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Manus,也许开启了AI Agent时刻?|关于智能体我们拉齐一下认知

争议Manus,也许开启了AI Agent时刻?|关于智能体我们拉齐一下认知

54分钟 ·
播放数1565
·
评论数14

Manus一方面作为第一个自媒体老师比技术专家先内测的AI,邀请码被炒到3万一码难求,另一面是成本为OpenAI Deep Research的1/10,能力覆盖了YC  76% 的垂直类 Agent 项目。这背后的争议,到底说明了什么?

一、AI Agent是什么?

01:49 AI Agent长期处于概念模糊

07:45 大模型是脑,Agent是手脚

二、通用AI Agent的挑战是什么?

11:08 成本为OpenAI Deep Research 1/10(2美金), 成本差距就是反映到团队差距,做应用的和LLM是两拨人

13:19 基于multi agent的产品工程组合和交互,本身就很吃团队认知

14:05 基于浏览器的底层自动化对资源消耗很大,而且速度也会有问题(团队也承认了幻觉和速度问题)

25:56 对于复杂的工程组合产品,迭代和维护是脆弱的

28:25 大模型决定了AI产品不存在护城河,更拼交互创新+垂直洞察

三、Agent的时代来了?

33:00 Manus打响第一枪,本身就值得尊敬

37:16 通用vs垂直,是AI产品的核心矛盾

46:25 Manus被metaGPT和Camel AI一夜复刻的背后,

50:42 2C产品并不以效率为卖点,AI或许很难产生现象级2C产品,更多会被2B内化

52:36 AI应用的下半场,从生成到完成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展开Show Notes
上次Lex超长播客里聊Agent的时候,Dylan讲的很清楚了,它的难点就在工程上,每一步误差就算只在1个sigma内,累积下来也是差之千里。99.999%的操作精度都不够。结果小宏他们直接投机取巧,让它跑在云端虚拟机上,网页打不开就编模拟数据,这不是绕开最难的部分吗😂看不出有什么意义
产品老修
:
我觉得他们是想做强运营 + 优秀产品体验 + 中上等产品能力这样的策略跑出一条商业化路子。看准了专做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分析,调研,整理提炼,快速原型编程这类需求,广泛存在,用户选择时不懂技术,准确度要求不高(自己对结果的期望也是模糊的)。主要看使用便捷性,价格低廉,品牌调性(从众,大牌拼团价等营销促成,类拼多多捡便宜感觉等等非产品能力需求),这些用户的量级大,能控制好自己成本(工程化,产品化做好,只做轻大模型后训练)把利润率做比较高且稳定,变成一个长期的现金奶牛,主要面向国际用户收 saas 月费年费,即可长期跑下去。有了稳定的用户和利润,可以慢慢再找下一个机会再做新产品去尝试,或者被收购套现离场都可以。(参照他们团队已经做成的全球几百万用户 Monica.im,其实是类似的产品思路,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团队基因和经验和相关资源,也是非常支持他们这样做成功率高)
产品老修
:
关于你提到为何海外用户对精度不高的需求,为何不找 ChatGPT 的deep research 我补充一下哈:海外市场的商业化和国内差异非常大,能付费长尾需求多, 有很多小而美的公司能服务好一小部分长尾需求就可以生存得还可以。 所以这样的需求通常是被优秀的产品将细分场景服务好,拿出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下还有利润的拿下。 有很多国内的公司/创业者这块做得很好。 我们有一期节目是访谈AiPPT.cn 的创始人来拆解AiPPT 如何在国内和海外竞争,你可以重点看下海外竞争部分,我觉得是非常老道的打法,我简短概括一下是 1)产品慢半步,直接跟随美国第一梯队Gemma.app 借鉴, 2)打好产品迭代阵地战,堆上 2~3 倍以上的中国工程师开发人力快速追赶(因为中国工程师只是 1/7~1/10 美国工程师的成本,依然有大空间根据情况加大投入); 3)算好成本账,最后给客户的价格,是 Gemma.app 的 1/3 甚至 1/4 以下; 最终给到客户是看起来能力与Gemma 没什么差别,价格只要 1/4 的产品,加上直接利用各种渠道伙伴的能力,买广告网红等营销手段触达用户,最终是会有相当的用户被他截走的,而且还是赚钱的。 所以类似Manus 在用 Agent 解决海外用户长尾需求时,套路应该是类似的,就看他们工程效率 + 运营营销能力整体组合发挥情况了。
6条回复
常和森
常和森
2025.3.11
这一期节目非常有启发 👍
richardsyw
richardsyw
2025.3.11
17:24 请问阿宾说的无帮图是什么意思?
叫我小苏就好啊
:
乌班图ubuntu系统
猛猛如玉
猛猛如玉
2025.3.08
很有意思的讨论,模型成为基座能力,交互的创新、对需求的洞察,将成为新产品成功的关键👍
特殊编码
特殊编码
2025.3.09
30:01 新的交互方式
只能说这个领域C端的认知还不够,让Manus抢占流量的先机。其实在业内的都知道它没有什么新东西,真正的Agent难题一个都没解决
42:5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