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应听众要求分析了港股的投资框架。 解释了港股与A股的重叠性,侧重于港股近四五年的资产特点,包括大型国企和新兴互联网企业。还分析了港股市场的参与者,如国内公募、私募以及国际对冲基金,揭示了港股波动性的定价资金来源。 此外,还讨论了在港股市场中进行交易的策略,强调右侧交易和辨别市场环境与故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长期投资港股的建议。
如何理解香港股市的资产构成,包括传统和新兴产业,及其近年的变化?
香港股市的资产构成包括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且在近五年内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资产:
- 老牌企业:包括大型国企,如四大航空公司、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以及一些老的水电站等。这些公司很早就开始在香港上市,构成了所谓的红筹股板块。
- 房地产:早年,中国大陆不太愿意房地产公司在大陆资本市场融资,因此许多民营房地产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当时,海外投资者也比较欢迎中国的地产商,他们不仅在香港本地发行股票,还发行各种债券。
- 大型金融企业:例如中国平安等金融企业。
新兴资产:
- 互联网企业:由于大陆的交易所对一些新型的股权结构不太接纳,许多互联网企业选择去美股或香港上市。这导致了香港股市中互联网公司比较多,如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哔哩哔哩、快手以及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
近年的变化与问题:
- 老资产问题:近五年,香港的老资产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通缩、产能过剩和房地产企业破裂等。这导致这些资产的估值极低。例如,一些金融企业将自己变成了房地产公司,大量购买土地,导致金融和地产类上市公司关系过于紧密,互相影响,处于不良资产状态。
- 新资产问题:新兴资产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没有老资产那么严重,但也可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平庸的资产. 互联网企业虽然借助中国的人口红利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获得了优势,但缺乏硬科技的创新。同时,这些企业在提高一部分实体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由于缺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这些企业逐渐达到增长瓶颈。
- 市场结构:港股缺乏中间制造环节的资产,而大陆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更倾向于支持宁德时代、中芯国际等企业。
总的来说,香港股市的资产构成呈现出两端集中的特点,即老牌传统企业和新兴互联网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中间的制造业环节相对薄弱。同时,近五年来,新旧资产都面临各自的问题,导致港股市场整体表现受到影响。
什么是影响港股涨跌的主要因素?
影响港股涨跌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资金流动:国际游资:国际对冲基金和宏观基金将港股视为全球市场上的一个题材,进行交易。由于这些资金之前在港股的仓位不高,因此一旦有少量资金流入或流出,就会导致港股的波动非常剧烈。这些资金主要通过分析图表和市场故事来决定投资。
大陆资金:部分大陆资金通过在香港设立的机构(如家族办公室)进行交易。这些资金有时会借道香港,通过北上通道进入大陆市场进行交易。还有一些炼化基金,通过香港的中资投行进行高杠杆操作,也会影响港股的波动。 - 市场环境:分母端:宽松的金融环境是港股上涨的重要条件。这可能来自于美国或中国大陆的货币政策。例如,2022年底,美联储暗示可能放缓加息,导致美元宽松预期,促使资金流入包括港股在内的新兴市场。
分子端:市场故事和叙事也会影响港股的涨跌。其中,“东升西落”是一种常见的叙事逻辑,即认为中国(东方)的经济前景优于西方。这种叙事可能基于总量经济、行业景气度或公司基本面等因素。 - 公司基本面:估值重塑:对于个股而言,公司估值的重塑会影响其股价。例如,近期市场对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进行重新估值,尤其是对其云业务的估值。如果投资者认为这些公司的估值被低估,可能会买入,从而推动股价上涨。
- 投资者行为:右侧交易:港股市场以右侧交易为主,即投资者倾向于在趋势已经形成后再入场。
追涨杀跌:由于散户投资者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往往在上涨时追涨,在下跌时杀跌,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本期节目要点:
00:06 资产配置与市场趋势分析
10:14 港股资产构成及其问题分析
14:20 反垄断与互联网经济的影响
19:23 互联网增长瓶颈与港股投资
24:44 基金经理的业绩排名与投资策略
30:21 外资对港股波动的影响
35:39 海外债券市场与量化基金的影响
41:00 港股投资策略与市场环境分析
46:22 东升西落的投资逻辑与风险
50:53 港股走势与经济形势分析
55:00 资产估值逻辑与市场结构分析
59:00 港股投资策略与估值逻辑解析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投知君君】是一档用金融视角解读世界底层逻辑的播客。我们相信,金融不仅是一堆数字和图表,它是全球经济脉搏的真实写照,是背后权力、欲望和趋势的投影。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