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广泛关注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雷同是怎么回事?是数据抄袭还是编辑错误?一致性评价还可信吗?我们好好说说 Vol.13说医解药

引发广泛关注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雷同是怎么回事?是数据抄袭还是编辑错误?一致性评价还可信吗?我们好好说说 Vol.13

32分钟 ·
播放数10521
·
评论数49

大家好,欢迎来说新一期的说医解药。2月9日医保局正式回应了此前京沪两地医生反映的麻药不麻、泻药不泻等问题。参看报道可以发现医保局几乎是逐条反驳了医生们反映的仿制药不行的情况。但这足以让公众对仿制药放心吗?

很遗憾,恐怕未必,就在春节前不久,网上曝出药监局网站上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存在大量雷同。一致性评价是仿制药可靠的关键证据,这样的惊人发现显然严重打击民众对仿制药的信心。很多人也问我这件事,这期节目,我们就把一致性评价数据雷同这事讲个清楚。

在这期节目里你会听到【🎙️时间轴】:

00:00 前言

00:46 一致性评价数据雷同曝光的时间线。看到后不久我就认为是药监局的编辑出错

图片

03:30 一点背景介绍,1900多份文档不代表1900多个药,有些药因不同剂量有多个文档,这些只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的一部分

图片

04:35公布的一致性评价文档长什么样子,关键数据都在一张表格里:

图片

表格里的数据:CmaxAUC分别指最高血药浓度以及曲线下面积,是生物等效性参考的关键指标。

一致性评价过评一般是要求这些数据仿制药的90%CI在原研的80-125%

09:13 Lek的瑞舒伐他汀和正大天晴的数据一样,是抄袭吗?为什么我很快认定是药监局这边输入文档出错了:

两家企业等效性试验的CRO没有任何交集

图片

涉及企业都是大型药企,找CRO应该比较靠谱;一个是首个过评,另一个是第一个外企过评。二者过评时间差一年半,不可能去抄药监局公布的文件。

文档创建人相同,因此更可能是药监局输入数据出错

图片

15:11 雷同是因为没有数据而去抄袭吗?不可能!一致性评价里药监局到底做的是什么。722风暴大幅改善了中国临床研究质量,药监局根据原始数据计算确定一致性评价是否过评。表格为汇总结果,并非原始数据

19:46 这应该是药监局在公示时出现了严重错误。瑞舒伐他汀两个不同药企的表格完全一样可能是拷贝错误,曲美他嗪一张表格Cmax和AUC顺序与其它文档均不同,更像录入错误:

图片

目前无法下载不必诉诸于阴谋论,但与公众沟通确有可改进之处

22:43 一致性评价的公示做得确实很粗糙,例如丙泊酚的文件中有一个文档显示做了72小时的血药浓度,考虑到这是迅速起效的麻醉药,不太可能做那么长时间的研究

图片

24:53 公示文档做得粗糙不代表一致性评价是造假,但无论是药监局还是企业都应该更加重视公示数据

25:57 为什么我会来解释仿制药:大部分人实际不可能有用原研药的自由,我们需要仿制药监管更完善,但妖魔化仿制药不会有任何积极作用

29:40 致谢

参考资料/延伸阅读:

公众号文章

展开Show Notes
作为在药企工作的人,特别高兴听到这么务实又不枯燥的科普播客。在现在喧嚣的互联网和浮躁的舆论乱战中,这样正本清源的内容太珍贵了。我一直在和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推荐这个系列。主播加油!
plainkiller
plainkiller
2025.2.11
原研药消费不起就可以justify剥夺原研药购买自由吗?我很敬佩您自己核实数据以及推理,但一码归一码。对和错不应该只从结果是否正确来评判。
喵咪咪咪喵:家里小小孩,过敏、哮喘、托班交叉感染,生病来来回回,一个月去10次儿科医院,按这个高频,也没遇到过剥夺我选择权利的时候,医生只是不会主动推荐,要求医生开,还是会开的(但确实贵,也遇到有医院没库存),如复诊药效不够,医生会积极调整剂量或药品。作为家长,我反而不希望在小孩只是需缓解症状的时候,却直接她下猛药,抵抗力一点没得到锻炼。另外我自己经历过拔牙麻醉、生娃麻醉、多次肠胃镜麻醉,又超怕痛的我,还没出现用国产药无效的,但是每个麻醉师的手法技术、用药用量、甚至是沟通话术都各有差异,特别是生娃的镇痛麻醉。
喵咪咪咪喵:我只阐述我遇到的“没有剥夺购买自由”的实际情况。不要抠我字眼。我不是专业辩手。不要发散问题。 医生会询问过往用药和效果、产生问题,再给用药建议和调整药物,但医生没空罗列给我其他替代药,可我长嘴了,我会问,他必须答。我可以选择原研药。 如果不主动,就叫剥夺,那集采前医生推荐各种药但疗效也没起色或不适应有副作用的情况是不是得理解成都是利益驱动?万事哪有这么绝对的… 久病也成医,也不可能把命只交给医生,遇到问题也不可能只听一个医生的话,同个病症,三个医生三种治疗法三种用药的情况也常有。 不懂一点点怎么做抉择和权衡? 但,不是因为有了集采,才要懂点知识,是本来就都谨慎。 对医生和药,都得选择。 2.我纠正所述的“药效不够”,不是仅指代疗效不猛,也有副作用大小。我说了医生会调整剂量或药品。 如果低价集采直接挤压了原研药的市场,又间接让国内外所有药企利益大大受损,以至于发展到最后大家都难以存活,市场上都无药可买,这种结果发生也叫剥夺了购买自由,那超纲了,我没经验。 集采制度也确实要修正,这也超纲了,我不会。
5条回复
Disenchant
Disenchant
2025.2.11
谢谢内行分享,感觉有一定道理。不过药监局不认真解释实在是太损害公信力和药企信用了,他们公示就不能让药企在自己官网上放一份(附上链接),这样就能double check一下了。临时想到的,不知道这个建议是否可行
Y博的科普园
:
药企自己都没去药监局网站上看
说一千道一万,国家级别的数据发布错误,管理体系有重大缺陷。主播说得对,厂家自己也不看看?我觉得厂家核对数据就应该嵌入发布审核流程。另外,当前这个数据发布流程所有审核环节的人员都应该就地免职,管理人员免职
的地的
的地的
2025.2.12
29:31 没有监督何来正确?如何建立信任。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做到生物有效性还是疗效有效性?这其中的差别是什么,有给公民说清楚吗?
HD1034782w
HD1034782w
2025.2.13
仿制药和进集采的仿制药是两个问题。
麟之为灵
麟之为灵
2025.2.11
12:49 听了主播梳理脉络,我也倾向相信是文档错了……(世界真草台班子,没有不可能……)
entPPP蝎子
entPPP蝎子
2025.2.13
30:32 27:20 但是首先得癌症的不是绝大部分,反而高血压糖尿病三高在中老年用药人群中更为普遍。确实有广大非一二线城市需要相对便宜的仿制药,但这也不是剥夺慢性病常用药人群的选择自由的理由吧?同意楼上的,仿制药和目前进集采的仿制药,不是一回事。退一万步,药监局并非有假,而是草台疏忽在先,傲慢态度在后,也是难以服众的做派
张建松
张建松
2025.2.13
吃不起需要给人选择的权利。至少我妈的高血压药,仿制药就不行。
妙吓种子
妙吓种子
2025.2.12
15:13 药监局韩某可以上网发帖:工作中捅过最大的篓子
Supermary
Supermary
2025.2.13
买得起买不起是我的问题,你有什么权利剥夺病人的选择权。
哎呦是我
哎呦是我
2025.2.13
27:38 好奇怪的论点,丰俭由人,但是要有选择的权利。
仿制药的验证流程比原研药简单很多,血液浓度达标只是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而且集采目前的最大目标就是节约医保花销,让医保既能覆盖最大多数人群,又能运作的时间长一点。
我同意医保医保的普惠性和必要的经济性,我们自己也受益其中,但我们不能因此降低医药治疗的有效性,破坏医疗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这些问题不是否定医改和集采的必要性,但首先应该承认和正视这些问题,然后迅速调整,否则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BaiBasic
BaiBasic
2025.2.13
你讲的太好了。我这两年因为得重疾,看到了太多人因买不起药或倾家荡产或放弃生命。随便一种化疗药就过万,医保根本不管,都是医生开处方自己去药店买,又有多少家庭承担得起,大家都在各种求购仿制药。
打工人能捅多大的篓子·药监局版
Y博的科普园
:
确实如此😂
小獭5
小獭5
2025.2.16
感谢科普,通俗易懂客观公正,希望仿制药越来越好
Vickyyyyy
Vickyyyyy
2025.2.11
17:39 只要是惩罚机制足够严厉,代价足够高,造假的可能性就相对比较低。
VIPER
VIPER
2025.2.12
最后一段很赞同应该考虑的是药的效果,不管中药还是西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最终的目的还是对病人有效才是关键,毕竟医保费用有限,所以如果不能通过有效性测试并长期跟踪效果的药就不应该进医保。基于文化需求选择用药的自费就好
VIPER
VIPER
2025.2.12
药监局网站更新了,还是错的怎么办?
Away_HSOk
Away_HSOk
2025.2.14
31:15 最后的结束bgm,熟悉。在ytb上也关注y博,希望继续科普。
Y博的科普园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