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在视频平台遭遇了没有任何理由的下架,令我十分受挫。所以重新上传一版音频版。
在这期节目中,可妈与可爸以妇女节为契机,深入探讨 “女性劳动如何被忽视?” 这一话题。从家务、育儿到职场歧视,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剖析了第二班劳动(家务劳动) 与 第三班劳动(情感劳动、家庭管理) 的概念,并探讨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 改善家庭内部的劳动分配,同时呼吁社会对女性劳动价值的重新认知。
✔ 拆解社会对女性劳动的误解:为什么全职妈妈的工作不被看见?为什么社会默认“赚钱才算劳动”?
✔ 讨论家庭分工的现实困境:从采购到择校,从家务到情绪管理,女性到底付出了多少?
✔ 夫妻沟通指南:如何让男性理解女性的隐形劳动?如何做到真正的公平分工?
✔ 社会视角剖析:如何从政策、社区、职场等层面改善女性劳动的认可度?
无论你是职场女性、已婚夫妻,还是希望了解女性劳动价值的听众,这期播客都将提供深刻的洞察与现实的启发。
时间轴及内容
⏳ 00:00 - 00:38 开场:为什么重新录制这期播客?
• 回顾过去的视频讨论与平台对话题的审核挑战。
• 介绍本期播客的核心主题:女性劳动的“可见性”问题。
⏳ 00:39 - 02:39 争议与对立:为何女性劳动的话题总是容易失焦?
• 讨论妇女节的真正核心:劳动,而非消费主义塑造的“女神节”或“女王节”。
• 为什么网络女权话语过多关注婚姻、不婚,而较少涉及已婚已育女性的现实困境?
• “我爸得了MVP,我妈只有3.0”——家庭劳动的认可度为何如此低?
• 资本主义如何衡量劳动价值?为何只有可计量的经济产出才算劳动?
• 破解女性劳动被低估的两大关键:
1. 承认社会再生产的价值(家务、育儿等隐形劳动)。
2. 让家庭劳动成为“共同责任”,而非女性的单方面付出。
⏳ 06:17 - 08:59 单身经济与资本主义对女性的收割
• 为什么社会对“单身女性”进行大量悦己营销,而对已婚女性的市场兴趣较低?
• 资本为何鼓励单身、不婚,而不愿意等待育儿劳动带来的长期回报?
⏳ 09:00 - 14:28 历史回顾:女性劳动的地位如何被削弱?
• 母系社会 → 农业社会 → 现代资本主义,女性劳动如何一步步被边缘化?
• 恩格斯的观点:“单偶制是女性在历史上的最大失败”——女性如何从社会核心角色沦为家庭附属?
⏳ 14:29 - 17:34 第二班劳动:家务劳动为何依然是女性的主要责任?
• 日本、美国、中国的调查数据对比:女性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何远高于男性?
• 母职惩罚:为什么女性生育一个孩子,收入平均下降15%?
⏳ 17:35 - 23:15 第三班劳动:被忽视的隐形工作
• 购买日用品、规划孩子的教育、管理家庭社交、安抚家庭情绪……这些劳动为何不被认定为真正的“工作”?
• “谁在意谁负责”陷阱:为什么女性更在意家庭琐事,就要承担所有责任?
⏳ 23:16 - 27:45 真实案例:择校焦虑 & 家庭规划的隐形劳动
• “刷手机”真的只是娱乐吗?妈妈们的**“数字母职”** 劳动为何不被看见?
• 解析“经纪人母职”:母亲如何像“经纪人”一样,为孩子规划未来?
⏳ 27:46 - 32:15 夫妻矛盾:如何分配家庭责任?
• 为什么男性总觉得“家务分工已达成公平”,而女性却总有不满?
• 有效 vs. 无效吵架:如何通过沟通改变家庭劳动分配?
⏳ 32:16 - 35:23 社会如何改善女性的劳动困境?
• 平等产假:让男性在生育初期真正参与育儿,提高共情能力。
• 如何让职场对已婚已育女性更友好?
⏳ 35:24 - 37:00 社区支持:社会化抚养的重要性
• 社区育儿、公共托管、小饭桌——如何让家庭劳动不再是女性的独自战场?
• 为什么社区食堂是缓解家庭压力的关键?
⏳ 37:01 - 37:18 结语:劳动最光荣,女性劳动价值应被看见
• 妇女节的核心是 劳动的认可,而非简单的节日祝福。
• 呼吁听众参与讨论,共同推动更公平的家庭与社会分工。
这期播客不仅是对妇女节的讨论,更是对女性劳动价值的再思考。让我们一起,让“被忽视的劳动”真正被看见。💡💜
哔哩哔哩:可妈可吗
小红书:可妈可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