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62 弃商从医:港科大INFJ女博士的反内耗法则

Vol 62 弃商从医:港科大INFJ女博士的反内耗法则

59分钟 ·
播放数79
·
评论数0

本期节目邀请了女科学家Connie,分享她从商学院转到医药研发的经历。她讲述了自己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学习过程,以及在美国十年的职场挑战。Connie描述了如何在追求完美与实际工作中找到平衡,并探讨了医药研发对女性健康的重要性。她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科学与商业的交融,也让我们看到了职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跨学科科学家】广州女孩放弃香港科技大学商科转攻生物医药,如何用INFJ的「完美主义」在实验室杀出血路?

【中美职场暗战】在美国研发新药十年 vs 北京实验室现状:那些让科学家夜不能寐的「既要快又要慢」悖论

【天才的脆弱面】顶级科研人自曝「庆祝羞耻症」:看懂谷爱凌庆功宴背后的心理困境,INFJ如何与不完美自洽?

【亲密关系启示录】当J人计划狂遇上P人乐天派:科学家夫妇的验证——好的爱情是互相成为对方的「性格补丁」

【未来实验】面对改变千万女性生育痛的技术,她却说「对人比对医药上瘾」?看硬核科学家如何把MBTI玩成职场通关秘籍

-----------------------------------------------

内容时间线:

00:02:06:专家型人格的奇妙世界:窥探INTJ和 INFJ的个性特点

00:04:54:个人兴趣与长远发展:P人还是J人?探寻个性与追求的重要性

00:09:48:医药研发与完美剧本:追求完美的心态与现实的冲突

00:14:43:解密成功背后的尴尬:为什么庆祝成就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00:19:34:突破传统,创新未来:医药研发行业的技术与耐力考验

00:24:31: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探讨热爱与激情的转变。

00:29:27:美国与中国医药研发领域的差异:习惯文化、质量控制和团队协作方式的比较分析

00:34:20:你内耗最多的领域: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与科学

00:39:14:剖析内耗背后的原因:感受与权重的差异

00:44:11:双子座的共情力与矛盾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探索

00:49:02:婚姻中的心灵成长: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尊重到尊重

00:53:58:寻求影响力:探索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及其背后的需求

-----------------------------------------------

【内容摘要】

职场百态与MBTI性格解析
嘉宾Connie是一位生物医药领域的女博士,曾在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学习,后转系攻读医药生物方向。她在美国工作和生活了十年,现在定居在北京。Connie认为自己是MBTI中的INFJ类型,喜欢计划性和组织性。她在做决定时,更看重个人兴趣和长远发展。从商科转到工学院的决定很艰难,但她认为这是基于对底层和高层次事物的重视。

转系挑战与自我认可的探索
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在转系后的学习压力和挑战。讲者转系后,第一次考试就取得了第一名,这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和压力。由于教材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讲者在学业上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尽管如此,她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讲者认为,完美主义是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但在公司里,由于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很难达到完美。在生活中,讲者学会了接受不完美,与伴侣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成功庆祝与自我认知的尴尬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追求完美和庆祝成功之间的问题。讲者认为即使达到了完美的状态,也不会去庆祝成功,甚至会觉得尴尬。讲者发现自己在看到别人庆祝成功时也会感到尴尬,但同时也很想听到别人的赞美。讲者认为这种尴尬可能与成长环境、基因等因素有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医药研发的挑战与意义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医药研发领域的从业者如何将每天需要用药的患者减少到一周、两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解决患者忘记用药、无法按时用药等问题。同时,也提到了医药研发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上的难度和心理上的耐力。从业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还要注意专利问题。此外,还提到了在项目中既要快又要慢的矛盾,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分裂感。

工作与个人兴趣的融合与冲突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以及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快与慢、热爱与不热爱的问题。讲者发现自己在药研发工作中没有以前那么热爱了,可能是因为人生阶段的变化和工作的重复性。同时,讲者发现自己对与人打交道更感兴趣,因此开始学习教练相关知识。此外,讲者还分享了自己的优势类型,包括连接、个人化、统筹等,并认为这些优势与科研工作有关。

中美医药研发的差异与选择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中美两国医药研发工作的体验和感受。讲者认为,如果所有条件相同,她可能会更愿意在美国做医药研发工作,因为在美国,她可以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信赖同事和合作伙伴,共同承担责任。而在国内,讲者需要关注更多方面的工作,这会消耗他的精力。尽管国内在人才储备和专利技术方面有所进步,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讲者认为,随着整体素质和环境的提升,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人才密度与个人成长的思考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人才密度高的地方,虽然可以省力,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当人才密度下降时,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事方式。同时,讲者提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扰,但通过研究,发现敏感是有优势的。讲者认为,每个人的权重不同,导致感觉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现在,讲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大部分时候是对的,但也有不对的时候。

自我认知与共情力的探索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与先生对食物口感的敏感度不同。同时,讲者提到自己的共情力较强,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感受,但前提是自己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此外,讲者还表示自己对于别人的赞扬和庆祝仪式有些尴尬,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双子座的职业与婚姻观
这段对话主要讲述了双子座夫妻在职业发展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他们发现彼此的工作节奏、思维方式和理念有所不同,但都能互相欣赏和尊重对方。他们认为,这种互相理解和尊重是维持婚姻关系的关键。此外,他们还谈到了对人的好奇心和信仰,认为这是推动他们进入婚姻的原因。最后,他们提到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认为书中所描述的“天命”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需要自己经历才能真正理解。

职场挑战与影响力探索
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在职场和人生中有一个未完成的挑战,即想有一段完整的带团队经历。讲者现在的公司人才密度较高,这样的机会较少,因此她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通过学习教练和培训来满足这个需求。讲者认为影响力有不同层次,如职位影响、组织贡献、个人成长等。最高层次的是价值观的感召力。讲者认为,如果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影响力,如个人成长、组织贡献等,她也会感到满意。因此,她可能不再执着于一定要带一个团队。

影响力与团队合作的思考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于影响力的看法,认为如果能有一个团队,那么影响力可以更简单地发挥出来。如果没有团队,也不需要特别纠结。讲者表示非常感谢对方的邀请,认为这次交流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讲者希望以后有机会能邀请对方来自己的博客做客,因为对方的经历和成功都非常有意思。最后,双方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

-----------------------------------------------

【主播】蓝华峰,「百味职场」播客主播,前500强全球研发副总裁,ICF ACC认证教练、职场陪跑教练、企业领导力教练;微信公众号「另一类方式」,视频号「弗兰克的香瓜子」,小宇宙「百味职场」,喜马拉雅「百味职场」,苹果播客Podcasts「百味职场」,网易云播客「百味职场」

【嘉宾】Connie,生物医药工程留美博士。职业生涯专注于医药研发,经历了初创公司、跨国企业和央企,以及在中国和美国的不同文化。目前在一家跨国药企担任资深科学家,同时也是职场教练,一位6岁女孩的妈妈。(Fun fact:Connie会说四种语言:普通话、粤语、英语、韩语。去年利用工作假期去韩国学习了一个月的语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