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us一方面作为第一个自媒体老师比技术专家先内测的AI,邀请码被炒到3万一码难求,另一面是成本为OpenAI Deep Research的1/10,能力覆盖了YC 76% 的垂直类 Agent 项目。这背后的争议,到底说明了什么?
一、AI Agent是什么?
01:49 AI Agent长期处于概念模糊
07:45 大模型是脑,Agent是手脚
二、通用AI Agent的挑战是什么?
11:08 成本为OpenAI Deep Research 1/10(2美金), 成本差距就是反映到团队差距,做应用的和LLM是两拨人
13:19 基于multi agent的产品工程组合和交互,本身就很吃团队认知
14:05 基于浏览器的底层自动化对资源消耗很大,而且速度也会有问题(团队也承认了幻觉和速度问题)
25:56 对于复杂的工程组合产品,迭代和维护是脆弱的
28:25 大模型决定了AI产品不存在护城河,更拼交互创新+垂直洞察
三、Agent的时代来了?
33:00 Manus打响第一枪,本身就值得尊敬
37:16 通用vs垂直,是AI产品的核心矛盾
46:25 Manus被metaGPT和Camel AI一夜复刻的背后,
50:42 2C产品并不以效率为卖点,AI或许很难产生现象级2C产品,更多会被2B内化
52:36 AI应用的下半场,从生成到完成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