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听】重访台积电案例:飞利浦往事(三)企业故事汇|战略、组织与领导力

【直播回听】重访台积电案例:飞利浦往事(三)

86分钟 ·
播放数80
·
评论数7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潘文渊和TCA顾问团没有拿过台湾的薪水,却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做出卓越贡献,他们在台湾的声誉非常好。TCA成员有三大原则,不拿薪水,不用工作时间,不泄露企业秘密。关于美国扶持台湾集成电路产业,有不同的说法,这是从海外学者角度的观察。

张忠谋说飞利浦对台积电有恩也有怨,不过在自传中,怨的部分显然比重较高。

从表面来看,飞利浦对台积电的贡献是很明显的。作为创始投资人,飞利浦不只提供了资金,也提供了技术转让、专利保护和商誉分享。飞利浦在公司治理上也有很大贡献,张忠谋从德仪搬来的管理方法在台湾本地的适应性未必很高。一般来说,政府背景很强的企业难以做到独立经营。在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张忠谋得到飞利浦董事的支持。双方理念一致,沟通没有障碍。至于飞利浦企图通过股份承购权控制台积电,这是股东协议中的内容,属于公开的商业行为,并不特殊。

如此来看,张忠谋在自传中对飞利浦的抱怨显得有些过度,但这是他做为管理者特有的体会。


展开Show Notes
1:13:28 飞利浦要求行权,张忠谋的对策,从51%股权到40%
1:06:25 股份承购权谈判和行权价格
45:15 飞利浦技术转让的价格,台积电获得专利保护伞
35:01 李国鼎与飞利浦在台湾的投资
18:23 胡定华主动承担集成电路计划的执行工作,人员从哪里来
13:07 TCA的建议,RCA技术转让,CMOS和张忠谋的参与
03:26 近代工程技术讨论会、潘文渊和集成电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