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君君给大家分享了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分析了A股的投资价值,指出部分A股资产具有投资价值,但同时也强调了A股市场的复杂性和波动性,建议投资者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技术分析进行投资决策,避免盲目跟风。
问:A股投资的内在价值如何界定和识别?
君君:A股的投资价值可以从宏观经济和微观层面两个角度来界定和识别。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
- 自上而下的投资方法:从宏观层面出发,先确定一个宏观的场景或模型,然后逐层深入分析,类似于剥洋葱的过程,找到与宏观环境相匹配的资产。这种方法与传统的自下而上(即寻找微观的好公司)的投资方式有所不同。
- 宏观叙事和资产配置: 投资价值在于找到与宏观预设场景相匹配的资产。例如,在全球通胀环境下,受益于通胀的资产就具有投资价值。
- 宏观经济增长阶段: 当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呈现上升趋势时,例如2017年和2020-2021年,A股市场中会涌现出一些增长速度超过整体经济增速的行业和公司。这些公司通常是行业龙头,在经济上行阶段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回报率。
- 宏观经济下行阶段: 即使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A股市场也存在投资机会。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巨大,且以制造业为核心,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总能找到不跟随宏观经济下行的行业和公司。这些行业和公司可能受益于新的技术周期或产能投放,例如储能、CPO等。
- 金融环境宽松: 在宏观经济下行时,金融环境通常会偏宽松,这会降低交易成本,并促使市场给予有稀缺性增长的行业更高的估值。
- 指数的局限性: A股指数的编制偏向于融资性市场,反映了国家发展的诉求,而非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偏好。因此,A股指数可能无法清晰地反映宏观经济的真实情况和投资机会,这与美股等偏向投资性市场的指数有很大不同。
从微观层面来看:
- 寻找超额收益: 投资A股的目的是在特定的宏观场景下,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业和公司,获得超越指数的超额收益。
- 行业生命周期: 关注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龙头公司,这些公司在行业集中度提高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 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结合: 对于A股,技术分析尤其重要。在宏观方向明确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分析来选择合适的买入时机。
- 利用A股的特点:A股市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 “短平快” 的炒作周期。因此,投资者需要善于利用这些特点来提高投资效率,而不是固守一种投资方法。
- 避免过度追求“穿越牛熊”: 不应过分强调资产的“穿越牛熊”能力,而应关注其在特定宏观场景下的价值。
- 关注第一性原理: 投资应基于对宏观场景第一性的理解,以及对该场景下稀缺性资产的识别。
具体的操作方法:
- 关注PMI数据: 当PMI数据连续数月转正并加速时,表明经济环境正在改善。
- 筛选股票: 在股票市场中寻找与PMI改善相关的资产,并结合技术分析,选择走势良好的股票。
- 不要过度依赖卖方研报: 公开渠道的卖方研报可能无法提供明确的方向性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判断做出决策。
- 先上车后买票: 对于A股投资来说,有时需要先进行投资决策,再进行深入研究,以避免错过最佳投资时机。
- 借鉴海外机构的思路: 海外对冲基金在投资中国资产时,通常也会先看宏观大场景,再看技术图形,然后进行短线操作,投资者可以借鉴这种思路.
总结:A股的投资价值并非体现在指数上,而是体现在一部分股票在特定宏观场景下的超额收益。投资者需要具备识别宏观场景和稀缺性资产的能力,并结合技术分析进行投资决策。 不要被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束缚,而是要适应A股市场的特点,才能提高投资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A股投资并非简单的“买入并持有”,而是需要在不同的宏观场景下灵活调整资产配置,才能在复杂多变的A股市场中获得回报。同时,投资A股也并非易事,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认知门槛和风险意识。
本期节目要点:
02:00 A股是否有投资价值,以及如何将其作为一种资产类别来考虑
05:00 A股投资价值的宏观视角
08:00 要寻找与宏观场景相匹配的资产
12:00 A股的投资价值和宏观基本面
17:00 成熟行业的高速增长
21:00 A股指数编制的问题:
24:00 指数与资产的投资价值
27:00 中国经济的多元化结构与投资机会
30:00 案例分析:储能和人工智能
36:00 技术周期与制造红利
40:00 宏观场景的剧烈变化与估值问题
46:00 A股投资的难点和认知门槛
53:00 A股投资的策略和方法
60:00 A股投资的总结与展望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投知君君】是一档用金融视角解读世界底层逻辑的播客。我们相信,金融不仅是一堆数字和图表,它是全球经济脉搏的真实写照,是背后权力、欲望和趋势的投影。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