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通过观察竹子的生长、四时流转、《浮生六记》里对自然韵律的细微体察,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什么是真正的“顺其自然”。我们不仅探讨如何在焦虑与迷茫中学会顺应自然,也通过激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这五感的体验,找到日常生活中的静谧与温暖。
毕竟,自然从未要求种子一夜成林,我们也不必苛责自己必须时刻全速前进。
(感谢朋友们投票选得标题,开心心~)
/
【⏳时间戳】
- 00:40 天边的圆月,像被随手搁置的硬币。你有多久没欣赏过自然之美了?
- 02:50 活成了“人形向日葵”的我们,脖子追着屏幕转动,焦虑随着流量上涨
- 04:50 竹子的启示:自然从不催促,却总在恰好的时机给出回应
- 06:33 我们试图用高强度的996工作制去抗衡生物钟的自然节奏
- 08:36 树叶不会想着:我再努力一点,是不是可以留在树上?
- 10:16 是顺应自然,还是只是在追逐自己的一厢情愿?
- 12:02 向自然借智慧:三个治愈法则
- 15:58 《浮生六记》:对自然韵律的精微体察,也是我们缺失的功课
- 22:24 生活中的小确幸——五感激活指南
- 26:44 不是放弃,是顺应;不是消极等待,是在等待中积蓄力量;不是停滞,是像溪流般不断前行
/
【📚提到的原文和书籍】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王维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菜根谭》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记》
乘物以游心。---《人间世》庄子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浮生六记》沈复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浮生六记》沈复
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不能色色自觅,倩人攀折者每不合意),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势,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技,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方免背叶侧花之患。---《浮生六记》沈复
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浮生六记》沈复
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浮生六记》沈复
芸喜曰“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浮生六记》沈复
芸教其家做活花屏法,甚妙。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挡,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木香草随地可用。---《浮生六记》沈复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人生无根蒂》陶渊明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端什么碗,吃什么饭,经历什么事,什么时候和谁结婚,都是定数。---《人世间》梁晓声
《八堂自然课》
/
【🎧背景音乐】
《山雀(翻自万年青年旅店)》---王岳鹏
《青梅》---满夜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