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2 异乡人的love letters游荡集

Vol.32 异乡人的love letters

38分钟 ·
播放数25954
·
评论数160

往昔会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到来,给你某种更确定的情感和力量,以及小小的休憩。你会看到,过去是这么崭新。

一直对海外华人社会非常感兴趣,因为时代浪潮的变化和各种机缘巧合,一些人脱离中心被推到海外异乡世界,失去了故土的束缚,他们反而创造出一种意外的生命力。新年伊始,小红书涌进大量新面孔,其中一部分是华人后裔,最令我触动的是,一个家族根的蔓延和成长。在这个平台,大家有了一个机会,去寻找自己的根,书写自己的家史,也将我们拖到了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过往。

我们的一生都处在一个“成为”的过程,由很多碎片拼贴而成。看到这些小红书用户发出的Love Letters,寻找亲人和他们的人生轨迹,评论里不断有人留言,共同完成一个谱系的连接,即使作为旁观者我也能感受到某种温暖和鼓舞。爱需要不断练习,不断建构,它会不断地变化、变形,充斥在不同的世界里,在过往和想象里,在思念里,在亲人用过的物品里,也在过去的那些信件里。

我也感觉到,随着年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面对许多不可抗力和无能为力,下意识的应对方式,不是以坚硬来对抗,而是变得柔软,或许柔软才是一种更持久的力量。

|时间线|

00:40 love letters

02:23 刚刚理解一个事物又一个新事物出现了

04:37 我们很少去想自己的爷爷是怎么成长的

08:57 古晋的左宗棠鸡

13:36 电影大亨和鸟类学家陆运涛

15:38 寻找Jane Leung Larson和谭精意

21:11 女性在一个新环境里更容易绽放

27:11 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被重新拼起来

32:04 过去是这么崭新

34:22 50岁去海外闯天涯来得及吗

|本期Pick|

🎵Love Letters

这首歌由Edward Heyman作词,Victor Young作曲,最初版本发行于1945年,由Dick Haymes演唱,“猫王”Elvis Presley于1966年录制了这首歌,并于当年6月作为单曲发行,成为他60年代中期的代表作之一。1970年他又重新录制了一版,收录在《Love Letters from Elvis》(1971)。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爱神》(2004),导演:王家卫/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史蒂文·索德伯格

《Sweet Bamboo: A Memoir of a Chinese American Family》,Louise Leung Larson/Jane Leung Larson

《Chinese Reformer in Exile:Kang Youwei and the Chinese Empire Reform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 1899-1911》,Robert L. Worden/Jane Leung Larson/Zhongping Chen/Evelyn Hu-DeHart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陆运涛(Loke Wan Tho,1915-1964),新加坡和香港的著名电影制片人,国泰集团、永华电影和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鸟类学家及摄影家。祖籍广东鹤山,1915年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1964年因飞机失事逝于台湾

陆佑(1846-1917),华侨实业家、金融家、慈善家

邵逸夫(Run Run Shaw,1907-2014),原名邵仁楞,浙江宁波镇海人,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娱乐业大亨、慈善家、制片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创办人

张爱玲(1920-1995),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 1939年她赴香港大学文学院求学,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次年她中断学业回到上海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州府南海县人,中国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发起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

谭良(Tom Leung,1875—1931),广东顺德人,生于官宦之家,是康有为的弟子,康有为流亡美国后,曾任谭为洛杉矶地区保皇会分会长

谭精意(Jane Leung Larson),独立历史学者,专注于研究康有为及其创立的保皇会,她的外祖父谭良是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弟子,曾在美国洛杉矶创办保皇会分会

郭鹤年(1923-),马来西亚企业家,籍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以经营白糖业起家,有“亚洲糖王”之称

叶恩,清末保皇会的重要成员,曾担任加拿大总理一职

王家卫,1958年生于上海,导演、编剧、制片人

巩俐(Gong Li,1965-),生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华语电影女演员、制片人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评价其为”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吕碧城(1883-1943),原名贤锡,字遁天,号碧城,晚年法号宝莲,中国近代女词人,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先驱

宋氏三姐妹,即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宋嘉澍(1863-1918),字耀如,另有洋名查理(Charles),广东省海南岛文昌人,晚清著名传教士、革命家和富商,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宋氏家族之家祖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Yesterday (Take 1 - May 1, 1970) - Bob Dylan

Memory - 菅野よう子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B.B. King

Women - Lou Reed

Slow Dance For Lover - Peer Raben

Life Is - Jessica Pratt

日久他乡是故乡 - 交工乐队

|资料参考|

小红书:菜菜很努力/Vita.Starkin/Khimera

正面连接:寻找蔡烟墨,作者:徐兔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展开Show Notes
angela_mKU5
angela_mKU5
2025.2.21
这一集真真治愈了我,这就是为什么我读回忆录、读追忆逝水年华,到灯塔去这样的怀旧作品后,内心感到生命的意义和力量,感到爱与温暖就在无数的细微之物里,即使自己没经历过,但它们引导你去想象、去共情,然后你产生与之连接后的惊奇感,仿佛生命和感受一下被打开,各种思索纷至沓来……
Jean-Sh23:这一期特别棒!
好久不见,许老师
潜艇人:等你等的都着急了
hana_zycn:今天不是 我爱许知远 了 我们都等了好久~
5条回复
35:30 许老师说的“年轻时在巴黎纽约,现在应该下南洋”这样的人群中,有一位叫张荔英的人,1904年出生在法国,后来在纽约、巴黎学习绘画,很早期入选巴黎很多艺术沙龙,也回过上海,后来在巴黎结婚,1944年丈夫在上海去世,1951年她下南洋了,在新加坡生活了40年左右,任职南洋美专27年,被认为是第一位把法国印象派艺术绘画引进亚洲的人。这位的故事也很耐人寻味~
米溧
米溧
2025.2.21
许老师,您还正是拼的年纪😊
Kathryn呀:一枝花绽放的阶段
徐知然
徐知然
2025.2.21
好久不见,许老师。以往过完年,习惯给自己鼓鼓劲,开启新的一年,可是今年总也提不起精神。走在大街上,又有店铺关门了,又有招牌换掉了,落灰的台阶,冷清的街道,一股萧瑟之意;而在网络上,AI又迭代了,机器人又升级了,人们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大有冲出地球、掌控火星之力。这种对撞让我沮丧,不知道怎么看待,或许AI在某些工作中确实能提高点效率,但会不会是另一种碎片化呢,人会不会越来越没人性了,人如果都不会思考没有情感没有创造力,与机器何异呢。挺失落的,最近疯狂看王家卫……
早上好呀,又是一大早看到了新一期的播客,开心😊。和老许更新一下进度,我已经顺利博士毕业啦,目前在去上班的地铁上,刚刚来到上海两个月,进入了新的忙碌,一看到今天标题就被击中了。
铛铛之家:治愈
还记得小时候听人说我的爷爷曾经是一个逃兵,长大一些后才知道他曾经是晋绥军的一名连长,在国共内战期间他不愿意自相残杀,又担心家里的妻儿,就从部队上跑回来了,后半生一直被人嘲笑为逃兵,还被人编了顺口溜:一二一、老婆孩。。。。

最后于我出生那几年和奶奶死于一场车祸。
阿里个苗
阿里个苗
2025.2.22
听到许老师聊到“李鸿章杂碎”,又去翻了翻《梁启超:亡命》里面描写的菜单:“将一定量的芹菜切碎,再将干香菇泡发,切入些许生姜。将鸡杂放入花生油中炒到微熟,再加入其余原材料和水混炒。最好吃的料子是猪肉片和干墨鱼块以及在潮湿环境下发芽的大米。这些芽苗大约2英寸长,尝起来非常柔嫩可口。除外还应该添加一些酱汁和花生油给这锅油腻的食物调色。接着,你就可以尽情享用了。倘若你能消化得了,就肯定可以像李鸿章一样长寿。”《纽约晨报》用整版刊登了李鸿章的菜品,标题为“李鸿章的鸡肉大厨在华尔道夫所做的奇怪菜肴”。这道菜是美国人臆想的产物,某种意义上又抚慰了许多华裔思乡的味蕾,有机会想去尝一尝,味道也是一种连接历史的方式。
Mizu_C
Mizu_C
2025.2.21
爷爷是上海人,年轻的时候支援东北铁路建设来了这片土地,后来娶了奶奶就一直没再回去。小的时候记忆里家里的牙膏总是中华牌,我一直用的不耐烦,和学校里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是直到年年,爷爷过世了18年后,看了《繁花》和刚重映的《花样年华》,听了关于王家卫的播客解析才知道,原来中华牙膏,是上海人的童年回忆……是爷爷远远的乡愁
二唯
二唯
2025.2.23
作为一个客居海外将近25年的“老”华侨,很感谢许老师对于海外华人华侨的支持。如果您对于这一群体的文化感兴趣,我推荐您多多追寻马达加斯加华侨的故事,那是一段更为另类的海外华人史,有更多的曲折和偶然。为了避免误导您,还是您自己去搜寻他们的故事吧;而且我的资料水平肯定没有您丰富。祝您节目越来越好
发哒
发哒
2025.2.22
听完这期,马上想到许老师对话杨圆圆那期“女人世界,异乡之舞”,“从China到Chiantown,唐人街、海外华人,几乎所有的移民史,都蕴含着不得不离去、丢失以及被剥夺的色彩。但同时你又知道,不管在怎样受限或疏离的情况下,你仍然可能发现并创造你的热情,让自己成为所有新的可能性的来源。”93岁的Coby,还有小红书上一封封寻亲贴,都有些许岁月流逝的感伤,但同时又感受到一代人将根在异国扎根、蔓延的力量,的确,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冲浪,但浪潮一直都在。
听完这期专程去🍠看了看,好奇妙的共鸣感,可能平台提供机会,而我们都到了对大历史和“小过去”共同感兴趣的年纪。过年回到家,我突然很好奇大人们在临近三十时的状态,把家里人问了个遍。算一算 我的父母三十岁时恰逢跑步迈入千禧年的1998,好几位当时就找到了毕生事业,又撞上事业单位全面向好的几十年,稳定退休、养老。时间有限没能问更多细节和情绪,参考许老师的分享,我尝试也去想象了一下,“榜样”的力量恐怕是无穷的。如果我有一位认识的人过了如此传奇的一生,当然也会为我此刻的选择壮胆。就像二月初往生的大S,我此刻还没能完全接受她已经离开的事实,但频繁提起她、想念她的十几天里,我发现她性格里的坚韧、正义、柔软和勇猛也不知不觉扎根在我心里。这也让我更确信人工智能只能作为工具,他们只有广义上的大历史,没有“小过去”。所以他们可以相对正确理性,但这些细密的、温暖也悲伤的东西,是无法被替代的存在。
超超g
超超g
2025.2.21
这集的内容框架节奏都非常好,许老师,新年好
HD288034g
HD288034g
2025.2.21
这集太好哭了,我爱许知远
34:56 “当时代的浪潮来临的时候,要拼命建造自己的小船,很少成为真正冲浪者,自己的小船即使无法冲浪 但是也能保留自己的安稳” 我之前也去过许老师说的槟城怡保地方 第一次真的因为海外华人群体 感受历史无形的连结 很多华人司机会跟我说 他们的爷爷奶奶代来了这边挖矿 如何生活以及在异国争取权利的事情 对待中国人的态度甚至相较国内有时更加热情 精神上的乡愁总是美化的 去到孙中山曾经住过的酒店 看到那个很多东南亚独立的历史 以及全球思潮涌动 就很容易引起自省 现在身处的社会似乎缺了很硬核的东西 不在浪里 像是脱水后晾在沙滩上
银河拾荒
银河拾荒
2025.2.22
这音乐和文字营造的悠悠岁月,真迷人
Dwight
Dwight
2025.2.21
08:29 哭了,这个小故事。为什么会哭呢?
HD1029242i
HD1029242i
2025.2.21
好喜欢寻找爷爷的那个故事 感动
以西_kV35
以西_kV35
2025.2.22
听到最后,音乐响起,交工乐队的《日久他乡是故乡》,演唱者是黎氏玉印,越南人,后嫁到台湾,成为 “外籍新娘”。外籍,新娘,也像海外华裔的某种隐喻,一代人漂洋过海,从“无亲无戚”“心慌慌”,再到“走出角落不孤单”,一代代传递,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饮食、习惯和语言的惯性,慢慢褪去,“日久他乡是故乡”。然而一旦有了一个“树洞”,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过往,还有那些心底的秘密和遗憾,都会如潮水般涌来,就像小红书上的这些love letters。
郭可可
郭可可
2025.2.26
37:49 今年是我在法国的几乎第9年,听着这期播客在巴塞晒半小时太阳竟然有点莫名但是又很自然地流泪了,有些共鸣到,也很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