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AI+生物=?追寻阿西洛马精神

92 AI+生物=?追寻阿西洛马精神

82分钟 ·
播放数1123
·
评论数2

五十年前的1975年2月,一群科学家在加州蒙特雷的阿西洛马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研究重组DNA技术的潜在危害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在会议结束时起草了针对未来研究潜在生物危害的分级方案,为不同级别的实验室提供指导意见。事后,这一会议被视为现代生物技术制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科学家参与科学政策讨论新时代的来临。

五十年后,莱斯大学的科学史专家坎波斯教授与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恩迪教授组织了另一场阿西洛马会议,一方面为了纪念阿西洛马精神,另一方面也希望探讨AI时代生物技术的未来。这次会议探讨五个方面的议题,分别是病原体研究与生物武器、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合成细胞、超越传统防护措施的生物技术、以及讨论生物技术未来的不同框架。因为涉及的面太广,这次大会的讨论无法像五十年前的大会那样得出可以操作的结论。相比之下,让更加多元人群参与讨论的意义大于实质,因为大家在用实际行动来纪念阿西洛马精神。

那什么是阿西洛马精神呢?简言之,这种精神就是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思考未来的可能性,不能让科学单骑突进、一骑绝尘,同样也希望全球科学界能够就探索未来的框架达成某种共识。这种共识基于一种朴素的问题意识:哪些可以做?应该怎么做?哪些不能做?

本期博客分享与此次阿西洛马会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生物史专家、《大脑传》的作者科布的一次对谈。科布教授的新书《解码生命》梳理了过去百年基因发现的历史,帮助我们揭示了科学发现的跨界历史:几乎是百年以前,信息论和控制论就将数学、物理和化学结合了起来,也给生物领域的探索和开拓提供了重要的隐喻,一种用控制流和信息流的概念思考生命的方式。在这次对谈中我们不仅梳理了DNA发现的历史,也畅想了AI赋能的生物学发展未来。

嘉宾介绍

马修·科布(Matthew Cobb),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动物学教授、神经科学家、科学作家,出版过多部科学史题材的作品,其中面向大众读者的神经科学全史《大脑传》获中国国家图书馆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

时间线

7:31 DNA双螺旋发现史上有哪些重要人物?

13:12 基因发现的三方面重要性

20:27 DNA发现背后的科学跨界基础

35:28 U2 vs. U3

40:42 为什么科学需要全球协作?

45:24 基因发现与曼哈顿计划的区别

56:59 基因革命引发了创业潮

61:31 AI会带来什么样的基因革命?

1:07:22 AI的虚拟世界能替代真实世界的实验么?

1:09:37 未来在生物领域有哪些前沿值得关注?

1:14:40 侏罗纪公园啥时能实现?

展开Show Notes
顾奔驰
顾奔驰
2025.3.12
向真正的科学精神致敬
兰馨_buEk
兰馨_buEk
2025.3.19
基因编辑基因优化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