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者说|没钱做心理咨询,免费热线能带我们走出困境吗?解困

解困者说|没钱做心理咨询,免费热线能带我们走出困境吗?

26分钟 ·
播放数413
·
评论数0
本期简介

“单次四五百元的心理咨询,对我来说,是难以负担的开支。”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林屿通过自身经历认识到对心理援助的需求与心理咨询带来的经济负担两者的矛盾,并认为其具有普遍性。

类似处境的人该怎么办?她带着问题意识,开始了一次针对免费“心理热线”机制的探索,采写了《没钱做心理咨询,还能怎么办》一文。该文从受助者、接线员、热线平台的视角呈现了心理热线的复杂性:它免费、便捷,构筑了一道社会心理防线,接住心理崩溃的人们,但同时,接线员的能力参差、优质热线长期占线等问题也带来这道“防线”效用的局限。林屿还关注到,接线员自身遭受着情绪消耗、工作压力、性骚扰。

该文是首期“解困·微光计划”的发表作品,近期入选了解困式报道2024年度十大案例。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作者林屿做客解困者说,讲述一名自由撰稿人的写作经验,该文的采写历程和解困式报道的理解。

时间线

3:35 自由撰稿人,为自己关心的事写作

5:35 不要让部分人的困境被忽视

8:26 选择采访对象要考察其故事的完整性、观点的独特性

9:15 采访对象是否坦诚很重要

10:25 人文故事太多,真正的解法愈发可贵

10:49 观点冲突从不是问题

11:36 多视角的组合就像是拼图的调试

12:51 报道的呈现代表着记者的倾向

13:38 共情笔下的人是采访的动力

14:20 采访是一种双向筛选的过程

15:40 关注和倾听受访者(受困者)的感受

18:08 在讲述他者故事的时候,自己的声音反而沉默了

20:16 如何看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有关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

23:08 多数人进入新闻行业都抱持着“解困”的目的

24:51 人物报道和解困式报道有何区别

本期嘉宾&主持人

林屿 自由撰稿人,关注社会、女性、法律、心理等议题,同时也是“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的第二期成员。代表作品有《没钱做心理咨询,还能怎么办?》《一个潮汕女孩,决心飞往自己的山》《“在家上学”,一场家庭教育实验》等。

王鹏辉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END-

你可以在这些平台收听全部节目:小宇宙、网易云播客、QQ音乐、即刻、喜马拉雅FM搜索「解困」,欢迎评论、留言,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jiekunshibaodao@163.com

欢迎进入「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www.solutionsjournalismcase.com)寻找更多解法

「解困」播客在小宇宙已开通赞赏功能,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小额赞赏鼓励一下,我们会将收到的赞赏全部用于维系公益组织的运转,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