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偷偷学习这5个出海个人创业大佬后,我学会了。。。,MetaBrandl,32分钟
(提前预警:4000字通篇废话没有干货;32分钟废话语音听完除了脑壳疼没有任何收获。)
前言
就像读者会通过关注我来“充电打鸡血”一样,我在平时的自我学习中,也会关注乐于分享的大佬偷偷学习。
我之前分享过两篇:
跨境电商独立站最全教程整理?分享我自己平时偷偷看的10个宝藏博主(国内篇)!看完还不会的.....
跨境电商最全教程整理?分享我自己平时偷偷看的5个宝藏博主(国内篇2)!
今天分享的主题稍微“另类”一些:他们是一群个人出海程序员;有一些甚至不算是博主,而只是单纯乐于分享的程序员。
碎碎念,写给每一个程序员和每一个“我”
我为什么很喜欢关注一部分出海程序员创业博主?因为我比较“谄媚”他们身上的一些特质,是我以前在打工人作为一个营销bp角色不具有的。
程序员更多比较“一根筋”,就是单纯的产品思维:我做出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然后交付给什么样的客户。一切的前提,都是我必须有一个实打实的产品,其它都是“扯淡骗人”的。
而与之相反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营销圈这类人,自己什么产品都没,实体产品也没,虚拟产品也没;最多就是做成无法标准化的知识付费产品(也就是卖课)。这类产品的特质和我们这类人的特质,造成了如今鱼龙混杂的恶臭知识付费乱象:空手套白狼的画饼、无产品空手攒资源的、胡编乱造能骗一个是一个的等等等。(当然,如果你辩证去看,这些能力可能才是赚钱或者创业的终局。但这是题外话了)
“我们”这类人因为能力上不会开发产品,导致被迫会把大量时间精力放在包装营销和引流上,所以也就不会花精力去学习打造产品,这样不被骂割韭菜才怪。而程序员大部分都以产品驱动,每天大量精力和时间闷头写产品、优化产品。因为他们知道,产品没法骗人,用户使用后,好用就是好用能,数据就摆在那里。但是如今,当他们看到这个网络上充斥着连产品都没有、任何基础能力都没有、全靠一张嘴,就能大把大把搞钱的时候,而此时再低头看看自己仍在坚持build的自己,尤其是又在AI的渲染下,大多程序员朋友会感到十足的焦虑甚至崩溃。
基于此,我作为一个非程序员视角,但是又能比较有同理心和时刻自省,来分享一些我个人关注的出海程序员创业“博主”。
一来,我希望鼓励很多准备创业的程序员朋友,可以打开一下思路:1)产品思路。不要低估自己的产品能力,其实我观察下来,大多程序员只是缺乏一个笃定而又敏锐的方向感,而已。2)营销思路。当你选择个人创业这条道路的时候,你就需要学会把自己、和自己的产品勇于放在台前。说直白点,就是勇于包装、勇于吹嘘。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类似“我”这样的身份角色的朋友,我们虽然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代码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但是我希望大家可以沉下心来,慢慢去学习,什么是产品,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不管是虚拟的、实体的、知识付费的等等等。
1,polebug23
这是我在2年前,被优化后决定试试web3时,偶然关注到的一个博主。她的内容比较特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干货、也没有分享很具体的自己做的项目的分享。她将每天的学习build甚至是生活,录制成vlog进行分享。
那段时间B站正是流行“我是如何脱掉长衫放弃社交,一年收入一百个亿”的时候,我看到她的内容,本来以为也是这种类型的小资升级版,就等着她怎么给我来翻转收割我来着。
结果她日复一日的更新了2年多,从我被web3猛割离场,再到跨境电商,她仍在坚持分享这种安静而又踏实的真实生活。她的内容让我们对所谓的“数字游民”拥有更真实的想象,数字游民并不全是网上那种:欧美审美的装扮与肤色+海岛的视频背景+逃离大厂在海岛做数字游民,我如何月入百万的浮夸说辞。远程办公的数字游民也可以是踏踏实实在家里,享受自己的小生活。
她的内容给我两个启发:
1)与浮夸的搞钱风气相比,一直保持无直接收入的充电和沉默build,这事儿并不丢人。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能感到更加充实,并且收获更多。
2)分享真实的你,你会收获真实的和你气味相投的受众。真实性甚至大于信息利他性。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你一定要相信大数据的算法。那些喜欢看“躺着收入百万”的网友,对于正经的知识分享博主而言,没有一毛钱价值。他们要么被骗被宰,要么继续躺着。
3)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我只分享xxx怎么变现、我做一个xxx怎么变现。forget it,先去分享先去做。哪怕这个东西无法让你直接变现,但只要坚持且它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一定会随着时间,给你带来很多额外的隐藏支线任务奖励:比如它可以成为一种激励你做下去学习下去的仪式感、它让你收获气味相同的观众读者,获得社交情绪价值;它甚至可以让你遇到伯乐、让你遇到更多工作机会和项目机会。
2,艾逗比
体系化的产品矩阵思维+每个精准而又美妙的不像程序员能想出来的产品定位和产品呈现+超强的执行力。是我2024-2025最受启发的一个个人创业者。
它从一开始也自己做泛c的产品(比如ai红包封面),然后现在开始定向做一类小b人群,就是出海的个人程序员。比如付费社群(1024.is)、出海应用的模板(shipany.ai)等等以及更多产品。
近两年程序员出海火了,他就挖掘程序员出海创业到底都在干嘛,都在做什么,他能给这类人群提供什么服务和产品,让他们更好更快的做自己出海创业?
他的内容和项目给我两个启发:
1. 我一直说,随着你深入一个业务和行业,你没必要去磕着行业的最终端的消费者,你可以单纯去切整个链条中的某一个环节,去服务链条中的参与者。于跨境电商也是如此,我分享过太多次了。比如我,我自知并不具备实体商品的热忱和专业能力,那么我就想办法服务想做跨境电商的人。
2.一切皆可产品,一切必须为产品!一个社群可以成为一款产品,一次知识付费也可以成为产品。而当你拥有产品思维去思考时,一切会变得豁然开朗。营销口的人会把这个思维跳跃理解成品牌化、IP化。但是这中间,请先把你的任何服务都尝试先打造成产品,而后才赋予品牌。
比如《驴嫂》是IP,但也是一个产品,是一个为跨境电商独立站个卖提供教程与交流社群的产品。《驴嫂max&驴嫂lite》是社群,但也是一个产品,它的本质动作仅仅是拉个群,但是我需要去对社群做定位、包装、以及填充产品内容。
3.javay_hu
与前者类似,但是他的业务和产品更加细分垂直。他把模板细分到【出海应用里的导航站】
我这里简单和非程序员朋友、或者不熟悉出海应用的程序员,介绍下所谓的【导航站】。
我们从小都用过hao123对嘛,用户侧可以通过hao123快速直达我们日常需要的功能。而对于商户侧(此时指各类网站),如果能刊登在hao123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获得用户流量?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hao123需要获得基础的用户量。
那么出海应用导航站是一个意思,尤其是AI盛行的当下,用户侧面对五花八门的AI产品,需要一个推荐汇总逻辑的产品,那么此时,AI导航站就应运而生,他们把所有ai产品第一时间放在网站,方便用户体验。而AI产品侧,就想要上各类有大流量的ai导航站,从而获得用户流量。
而具体导航站如何变现就会很多样:收ai产品的赞助刊登钱、收affiliate的钱等等等等。
(跨境电商也有类似的跨境电商导航站,把所有资源给你列一块)
他的内容和项目给我两个启发:
1.细分,细分,再细分。这也是我在跨境电商选品中强调的。个人创业,从细分的小而美中脱颖而出。
长期主义个卖选品的唯一活法:垂直细分。手把手教你跨境电商独立站SEO第五期:
2.识别单个痛点,并用最高效的方式猛烈地直击单个痛点。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想七想八。你可以想的宏大而又遥远,但必须立足当下。这句话想明白了,差不多你也就会定位,会定位自己的产品了,你的定位越直击用户痛点,用户越觉得你不可或缺。
思考一下,当你遇到独立站支付收单难题时,你是想去找一个【All-In-One跨境电商专家】,还是找一个【专注解决独立站支付收单专家】。
4.哥飞
这个我就不赘述了,因为第一期就介绍过这个大佬。我自己也在他的付费社群。
就一个核心收获:
干。
不要扯什么代码能力、不要扯什么技术栈、最基础的制作网页会不会?上一个甚至我都能做的网页应用(我吹牛的),通过seo或者sem,就有可能获得流量、订阅、广告费。
5.More & more
网上还有很多优秀的程序员会有很多利他的分享,比如max群友卫染风、崽奥达等,在code x 独立站的领域中,持续找到更多各种业务机会。
FAQ
Q:呵呵,就万物的终点就是做自媒体、卖铲子、知识付费、割韭菜呗?
1)我觉得这可能是所有打工人包括我在阶段转换时最痛苦的自我质疑。我管它叫做自我搞钱羞耻感。就是我们习惯了当螺丝钉做牛马,被发一笔工资,我们很不习惯自己可以独当一面,用自己的能力做来一个产品去服务一个客户,并且直接从用户端获得报酬。
说难听点,我们自己曾经是螺丝钉被厂里来回卖的时候,逆来顺受。怎么着,让自己做铲子卖铲子了,又开始立牌坊甚至互相攻击了?就天生喜欢穷苦命是吧。
另外,你卖铲子给客户,和卖产品给用户,本质没有区别。不需要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
2)再无力呻吟一下吧,卖铲子(知识付费)并不和割韭菜直接挂钩的。虽然我也觉得这很无力。
3)某种程度上,这种说法说的很对,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终点”。你该不会连在起点都还没支棱起来,就想直奔终点吧?
4)还有茫茫多隐藏的程序员大佬、电商大佬,他们只是单纯的没有分享而已。你看到的,只是我(或者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Q:你能告诉我一些具体的自我激励、自我推进的动作吗?
1)比如博主1,自己学会记录,无论是私人的日记还是公开的分享。学会用一些手段给自己一些仪式感和正反馈。我知道,这对于很多钢铁直男程序员是难上加难。但是,思考一下,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敢勇于表现自己,你自己的产品,你真的会倾注全力的去呈现推销给其他人吗?
2)尝试自己做一个个人网站,无论任何形式。那个网站不会有任何流量,相比上面的分享,它是一种更强更具备门槛的外化表现,它会倒逼你学习、倒逼你学习产品思维。你要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什么、能提供什么服务、如何将自己的能力,如何具体落到一个网站上,从而呈现给客户。(当然,它也可以是一个ppt,)
(我自己也曾经两次尝试做个人网站,每次过程,都是一次自我定位的重新思考。逼着我思考我到底应该接下来做什么、我到底应该如何打造什么样的社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