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5 与整个金融圈为“敌”:一位退休投行MD的愤怒修养之路大力如山

vol.55 与整个金融圈为“敌”:一位退休投行MD的愤怒修养之路

123分钟 ·
播放数2078
·
评论数16

这是一档关注金融从业者和已退休从业者的栏目,主理人是王大力。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力如山,我是王大力,一名从月薪六千做到百万年薪的退休投行老兵。只是我的身份不仅限于此,我还是金融职场自媒体大力如山的创始人、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基金会 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的发起人和负责人。

证券行业从业者可能对“大力如山”都不陌生,毕竟它已经伴随了大家将近十年的时光,在陪我走过自己的一段投行职业生涯的同时,还陪伴了许多金融行业的年轻人度过了它们的求学、求职和从业生涯。

两年多前,我正式从投行辞职退休,提前进入了自己的人生新阶段:无业生涯。哈哈哈,说无业只是指我不再从事有收入的任何工作了,但并不是指无业游民的那种无业,因为我不仅没有游,而且还扎根在了陆家嘴金融城,继续更深入的扎根在了金融职场这个领域。

2024年9月26日,我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了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我不仅个人捐赠了几十万,还号召了一批金融机构:国泰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兴证全球基金、富国基金、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等来捐赠支持,我们一起代表整个金融行业,用公益的方式去资助和支持年轻人群体在金融职业的发展。

所以很快,在专项基金刚成立没多久的11月,我们便发起了专项基金的首个公益活动:“一陆有力·金融青年公益培养计划”,一陆有力的陆,是陆家嘴的陆,力就是大力如山的力,这个由浦东新区民政局、陆家嘴管理局指导,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发起主办的公益共创活动,就正式落地在了陆家嘴。

“一陆有力”这个青年人才服务活动,每年将举办一期,每一期都会召集100名同城、同频的金融新青年齐聚陆家嘴,以3个月的团队共创为起点,采用“体验式”设计思维,“闯关式”激励机制,“共创式”学习模式,通过“唤醒”、“拥抱”、“传递”三个阶段的进阶训练,激活参与者的内生动力和潜能,充分调动培养对象——高校学子和青年金融从业者们,持续回答金融行业需要什么样的新鲜血液、如何提供合适的土壤让金融从业者成为这样的人、以及金融从业者们希望看到和践行什么样的职业传承等核心问题。

3个多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首期“一陆有力·金融青年公益培养计划”也在2025年的年初顺利结营,这群优秀的首批毕业学员中,有正在金融行业实习的大学生,也有正在校招的毕业生,还有已经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年轻人。最近呢,就有三位分属于以上不同阶段的年轻人,约我聊了今天的这期播客。

在这期节目里,随着他们的不断提问,我们解剖了金融行业这几年的职场剧变,也首次复盘了"大力如山"的幕后故事。我用两个多小时,回忆了自己整个投行职业生涯,和大力如山一路走来的历程,满足了这些年轻人的好奇心,也希望能为收听的你们,讲解一场关于金融职业尊严与价值的突围之战:

-时间轴-

03:52 还原当年成长记:穷是穷了点,但与时代、行业同频向上

“我入行时候,去四大挣得比我多。我们读书的时候,已经隐隐约约知道这个行业,虽说跟外资比还差点劲,但跟国内其他行业比已经很牛了。那时候学金融已经开始热起来了,大家学商科,觉得一毕业就能拿到高工资......”

“现在想想,作为一个单身的年轻人,当没有其他消费需求的时候,收入是足够满足生活的。但当我熟悉上海的环境后,就感觉不太够了。我刚入行的时候,做债的市场挺小,甚至在实习之前我都不知道做债是干啥的。我入行之后,行业逐步发展,市场逐渐扩大,项目开始多了起来......”

20:55 在金融的高光期,做抓住机遇的人

“过去那个年代和现在,靠的能力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那个年代能力很容易获取,很容易培养。现在因为项目少,竞争激烈,个人很难获得这种能力。你说自己有能力,靠的是什么?就是靠......”

“真正挣到钱的那一段时光,出行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就这样一个最狂欢的时候,是不是如同民间传闻那样,挥钱如土?我觉得......”

“就像我跟大家说的,工作三年其实可以第一次跳槽了。而关于跳槽,好的地方在于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体验带一个团队,锻炼领导力。那不好的点是......”

52:23 大力如山の互联网发家史

“我最早是在知乎上创作。那时候知乎是个很好的知识分享平台。我当时在知乎成为投行债券领域优秀答主,和年轻人交流投行的问题。之后大家喜欢看那种风格的长文章,我正好也愿意写,机缘巧合之下就来到了公众号开始写起来券商历史......”

“表面上看是刺头,是骂人。但你没有真正想想,为什么我要去当这个刺头?我是为了挣钱?我是要给自己找事干?就像我第一次打官司......”

01:14:04 自媒体挣钱攻略大公开(谨慎参考版?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如果选择把自媒体当成职业,为了挣钱,那是最傻的一个选择。你把同样的时间花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绝对能挣更多的钱,能收获更多的东西......”

01:24:31 怒卷n段实习,杀入金融行业......然后呢?

“感觉大家都有迷茫的地方,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自己的迷茫点。你在实习的时候,会觉得找工作很难,大家都很卷。你实习10份,我就要实习20份,才能找到工作。当所有人都实习20份后,实习就没有意义了。而等到你正式工作了,又会觉得每天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意义。但是......”

01:40:20 那我问了:现在还要来金融吗?还要卷投行吗?

“三五年前整个市场还好的时候,我会鼓励所有专业的同学来到金融行业。学商科的只能选择金融。比如说投行的成长曲线还是很陡峭,即使没有原来那么陡峭,也仍然要比其他行业陡峭。你如果是学医的,现在问我要不要来?我会说......”

01:50:05 与不确定性共舞,找寻你的热爱

“第一点,不确定性是必然的,要有心态上的调整。我接受了不确定性后,发现没有那么痛苦,就会慢慢习惯。第二点,现在金融行业也没有我们想象之中的那么差,毕竟其他的可能更差?如果现在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不失为一个中庸的选择。还要加一点,就是找寻热爱......”

-关于大力如山-

券业最野自媒体、原券商投行业务条线董事总经理、畅销书《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作者。创建了公益组织: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

【每周直播预约及回看】

视频号:大力如山

【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号:大力如山

微博@王大力如山

小红书:大力如山

【书籍】《投行职业进阶指南》(各大购书网站均有售)

展开Show Notes
在这群优秀的首批毕业学员中,有正在金融行业实习的大学生,也有正在校招的毕业生,还有已经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年轻人。最近呢,就有三位分属于以上不同阶段的年轻人,约我聊了今天的这期播客。

在这期节目里,随着他们的不断提问,我们解剖了金融行业这几年的职场剧变,也首次复盘了"大力如山"的幕后故事。我用两个多小时,回忆了自己整个投行职业生涯,和大力如山一路走来的历程,满足了这些年轻人的好奇心,也希望能为收听的你们,讲解一场关于金融职业尊严与价值的突围之战。
拽拽喵
拽拽喵
3天前
这是赶早班机的法海弹吉他的大力老師吗😀
大力如山
:
你说呢?
拽拽喵:“又喝多了,操,😭” (^o^)丿
😏很有意思的视角
大力如山
:
👏
Whitney
Whitney
4天前
1:29:52 现在真的有30kbase吗…
大力如山
:
哈哈哈,可能有吧,但播客里这句不是我说的
四字妹妹Lyn:22年进三中一华ipo的朋友都是37/38k,但是这两年降薪的比涨的还多哎
uczzz
uczzz
4天前
来啦来啦
大力如山
:
👏
enindint
enindint
4天前
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金融行业的变化。但是不变的仍然是所有新入行的人都生机勃勃的期望做一些事情。想起上期博客大力说金融行业确实有些下滑 但相比之下依然是好的。我并非专业从业者,但是听大力的博客确实对金融行业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也对个人成长有了新的想法:不管在任何时候 任何行业年轻人进入一个行业,都渴望拥有快速成长的机会和确切的成长路径。但……任何的低谷都要认为是积蓄能量。会好的 一切都会好的👌🏻
大力如山
:
👏
🧐🧐我来听啦
大力如山
:
👏
Alexpunk
Alexpunk
4天前
听到15公司债之后那几年的繁荣与收益被描述为“经济上行周期”的红利还是会感到一些唏嘘和讽刺,只能说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