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屏开雀选,私奔和她者的冒犯|简·奥斯汀读不完

《傲慢与偏见》,屏开雀选,私奔和她者的冒犯|简·奥斯汀

109分钟 ·
播放数8080
·
评论数118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幽默练达的文字,聚焦于日常生活、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琐细的事务,塑造了一代人的文学审美。

如今两个世纪过去了,“奥斯汀热”不仅没有消退,反而一直在持续。尽管她的笔下,并没有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即便读者对情节烂熟于心,但只要翻开书本,却仍然会像第一次阅读时一样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翻开新的一页。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读者反复阅读?简·奥斯汀为什么能够不朽?

本期节目,我们从去年10月开始筹备,读了她6部长篇小说,1本书信集,2部相关传记,以及国内外多本研究专著。这也是《读不完》首次尝试制作作家专题,不专注于一个读本。尽管录制了2小时,我们两个主播却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本集重点】

一、成为简·奥斯汀

02:37重读奥斯汀,讥诮附身

06:34撕开感伤和哥特的薄纱,才女隐姓埋名开时代风气

11:38常见的刻薄误读:奥斯汀传播与接受中的傲慢与偏见

17:23婚姻是人生的一场豪赌:长子继承法和限定继承人制

二、  代表作品分析

22:20三种爱情观:情欲、各取所需、理智/情感/道德/经济的完美平衡

26:43例外:作者观念剧烈摇摆与变动之作《劝导》

33:31经典不衰的《傲慢与偏见》

  • 主旨:消除偏见
  • 屏开雀选,瞠目结舌,民国《申报》广告词诱惑悬念拉满
  • 家庭小说:将世俗生活纳入人类文明审美
  • 傲慢,偏见,理智,情感
  • 伊丽莎白的拒婚宣言与“盲目”轻信的呼应

三、 拓展延伸

59:33为什么古今中外大文豪都热衷塑造「私奔」桥段?

  • 奥斯汀笔下的私奔女性:力挽狂澜、堕落与绝望赴死
  • 《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
  • 卡列宁的耳朵与夏尔的牙齿
  • 不同时代文本中设计私奔的终极动机

1:15:26风趣、温和的冒犯:六部长篇小说中的父权批判

  • 《傲慢与偏见》贝内特先生:掌控家庭却无法支撑家庭,自我逃避;
  • 《曼斯菲尔德庄园》托马斯爵士:专制,庆幸儿女婚姻可巩固逐渐衰落的财产,目睹女儿步入不幸;
  • 《劝导》埃利奥特从男爵:手持《准爵录》,爱美,败光家财
  • 《爱玛》伍德豪斯先生:小题大作,自私
  • 《诺桑觉寺》蒂尔尼将军:跋扈、悭吝、残暴

1:35:29人物塑造:《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扁平人物的动线与波动

1:41:43浪漫外衣下的阴翳:爱情喜剧中的悲伤底色(《理智与情感》)

1941年2月5日,《申报》刊登的《屏开雀选》的影视广告文案

🎺:下期节目预告:《劝导》(简·奥斯汀)

🎬「读不完」专题推荐:他们和他们的文学,重读时代杰作

那些经历过历史、思潮、观念、理论变迁考验的杰作。
除了叙事,语言,画面,声音万里挑一,它们为何伟大,为何不朽?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读不完》听友群已启动,后续将在群内征集选题和共创的听友。节目不更新的日子,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入群。

展开Show Notes
姚妖妖
姚妖妖
2025.2.11
置顶
🌟好久不见~筹备了一个季度的作家简·奥斯汀专题已上线,希望大家收听愉快~
本期,我们聊到了她的六部长篇小说,交流的过程中与年少时期读书的自己重逢了。200多年来,关于简奥斯汀的争议从未间断,批评甚嚣尘上,赞美也如花团锦簇。奥斯汀为什么是不朽的?想献出我们的花束,给可爱的幽默的犀利的宽厚仁慈的简·奥斯汀小姐。
录完此期,我们二人都觉得意犹未尽,如果你想听她具体的一部小说精解,请留言,我们尽快安排~☺️
大大大大大wei_:喜欢这个专题
花发发
: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d7805ee924d4525a167ecb 奥斯汀风格、观念变化之作精解~
5条回复
37:18 95年BBC剧集版真的喜欢,最忠于原著的,浓浓古典风。
舒服佳:女主角超级还原
花发发
:
哈哈哈里面音乐也很经典 人物都有专属曲目
聊到了几部作品里的父亲,这个角度还真是没怎么想过。比如班内特先生,之前我只会觉得他温和慈祥也聪明,但,确实是很多事情他是躲在后面的。
花发发
:
本来一开始我觉得诺桑觉寺那个很明显,结果出了理智与勇敢一开头就去世的父亲,其他几部里父亲也很难评
Soil
Soil
2025.2.17
1:18:41 孩子还是一个接一个出生.....🥺
花发发
:
😂,你发现了华点,书里写的是“父亲当年因为贪恋青春美貌,贪恋青春美貌通常赋予的表面上的善气迎人,因而娶了一个智力贫乏而又心胸狭窄的女人,致使结婚不久,便终结了对她的一片真情,夫妇之间的相互敬重和相互信任,早已荡然无存;他对家庭幸福的期待,也已化为泡影。天下有不少人,因为自己的轻率而招致了不幸之后,往往会从恣意作乐中寻求慰藉,借以弥补自己的愚蠢与过失,但贝内特先生却不是这号人。他喜欢乡村景色,喜欢读书,从这些喜好中赢得主要的乐趣。至于他那位太太,除了她的愚昧无知可以供他开开心之外,他对她别无欠情。一般男人都不愿意从妻子身上寻求这种乐趣,但是,在找不到其他乐趣的情况下,能够逆境善处的人,便会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结果还是一共生了五个女儿
1:45:12 我记得我看过李安的一本传记,说到《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演埃丽诺的艾玛·汤普森是编剧。印象中,李安觉得这个故事很boring😂汤普森做了很多调整,你们说的替身这个点以及她的反应就突出来了,强化了。确实这部小说底色是悲剧的,是屈从于现实的选择,不管是感性的,还是理智的。结尾男女主角结了婚,要面对的还是贫穷的未来。还好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电影里说的有所失,就有所得,得到的到底是幸福多还是代价多,很难评判哎
59:55 可惜的是,现实世界里,达西只能想象,可遇不可求,威科姆遇见了就是灾难,柯林斯会变成能遇到的唯一选择?怪不得大家都不想结婚哈哈哈哈
柯林斯表兄😂这种人在生活中还真见过,谦卑恭顺,又容易自命不凡,自己是个蠢材,还自命清高,太奇葩了。我想起来了,被伊丽莎白拒绝求婚后,转头快速娶了另一个姑娘,这种转变也是一瞬间,跟从他对简上头转而追求伊丽莎白一样快🙄不行了……我白眼能飞上天
花花妖妖过年好!🎉
上架第一时间就听完了,但没来得及留言。
简奥斯汀算是我初中时代启蒙读物的一部分代表作家了,讲她的电影,安妮海瑟薇和一美演的,我当年也特别喜欢。
我也强烈同意脱离时代去批判当时的作品是比较狭隘的,在那个时代女性作家写出这样的作品、过她那样特立独行的人生,真的很给人力量。
花发发
:
哈哈哈哈这次开头就是《成为简·奥斯汀》电影的最后~她的小说真的值得一读再读,就算剧情烂熟于心,打开书依然像翻开一本新书一样,迫不及待往下看。而且当今很多流行读本里,我们都能看到她作品里的一些影子
姚妖妖
:
西西过年好!从同一位作者身上汲取了相似的能量,好幸福!
5条回复
1:06:00 我觉得奥斯汀应该对私奔也挺纠结的,伊丽莎白是女主,她提出要消除妹妹和军官私奔的后果,就不会被过度谴责,但是我记得有一本书里男主角的妹妹和女二号哥哥私奔后,女二请求男主一家解决问题,比如让哥哥和他们家缔结姻缘,就被隐含作者用男主角的嘴吐槽了,说这让他痛苦失望,说这种行为无视私奔的罪恶,没有羞耻感,而是纵容罪恶继续……但我不太理解,不止损,难道让男主妹妹去死掉吗?那个男主角忘记叫啥名字了,一直很讨厌他
花发发
:
😂《曼斯菲尔德》庄园里的埃德蒙,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和妖妖说男主角是道德标兵,没有人格魅力。女二号对比一下,是个大活人,也很清醒
尹萌美
尹萌美
2025.2.14
听完啦!阅读奥斯汀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她的故事结构那么精巧又包含善意,即便是批判,也似乎圆润地化解在她的调侃里,妙趣横生。
花发发
:
是的是的!!!哈哈哈我当时听完你们劝导那期,立刻翻开了我从来没读过的《劝导》~我也好爱这本书啊
一只蓝_
一只蓝_
2025.2.12
喜欢这种形式!如果做起来比较辛苦的话能不能按照季度推出上下集这样?这样准备的时间比较长能讲的也更多一些
一只蓝_:ps很像我大学的选修课🥹
花发发
:
哈哈哈哈哈没问题的~其实倒没觉得辛苦,读书看各种论文、材料也很享受,边读我们边讨论
5条回复
讲的特别特别好 爱听 就是"非常"这个词真的说了太了太多次 而且一旦提起了 短时间还会一直重复 有点难受 希望可以稍稍改进 爱你们😘
花发发
:
哈哈哈哈好滴
姚妖妖
:
好哦,我们学习减少“非常”的出现频次!
57:31 奥斯汀的这层讽刺我还真没想过,主播好敏锐啊!
而且一开始我看成“见偏的性女,慢傲的性男”了,我还想民国的用词果然不一样啊OMG😂民国申报宣传傲慢与偏见真的太有趣了,第一次听到!
饭桌骑士
饭桌骑士
2025.2.11
来喽
花发发
:
😂咱们这更新频率,从每周见,到每月三见,到每月两回,到现在每个月不知道什么时候遇到了hhhhh
饭桌骑士:哈哈哈哈,随机……
6条回复
39:58 这里能不能补充一下文案?“如果丈夫人人会?什么法术无边”没听清,后面接的是那个假痴假呆,一伸一缩,半推半就,七擒七纵🙀这个词写得好神奇啊hhhhh感觉是在小报上会写文的大大写的哈哈哈哈
花发发
:
如果说“丈夫人人会拣,各有法术无边”​,那么其法术则有“假痴假呆,半推半就,一伸一缩,七擒七纵”四种😂
Nicole兰
Nicole兰
2025.2.11
想听理智和情感
花发发
:
嘿嘿😈收到🫡
Nicole兰
Nicole兰
2025.2.11
支持再聊!!!
花发发
:
那你想听哪本书~
HD616841z
HD616841z
2025.2.24
《爱玛》里面很多矛盾,女主不想结婚却喜欢给别人做媒;女主21岁,男主37岁;主角的爱情线就结尾很少的篇幅;女配哈利特能短时间的移情3个男人,最后和第一个结婚
花发发
:
那个时代,贫穷的女人害怕孤苦一生,有钱的女人才不怕一个人过。找一个家世好有财富的丈夫是不够富有的女孩的目标。但爱玛自己就是奥斯汀笔下的顶配了,是豪门,所以她会宣称自己“没有一般女人对婚姻的憧憬”,不需要钱、职业、地位。奈特利和爱玛是亲戚,年龄差距大,相处对话像长辈对小辈。爱玛会把他当作自己的道德准绳,他在她越轨的时候提醒她,并帮助她展现出自负背后的善良。爱玛对他的存在太熟悉了,熟悉到把一切看作理所当然。当撮合哈丽特和埃尔顿失败,弗兰克把自己当幌子,到陡然听说哈丽特对奈特利的情意,才弄清楚为什么自己会不爽、担心、彷徨、生气,她终于承认了自己对奈特利先生的爱,承认了她不想结婚,是因为不喜欢婚姻带来的改变。但是她不结婚的前提是奈特利先生也不结婚,他继续做只属于她的忠诚的永远在的朋友😝我们觉得他们情感铺垫少,是因为我们站在爱玛的视角,但奈特利其实表现得很明显了😂只是他也很爹味,很喜欢说教,太长辈气了。
花发发
:
至于哈丽特,除了在结尾匆匆交代了她的身世,在全书99.9%的出场都是“不知道父母是谁的孤女/私生女”。 爱玛赏识她,和她结交,说她一定身份高贵,帮她摆脱那些不体面的人,要“把她引进上流社会,还要培养她的思想和举止”。所以一开始,哈丽特有好感的农夫马丁表白,爱玛觉得两者不匹配,必须摆脱不体面的人,所以哈丽特违背着本心拒绝了马丁。同时,爱玛乱点鸳鸯谱,为她牵线牧师埃尔诺,一再在相处过程中施加自己的意志影响哈丽特。 哈丽特是心甘情愿地听从爱玛的诸多建议,做出了许多违背自己的内心,只是为讨好爱玛的选择。一方面本身自主性缺乏,没什么经验,内心摇摆不定,对爱玛言听计从,被引导被操控。另一方面,爱玛是她的权威,爱玛也享受用她的特权,即便这是善意的。 当病中的哈丽特听到爱玛告知埃尔顿中意的是爱玛,哈丽特希望落空,她第一反应并不难过,而是慨叹自己的出身,就算后来遇到埃尔顿夫妇,她似乎耿耿于怀,但是她念念叨叨的却是埃尔顿夫人的马车、衣服、财产,所以这次“失恋”其实不算真的难过。这里可以看看偶遇马丁和他的妹妹们,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至于哈丽特觉得自己对奈特利有特殊的感情,认定对方也对自己有意思,是因为在一次舞会上,牧师埃尔顿侮辱了哈丽特,奈特利先生上前言辞斥责了埃尔顿,并且还好心安慰哈丽特,就因为一个暖心的举动,哈丽特开始对奈特利先生产生了一种错觉,感激变成了仰慕。当然这次,又落空了。我觉得她和爱玛说和奈特利先生这段还挺微妙的,以前的她是“希望有个她敬仰的人给以指点。”不需要自己考虑做事的后果。这是她第一次她在爱玛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己见。 最后,她和马丁又在一起了,这次答应求婚,也是她的自主决定,本身是两人有情感,她和马丁兄妹恢复交往到最后求婚,也是顺理成章的。只是哈丽特最终的抉择,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屈从,不再寄希望于高攀一场体面的婚姻了。 虽然这本书在我的排序里很靠后,不管男女主角、配角,都不是那么可爱,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我反而觉得是大活人,读起来铺垫转折还是很合理的,戏剧性也很强,不是很突兀啊。
44:05 有猫叫😀
花发发
:
做成转场音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