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
*黑锅
*张小船(📕:小船不翻)
*小海ten
*花花(📕:就是那个花花)
【📣今天聊这个】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容貌焦虑、职场尴尬或社交恐惧。那些藏在心底的羞耻感,像隐形的刺,时不时扎痛我们的日常。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直面「羞耻症候群」,探讨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今天四位主播带着不同的「羞耻症」来到现场:有人因身材焦虑二十年不敢穿修身裤,有人因主动沟通障碍宁可绕路三公里,还有人因原生家庭影响始终无法坦然接受赞美。这些看似细碎的困扰,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我们是否真正接纳了自己?
在聊天中发现,羞耻感往往源于「错位」。就像黑锅分享的请假羞耻,本质是过度代入他人视角;小海ten提到的聚光灯羞耻,实则是将自我价值与他人评价捆绑。当我们把「别人会怎么想」换成「我想要什么」,许多困扰会自然消解。
【🫧进听友群组加微信】
zhangxiaochuan2021
【🌟高光时刻】
- 羞耻感是对外界的过度敏感,而非真实缺陷。
- 职场早退被污名化,本质是效率与形式主义的博弈。
- 「不要脸」不是丧失底线,而是挣脱他人期待的勇气。
- 容貌焦虑的根源,是把镜子当成了审判台。
- 赞美羞耻症患者,往往也是自我PUA高手。
- 请假时编造理由,本质是对自我需求的不尊重。
- 父母用「贬低式谦虚」浇灌的孩子,终将陷入认可饥渴。
- 舒适圈外每走一步,羞耻感就褪色一分。
- 试衣间的灯光像考官,照出最深层的自我否定。
- 成年人的体面,有时是学会理直气壮说「我值得」。
【⏰时间轴】
00:22 放弃羞耻感——无所畏惧的生活大冒险
02:59 职场迷思——高效工作反成「反面教材」
04:36 休假朋友圈的两难困境
06:31 羞耻感双源头——内心不自信与外界质疑
08:52 放养式教育下的「赞美缺失症」
10:55 谦逊教育的代价——赞美羞耻症
14:05 赞美的艺术——具体、客观与对比
15:18 「面似银盘」——哭笑不得的容貌焦虑
19:21 不必为羞耻感而羞耻
21:54 电话恐惧症与社交新宠——文字交流
24:56 电话沟通分级制——level一任务必须直面
27:22 打败羞耻感秘诀——让尴尬变成别人的
34:49 购物心理战——硬撑面子还是落荒而逃
42:58 起名避坑指南——当谐音梗成为终身BGM
45:47 职场请假羞耻症的心理建设
51:15 制度性缓解——破解「“休”耻症」的关键
53:54 准时下班≠不努力——职场效率新认知
57:26 从「谢谢」开始——厚脸皮练习手册
【🗒️关于自我疗愈】
真正的成长从允许「不完美」开始。容貌焦虑或许源于对镜子的过度审视,职场羞耻可能来自对权威的惯性妥协。在过往咨询案例中,我总结了三个关键步骤:觉察情绪根源、建立微小行动、重构认知框架。羞耻感不是敌人,而是认识自我的入口。
当你能笑着说出「我的圆脸像十五的月亮」,当你能理直气壮拒绝不合理加班,说明你已握住与自己和解的钥匙。毕竟人生最爽的状态,不是没有羞耻感,而是明知会尴尬仍选择自由生长。
心理韧性=自我觉察+行动勇气
【🗒️本期策划】花花、
【✂️本期声音剪辑】小海ten
【👩🏻💻本期文本】小海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