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药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吗?进口药从公立医院消失了吗?集采仿制药舆论风暴中,别被偏见和误解迷惑了!Vol.11说医解药

原研药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吗?进口药从公立医院消失了吗?集采仿制药舆论风暴中,别被偏见和误解迷惑了!Vol.11

35分钟 ·
播放数3059
·
评论数60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说医解药,我是Y博。先说个事,试着建一个听友群,小红书扫码可入:

可能有人好奇为什么选小红书而非微信群?因为微信群实在太多了,我自觉管不好。。。而小红书我用的少,但每次都看到上面的医学信息几乎都有误导,所以想选在那里交流,大家看到问题或疑惑可以直接分享。感兴趣就入群吧,规矩不多,理性交流,不要太乱就好。

回归主题,由于看到太多偏见与误解,所以今天还是仿制药的返场。以两篇关于集采仿制药的爆款文章为例,《中国医疗保险》公众号刊发的原研药概念是时候退出中国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这届中产转向民营医院和“商保”了?

两篇文章都在说2024年末的医保集采谈判,原研药全线溃败,中选的均为国产仿制药,中标价格之低也引发了不小争议。不过看法上两篇文章截然相反。《原研药概念是时候退出中国了!》不仅认为仿制药取代原研药无错,更“指责”原研药是历史原因导致的中国独有现象,“成为外资药企刻意用营销话语陷阱来压制“仿制药”,让专利过期药还能卖专利期价格,成为他们高价收割中国患者韭菜的一把小镰刀”。

“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这届中产转向民营医院和“商保”了?》描述了几位患者不愿意使用仿制药,艰难找寻原研药的故事,也分析了电商、民营医院可能获得的机遇。由于采用的故事均为患者(其中一位还是医学教授)认为原研药更好,很难不觉得文章对原研药“淡出市场”持同情态度。

这两篇文章不仅都有失偏颇,还有很多错误。药品的使用与选择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需要的是基于事实的有效讨论、沟通,并非这些激发对立甚至恐惧的爆款。

在这一期节目里你将听到【🎙️时间轴】:

00:00 两篇爆款文章,我认为都有欠缺

03:34 原研药是中国独有的概念吗?大错特错!Brand drug就是原研药。仿制药入场后的市场竞争也会促使原研药降价。可由于积累的品牌效应、企业定位等因素,原研药通常定价都高于仿制药,中外皆如此。但品牌本来也是市场经济下商品定价的考虑因素。

10:42 集采只是医保的一部分。医保进行集采的药品种类里,入选的产品会分得最为显著的处方药医院内市场里的大头。随着医院处方管理趋严,假如医保集采中标的是某个仿制药,而非原研药,那么患者很可能只能开到这个仿制药,原来的原研药就开不到了,形成退出公立医院的现象。

“退出的药品”准确说来是集采品种里未中标的产品,不仅有未中标的原研药,还有其它参选却未中标的仿制药。而且这是集采品种里才会发生。以第十次集采为例,由于没有一家原研药中选,让大量媒体、自媒体都发出了原研药、进口药退场的惊呼,可第十次集采包括多少药品呢?62种。里面有阿司匹林这样人尽皆知的常用药,可仍然只是62个药物。甚至从2018年医保开始搞集采算起,累计集采成功的药品种类也就435种。

2025年起实行的医保目录覆盖西药1765种,集采后由仿制药覆盖,可能导致原研药或进口原研药退出的,只是一小部分。

14:14 一些创新药在进入医保。实际上对于部分进口药来说是相反的:它们在入场,老百姓更容易获得了

集采是针对医保覆盖药品里有仿制药竞争的部分种类,这只是所有医保药品里的一部分。决定医保到底保哪些药的是医保目录,近年来一直在扩充。像是2025年开始执行的医保目录新增了91种药品,自2018年以来的7轮目录调整累计加入新药530种。

一些过去常用的原研药因落选集采缩小市场范围,可能对那些习惯用这些药的患者带来冲击,这是事实。但说进口药从公立医院消失,忽略了更多创新药在进入医保,非常片面。

17:46 国产格列卫的故事。中国医保局设立于2018年,这一年也是基本药品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截至期限,同样在这一年,还有一部现象级国产影片上映:《我不是药神》。

很长一段时间,高价抗癌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国内不仅售价高昂,供应量也有限,于是有了求助于印度仿制药。2017年,“格列卫”——伊马替尼被纳入医保,2018年,国产“格列卫”仿制药集采成功,这些发展才让中国慢粒白血病患者普遍有机会获得关键治疗药物。2018年集采成功的那款国产“格列卫”也是第一款通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伊马替尼。

21:36 警惕阶层的话语权垄断;开得到原研药的时代真的好吗?原研药不是靠价格保障质量,默沙东免费送了乙肝疫苗给中国老百姓,那些疫苗没有因为便宜而不好。

集采不完美,国产仿制药在一致性评价后还有很多路要走,对此有疑虑、担忧都很正常,但不要忽略一个基本事实:正是以一致性评价过评为准入标准的集采,开始让中国所有的公立医院进货标准有了极为必要的统一标准。考虑到开什么药很自由的以药养医时代里普遍的医疗腐败,集采将药品采购规范化、集中化,可能也是最大范围保障医疗质量的最现实办法。

25:56不要让仿制药讨论迷失在偏见里。例如国产抗生素过敏多的问题,其实青霉素过敏很罕见,皮试是老习惯,国产青霉素质量不好需要做皮试是误解。

2023年美国发生化疗药物顺铂短缺,FDA还紧急进口中国一家仿制药厂生产的顺铂救急。中国的化疗仿制药在2023年可以得到FDA的承认,国内媒体却在2025年渲染患者的误解,这令人遗憾。

对于集采仿制药的种种质疑,我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一切基于科学数据、事实的讨论都值得鼓励,但不要把偏见与误解,演绎成勇于揭露真相。

33:20 致谢

34:15 片尾配乐

展开Show Notes
叮铃铃71
叮铃铃71
2025.1.26
“一切基于科学数据、事实的讨论都值得鼓励,但不要把偏见与误解,演绎成勇于揭露真相。”
Y博说得太好了!!新闻报道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博眼球,尤其是跟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随着舆论地不断传播,恐慌情绪只会不断蔓延,而与健康相关的事实也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听节目前认认真真读了一遍shownotes,实在是写得太细致了,不亚于一篇科普长文,谢谢Y博不遗余力地给大家答疑解惑。
Lynn_wwww
Lynn_wwww
2025.1.27
感兴趣司美格鲁肽!!
HD517905u:+!1
你猜_oFOa:+1
3条回复
HD234779z
HD234779z
2025.1.26
还没听,最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那个数据完全一致的事情让我这种原本支持使用仿制药的人都开始怀疑了…不过还是感谢科普,也有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关于这方面的误区,和一些基础常识。
Y博的科普园
:
那个我公众号上写了,确实应该是药监局规整文档时出错了。那个不是原始数据,只是摘录部分结果和结论。做这种枯燥文案工作的人不用心出错也不能想象
hxjzg:你知不知道此前一药监局长被杀的新闻
8条回复
三联博眼球是为了销量,但某些单位的强硬傲慢像是为了激化矛盾了,不知道哪有坏人😈
dnmt
dnmt
2025.1.28
y博如何看待现在医院开药都会搭配高价中成药的现象。感觉会渐渐抹去医生的良知
Y博的科普园
:
第一,我不赞成,第二,我不赞成也没有用。第三,有些事已经不是医疗领域内的人可以改变的了,或者说已经是超越医学或科学的问题了
博主说得算是挺客观的了,也很能理解为了反驳那些过度焦虑散播恐惧以及过于情绪化过度批判仿制药的文章的立场。但是和上一期一样,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之前怎么能要求老百姓来理解国家来不要质疑呢。
1.仅凭工作失误就能完全否定药品数据可能造假的可能性呢。如果我说在药企工作的同学都受不了暗箱操作而辞职了是不是会被当做造谣伙食身边统计学呢。
2.仿制药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显然也是有些药药效不错可以推广使用的,否则早有大事故了。
3.国家的公信力特别是医药行业究竟如何呢。反复强调不要相信身边统计学,那么究竟有什么是具有充分公信力的研究和数据呢。
身边统计学如果能以自愿等令人信服的方式进行深一点的研究和各类指标的跟踪调查难道不就成了所谓的科研数据吗。
4.医保的钱一直并不公开透明,压低价格并不意味着民众少付钱了,药企如果亏本或者说持续亏本是不可能生产出靠谱的药的。而不亏本又超低价那么钱到底…
药便不便宜很或许很大一部分人并不关心(比如200到10块甚至2块这种程度),一是无效耽误病情,而是节省下来的钱并不是真省了(会从其他地方给你扣回去)
5.原研药退出医院恐怕很快……只能说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很多人为了能够使用原研药都已经在找私人医院或者是研究机构等了,至少局部地区肯定是有这个现象的,你可以从质疑执行力是不是过度等方面去反驳,但直接反驳这个现象不太好吧。
HD292342x
HD292342x
2025.2.14
说的很客观,特别是精英阶层把持话语权那里,我才意识到我也是被权威话语裹挟着走的那部分人。哪怕我是个医药行业从业者,也很容易被这些故事影响自己的判断。
大真真
大真真
2025.1.26
特别感谢Y博的分享!作为治疗中的肿瘤患者,清晰地记得21年手术后出院宣教时护士姐姐坚定地说,充分信任医生的治疗方案,不是进口药就效果好,国产药就效果差。现在进入抗癌的第5个年头,一切都在顺利进行。最近读了反安慰剂效应的小科普,感觉目前这样就挺好。现在进口药能用就用,将来没了就用国产的,不提前焦虑,过一天算一天!
Y博的科普园
:
祝好运
Nagi酱_jhyc
Nagi酱_jhyc
2025.2.01
所以问题其实是出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上,按理说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疗效应该和原研药差不多,但现实却是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个仿制药和原研药差不多,那个药却和原研药差很多。到底为什么这些疗效明显有问题的药能通过一致性评价?
福鱼的人生实验:一致性评价这个概念谈的不是进集采的药吗?不是所有仿制药吧。你理解错了还是我理解错了(挠头)
求对医保局新回复进行评论!
Y博的科普园
:
其实和我之前的那些分析是类似的
幻影的莴笋:但是收集对照证据的责任不在医生啊。难道不应该就被医生点名的药(我相信肯定有),再做一致性评价?
小獭5
小獭5
2025.2.16
司美格鲁肽感兴趣!
底迪
底迪
2025.2.13
03:44 播客算是比较清流,重内容,不容易被舆论左右的媒介,但是也更难出爆款
HD922296g
HD922296g
2025.2.07
07:56 罕见病的原研药为什么国外价格远低于国内呢?
自以为灯
自以为灯
2025.2.06
博主的立场很正,难得。
阿Will
阿Will
2025.2.05
感兴趣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区别
母雞啊
母雞啊
2025.2.04
可以说说三明医改吗🥹
Echoooo__
Echoooo__
2025.2.03
这几天差不多把Y博的博客都听完了,很多干货。特别是目前仿制药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也做了很多客观的分析,没有刻意制造焦虑,反而了解了机制后可以更理智去选择。 很想听Y博讲一下司美,因为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尝试,但是因为以前一直以来都是倡导减肥药会损伤身体,读书那会因为想减肥也是盲目吃过一些减肥药导致身体健康受损。所以想了解下为什么国内会认可司美?司美会有哪些副作用呢?哪些情况下容易反弹?(因为了解到是通过调节胰岛素和刺激中枢系统等来帮助减肥)吃这个药多久可以正常停止?(是看体重达到理想状态还是检查自身代谢恢复正常后就可以停止?)想听听Y博对司美的一些看法和分享~
Vickyyyyy
Vickyyyyy
2025.1.28
最近的舆论一边倒,加上现在很多信息都不够完全,所以,我觉得还是先让指弹飞一会。而y博士的观点还是比较切中中心,不是那种纯个人主观感受,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所以,我每次都特别喜欢看双方的battle ,总能让我看到不同的方向😂😂😂
作为半个从业人员,还是不断被Y博的知识面震惊了,我本来在火车上很困,听了这集马上精神了,我们国家的确不完美,但一定要正视这些年的进步,未来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ps Y博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中文的表达能力还是非常强,只能说Y博太全面了!佩服佩服
Y博的科普园
:
太过奖了,应该是春节回家吧,新年快乐啊
正宗大肥猪:是的,也祝Y博新春快乐
周日医保部门、药监局的有关同志的答记者问基本和主播的观点一致。给主播疯狂点赞
Y博的科普园
:
但估计很多人还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