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约束,限制还是杠杆?猜想与反驳

聊聊约束,限制还是杠杆?

63分钟 ·
播放数380
·
评论数0

这期话题源于peicai周记的想法。

基于这个思考,grok 也提出了几个问题:当前感受到的最大约束是什么?这个约束是需要突破还是利用?基于这个约束如何约束下一步的发展?

【活动信息】

分享主题:

时间:20:00(UTC+8)2024年2月21日

常驻嘉宾:

Odyssey推特@OdysseysEth

Zhen Dong 推特@zhendong2020

Peicai Li 推特@pcfli

【特别说明】

在讨论中提到的任何项目,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加密市场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市场,请大家谨慎对待。


【音频时间戳】

02:19 引发今日话题的思考契机是什么?

06:12 主动约束在投资和生活中所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10:06 主动约束为什么有助于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

13:04 探讨在生活和投资中遇到的被动约束

21:57 被动约束更像消极的自由

25:13 主动约束更像理性、不像杠杆

27:28 警惕主动约束的滥用

29:39 关于硬约束与软约束在预测方面的思考

33:56 探讨约束是预测的基础

37:09 “第一性原理”的方式突破约束

48:04 用什么原理可以去理解不同的投资策略?

52:17 如何看待大猩猩策略和CTA策略在控制回撤时的差异?

56:19 投资中不对称性存在的情况

【要点精选】

  • Peicai Li 推特  @pcfli

引发思考的契机是:

1 我们之前的投资策略主要集中在正和博弈的方向,那么进入了更接近零和博弈的领域,那这实际上偏离了我们原有投资策略的约束;

2 许成钢教授提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国有经济占比过高,从而对中国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缺乏硬预算约束,却处于软预算约束之下。所谓软预算约束指的是即使国有经济出现问题也不会破产,因为国家会提供援助。

多伊奇在无穷的解释中提到:好的解释很难被改变,坏的解释通常是很容易改变。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层面是比较偏主动约束,意思是自己主动将自己的投资策略限定在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解释范围内,这种行为更像一种杠杆,通过这种主动约束的方式带来许多的好处。

主动约束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让自己有意识地将获得的信息来源限制在那些优质且可靠的信息源上,减少那些被动获取、随机且无必要信息的干扰。主动约束的杠杆作用在于将自己的精力和资金集中于自己认为的最优的解释上,接着花时间去论证这是不是个最优的解释;再评估这个解释本身是否还有进一步迭代的空间。

约束是预测的基础,这就像大猩猩策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非常强调垄断性。那什么是垄断性呢?垄断性对竞争对手来说是一种极强的约束,这种约束越强对预测的基础就越稳固。

  • Zhen Dong 推特  @zhendong2020

被动约束更像是消极自由或消极限制,不得不去做的一些事情。更像是我们在做预测的时候,在不确定中看到的一些确定性。因为这些约束往往很硬难以被打破,所以需要通过限制或触碰到某些边界,使得一些人的行为看似难以预测,但却已经通过各种约束消除了很多可能性,最终真正发生的路径只剩下寥寥几个,这时我们或许能够实现所谓的预测,而由于某些下注关系的存在,这种预测可能带来较好的投资非对称性或更优的赔率。

主动约束并不像杠杆,更像是一种理性或者是知识的进化。就拿柏林所讲的“积极的自由”来说,他认为积极的自由或主动的约束实际上需要更多理性的参与,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种约束旨在实现一个超越现状的目标或更完善的自我。波普尔在探讨理性时提到:“理性的态度在于主动去消除大量的错误”,意味着我们主动地将一些错误的东西剔除。

柏林非常警惕“积极自由”的滥用,那我们是否也需要警惕“主动约束”的滥用呢?因为我们知道痛苦或强制,消极自由或被动约束往往是很清楚、很明确的。当别人强迫我们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会很快的反应过来。但是当我们想去实现某种积极的自我,或者想把自己的生活约束在某些观点、行为、信息来源或派系上时,就可能面临积极自由被滥用的问题。

Odyssey 推特  @OdysseysEth

约束实际上是预测的基础,深层次来看投资是基于过去的信息对未来做出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碰到预测。一旦进行预测就会受到多层次客观规律的限制,比如市场本身具有仿生性,预测行为可能会改变预测结果,如何应对市场这个复杂系统呢?约束并不是绝对确定的规律,但它提供了一种更为坚实的框架,帮助我们判断一个空间,而不是去精确预测一个点。

通过第一性原理来突破约束,换句话说这并不是推翻自己认为的最优框架或解释,而是重新定义其可能性的边界和空间。不难看出无论是马斯克还是爱因斯坦,他们都通过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突破了原有的框架。

通过第一性原理去探索原有约束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时,自然而然会引发一些延伸性的思考。推翻约束并不一定依赖试错的方式,因为试错更多适用于在既定框架内进行探索和试错,而对于框架本身的问题很难用试错来推翻。

金融市场它最基础的特性之一是具有仿生性,假设某个事物本身存在不对称性,但由于所有人都可以去做这种不对称性,那它自然而然会逐渐消失。那么其实当我们去讨论不同策略的分布时,这绝不会同时消失。因为每种策略各有不同,有些由于面临更多阻力更难被消除。其次是总有源源不断的韭菜或人类市场的偏见涌入,从而不断的维持着这个不对称结构。

王川曾提到:如果要理解某个思路,假如需要掌握 8 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的理解概率为 1/5,那么只有在连续掌握这 8 个概念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思路,这意味着这个东西注定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

【关于E2M Research】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E2M Research 聚焦投资和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与学习。

文章合集 :mirror.xyz

关注推特 :twitter.com

音频播客:e2m-research.castos.com

小宇宙链接:www.xiaoyuzhoufm.com

DC链接:discord.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