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一座高山、是一道险关,尤其是辩到极致的男女之情、男女之欲。
人都因攀上、跨越之后的瑰丽风景而心驰神往,而夕阳又为崇山峻岭坚硬的轮廓蒙上了一层金色的毛边,使人看不清楚其巍峨险峻,只是对那诗意、温存的幻光所笼罩的美好而趋之若鹜。但待到翻山越岭的时候,人才会发现山路漫漫无绝;道边杂草丛生;险关巍峨难越;而自身则脆弱无助。终了,人就被欲望间离成了无生趣的失路之人,隔断成心无所归的他乡之客。
(本期嘉宾:阿泽)
⏳ 缺位
缺位之一:悬置与硬疣
关键词:电饭煲、未解之谜、积灰的玻璃。
电影如何通过“缺位”营造悬置感?
例:电饭煲事件的双重缺位(周太太与陈先生的越界交际)。
王家卫的留白哲学:“消逝的岁月,看得到,抓不着”是因为遗憾。
缺位之二:幻肢与幻痛
环境分析:香港老宅的“紧密与隔离”——邻居共享空间,却关上门自成孤岛
截肢患者的幻肢痛 ≈ 婚姻中伴侣消失后的情感惯性。
周慕云与苏丽珍的相遇:被遗弃者的互相补完。
缺位之三:拼凑、扮演与替身
经典场景:对食辣酱、领带与手袋的互赠、电话亭哭泣。
“拼图理论”:试图用替身填补缺位,但“假的终归是假的”。
周苏关系转折点:从扮演伴侣到共同创作武侠小说。
---
🌧️ 欲望的暗涌与枷锁
- 欲望之一:武侠小说与缰绳
- 武侠小说作为“借口”与“泄欲”:共同创作比肉体更暧昧。
导演系朋友的争议观点:小说是“孩子”还是情感寄托? - 欲望之二:限制、枷锁以及缺位
- 苏丽珍的限制:旗袍与笼中鸟、邻居的凝视、老板的虚伪领带。
周慕云的沉默:谁先开口?邀约者的三重重量(同意、拒绝、等待)。
经典台词对比:
周:“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苏:“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
🕰️ 终章:遗憾与树洞
- “越想忘记的,越无法忘记”——欲望与遗憾的永恒悖论。
🎵 使用曲目
- 插曲1:电影原声《Yumeji's Theme》(梅林茂)
- 插曲2:Michael Galasso《Angkor Wat Theme Finale》
- Op:周璇《电台广播/花样年华》
- Ed:Michael Galasso《Casanova's Fl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