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3 当我们非要买那个包包时,我们到底在执着于什么?

Vol.23 当我们非要买那个包包时,我们到底在执着于什么?

80分钟 ·
播放数179
·
评论数3

本期我们聊聊钱。

虽然人们常说钱和情要分开,但钱与情从未分开过。它们的关系亲密紧张、复杂缠绕。

咨询师怎么处理自己的钱的问题?

钱与我们自身的价值是什么关系?

钱如何影响我们跟他人的关系?

跟钱相关的创伤是什么?

在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中,我们如何自处?

跟谈论“性”一样,围绕着“钱”,有禁忌、避讳,有羞耻感。小心翼翼、不便直说,但有时又不得不说。正因为如此,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感到大大方方谈钱,难得,也让人很解放。不仅如此,当我们在关系中,跨出舒适区去冒一点险,直面这个议题时,我们很可能收获更多的信任、理解与亲密。我们也可能看见自己和他人跟金钱有关的故事,看到观念的建构和局限,看到拓展我们的观念,所带来的解放和对创伤的疗愈,看到我们跟金钱的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可能性,而我们也可以有更多选择,去决定我们想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本期时间线】

2:57 心理咨询师聊钱,好意思吗?

10:02 咨询师有财务安全感吗?

28:52 人们跟钱的故事太多样、太丰富了。

30:13 谈钱,不谈感情。可能吗?

33:52 人跟钱的关系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38:11 当我们非要买那个包包时,我们到底在执着于什么?

41:24 贫困,作为一种心理创伤,背后的羞耻、压迫与紧张感。

50:05 自身的金钱消费观被冲击时,我们如何自处?

56:54 关于“有钱就会更幸福”的想象

59:59 人和钱的关系,怎么才好?

1:01:59 “熬最长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1:09:11 面对消费主义的诱惑,我们只能“买买买”吗?

【本期主播】

孟斯 美国马里兰州独立执业心理咨询师

Chelsea 美国马里兰州独立执业心理咨询师

【剪辑】周妍 孟斯

*为保护来访者隐私,本播客中分享的来访者案例均已隐去细节信息或已征得来访者书面同意。本播客不同于心理咨询服务,若您在收听过程中有所触动,感到心理不适,请寻求专业的心理服务或拨打当地24小时热线(中国心理危机与自杀干预中心救助热线电话:010-62715275;美国请拨打911或自杀和危机干预热线988)。

* 本期中提到的纪录片名为Buy Now! The Shopping Conspiracy

展开Show Notes
07D
07D
2025.3.07
48:45 虽然但是怎么样才能从花钱会给父母增添负担,成绩不好带来更大的压力的困境呢,感觉除非自己供给自己读书才可以跳出困境。身边有一些加拿大同学都是这样,先打工攒学费再上学,但对international students来说就是很难因为学费太贵了,父母付学费的话就很难跳出学习需要对自己和父母负责的桎梏。真的觉得当代教育需要更加强调如何与钱相处的模式。钱最终是人使用的工具而不应该成为人全然的导向。但确实没有钱会缺少很多自由。钱真的可以带来很多只是人需要有底线要保存。
孟斯
孟斯
2025.3.12
钱可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带来温暖、信任与治愈,也可能带来伤痛。钱可能给人带来生活的满意、力量感,也可能带来无力感。每个人都有独自的跟钱有关的故事以及复杂的对钱的观念的建构。你希望自己跟钱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你看到你的故事和观念如何发展出来的吗?我们有可能对这个建构过程更有自由更有自主性吗?欢迎收听本期播客以及在评论区讨论。
07D
07D
2025.3.07
真非常好感觉像是听了一节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