太紧张,它确实对昼夜节律仅影响最大,但这个影响也比较有限(一项研究里两组人,分别阅读纸质书和带有蓝光的电子书,阅读电子书的人群入睡时间推迟了不到10分钟,统计学上显著,但差距不大)。
最好在早上摄入咖啡因。
褪黑素对改善睡眠的效果有限。且人体的褪黑素水平在黄昏时开始上升,所以也不应该睡前才吃。
对于视力受损导致生物钟失调的人群,褪黑素有较好的调节效果。褪黑素可以被用作调整时差的补剂,建议在预期睡眠前几个小时服用。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目前世界上所认为的非药物治疗失眠最好用的疗法。
冥想。
阻力运动可以改进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时,大脑进入一个非常同步的状态。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进行一些重复的有节奏的动作,如跑步,甚至可以大脑在不进入睡眠的状态下进行休息。但尽量不要在睡前一两个小时运动。因为要进入睡眠一个前提就是人体的核心温度逐渐降低。
明月odette
:
感谢留言,恭喜获得睡眠眼罩一个,请于2月4日前以“睡眠+本人小宇宙ID”作为邮件标题,将地址发送至mingyue.jia@guokr.com,我们会在年后统一安排快递寄送。
Disenchant:谢谢明月,邮件已发。春节假期快乐~
杨文卓
杨文卓
2025.1.09
专家好:我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很短,基本没有,有什么危害吗?或是怎么增加快速眼动睡眠呢?
潇潇在冬眠:可以先写写睡眠日记,记录一下自己醒来的周期、睡眠质量怎么样,有条件的话可以去做个多导睡眠监测,看看是否真的缺少快速眼动睡眠。我们摄入的咖啡因、酒精之类的刺激性物质,或者心理状态(有没有焦虑、抑郁之类的症状),都会影响我们的睡眠结构,要针对个人的情况来看。
杨文卓:不是为了眼罩,为了解决问题
土豆_qgk1
土豆_qgk1
2025.1.09
现在是凌晨1.09听着队友的鼾声,我想给他送到窗外大街上!!!96分钟的咱们节目都完了我还没睡意,我好焦虑!!蒸汽眼罩都凉了!!!!
明月odette
:
经常打鼾的话,真的可以去医院看一下有没有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
是长期失眠人士,确实在意识到自己有失眠问题后会大量了解相关知识,但是了解完之后其实对睡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目前个人实践下来认为积累睡眠压力和渐进式放松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要在白天保证早起(不管你昨天是几点睡的),然后在整个白天不要陷入那种刷手机刷4--5个小时的状态,要让身体运动起来,可以是做家务,去运动,或者是去逛街,当睡眠压力积累到晚上时要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声音,光照,床的舒适度),睡前减少强光以及给你带来兴奋的电子内容,最后来个渐进式放松,基本就能在床上花38分钟左右睡着了。所以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室友躺床上3分钟就睡成猪头了😭
明月odette
:
哈哈哈 38 分钟也太精确了。我觉得掌握的这些知识总有用的,功不唐捐
安娜_Xr2n
安娜_Xr2n
2025.1.09
第一次全面理解了皮质醇,压力激素。人体真是太奇妙了。最喜欢的观点,睡觉是本质。醒来才是人体的非正常状态,完美的诠释了我为啥这么爱睡觉。
老白namtso
老白namtso
2025.1.09
21:41 garmin手表有时说我REM睡眠不足,我还说它只测心率为什么会知道我的眼球怎么动….所以说REM原来是会反映在心率上的…..
望_gpt7
望_gpt7
2025.3.16
真的很需要这种科普,觉得内耗的人可能会形成睡不好觉的恶性循环。祝大家都能睡个好觉!
蓝骊
蓝骊
2025.1.12
多谢博主科普,听完释怀了不少,作为一个长期受睡眠困扰的人真的是感同身受,从上学开始睡眠质量就很差,但是那个时候学业繁忙,严重缺乏睡眠,都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到大学开始了解相关问题,才发现跟内分泌失调有关系,中医调理以后好了很多。但是睡眠依旧很浅,最近搬家之后遇到楼上有噪音,严重到噪敏的程度,也是像博主说的,去找各种书看,试了各种隔音耳罩,耳塞,白噪音机器,也尝试了冥想,还去医院做了睡眠监测,一度睡觉成了我最有压力的事情。现在就是调整心态,戴着耳塞,放白噪音,希望大家都没有睡眠问题~~
01:23 远程录制效果这么好!求教是用的哪个app🥹🥹🥹
明月odette
:
远程都是各自用设备录自己声音,再合在一起
一块饼饼:谢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