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和抑郁,大家真的更“脆弱”了吗?vol.26

青少年心理和抑郁,大家真的更“脆弱”了吗?vol.26

62分钟 ·
播放数5144
·
评论数46

不想上学,如何区分到底是抑郁,还是青春期叛逆?电子产品、学业压力、家长期待,到底谁才是抑郁元凶?一线城市和农村的孩子谁压力更大?青少年的抑郁,和成人的抑郁有什么不同?

作为家长,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快乐地长大,但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变化、冷漠、叛逆,我们又常常不知所措,甚至怀疑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王慧医生——北京顶尖三甲医院儿童精神科专家,聊聊孩子们的事,希望帮助你看到一些思路和答案。

本期参与

/ 嘉宾 / 王慧 北京顶尖三甲医院儿童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 制作 / 没事喵一个 小雨

🧠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越来越多?

03:08 青少年抑郁,可能比你想象的还多

05:48 一线城市的孩子更容易抑郁吗?

08:02 先天和后天因素,哪个影响更大?

09:50 现在的孩子真的更“脆弱”了吗?

10:21 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居然和抑郁有关?

👦青少年抑郁有什么特点?

14:20 抑郁和叛逆有什么不同?

16:48 青少年抑郁能治好吗?需要终身服药吗?

19:02 儿童精神科医生,为什么这么少?

22:57 抑郁的孩子也可能很阳光、很爱笑

28:59 从“我肯定会自杀”到康复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37:29 孩子说“我不想活了”,家长该怎么办?

41:28 告诉孩子“坚强点”有用吗?

53:52 每个孩子都能好起来!

59:27 让孩子更快乐的3个简单方法!

致敬生命!

🎙️主播

  • 王慧:北京顶尖三甲医院儿童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 李治中(菠萝🍍):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北京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微信公众号@菠萝因子)

制作 |  没事喵一个 小雨

🎵BGM

推开世界的门 - 杨乃文(王医生近期爱听~)

展开Show Notes
先下个暴论:不会爱的人太多了!不夸张的说 60% 的人群吧。想得太透的又不会繁殖……
HD312572s:真的我30岁了 感觉自己爱的能力很弱 所以一直纠结没要孩子
甜汤白菜:最后一句说的太对了
我常常觉得是我们的教育生病了,而不是孩子。现在那么多孩子厌学,无论学习成绩好坏。为什么不诊断教育的问题,而让那些高敏感,有特别天赋的孩子去吃什么抗抑郁药呢!
HH_CEJy
HH_CEJy
3天前
听到叛逆和不听话这段,非常不喜欢这两个词。 就不应该有叛逆这个词的存在。 难道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就没错了吗?美其名曰为你好。可是否有问过孩子愿不愿意?我始终觉得一个家庭里孩子有心理问题,最应该看的是父母。 很多人并不适合做父母,他们只希望孩子听话顺从,像机器人一样,但孩子渐渐长大,思想逐渐成熟,他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而这却被父母视为叛逆。
燕子_XmS4:我还是挺赞同你的观点
正因为上一代人病的不轻(60.70年代不正常)某运动把真实问题掩盖了。现在和平年代和网络时代,是把几代人的问题都暴露了。这是好事,时代在进步!我的童年创伤就很严重,在3岁和7岁,创伤引发的身体问题就很严重了。成年后选择不婚不育。疗愈身心创伤。
五个梦:传统封建保守思想是农业社会几千年的沉疴,个人觉得这是根本。真问题是新与旧的矛盾,也是全球的通病,社会疯狂加速增效,把人当成数字指标的奴隶,传统与现代的撕裂,生物缓慢进化与科技的爆炸进展,有限的能力与无限的信息,有限的心智和有毒的摄入。
焦咖啡
焦咖啡
3天前
前奏歌曲好好听
mini的猫港oO:《推开世界的门》
周珊珊
周珊珊
3天前
菠萝博士您好,我们是一家在上海的专注女性心理咨询机构,来访者很多都是教师,所以我们很想做一些赋能教师的心理科普或者项目。不知道是否有机会链接到王慧医生。十分感谢🙏
Summer_Paoc:您好,已和王医生沟通,请添加项目助理的微信:yufang20251001,姓虞,为您具体对接沟通,好友申请时请注明来意。
人壮出名壮壮壮:支持
3条回复
稻荷树
稻荷树
3天前
这期很好
iπ
2天前
35:02 把家长和孩子不放在对立面,这样的治疗思路非常好👍
抱月_yx
抱月_yx
2天前
13:12 很能理解 可能反而会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对他们来讲也不太公平”
每一个病了的孩子背后都是一个病了的家庭,病了的父母。基本抑郁焦虑的人都曾经有过童年创伤,高控的父母,最需要改变的是父母本身,这需要学习,改变认知,调整自己的焦虑状态,放下改变控制孩子的欲望,让孩子能自然生长,成为他们自己。首先得从每天盯着孩子功课里脱离出来,不要唠叨,父母需要多专注自己的事,自己去运动去,做事去,不要盯着孩子,不要盯着孩子,不要盯着孩子。
AgapeKey
AgapeKey
3天前
没感受到被世界爱着的人是不会爱人的。广东俗语“生块叉烧好过生你”,黄淮农村训小孩口头禅“拖去喂狗”,类似场景在其他地区也很常见。上一代孩童时成长于一个不会表达爱的环境,他们的子女有样学样自然也不太会表达,子女们又传递给下一代...虽然每代都在好转,但依然需要很久才能彻底扭转这种“无爱‘’的环境
关注孩子当下 相互尊重 做到各自有边界感的相处 积极找孩子感兴趣话题和支持他的想法(先不说在成人监督看这个想法的对与错)在周末尽量带出去户外活动晒太阳 给他家庭责任感 家中事件给予他的决定权。 重视 被看到 认可 这几词尤为重要
21灰
21灰
2天前
1:01:11 板凳的三条腿,正面评价、情绪调节方法、社会认知(求助)系统
在精神领域有没有考虑过,正常和不正常的那条线,也是人为划定的?
人壮出名壮壮壮:疾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影响社会功能了,如果自己不痛苦,其实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抱月_yx
抱月_yx
1 天前
48:36推荐一本书《最好的告别》
抱月_yx
抱月_yx
1 天前
42:38 哇 7-8岁就懂得寻求专业的帮助
王慧老师好温柔
56:47 家长自己也在经历人生的不确定呀,生了个问题多的娃就是不确定的下行风险变成事实了。。别总想着把娃搞好,先把自己搞好吧,然后方法论才能少错点。
我朋友18岁,高二,也是焦虑不想去上学
kamu
kamu
2天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比如:物质生活条件变好了,精神世界会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还有不要把教育全推给学校…当说教育病了的时候,先反省一下作为父母的教育是不是也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