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和Yo的交流中,我常陷入断定尺度边界的困惑,例如:分不清是真的累了还是在偷懒。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喜欢某个人。
我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全能自恋,使人无法感受,因为觉得很棒所以不知疲倦,因为我很棒,所以只要是有益的东西,就应该去喜欢。
它也往往使人既要又要还要,没有感受和优先级,谈何尺度?放下自恋,感受和尺度才会清晰起来。
在和12岁的五分的交流里,无时无刻都能看到他对于尺度的把握,谦卑而又自知,常常能对自己说上一句“没有关系”。
很多家长好奇,如何能培养出五分这样的学霸体质。但在我作为外人看来,比起成绩,更重要的是,五分他知道自己的limit,了解自己的喜好,清晰当下的priorities。
家长需要的,不是关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而是不要把过于完美的期望强压在孩子身上。
没有人是完美的,不要试图在孩子的身上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如果希望孩子成为学霸,首先自己当上学霸。
放下对于完美、优秀的执念,真实、自由地回归到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中去。
0:30 读者来信,真诚感谢五分
04:28 音乐表达是真实的
06:40 练琴状态不好,那就应该休息
13:43 从小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16:06 12岁的五分享受写作业?
20:24 孩子觉得作业没有意义,Yo: 那就别做了
21:31 请听见你的孩子!
25:00 旅行中的选择和感受,价值标准
31:04 ”自己的感受最重要”,五分和Yo异口同声
37:16 对尺度的把控
39:02 金钱和时间在决策中的考量
41:04 对物质享受的态度,小时候带孩子体验好的,长大后孩子自己会衡量和选择
42:31 孩子希望妈妈关注自己学习吗?
44:21 兴趣爱好是培养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