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创业初期:学习产品思维,学会接受无产出的自己。,MetaBrandl,13分钟
最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shopify app、web应用和H5小程序,这类远离我能力范围的事情。
目前的进展:
门槛超过预期。0码基础,且不借助外力和saas,的确挺难的。
Shopify App几乎处于90%放弃状态;
h5小程序还在崩溃研究中;
web应用还没开始细研究。
(以上,还都是在我个人对功能需求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尝试的。)
慢慢来。
收获:
尽管到目前没能真正落地一个项目,但是这几个月我又回到了早期跨境电商出单时的那种兴奋感。
慢慢理解产品思维,万物皆可产品-产品化后皆可搞钱。
所以你会发现,我最近的几篇分享中,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感觉。
我在上一篇分享中,把自己的铲子业务用产品思维进行了一些复盘:
美国报税季?强制要ITIN?做跨境电商独立站必须要海外主体?服务商自爆却让我学会了。。
上上一篇中,分享了一些我关注的产品大佬;其中也浅浅夹杂了一些我自己的付费社群的产品理念,
回顾我快2年的“咸鱼摆烂”式创业,我会发现:缺乏产品思维,是每一个非码农搞钱的最大阻碍,没有之一。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之所以咸鱼摆烂,其实是因为我缺乏产品思维导致的被迫摆烂。
假如你曾经出现:
“我脑子里有很多很多想法,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落地!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不知道它怎么变现!我甚至不知道这个想法到底是不是一个合理的想法”你大概率就是缺乏产品思维。
我再推荐一个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博主:抖音上的@小李有点饿。
这是我在几年前就关注到的一个十分垂类细分赛道的美食博主,专注评测汉堡。(当然目前随着事业发展,现在也有很多别的内容与业务)
众所周知,现在你满大街随便拉个人,感觉就能做吃播、做美食评测、做自媒体博主、做vlogger。
但@小李有点饿 就是一个极度带有产品思维的团队,比如他们做了线下的#汉堡节,做了#年度十大汉堡 榜单。且这些产品的完成度也都很高。当一个产品有价值时,你就一定也会获得相应的价值。
鸡汤:
1,学会接受无产出的自己
我很理解许多人不做跨境电商独立站、或者在尝试其他陌生领域时,会有一大段时间花在了学习上。导致不会有任何看得到摸得着的产出,更不要说变现了。
这个时间维度可以短到一个下午、一个小时;有的时候我自己就会自我质疑:“我花一下午研究这个吊东西有个吊毛用吗?我花1个小时研究行业写一篇blog有个几毛用吗?我花30分钟学着找5个kol写信建联有用吗?
挺有用的。
学会沉淀自己。
2,学会先落地一个垃圾。
这句话应该很多鸡汤博主讲过了。我也是那种很容易对很多很多事情都感兴趣的人,什么都想试试学学,更要命的是我又对什么东西都有一种“完美”的执念。这容易有一个问题,光想不干、想的还多。看来看去的很多东西都觉得好玩、都觉得有机会,但是一旦需要真正执行落地了,又会受阻我自我放弃。把学习时间缩短,先做出一版垃圾,给自己一个即时的成就感。
More
于跨境电商独立站个卖,说实话,这个思维可能没那么那么重要,因为大多数的我们只需要把市面已有的产品“搬运”即可。但是,产品思维绝对不止是我如何将一个实体产品打磨出来就行,而是,我们需要很立体的思考,除了生产(或者搬运)出来产品,我又该如何将这个产品重新定位、重新包装、并营销给相应的受众。
具体而言,我们经常听到很多类似的说法:
同样的产品,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把它卖好,而有的人就卖不出去甚至觉得这玩意儿没什么可卖的?
有的人能把臭臭都卖出去,有的人给他黄金他都卖不出去。
(此时我只是夸张举例而已,不是pua你要骗人卖粑粑)
表面上人们会说这不是营销能力吗?nononono,对于一个owner来说,其实最底层,是产品思维在影响。因为你从产品层面就没有把臭臭“产品定位”成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