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碳板不是你的首选

111 碳板不是你的首选

53分钟 ·
播放数539
·
评论数20

今天又来谈跑鞋了。基于《中国跑者跑鞋使用年度报告》中关于跑鞋轮换的部分,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看法。

*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者想和我们交流请添加微信,skyrunning2023,谢谢。另外我们也有同名的小红书账号,欢迎关注。

原味雪人
原味雪人
2025.2.17
主要是听博客的时候一般是在跑步、开车,当时也许有想交流的,但又不方便,等停下来的时候…往往又失去想表达的欲望了
Saitama7:年纪大了,大多数时候,欲言又止
Sky…
:
同感,在跑步的时候准备播客内容,想了时候有89,但做节目的时候仅能表现1234。
passand
passand
2025.2.16
报告昨天完成了被jeff种草的京都马拉松,人生首马…因为12月底不慎崴脚距腓前后韧带断45天,跑量一共20km,用爬楼梯凑一点…447完赛…天气预报看了一周都是下雨,昨天天晴,场地气氛热烈,补给丰盛还有草莓畅吃,虽然32km后半程每一部都是小美人鱼上岸的感觉,总之完成了
JeffZh
:
恭喜恭喜,京都马还蛮难跑的,坡太多了
Sky…
:
真棒!
3条回复
shineing
shineing
2025.2.19
跑鞋寿命还是存在个体差异,公里数可能只是其中之一。我一般关注鞋面、中底外底的情况。一般鞋面和外底最容易出现磨损,大概500-800公里左右就会出现磨损。但是也有少数鞋(路霸2)能够在1000公里左右仍然保持完好。至于中底,慢跑鞋感受的并不明显,只有竞速训练和比赛日的鞋才能感受随时间衰减。个人日常训练鞋都能穿到1000公里附近。
shineing:最近有在小红书看到穿2000公里的鞋子鞋底和鞋面明显磨损,出现明显磨损并不适合继续穿着,可能带来受伤隐患。
JeffZh
:
我觉得应该是以几个指标中哪个先达到为考虑,磨损快看磨损,里程到了看里程,供参考
母雞啊
母雞啊
2025.2.28
说到鞋,这次回国能明显的感受到差异,当然有个人体会的样本偏差。
国外包括澳洲多半都是以线下消费为主,所以什么鞋流行和渠道商有很大关系,更多是和国内韬博这样分销商为主。
这些都不是重点,我在国内几个城市逛萨洛蒙、安踏、耐克、始祖鸟、佳明这些运动相关门店,门店陈设、产品什么就不吐槽了。店员基本没有一个懂行的,尤其是始祖鸟最过分,和LV一个套路,居然还限定进店人数。
至少在澳洲,我去户外、运动商品店,店员不说非常专业,至少是提供服务的,会根据你的需求提供建议。哪怕我在城市非常小,Athlete’s Foot的门店,还提供专门测量脚型的仪器(虽然实际没啥大用处)。不需要自己上网研究装备,店员就能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甚至刚到一个城市,想找跑步组织、搭子,也完全可以去本地的运动商品本店找组织。
本地其中之一非常小的运动鞋品店,也就二十来平方,平时还会组织本地的跑步活动,深耕社区,真正的服务本地社区,也有品牌宣传,实现双赢。而不是国内品牌方请一堆网红的品牌“发布会”。
同一个品牌Hoka,在澳洲的鞋型除了尺码,还可以选正常、宽、加宽的鞋楦,国内只有鞋长尺码的不同。
不是说国外的月亮圆,确实是同样的商品能得到的服务、情绪价值要好太多了。
sushj
sushj
2025.2.18
平时见到喜欢的有折扣就会买下,正常同时跑步得有3-4双。这两年碳板鞋的驾驭门槛在降低,不管是国际大牌还是国内大厂。碳板除了提供了刚性外,也大大降低了跑鞋重量,在重量方面较慢跑鞋的优势比较大。
NickL123
NickL123
2025.2.16
确实lsd长距离这块好产品比较稀缺,无论国产还是国际品牌。恰恰这个部分是绝大多数严肃跑者的刚需
HD344767s
HD344767s
2025.2.16
03:15 最近在研究个人养老金账户,换个思路,把它当作约束自己的定投,作为个人投资的一部分,这样想,会觉得也不错
HD31475p
HD31475p
2025.3.26
👍
Congtsung
Congtsung
2025.2.20
听播客的场景比较固定化😥发弹幕比较困难
小Viv
小Viv
2025.2.17
今天做力量训练听完了节目,还蛮多想法的,让我来理一理再评论
Sky…
:
嗡嗡嗡
小Viv
小Viv
2025.2.23
关于碳板鞋,我也赞同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碳板鞋,但是为什么国内的牌子一眼望过去全是碳板?一是好学,抄一个碳板比自己研发慢跑鞋要容易得多;二是广告噱头足,你不是要更快吗?那我们的碳板就让你跑得更快!现在鞋子整体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厚,越来越“高科技了”,如何做好一双薄的普通慢跑训练鞋,这个功课对大部分品牌来说又无吸引力又难,于是放弃。
ONE123
ONE123
2025.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