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6 对话陈碧:无差别杀人事件频发,谁的问题?螺丝在拧紧

Vol.96 对话陈碧:无差别杀人事件频发,谁的问题?

85分钟 ·
播放数57226
·
评论数309

“最近这一两年发生的无差别杀人案件,我们的讨论潜入了地下,变成了私人之间的讨论,没有变成一种公共言说。”陈碧说。

去年年末,珠海与无锡的无差别杀人事件相继发生。大多数人仅能从警情通报中得知具体的伤亡数字与杀人者的基本情况。为什么对无差别杀人案件的讨论没有变成公共言说?针对恶性案件,我们需要什么角度与程度的公共言说?

本期「螺丝在拧紧」,主播吴琦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证据法博士、副教授陈碧,请她来讲一讲在无差别杀人案中,我们如何理解个人问题与社会责任的纠葛。

他们谈到,“怪自己”还是“怪社会”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无差别杀人案件中,也存在于未成年犯罪、自杀事件,以及广泛的生活困境之中。“当犯错的小孩不怪社会怪自己,社会应该汗颜,应该愧疚。”

这一期节目,我们从个体犯罪与社会病症之间的关系说起,在刑法学与社会学的参照系中,放置普通人的正义直觉与同理之心。

02:30 陈碧:没错,我确实对犯罪感兴趣
03:56 上世纪 90 年代,第一次听说“无差别杀人”
09:33 为什么无差别杀人者往往选择小孩、女性和老人作为对象?
11:08 为什么最近一两年,我们不敢公开讨论无差别杀人案了?
18:40 “是不是我们的安全感过于稀薄了”
28:42 吴琦:当社会“病了”,不同的社会部门能够做什么?
34:15 引入未成年犯罪的视角:个人问题 VS 社会工程
38:38 “当犯错的小孩不怪社会怪自己,社会应该汗颜,应该愧疚”
46:22 那些没有选择报复社会,而选择了结自己的小孩,他们的悲剧难道和社会没有关系吗?
48:06 当没有得到挽救的受害者成为加害者
55:30 “普通人的正义空间”,不仅存在于法律中
56:09 论曼吉奥尼枪杀保险公司 CEO 案——
陈碧:现代的法治就是要压制人们内心的爽感
吴琦:有必要警惕自己那些充满确信、正义满满的时刻
1:13:04 刑侦影视作品哪家好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正义的回响》,陈碧著

-谈话中提到的电影和电视剧
《开端》(2022),导演:孙墨龙、刘洪源、算
《我是刑警》(2024),导演:惠楷栋
《重案六组》(2001—2011,共 5 季),导演:徐庆东
《犯罪现场调查》(2000—2015,共 15 季),导演:[美] 安东尼·E·祖克尔等
《犯罪心理》(2005—2024,共 17 季),导演:[美] 查尔斯·海德、[美] 克里斯·朗等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

|本期音乐|
Shape Of My Heart, Sting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李天漪

展开Show Notes
感谢螺丝在拧紧,仍然提出这个议题去讨论。正如陈老师所言:“开放讨论会带来更多理解和宽容”。
JustMe45:都是偶发 不给你讨论空间 没有深入报道
小初_VdxO:可能是模仿犯的角度吧,本来矛盾多,戾气很重,网络发言也是有些很恶劣,如果行为执行了,那就很恐怖了。再来,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年龄差距也大,接受度不同。还有个,一些有后续讨论,不过关注不高,信息大爆炸和信息茧房也是分掉了关注度,信息也不能一对一的对齐,所以观感上好像没做这件事。
6条回复
Summerglow
Summerglow
2025.1.09
42:48 但现在社会那些该说话发声的机构媒体都缄默……没有任何讨论度
HD405339z:我说你不爱听的话,这些事情古今中外什么时候断过,这就是现实,老是想着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人性的问题,做春秋大梦吧。
HD405339z:无论如何,对不相干的人大开杀戒都是不允许的。 报复杀人,还可以问理由,但随意杀人,就如某些人说的,不理会是最好的。
9条回复
57不拧紧
57不拧紧
2025.1.09
节目后补问了陈老师一个问题:今天大家在遇到有些案件时群情激愤,原因是觉得各种系统都没有用,不能提供正义了,甚至是有意作为一种社会抗议,可能了超过司法问题。这时候还能要求他们冷静理性吗?或者说,还能咋办?陈老师立刻回答,参与公共讨论啊,自由和权利需要公共性来支持和实现。而且呢,冷静和理性也不是用在等待的时候的。冷静和理性还是要用在建设的时候。(确实,公共领域不可能只剩暴力吧!
Anti-gravity:很悲观,公共讨论的空间一直在坍缩,我们不能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
木下子牙:很有道理,但如果单看Luigi的事件,似乎美国社会的公共讨论已经足够多,但系统依然失效。这种情况下呢?作为平民,当然也知道暴力是绝对错误的,但有时候好像正确的方法走入了死胡同,不诉诸错误的方法,则看起来毫无办法。
12条回复
万万yo
万万yo
2025.1.09
民众的反应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公不代表私的时候,何为公?💔
万万yo:所谓理性公正也不过是历史塑造的…这不单单是爽感的事情,是关于变革。
万万yo:互联网也好ai也好,不过是人性的一面镜子。真实自我的表达才能映照出真实的人性,我们人类到底是个啥鬼样子,然后去反思和改变呀。
4条回复
1:01:51 😂坐标美国听众表示受访者还是不太懂美国人被资本主义医疗制度剥削的程度。事实是美国的保险公司每天都在拒保,相当于大规模杀人,而法律还站在他们这一边……荒唐到有癌症患者已经上了手术台麻醉了,保险公司打电话给医生叫停手术,因为他们觉得患者反正快死了已经没有救治的必要。这个时候再提法律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法律不会带给这些患者正义。
锅里粮多:总体来说陈碧对中国的讨论比较中肯,但是对于Luigi事件则完全是真空球星鸡
HD1033772m:不懂就问我一直觉得大家都想移民美丽国难道不是因为他们的福利保障更好吗?如此说来他们对于普通大众,吸引力在哪里?以至于那么多人冒着生命偷渡都要去?
6条回复
关之荷
关之荷
2025.1.10
14:27 对客观问题的悬置和不回应,也是一种暴力,目的是回避责任,甚至把你逼疯掉,想想各种社会关系里最令人崩溃的不都是你发表了观点,渴望一个平等对话,但对方好像没听见一样,用沉默来证明你们之间关系的不对等
29:06 可以讨论这个确实需要勇气
独步91
独步91
2025.1.08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也频繁出现无差别杀人事件ԅ(¯㉨¯ԅ)
在何:出现这种案子很正常,0几年也有。和经济关联不太大
HD405339z:无论如何,对不相干的人大开杀戒都是不允许的。 报复杀人,还可以问理由,但随意杀人,就如某些人说的,不理会是最好的。
17条回复
HD851911v
HD851911v
2025.1.09
1:03:26 但本国民众也为这种私刑叫好,是否意味着社会维持公义的机制已经部分失效了呢?总觉得似乎不能直接与冤冤相报的例子等同
zz快醒醒:非全部民众,仅部分。不能说失效,可能是漏洞比较多
Chocoruby
Chocoruby
2025.1.09
1:01:27 好有启迪,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一些宣判的惩罚为什么不是“大快人心”的,没想到还有抑制复仇“爽感”维持社会安宁的教化意义在里面。
HD478695x
HD478695x
2025.1.09
一样的事情,发生在大洋彼岸的,都可以报道啊,感谢体制内的老师有勇气!
39:32 “我们要追究个人责任,但社会责任是不能缺的”🥹
HD405339z:鲁迅: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姜程程:什么意思。强者在哪?弱者又是谁啊?
midoripom
midoripom
2025.1.09
1:10:34 还来自互联网上普遍而强烈的委屈情绪,就像摇晃后的汽水开罐即喷射。面对这样磅礴的社会情绪,只是说你们忍忍再委屈,必定杯水车薪
《看理想时刻》也请王芳老师从心理学角度讨论了这个话题,也很有启发,感谢在当下环境下,还愿意发声的老师。
丸尾同学
丸尾同学
2025.1.08
值得深思
hana_zycn:又偶遇丸尾同学了~
都是寻常
都是寻常
2025.1.09
39:23 “社会问题如有缺位 一切问题都会落到个人身上”
13:51 对!真的会很好奇之后的回应,事件一出的时候貌似讨论的沸沸扬扬,大家都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建言献策或者进行情绪化的评论,但是后续如何处置却总是无人问津,或许对于公共事件总是缺失了老师所说的这种对社会受的“轻伤”的疗愈。(然而还要考虑的是一个事件一只更新后续是否也是增加了一些政府机关的负担,以及是否占据公众太多注意力呢)
大力强:可以言说 本身是一种疗愈
HD405339z
HD405339z
2025.1.09
最讨厌挖掘恶性犯罪细节的视频文章了,下面的评论恶臭不堪,比如之前的印度轮奸案,热度非常高,B站评论都是讨论多少mg还是ml,像看AV一样,不知道多少变态看爽了。以前还经常看到犯罪心理学家分析恶性案件,什么马加爵、白银案之类的,挖掘这些变态犯罪分子的成长背景犯罪动机,这种东西公开来讲不知道有多少潜在的变态有共鸣想行动了。美国还拍了什么犯罪心理这种全是变态犯罪的电视剧,真的是我的心里阴影了。
一只胖河马:我觉得讨论预防犯罪,就应该包括发表这种评论的人是不是应该定位到个人,是不是要对他们进行什么样的处罚,以及,要对男性青少年进行强有力的教育,从娃娃抓起,让从小就知道,这种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处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人是要靠教育的
midoripom
midoripom
2025.1.09
27:05 正确的片汤话(而现在连片汤话都鲜少听到而显得难能可贵了~
09:09 造成大规模杀伤的三种方式:车辆、纵火、冷兵器
波西米亚不会痛:思想才是终极杀人工具
大力强: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