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为了华语电影」的第六集,这一集我们把五小时的时长献给一部经典电影,刚刚在内地市场重映的4K修复版《花样年华》。
名义上是精读这部现今在各种国际排行榜上高居第一的华语电影,也旁及很多别的话题。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
详细时间轴:
01:20 重映版真的没有删剪和修改吗?
- 调色问题
- 混音的差异
- 片头出品方神秘消失
- 张耀扬配音遭换
- 署名删除
- 《花样年华2001》的便利店故事是什么意思?
10:48 王家卫的文化地位保值术
- 旧片修复重映
- 修改内容是什么心态?
- 期待《重庆森林》
- 《春光乍泄》无望
21:20 王家卫的国际地位怎么来的?
- 《东邪西毒》的制片灾难
- 《重庆森林》的世界巡回
- 昆汀·塔伦蒂诺救了王家卫
- 当代东方戈达尔
- 汤尼·雷恩的推广
- 算无遗策
37:31 《花样年华》创作缘起
- 张曼玉提议再和梁朝伟合作
- 食物的故事
- 小松左京的《殉情》
- 刘以鬯的《对倒》
43:15 王家卫和文学
- 阅读量最大的华语电影导演?
- 科塔萨尔和普伊格
- 日本文学
- 横光利一
- 刘以鬯
- 新感觉派: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
- 王家卫的文学改编策略
- 巴赞怎么分析布列松的?
- 《对倒》的三句话
54:37 王家卫和类型电影
- 通俗剧、情节剧
- 从类型片出发,远离类型片
- 《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春光乍泄》都是公路片的变体
- 《花样年华》的煽情能力
1:04:06 《花样年华》的影史参照系
- 费穆《小城之春》
- 大卫·里恩《相见恨晚》
- 道格拉斯·瑟克《深锁春光一院愁》
- 成濑巳喜男《浮云》
- 希区柯克《后窗》《迷魂记》
1:10:10 王家卫的本源性创作冲动
- 关于秘密
- 关于时间
- 关于九七
- 憧憬情感的未完成状态,或者说意淫
- 《旺角卡门》的爱情连环套
- 《阿飞正传》的两条喜欢链
- 《东邪西毒》的百川归海模式
- 负向情感:错过、失落、悔恨、哀怨
- 正向情感:理想主义、非占有式、纯精神维度
- 是超脱政治,还是不懂政治?
1:24:38 核心情节的自相矛盾:周慕云是在复仇吗?
- 周慕云的两种复仇指向
- 成片的复仇意味,到底有多强?
- 王家卫的初始复仇构思
- 梁朝伟也被搞糊涂了
- 为什么复仇构思被淡化?
- 仓促赶工,戏份缩水
- 为了《2046》
- 临时扭转剧情方向
- 表情的多义性
- 阴差阳错成了经典
- 王家卫不服气
- 失去了一个更好版本的《花样年华》?
- 王家卫和观众,谁更懂《花样年华》?
- 在《2046》弥补王家卫的遗憾
- 王家卫预先拍下了所有的可能性?
- 两场床戏的删剪
- 周慕云和苏丽珍在吴哥窟重逢
- 庸生——复仇的线索
- 差点成为《消失的她》
- 苏丽珍何时离婚?
2:05:52 重复和扮演
- 重复的母题
- 苏丽珍在窗前的三次一瞥/凝视
- 希区柯克式变焦
- 不经意间的时空流逝
- 七次扮演
- 影迷和小说家
- 王家卫的误导手法
- 苏丽珍难入状态
- 周慕云吃牛排为什么不蘸酱汁?
- 口甜舌滑
- 扮演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
- 模拟开房
- 每一次扮演,内容和形式都不同
- 雅克·里维特的彩排主题
- 阿克巴·阿巴斯的香港历史彩排论
2:24:27 留白的艺术
- 留白和想象
- 余小姐的戏份
- 关键情节的省略
- 陈先生和周太为什么不露脸?
- 王家卫和张爱玲
2:36:58 电饭煲的严重穿帮
- 耳环的穿帮不是小事
- 电饭煲三次穿帮真奇怪
- 苏丽珍和周太到底有没有撞包?
- 两只黑包的细节分析
- 剪辑逻辑
- 将错就错的理解
- 麻将戏的潜台词
2:53:27 表演
- 王家卫论梁朝伟和张曼玉的区别
- 梁朝伟输给《枪火》的吴镇宇,冤枉吗?
- 周慕云的时代属性和身份属性
- 六十年代的文人是什么样?
- 周慕云的小跑
- 对比《色,戒》易先生
- 梁朝伟的电眼
- 15秒不眨眼
- 下垂的眼神
- 微表情:滚动的喉结
- 周慕云的三个层次:假爱、仇恨和真爱
- 深情凝望,要归功调度和剪辑
- 苏丽珍的三种状态:两种痛苦和一种快乐
- 苏丽珍的0.1秒之一瞥
- 滑动的手指
- 想像她的表情
- 跨越时间的虚拟对望
- 苏丽珍的表演难度更大
- 高手过招
- 潘迪华和钱似莺
- 张耀扬和孙佳君到底出镜了吗?
- 张耀扬和孙佳君的替身,竟然是他们
3:24:05 张叔平的美术
- 香港电影圈,美术和服装不分家
- 张叔平和王家卫的脾气相投
- 旗袍也只是拍戏好看
- 色彩和图案
- 高领的束缚含义
- 张叔平的俗艳意图,失败了?
3:35:32 摄影和剪辑
- 杜可风和李屏宾的交往史
- 李屏宾是杜可风的师父?
- 《堕落天使》和《风月》互换岗位
- 李屏宾《花样年华》临危受命
- 王家卫摄影观的变化
- 局部空间
- 红绿色系
- 移动摄影
- 线条和框
- 镜面反射和折射
- 边缘化构图
- 取消视点镜头
- 顶灯
- 前景的遮挡
- 慢镜头
- 阿炳借钱戏的剪辑逻辑
3:58:33 分析两场戏
- 买云吞的过场戏
- 路灯失修
- 剪影
- 摇摆的传递和延续
- 补肾的小广告
- 周慕云的小跑暗合「梦二」节拍
- 痛苦的表情
- 从慢镜头到正常速度
- 高潮:第七次扮演
- 时间在细节中流逝
- 抽格
- 手的特写
- 不是高潮,胜似高潮
4:11:14 上海元素
- 孙太年轻时的照片
- 戏曲背景音
- 在香港拍上海,在上海拍香港
- 香港作为武侠小说中心
- 潦倒的邻居
- 张曼玉的上海话:好额
- 沪粤文化差异
- 苏丽珍的移民背景推算
- 《色,戒》里逃港的上海人
- 孙太和顾太
- 雷震本来也是上海人
- 食物的时令
- 烤子鱼和荠菜馄饨的月份
- 苏丽珍为什么答应吃荠菜馄饨?
- 黑芝麻糊
- 开往香港的「三趟快车」
- 1962年的夏天,恐怕吃不到新鲜的烤子鱼
- 王家卫的记忆腾挪术
- 李欧梵:上海女性和香港女性
- 邻居的目光构成牢笼
- 特工一般的眼睛
- 雨伞、糯米鸡、高跟鞋、日本邮票
4:37:14 殖民情结
- 《春光乍泄》和小平去世
- 借古喻今,喻了个啥?
- 王家卫到底是政治的,还是非政治的?
- 华人的聚和散
- 承接《一代宗师》
- 五个去处:美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香港
- 1966:一个象征性的年份
- 安东尼奥尼的《蚀》
- 宏大政治事件,个体内心世界
- 历史性空间的私人倾吐
4:44:57 还爱王家卫吗?
- 《重庆森林》《东邪西毒》的启蒙
- 《繁花》拍得最好的地方
- 本世纪王家卫只拍了一部半电影
- 九七情结的虚掷
- 制片方法出了严重问题
- 《永远的尹雪艳》
- 九十年代的专属产物
- 王家卫的历史贡献
- 进化为悬浮导演
- 一块五彩斑斓的油膜
- 被抽空的能指符号
电影巨辩:5小时锐评《花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