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科技股表现强势,而过去几年火热的高股息红利股却略显沉寂。
的确,在快速上涨的市场中,防御型的红利资产往往表现不温不火。但拉长时间来看,它确实能给投资组合带来稳稳“收租”的底气。
面对当下结构性行情极致演绎的市场,更多人开始意识到,投资的长久幸福或源于进攻与防守的平衡之道。那么左手科技,右手红利,这种策略能否真正抵御市场波动?红利因子是长期有效的吗?A股与港股红利股有何差异?主动型红利基金与指数红利又该如何选择?
今天,我们请到了中欧基金多资产及解决方案部的基金经理张学明和点拾投资创始人朱昂,共同探讨红利投资的底层逻辑与配置方法,希望能为你的投资带来启发。
聊天的人
张学明,中欧基金多资产及解决方案部基金经理
朱昂,点拾投资创始人
时间轴
Part 1:市场风格切换下的投资策略选择
00:21 科技崛起,红利承压,我们如何把握平衡之道?
02:38 科技投资天生高波动?潜在收益的甜蜜陷阱
05:12 致富策略VS保值哲学,投资要稳健,财富积累后更需保值
Part 2:破解波动率税的财富密码
09:39 张三的50%收益与30%亏损——波动率税如何吞噬收益?
12:38 越跌越买的危险游戏,诺贝尔奖得主敲响警钟
14:52 能让大部分人挣到钱的红利资产,凭什么可以长期有效?
18:12 既然是股票界的“老实人”,红利投资还需要择时吗?
Part 3:红利策略的全球实践与本土演化
19:10 红利什么时候会亏钱?当股息率跑输国债
22:57 绝对收益策略为何更香?
24:56 从暴富梦到稳稳幸福,投资观的时代变迁
31:56 天生分红和市场分红的区别?电力VS家电
Part 4:构建攻守兼备的杠铃策略
44:45 投资组合足球论:不能全是C罗梅西
48:47 塔勒布智慧实践:最坚固的盾+最锋利的矛
54:38 跌出来的机会:定投红利产品反转效应强
Part 5:从现金流到幸福感,红利投资的终极价值
01:02:38 基金每月分红像ATM
01:06:01 通过反脆弱策略降低波动性,投资复杂度直降50%
01:09:42 杠铃策略提升人生幸福感,投资与生活哲学完美融合
相关名词
波动率税:金融领域的一个隐喻概念,指资产价格波动性对长期投资收益的隐形侵蚀。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税”,而是用来描述波动性通过复利损耗、交易摩擦和心理干扰等机制,持续削减投资者实际收益的现象。进一步解释可参考中欧多资产专栏文章《“波动率税”:被忽视的“隐形杀手”,如何用稳健投资对抗市场波动?》
鲁棒性:是指系统在面临内部参数变化、外部干扰或不确定性时,仍能保持核心功能稳定或性能不显著下降的能力。
杠铃策略:一种通过极端风险分配实现稳健收益的方法,核心思想是放弃中等风险选项,将资源集中于超低风险与超高风险的“两端”,形成类似杠铃的哑铃型结构。这一策略由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在《反脆弱》中系统阐述,广泛应用于投资、创业、风险管理等领域。
收入型基金(Income Fund ):以定期分红和低风险收益为核心目标,主要通过投资债券、优先股和高股息股票实现稳定现金流的投资基金。
平衡型基金(Balanced Fund):通过动态配置股票与债券(通常比例在40%-60%股票、30%-50%债券),旨在平衡收益与风险,兼顾资本增值与稳定现金流。
成长型基金(Growth Fund):专注于投资高增长潜力企业(如科技、新兴行业),以长期资本增值为核心目标,通常低分红或不分红,具有高风险、高波动特征的投资基金。
幂律分布: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系统中极端事件主导现象的概率分布,其核心特征为:小事件频繁发生,而大事件虽罕见但影响巨大,典型表现为“二八法则”(如财富、城市规模、网络流量等),揭示复杂系统的非高斯性与肥尾风险,是理解黑天鹅事件的关键模型。
纳西姆·塔勒布:风险管理理论家,以提出“黑天鹅”(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和“反脆弱”(从波动中获益)理论闻名,倡导通过杠铃策略、非线性思维和冗余设计应对不确定性,批判传统风险模型的“高斯谬误”,强调敬畏未知、拥抱尾部风险的实践哲学。
— 中欧基金出品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外部嘉宾发言仅能代表其个人意见,中欧基金不保证外部嘉宾发言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也不承担外部嘉宾发言内容以及相关转载、转发所引起的任何损失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