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7.生物医药的2025:抄底中国、研发焦虑和新王继位起朱楼宴宾客

vol.117.生物医药的2025:抄底中国、研发焦虑和新王继位

63分钟 ·
播放数52599
·
评论数201

和早研科学家小P一年一度的生物医药行业复盘和展望时间。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去年初我和在一线药企做早期研发的科学家朋友小P畅聊了过去几年生物医药行业在研发端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年过去了,我把他请回了节目中,来复盘一下2024的生物医药又有了哪些变化,对于2025年,行业内的人又有怎样的期待。

必须要说的是,我们录制的时候还是春节前,那时这个行业的股票依然深陷泥沼之中。然而一个月后,创新药公司的股票,尤其是在港股上市的18A公司们,突然集体迎来了“春天”。

这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抛开那些估值端的纷纷扰扰,多听听研发端的声音,对于我这种长期看好医药行业的投资人来说有着宁神静气的作用,也希望与各位共享。

这期节目里依然会有很多的术语,如果不太明白的朋友可以移步我俩的前两期节目,里面有不少术语解释环节:

《vol.62.和一线创新药企早研科学家,聊聊这两年生物医药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vol.70.一款新药的诞生,比你我想象的更复杂》

插播一个广告,起朱楼宴宾客和财新周刊合作的2025新春订阅特惠活动已经上线!

本次活动共有三种产品可供选择,分别是一年期的财新mini年卡(原价248元,限时优惠价124元,平均每个月10.3元,mini+年卡优惠券领取链接),一年期的财新通年卡(原价648元,限时优惠价为498元,平均每个月41.5元,财新通年卡优惠券领取链接),以及一年期的金融我闻升级版年卡(即数据通Pro年卡,原价1998元,限时优惠价为1518元,平均每个月126.5元,金融我闻升级版年卡优惠券领取链接)。

此外,购买任意一项产品的朋友,都可以获得我的知识星球的加入或续期优惠券,同时可加入财新专属听友群。如有需要的朋友,请加微信号qizhulou220112(注明财新订阅),并发送使用优惠券成功订阅的截图进行领取。

具体介绍可以参考这篇公众号文章:《财新 X 起朱楼宴宾客2025新春优惠订阅活动》

简明时间轴:

00:57 小P上的第一期节目给我的2024带来了财富代码!

03:34 2024年生物医药的研发端:“今晚是无事发生的平安夜”。

06:29 MNC疯狂“抄底”中国管线是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的最大事件

11:09 Newco模式:“所有人都知道为什么Newco会大火,因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15:59 因为焦虑,所以全世界的药企都在一窝蜂地FOMO,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能性:比如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

21:29 ……还有TCE(T细胞衔接器,T cell-engager)……

27:13 ……以及去年提过的ADC

32:00 2024年值得关注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迎来全面“卷”时代的GLP-1行业中奋斗不已的礼来……

36:48 ……开发出HIV长效预防药物的吉利德……

43:47 ……以及即将成为中国“新王”的百济神州

49:08 今天的中国创新药行业,是否就是昨天的新能源车行业?

51:29 2025年小P最期待的几个行业趋势:第一个是AI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能否有亮眼的临床数据

55:31 第二个是双抗双Payload ADC的发展

58:02 第三个是In vivo CAR-T的诞生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生活方式播客节目《犬生活》,《关于2025年的六个预测(犬生活X油条配咖啡版)》新鲜出炉~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或者给我写邮件,邮箱地址qizhulouyanbinke@gmail.com。

节目BGM:

The Long Way Round - Jodymoon

节目后期:Siri

展开Show Notes
大卫翁
大卫翁
2025.2.26
置顶
本期节目的精校文字稿已经放在公众号上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lluy0IBtv-hsZqYpcaiOuw
44:37 创新药在国内医保 drg 集采大背景之下是如何应对 这个主题可以再聊一期👂
栎_dzIR:点了 还有就是未来医疗体系是否会想日本那样的形式 包括三明医改的事
大力强:点了
6条回复
Ass嘟嘟
Ass嘟嘟
2025.2.25
「✅研发领域」
PD-1:在它之后再无奇迹,现在市场已经非常饱和。
mRNA:在新冠疫情之后,目前没有看到特别好的应用场景。
CART:在实体瘤领域有一定进展。

「✅收购」
MNC大量收购中国资产,“抄底”中国管线。2024年共有5起整体的公司收购发生。
中国这些资产的美国权益价格相对便宜,和美国资产在生物科技领域有很大的价差;管线的差异化相对其他国家较好。
国内的很多公司对自身资产的价值评估相当不足。美国行业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处于价格洼地的资产,拿到美国。

「✅BD模式 - Newco」
2024年整个生物医药行业非常重要的趋势。
通过技术方、国外收购方以及几个资本方共同组成新的公司,对特定资产(较为突出的管线),进行专门的运行。将自身具有价值的管线利益最大化,同时有更多的风险。
反向Newco,现在中国的管线资产开始在全球具有价值。
技术是通的,但商业模式(市场)不通,导致可以在不同权益市场进行买卖。

「✅MNC」
现在手中管线达到顶峰,随着专利到期,销售额呈现断崖式下降,非常焦虑,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能性。
1)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
改变了药物形式,在一个抗体药物上,同时有PD-1、VEGF两个靶点。
2)TCE
T细胞衔接器,T cell-engager。
是卡替的一种平替。不需要细胞,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双特异性抗体。
基本工作原理:两个锚点,一端连接肿瘤细胞,另外一端连接T细胞。相当于在体内用衔接器把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连起来,利用免疫细胞杀死肿瘤细胞。
劣势:如果一端没有连接上肿瘤细胞,而另外一端已经连接上T细胞,那免疫细胞也会被激活。免疫细胞非特异性的激活,会分泌很多炎性的细胞因子,导致非特异性的免疫毒性。
卡替:目前还是慢病毒,周期很长。治疗癌症的卡替也可以用来治疗B细胞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两者的靶点是共通的。
3)ADC
三个部分:抗体、毒素、linker。排列组合非常多样化,选择相对较多。
现在第二波的主要的ADC资产中国做的非常多。

「✅生物医药企业」
过去十年有5000亿美元的投资进入到中国的医药行业。
现在资本市场对创新药行业预期非常低。采用指数的方式逆向投资。
1)礼来
2024年的销售大大低于行业预期。
虽然短时间内体重下降,但想要恢复肌肉的流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吉利德
抗病毒领域的龙头。临床试验表明100%预防HIV感染。六个月注射一次。
HIV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鸡尾酒疗法,即集中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患者依从性以及人体肝肾负担较大。
全国每个月大概有2000人死于HIV。
CD47:人体内正常的损伤/衰老第二细胞要被清除掉,会表达让吞噬细胞吃掉我的信号。肿瘤细胞既表达吃我的信号,又表达别吃我的信号,导致吞噬细胞不能把肿瘤细胞吃掉。CD47把别吃我信号阻断掉,只剩下吃我的信号。但体内的红细胞会高表达“别吃我”信号。阻断之后,有用的红细胞也会被清除掉,造成严重的造血系统毒性,特别是贫血。
还有TG、ADC。
3)百济神州
现在国内的大背景下,创新药的生存空间受限。像几十年前的日本,他们当时的出路是出海。
很多公司选择把管线给到MNC,自己拿一点首付款、里程碑以及销售额的一定分成,一般10%左右。
百济神州完全是自己做。标杆是BTK抑制剂。
现在在新增的适应症患者中,百济神州的BTK是第一位,未来的放量非常可观。
单纯从创新药的营收体量而言,百济遥遥领先,并且还在维持高增速。
百济是少数中美港三地上市的公司之一。

「✅2025行业趋势」
1)AI在医药行业的应用能否有亮眼的临床数据
AI所涉及的药物,2024年已揭露的临床试验数据效果并不好看,目前处于较冷的状态。2025可能会有更多数据的突出。
最有用的是分子的设计。因为人能优化的分子结构是有限的。
2)双抗双Payload ADC的发展
第一代ADC是单抗。双抗ADC的特异性会更高,相对来说和正常细胞的结合会更低。
2025年初,出现了双抗双Payload的ADC。抗体分子本身已经能结合两个靶点,保证它的肿瘤特异性。
3)In vivo CAR-T的诞生
原来要把T细胞拿出来,在体外利用各种工具对它进行基因编辑。现在可以在体内做好,非常便捷,但体内的抗体相对于体外的抗体,治疗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李荣强Justin:写的太棒了,想投资港股创新药一直找不到抓手
独步91
独步91
2025.2.25
3年前就抄底医药基金的我小板凳坐好了૮₍ɵ̷﹏ɵ̷̥̥᷅₎ა
一大棵藤藤菜:你想抄它的底,它想抄你的家
大卫翁
:
这个表情……
12条回复
Cho93GiveJk
Cho93GiveJk
2025.2.25
本业内人士觉得现在这个年头每个月有工资到账已经很好噜🥺
大卫翁
:
这么夸张吗
娜_bVcb:刚刚又有家SMO降薪了
4条回复
虽然非行业内人士,但曾经作为病患家属,对生物医药有保持关注。听到小P老师提及的 pd-1(o,k )、troop2、CD47、cart,ADC 名称,很熟悉又依旧不及预期,生物医药行业确实如此,“贩卖”希望,可是这种希望的周期可能要远远超出多数人的预期。它很不像新能源、芯片类理工技术制造业,造的是物,讲究效率,大力多少能产出不少“奇迹”;生物医药重讲究效果,而且研发到临试像是搞“艺术”,体外试验观测尚可,一旦用于人体,错综复杂的“化学反应”又导致很难评估。生物医药行业其实很大,但感觉目前都是拥挤在重患救命药方向上(不可否认这是很重要的价值地),只是我偶尔会想,在一个长周期重资本投入的行业,是否有其他方向思路值得创新探索,类似更先进的探测材料或影像技术可深入血管组织,更精准用药技术(纯粹个人瞎想),把技术探索花在患病早期及预防检测机制上,可能会更好?希望这个造福广大人类的行业能发展更好,敬佩行业里的各位有心人。
正宗大肥猪:预防也是有的,比如HPV疫苗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至于肿瘤早筛,药企应该没太多动力,药企不管怎么把patient first说出花来,绝大部分还是利益驱动的😥 药企最喜欢的药是患者能一直活着,一直用的药,比如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一些血液肿瘤药物,像胰腺癌这种太要命的疾病,反而会研发动力不足,千辛万苦终于搞上市,用了一段时间患者人没了……个人的想法是预防和早筛需要政府出面,是一个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其实我也有这方面的困惑,我们研发了太多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药物,真正称得上划时代药物的非常有限,很多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也说过不去,价格是化疗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最后也就延长患者两三个月的生存期😥 药企打工人的一点点不成熟想法,供你参考
大卫翁
:
前半段说的很认同,后半段你说的这些方面也有人在努力、在尝试,比如药物形式的不断改进就是精准用药技术的体现,另外吉利德的HIV长效预防药物也是类似的探索。但说实话,比起治病来说,疾病预防是更难的领域,否则疫苗也不会是如此艰难前行的行业了……
7条回复
06:33 显然不同意2024 biotechlingyuq“无事发生”的观点,盲猜嘉宾应该是生物背景,对于CGT与mAbs确实比较了解,但可能过于忽视小分子化药的进展了,过去一年间小分子领域进展巨大,主要表现为Eli Lily和AZ的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以及各类靶向胞内targets的各类TPD,尤其是RVMD的TPD因为新机制带来的疗效显著改善,很有可能未来快速将前几年才刚刚商业化的G12c Kras共价抑制剂迭代。还有就是前几年的热点AIDD在24年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Hasabis和Baker的诺奖只是锦上添花,更有实际意义的是Deepmind在24年推出了新一代的Alphafold3,不只在以往的蛋白结构预测方面越趋完善,更主要的是在mini protein binder的设计功能上已经非常强大,AF3还加入了小分子药物设计,并且Baker组也报道了基于Diffusion model+MPNN的环肽药物设计模型,这些其实已经显著改变整个医药界的研发领域,只不过因为大部分项目还在discovery阶段,所以外界关注不多而已。总之生物医药是一个跨多专业、涉及多种therapeutic modalities的大领域,建议可以多请几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来讨论,以免以偏概全。
大卫翁
:
感谢你的指出和补充。所谓的“无事发生”当然只会是嘉宾个人观点,任何人也不可能把一个行业的新闻全部了解清楚,更何况是生物医药这种大行业。小p在节目里的表述也一直是说自己的看法,没有给整个行业扣帽子的意思。就算我请再多专家上节目,也摆脱不了以偏概全的结果,因为大家术业都有专攻。所以,请辩证的听任何一个播客节目,谢谢。
旺德福DEShaw:我和朋友关于biotech的播客也很久没录了 我看很多人点赞集采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也许我们可以穿台录一期这个题目 我从临床医生转做医药研发 做过仿制药现在做创新药 我对集采还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7条回复
个人感觉当前全球医药产业面临的核心矛盾之一是无限增长的临床需求与有限支付能力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从研发维度看,创新药开发也面临多重挑战: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巨大且技术突破节点不可预测。基于巨大的临床需求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我也是长期看好这个行业。但支付侧的限制如何解除,研发侧的效率和确定性如何提升面临很大挑战。不知道AI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行业带来突破不?
大卫翁
:
支付侧限制无法解除,只能不断博弈。AI技术是我们聊到的2025的重要趋势第一位,可以观察看看AI Drug的进展。
杏奴
杏奴
2025.2.24
01:38 👂仔细听了
大卫翁
:
人人都爱财富密码👹
Lalunesea
Lalunesea
2025.2.25
嘿嘿大老师终于讲一些我都能听懂的东西了😂作为从业者且常参加展会的,我感觉中国生物创新药行业真的挺值得再来一次高峰期,但说真的当前的政策环境有一点对不起这些科学家和民营企业家(从中国biotech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来讲)。有机会的话,推荐可以参加一些国际或者上海的行业展会,上周参加的展会很多biotech表示就是两条出路,要么卖给国内传统pharma,要么出海。我想最终消费的医保并没有办法负担起研发成本,所以整个行业目前还是没有太大信心。
大卫翁
:
我要是去那种展会那真的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Lalunesea:昂,我一开始也这么觉得,医药行业实在太复杂了,不过真的能有更真实直观的感受hhhh
狲狲
狲狲
2025.2.25
上回听小p老师我还在学化学,现在已经转免疫了😂
大卫翁
:
变化这么大吗!
狲狲:hh博后换方向🤣 有空重温一下之前几期,这次听感我完全不同了
小sang
小sang
2025.2.28
15:54 个人补充,newco以及bd这种交易结构在很多领域其实非常普遍,只是不一定在媒体层面被关注。bd本质是ip合作,newco本质是spv,就是特殊目的实体。网游的交易,比如当年网易引入魔兽世界,就可以对应bd,魔兽世界是个超级大ip,授权方希望可以持续获益,网易就在国内成立了spv,再通过复杂交易结构实现业务分润。
大卫翁
:
确实,游戏其实也比较符合我在节目里说的那种定义,就是产品本身是全世界共同的,但市场是割裂的。
你们医药主题的内容我一期不落~希望小p老师多来!
大卫翁
:
每年都来!不过这个话题可能确实有点小众了哈哈
好运涌向我:我是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医药人很多的!不小众!
3条回复
yjoyce
yjoyce
2025.2.25
上次推荐就开始定投恒生生物科技etf,本月美滋滋数钱ing
大卫翁
:
对于这类波动比较大的资产,定投确实是个好办法
HD709564r:这个月普遍上涨,买什么都涨
不要变数
不要变数
2025.2.24
留着明天上班听嘿嘿
画未未画
画未未画
2025.2.25
周四刚入了药明康德,主播就讲创新药了,新鲜热乎啊!
大卫翁
:
药明…啊
网友_cx:前两年我有个朋友去药明面试,明确表示不想加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5条回复
可闹的呀
可闹的呀
2025.2.25
赞小P老师,平常自己看医药领域管线发展和新闻,一堆名词看完下来还是浆糊一样,但小P老师就是有深入浅出的能力把事件和管线说清楚。当然,最赞的还是大老师选嘉宾的能力!
大卫翁
:
你这面面俱到的都夸到了!
杰西_2023:同意同意!
3条回复
田小平
田小平
2025.2.24
00:00更新,少听一会儿
大卫翁
:
啊?啥意思?
大卫翁买的是:康方,百济或者百利之一吧
midnightblue
midnightblue
2025.2.26
做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的律师十年了,听到很多熟悉的客户名字,亲切又陌生。作为非生物学化学医学专业,一个法律人做这个领域总是似懂非懂。记得十年前与节目里提到的某明星企业的founder开会,闲聊的时候问“Dr. X,你们做的药是治啥病的呀?”大佬笑着跟我科普了最基础的免疫学概念,我才理解红斑狼疮原来是一种免疫系统过激的疾病,而不是一种皮肤病……这期节目太精彩了,帮我把很多碎片信息拼成了一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