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雅荻+张小北:为何是《阿诺拉》?电影造神时代终结与奥斯卡魔法消亡史 - 242关雅荻·开放对话

关雅荻+张小北:为何是《阿诺拉》?电影造神时代终结与奥斯卡魔法消亡史 - 242

76分钟 ·
播放数2127
·
评论数8

*本期录制于2025年3月5日,北京+上海

**本期完整版97分钟,烦请移步「关雅荻·刹极9秒」专辑订阅收听,感谢支持


开放对话的人:张小北,电影编剧、导演、影评人





本期主要内容:


本期播客节目由资深电影人、「狂喜播客节」创始人关雅荻与编剧、导演、影评人张小北围绕2025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及相关电影话题展开深度对话。两位嘉宾从奥斯卡的整体趋势、获奖影片分析到中国电影市场的现象,再延伸至人工智能对电影行业的冲击与未来创作的可能,通过个人观察与行业经验,呈现了一场兼具批判性与前瞻性的讨论。


两位先对2025年奥斯卡的整体氛围进行评价。张小北直言今年是“小年中的小年”,提名的十部影片中仅观看了五部,且多数未能激发兴趣。他提出“电影高魔时代落幕”的核心观点,认为电影作为曾经引领全球流行文化的核心媒介,正逐渐退化为众多娱乐产品之一,尤其在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显著下降。关雅荻则补充指出,奥斯卡近年与欧洲电影节的趋同性愈发明显,如《阿诺拉》在继《寄生虫》后,再次同时斩获戛纳金棕榈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现象,反映了好莱坞传统工业体系的创造力衰退。两人一致认为,奥斯卡的保守化与议题化(如聚焦美国梦的幻灭)进一步削弱了中国观众的共鸣,导致国内影迷对奥斯卡的关注度持续走低。


针对具体获奖影片,两位嘉宾重点剖析了最佳影片《阿诺拉》。张小北指出,这部成本仅数百万美元的独立电影以“反类型片”的结构设计脱颖而出:前半段以庸俗的“麻雀变凤凰”叙事为幌子,后半段突然转向对美国阶级矛盾与资本异化的尖锐批判。影片通过精确的剧作调度与长镜头运用,展现了导演肖恩·贝克对边缘群体的持续关注。关雅荻则强调,尽管《阿诺拉》豆瓣评分跌至6.7分(创近年最佳影片新低),但其获奖本质是奥斯卡在缺乏重磅作品时的妥协选择,折射出好莱坞主流叙事能力的疲软。两人进一步对比了另一部提名影片《粗野派》,认为其三个半小时的片长与松散的结构暴露出创作野心与执行能力的失衡,虽在摄影与表演技术上可圈可点,却未能实现艺术表达的完整性。


在讨论中国电影市场时,《哪吒》的全球票房奇迹成为焦点。张小北将这一现象置于时代变革的宏观背景下,指出《哪吒》的成功已超越电影本身,成为社会情绪与产业转型的象征。他分析称,当一部电影的观影人次突破3亿(相当于中国接近每四人中有一人观看),其意义便从文化产品升格为“历史事件”,背后是技术、资本与文化自信多重力量的交织。关雅荻则补充道,《哪吒》的爆发既是中国动画工业体系成熟的体现,也暗含观众对本土叙事的强烈需求。两人均认为,这一奇迹与全球电影业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但其深层影响仍需时间沉淀,过早的总结无异于“盲人摸象”。


话题转向人工智能与电影创作的未来时,张小北以《粗野派》使用AI校正口音引发的争议为例,批评好莱坞对技术创新的抗拒心态。他指出,AI在提升制作效率(如自动生成分镜、辅助配音)的同时,并未削弱创作的核心——人的情感与思想。关雅荻则分享了观看开源软件制作的动画《猫猫的奇幻漂流》的体验,认为其非人类视角的镜头调度与游戏化叙事,预示着AI可能催生全新的影像美学。两人达成共识:在技术狂飙的时代,电影人更需坚守“作为人的本真性”——即独特的生命经验与真诚的表达欲望。张小北将创作比喻为“在水泥地上弹跳的气泡”,强调唯有通过个体视角突破信息茧房,才能让观众在浩瀚的数据洪流中感受到真实的生命悸动。


节目的尾声回归对电影本质的哲思。两人提出,人类对时间的感知(线性、有限)与AI对数据的全知(非线性、无限)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这种差异恰恰构成了艺术存在的必要性。关雅荻则以育儿经历为例,坦言在信息过载的当下,“专注眼前具体的生活”成为对抗虚无的重要方式。两人最终呼吁,无论技术如何演进,电影创作的核心始终是“用有限的生命对抗无垠的世界”,在时代的裂缝中寻找属于人的温度与尊严。


整场对话穿插着对多部影片的细节解读、行业数据的引用以及对未来的大胆预测,既包含对奥斯卡权威性的解构,也流露出对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深切信念。两位嘉宾以二十年从业经验为底色,在理性分析与感性抒发间架起桥梁,为听众呈现了一幅变革时代中电影行业的立体图景。




时间轴:


00:06 - 开始讨论2025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张小北称今年是"小年中的小年",整体提不起兴趣

02:00 - 转向国内电影市场话题,关雅荻提及《哪吒》已达20亿美元票房,并询问小北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07:30 - 讨论《哪吒》票房奇迹,对比王成才和饺子导演对票房预期的保守估计

09:48 - 张小北提出"电影高魔时代落幕"理论,认为电影正从主导性文化产品变为普通娱乐产品之一

12:20 - 分析电影在年轻一代观众中的地位变化,不再是流行文化的排头兵,而成为与游戏、电视剧平级的产品


15:40 - 将中国现象放入全球变革环境中理解,讨论媒体格局与受众关系的整体转型

19:53 - 就AI与人类对时间认知的差异展开讨论,指出AI缺乏人类的时间连续感



**本期完整版97分钟,以上内容烦请移步「关雅荻·刹极9秒」专辑订阅收听,感谢支持



21:54 - 分析中国观众对奥斯卡关注度下降的原因,指出这是多年趋势而非今年特例

24:29 - 讨论奥斯卡与欧洲电影节的趋同现象,《阿诺拉》成为继《寄生虫》后第二部同获金棕榈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


26:03 - 详细探讨独立电影的崛起,《阿诺拉》以超低预算、独立电影姿态席卷五项大奖

31:21 - 深入分析《阿诺拉》的获奖现象,肖恩·贝克一人获得四个主要奖项创纪录

35:35 - 讨论中美观众审美差异,解释为何《阿诺拉》在豆瓣评分仅6.7分

38:06 - 剖析《阿诺拉》的叙事结构与贝克对创作全流程的把控能力

47:07 - 转向《粗野派》的讨论,分析其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叙事风格与美学特点

52:31 - 讨论《粗野派》获奖情况及其艺术成就,尤其是摄影和配乐方面

55:14 - 介绍《猫猫奇幻漂流》的独特之处,关雅荻推荐这部奥斯卡最佳动画但在国内票房惨淡的作品


01:01:28 - 讨论《粗野派》使用AI技术的争议,包括口音矫正与图纸生成引发的行业讨论

01:09:52 - 探讨软科幻类型及亚裔电影在奥斯卡的表现,认为《瞬息全宇宙》获奖更多代表亚裔而非科幻的胜利

01:16:46 - 张小北分享自己的创作状态,每天规律写作6小时,并讨论当下AI生成内容的局限性

01:22:54 - 深入讨论AI时代个人体验与真实性的价值,认为私人化的人生经验将更加珍贵

01:26:19 - 探讨人类与AI的根本差异——时间感与自我意识,强调人类灵魂的独特价值

01:35:20 - 节目结束前宣传"狂喜播客节"及上海线下观影活动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狂喜播客节】:狂喜播客节相关内容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狂+观影会」现场播客自留地
【关雅荻·开放对话番外】: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三部曲》】: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个人视角通过对话构建出的中国电影创作编年史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guanyadi@vip.163.com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展开Show Notes
关老师,这里你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他们吃的叫圃鹀(Bruant ortolan),由于制作这道菜极其残忍,盖毛巾是因为怕上帝看到,并不是您说的香气原因。可能有这个功能但盖毛巾本身的行为不是您说的。
关雅荻
:
我说的是电影字幕解释的版本,而且这不是什么常识,我连这个动物都没听说过,哪里来的常识哈哈哈,你也太逗了
希望微笑
希望微笑
2025.3.13
58:49 法式火锅画面一直是金色的,特别美
若水上善
若水上善
2025.3.06
张小北老师说的独立动画片叫什么?没听清楚
关雅荻
:
「常见副作用」Common Side Effects
23-X型
23-X型
2025.3.06
去年奥本海默的时候热度还行啊,
这么感觉年年互联网都是七秒记忆,天天就是“奥斯卡不行”。
奥斯卡19年以后,国际化+疫情后,国内影响力确实不行,一路下滑,但也没有明显的那种前年热的很高,结果今年大滑落的情况啊。
关雅荻
:
每个人感受不同,拼凑起来会更完整,所以才要自说自话,你我的表达只要忠于自己就行,特别是我的播客,是最少照顾听友需求的节目,我尽量坦诚交流,当做一面镜子,大家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