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于1994年的《纵横四海》,可以说是亦舒作品里的冷门佳作。它不是亦舒常写的情感体裁,却多了许多家国情怀。
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大约1.5万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因为工作条件艰险,大约有4000多华工在施工中丧生。有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
多年以前,我们都是通过这部作品了解到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春节档一部《唐探1900》,又唤起了许多记忆,重读一遍,许多被忽略的细节被长大了的我们发现。比如,罗四海的母亲去世时仅36岁。
故事从离别开始,四海在院墙的一侧跟素未蒙面的朋友翠仙告别,他自言自语,也是告诉心爱的女孩:“我吃得最多、力气最大,但帮不了母亲。”他决定跟着三舅去金山。像那个年代千千万万的华人移民一样,罗四海出发了。我们跟着罗四海的视角,看早期华人移民如何与这世界相遇。
罗四海可以说是被“卖猪仔”的华工里的幸运儿,他头脑灵活,肯卖力气,也有主角光环在身,他靠洗衣店在异乡扎下根来,还帮助了不少同胞。传记式的写法,写出了罗家四代人在北美的境遇变迁,也没有避开何翠仙这样的女性如何在异乡讨生活,甚至那些在历史里没有留下名字的华工,作者也尽量给他们一个名字。
一枕金山梦,几多未了情。
《纵横四海》也可以被视作是是一部华人在北美的生活史,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读以下几本:
严歌苓《扶桑》
杨猛《唐人街之味》
张翎《金山》
令狐萍《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
《埃仑诗集》
麦礼谦、林小琴、杨碧芳《枕底无花梦不香:天使岛中国移民的诗歌与历史》
纪录片《六人》
片尾曲:《故乡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