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恩利来说,蛇是生肖,是他身为北方人从小害怕的动物,也是他潜意识的某种体现。如蛇般的曲线频繁地出现在他的画作中,像蛇盘桓在电线,也像蛇逡巡于地表,它似乎唤醒了肉身的异动,与生理产生了反应,又像是心理尺度的具象显像,松弛感、紧绷感、年轻的、衰老的、自然的、人造的乃至周遭的一切都能在其中找到映射。
这种对潜意识和本我的关注贯穿了张恩利的整个创作生涯。对他来说,绘画不是在艺术史留名的工具,也并非一种张牙舞爪的自我表达,而是一种「袒露」:感受到了,就把它画出来,心手合一。此刻,绘画便成为了承载张恩利生命经验和记忆的容器。
要用一生来画画,从少年到中年,艺术家张恩利从未怀疑过。

- 聊天的人 -
张恩利,艺术家
汪汝徽,策展人、写作者
- 时间轴 -
01:58 张恩利对蛇的印象
03:00 对于画画,从小就喜欢且擅长
05:56 90年代初,西方艺术观念对中国艺术家的冲击
08:24 每一种变化,都需要用时间分析、总结、沉淀
11:01 物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12:29 张恩利画作中的曲线
15:49 感受到了就表达出来,是心手合一,也是袒露
18:55 绘画是我一生的显现
21:42 艺术史怎么可以固化呢?
24:29 艺术家如何面对外界的声音
-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与人物 -

《后脑勺》,2005 ,张恩利

《水管》,2008,张恩利

《捆在一起的皮管子》,2012,张恩利

《四米电线》,2012,张恩利

《钢丝(三)》,2015,张恩利
《连环画报》,创刊于1951年,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
《新美术》,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美术》,创刊于1950年,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学术刊物
亨利·埃米尔·伯努瓦·马蒂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法国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英国画家,其作品以粗犷、犀利,具强烈暴力与噩梦般的图像著称
《呐喊》,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
- 互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