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戈达尔!重访戈达尔深焦DeepFocus Radio

259 戈达尔!重访戈达尔

140分钟 ·
播放数4722
·
评论数16

2022年9月13日,让-吕克·戈达尔以91岁高龄在瑞士罗尔完成了他最后的“跳切”——这位一生以挑衅姿态重塑电影语法的大师,选择以安乐死为生命画下句点。彼时的悼念声浪中,人们反复谈论他如何用《精疲力尽》轰开新浪潮的闸门,又如何借《影像之书》在晚年叩击数字时代的影像迷思。

但两年半后,当哀悼的激情沉淀为更为冷静的凝视,我们或许终于抵达了一个更恰当的反思时机。在明室Lucida新近出版的《电影的七段航程:戈达尔论电影》中,这位永远的革命者亲自充当向导,带领我们回望他前二十年的创作思考——这不仅是戈达尔对自我创作生涯最密集的剖白,更是一份关于戈达尔视角的电影史指南。

借此契机,我们不妨站在戈达尔的肩上,重新去审视这位公认的电影大师。本期播客邀请了两位学者: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副教授王璞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王昕与大家分享。戈达尔这个名字背后到底代表着什么?如何在当下思考被滥用的“新浪潮”精神?电影作者论的影响如何改变了大家对电影这项群体创作艺术的看法?戈达尔的政治性在晚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什么当下影坛不存在戈达尔的继承者?希望通过这次讨论,能让我们对于戈达尔、对于新浪潮有更多不一样的思考。

《电影的七段航程:戈达尔论电影》将在深焦独家全网首发,这次特别制作了独家徽章,限量120份。详情可见下图,大家可以在深焦微店购买,二维码在深焦各个平台都能找到。

本期嘉宾:

王璞

学者、教师、诗人、批评工作者和译者。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副教授和比较文学项目主任、重庆大学高研院/博雅学院青年兼职教授

豆瓣 @王璞一零一

王昕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首批励耘博士后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豆瓣 @电车

让-吕克·戈达尔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2:20:15

02:59 对于《电影的七段航程 : 戈达尔论电影》的基本介绍,戈达尔当时发表演讲时所处的创作时期和社会背景。

15:25 当我们在讨论戈达尔的名字时,背后意味/代表着什么?

24:26 戈达尔在创作时对于媒介的运用,以及成本对戈达尔电影的影响。

34:12 我们该如何观看戈达尔的影片?

42:07 戈达尔对于影评的看法。写影评也是拍电影,他是怎么践行的?

50:13 重新反思电影作者论,当下是否还应该推崇作者论吗?当时说这话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1:03:17 在“新浪潮”被滥用的当下,如何重新理解新浪潮?为什么法国新浪潮成了新浪潮的代表?

1:13:06 戈达尔与特吕弗对于美国电影的分歧,两人的纠葛历史。

1:24:48 不写剧本的戈达尔如何拍片?谈戈尔达对于剧本的理解。

1:36:20 蒙太奇才是戈达尔的最大法宝,他对于蒙太奇的理解和运用。

1:46:55 戈达尔的政治表达及转变,书中多次为年轻时的激进“平反”,到底为何?

1:55:36 他对于演员的使用是什么模式?模特or共创?

2:08:14 为什么不存在戈达尔的继承者?

素材库:

戈达尔导演电影:

《剧本》(2024)

《电影<剧本>的电影预告片摘要》(2024)

《电影社会主义》(2010)

《我们的音乐》(2004)

《电影史》(1989)

《芳名卡门》(1983)

《受难记》(1982)

《各自逃生》(1980)

《<各自逃生>的剧本》(1979)

《此处与彼处》(1976)

《第二号》(1975)

《一切安好》(1972)

《中国姑娘》(1967)

《周末》(1967)

《远离越南》(1967)

《中国姑娘》(1967)

《我略知她一二》(1967)

《美国制造》(1966)

《狂人皮埃罗》(1965)

《已婚女人》(1964)

《法外之徒》(1964)

《蔑视》(1963)

《随心所欲》(1962)

《精疲力尽》(1960)

《剧本》剧照

其他提及电影:

《戈达尔直播实录:新冠疫情时期的影像》(利奥内尔·巴耶,2020)

《脸庞,村庄》(阿涅斯·瓦尔达,2017)

《红在革命蔓延时》(克里斯·马克,1977)

《世界旦夕之间》(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73)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80)

《白日美人》(路易斯·布努艾尔,1967)

《日以作夜》(弗朗索瓦·特吕弗,1973)

《最后一班地铁》(弗朗索瓦·特吕弗,1980)

《祖与占》(弗朗索瓦·特吕弗,1962)

《北方的纳努克》(罗伯特·弗拉哈迪,1922)

《残花泪》(大卫·格里菲斯,1919)

《唐探1900》(陈思诚,2025)

《小麦的囤积》(大卫·格里菲斯,1910)

《战舰波将军号》(谢尔盖·爱森斯坦,1925)

《戈达尔直播实录:新冠疫情时期的影像》截图

提及书籍:

《电影的七段航程 : 戈达尔论电影》(让-吕克·戈达尔)

《戈达尔 : 七十岁艺术家的肖像》(科林·麦凯布)

《被解放的观看者》(雅克·朗西埃)

《理论年代》(詹明信)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Jean-Luc Godard - Chapitre Deux Fatale Beauté

中插:Les Cappuccino - Bande à Part

中插:Stéphane Kerecki,John Taylor,Emile Parisien - Ferdinand (From Pierrot le fou)

结尾:Jean-Luc Godard - Chapitre Deux Fatale Beauté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电车、黄哲成

策划:电车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展开Show Notes
辰荻缺
辰荻缺
2025.3.14
菲利普加瑞尔 卡拉克斯 算是有“血缘”正统性的戈达尔门徒
Anon_
Anon_
2025.3.13
28:21 他第一部电影好像是《小兵》
Kinyuan:《小兵》应该还是第二部长片,《精疲力尽》是1959年拍摄的,《小兵》是60年
Anon_:查到了!在这本书里第一段航程里,戈达尔提到了“《小兵》是在一九五九年底至六一年初拍摄完成,当时《精疲力尽》还未上映。 对我而言,我必须在一部电影杀靑之后,马上再拍另一部片子。由于那时《精疲力尽》还没有上映,外界又猛烈批评这部片子使用的新方法,我很担心从此不再有机会拍片,就死缠着制片人让我再拍一部。”所以确实是《精疲力尽》在先。
laolucyya
laolucyya
2025.3.16
最后一段独白出自戈达尔哪一部电影啊
Anon_:根据这个打字机的声音推测,大概是他拍的纪录片《电影史》(1989)
laolucyya:谢谢指路
辰荻缺
辰荻缺
2025.3.14
结尾惊喜!
mg__
mg__
2025.3.17
好好好,狠狠被安利了书...就是有点担心看不懂,
1:17:06 确实,特吕弗说过他根本不想改变电影,电影已经很好了
1:34:25 戈达尔和杜尚艺术理念很像其实
丁解放
丁解放
2025.3.14
17:44 花了好多篇幅说他是如何的“神”啊,我觉得没必要神化任何,还是更早进入他个人的探索吧
Anon_
Anon_
2025.3.13
06:53 罗西里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先驱。
Anon_
Anon_
2025.3.13
04:14 Henri Langlois
王小轶
王小轶
2025.3.22
03:40 把噪音消一下
laolucyya
laolucyya
2025.3.16
追溯一位伟大的创作者结尾时总是会不落俗套:我们时代还会有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