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到朋友、不会换位思考…可能不是“情商低” E.120万物生长FM

交不到朋友、不会换位思考…可能不是“情商低” E.120

62分钟 ·
播放数5059
·
评论数31

自闭症就是内向,多出门交朋友就好了……

自闭症都是天才,马斯克就说自己是阿斯伯格(孤独症谱系的一种)……

某某药物/益生菌/疗法对自闭症有效,吃了/用了就好了……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说起孤独症可能大家稍微有点陌生,但我说它的另一个名字自闭症,想必就有很多人听过了。

孤独症的特点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的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且患者容貌与常人没什么两样,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全球患者数量在快速上涨,但公众认知度低、大量孤独症群体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干预。这也是设置世界孤独症日的原因。

孤独症是这些年精神心理健康重要的疾病领域之一,关于孤独症的病因与机制的探索、早期诊断的研究,治疗与干预方式的创新、政策医疗教育公益等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等,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些误解一样,大众如何增加对对孤独症的认真、消除误解、减少歧视也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议题。这一期非常有幸邀请到孤独症领域的专家,徐凌子博士,一起探讨这些话题。

【嘉宾】

徐凌子,北京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北京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原北大六院精神科医生、筑心桥心理咨询创始人兼CEO

内容时间轴:

00:50 世界孤独症日

3:26 孤独症不是不想见人,而是社交能力差,有些孤独症群体很外向

5:50 孤独症群体差别非常大,所以在2015年后,诊断学命名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6:45 典型孤独症早期有哪些预警和筛查指正,家长们如何发现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孤独症谱系障碍

8:07 阿斯伯格群体和典型孤独症有什么区别

9:32 孤独症是先天的,从出生就注定大脑是这么发育的

10:24 近些年媒体喜欢把孤独症群体“天才化”,这对孤独症群体有哪些影响?

12:27 从基因或进化的角度,如何看待孤独症

14:18 现在临床上,诊断孤独症的常见的方式有哪些?

16:58 中小学生在学校完全没有朋友,影响的可能不只是学习

20:34 到了成年之后,孤独症群体表现的是“社交退缩”

21:12 孤独症谱系和我们常说的“情商低”之间有什么区别?

22:45 在我国,孤独症干预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5:12 孤独症干预难,差在工具?人员?还是认知?

28:04 孤独症干预的过程,大概是什么样?

32:54 近些年,孤独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哪些新发现?

35:09 对于孤独症家庭干预,有哪些建议?

36:43 所有承诺能治好孤独症的,基本都不靠谱

40:51 孤独症干预的目标如何规划?

47:00 孤独症群体如何面对“孤独症”的标签,大众应该如何看待孤独症——神经多样性思潮

50:36 儿童心理健康需求突然爆发,背后有哪些原因?

54:32 从顶级公立医院出来,徐博士的转变和创新

59:56 呼吁孤独症群体的家长们可以成立一些家长组织推动政策和服务

#song list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allthingsgrowing@qq.com

展开Show Notes
舟宙昼
舟宙昼
2025.4.01
收获满满。主播以后可以请相关从业者聊聊感统失调这个话题吗?
感统失调目前为止我听过三类说法,一类认为是这是个需要请专业的评估团队综合评定才能确定的病症,后期也需要专业的团队帮助进行针对性训练改善。另一类说法是把感统失调看做是类似于需要补充型技能训练来解决的小问题,比如说不会跳跳绳教你跳跳绳,不会游泳教你游泳,当然不会跳绳和游泳也也只是对于生活有点小遗憾但不是必然缺陷。最后一个,就是很多小红书的视频里,把感统失调描述得很像肢体不协调或是正常人没受过行为教养表现出来的肢体行为很粗鲁,不顾细节这样的。
我不知道这些说法哪一类更接近这个病症的真实情况,还是感统失调就像现在的社恐症,抑郁症和强迫症一样,本身是很严肃的病症,但因为大家的表达滥用把这个病给广泛化无害化或是焦虑化了。
偏偏我是学学前的,又是离现在家长焦虑这个病症最近的,书上又三言两语带过,所以很希望主播能像今天这样聊孤独症这样细致的拆解一下感统失调这个病症。
张红亮-玉米
:
非常好的话题,有合适的嘉宾的话,我会单独聊一期。
遗传方面有没有一种普遍影响的可能性是受独生子女的政策影响
张红亮-玉米
:
80后很多就是独生子女,但并没有现在的小孩显著
AI深深活生生:我想的是,可能正因为80后很多独生子女,父母的情绪每一天点点滴滴都会累积在基因的编码里,被写在生殖细胞里带给孩子,所以现在的小孩才更显著。哈哈哈哈
-源源-
-源源-
2025.4.01
我在思考如果按照社会学来定义的什么是孤独症(严重社交障碍)来判断的话,那么如果在日本这样一个存在大量潜规则的社会,如上厕所要把纸扔到马桶里,不应该在便利店里或在道路上吃东西balabala,那么一个欧美/中国游客在本地人眼里就是典型的孤独症患者,是连个日本朋友都交不到的家伙。
张红亮-玉米
:
我觉得徐博士给了一个很好的孤独症的定义,就是社交能力差而不是社交意愿差。还有就是按照现在神经多样性的思潮,大家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人发育出了不同的神经形态,所以我很认可“孤独症谱系”这个词,不是简单的归类我们、他们,而是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
-源源-:那么可不可以说潜规则越多,禁忌行为越多,雷点越多的社会里,孤独症诊断的比例也会相应增加呢
陈欣悦
陈欣悦
2025.4.01
我侄子快3岁了,还只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讲,讲话不清,家里老辈说被其他讲话晚的小朋友亲嘴了就这样。今年送到幼稚园去,老师让小朋友都排排坐好,他就不一样,就去干其它的。
张红亮-玉米
:
可以去找当地的医生咨询一下
洛圣都出租车司机:为啥你那叫幼稚园
八小道
八小道
2025.4.03
很好的一期分享。作为一个发育迟缓孩子的妈妈,在干预机构见识到很多谱系家庭和小孩,这个群体脆弱又迷茫,从大人到小孩,都需要更多社会的关注和理解吧。从干预、康复到就学就业,漫漫长路,抱团很难取暖,因为这个群体在能量上就是虚弱的。希望未来更多谱系家庭都能有更蓬勃的状态吧,都是很努力生活的人们。
张红亮-玉米
:
🫂
一休2019
一休2019
2025.4.03
了解到很多,蟹蟹两位
张红亮-玉米
:
😄
泽一_FySV
泽一_FySV
2025.4.02
我外甥三岁多了,不会说话,然后他光会这,飞机,那,但你说的他都懂,也很听你商议,只要协商好了一般他都会执行,特别喜欢表现自己,我爸妈说我姐小时候说话也晚。目前我家社交状况的话,我没有朋友,朋友基本都闹掰了我,但是和同事相处的话也就是有事说事。我姐也没有朋友,她也是基本都闹掰了,她是被背叛了,借钱不还这些事伤的不轻。我爸基本没有朋友,我爸是有点强迫症,不喜欢社交,有时候邻居家借点东西啥的,他都不愿意去,都是让我妈去。我妈社交还行,但我妈老说没有永远的朋友。然后,我姐夫也没听说有啥朋友,我姐夫小时候被霸凌过很长一段时间。细细分析我都怀疑我们一家子都不正常🥴真害怕(¯―¯٥)
泽一_FySV:现在想想,我姐也被霸凌过,但我姐一边脆弱一边不服就干,小时候别人也霸凌过我,我上学那会儿,我姐就是高年级了就可以保护我了。之前有个小姑娘指我鼻子骂我,骂啥倒是没印象了,然后我姐追那个小姑娘一直追然后用石头扔她,给她打破头,到现在那个小姑娘一家子见了我还是会蛐蛐我们家。
泽一_FySV:那个小姑娘比我大四五岁,我姐比她大一两岁吧。我只会哭,我就突然觉醒了一样边哭边看我姐为了我还手,卖力地跑,我就想我不能再受别人欺负了,然后我就开始反击,跟欺负我的打了很多仗。哎,我姐对我真好🥺
3条回复
噗噗猫
噗噗猫
2025.4.01
喜欢两位老师这一次超舒服的对谈。

我感觉我可以识别周围部分的adhd和部分的阿斯人群~很多共性!
张红亮-玉米
:
❤️
泽一_FySV
泽一_FySV
2025.4.02
19:37 (☉д⊙)我似乎有这种情况,就是说得这些例子我八成都做过
长凳小猫
长凳小猫
2025.4.01
很喜欢这一期!没那么现代化的时代,孤独症被更好的接受,不被孤立也是一个很好的对比点呐
张红亮-玉米
:
❤️
是君
是君
2025.4.01
前排沙发😀
张红亮-玉米
:
早☀️
是君:猫柠~
HD739504z
HD739504z
2025.4.01
17:22 发现自己疑似阿斯伯格
48:33 那苯人社交能力不足,研究能力也不行😑是不是没救了
张红亮-玉米
:
🫂
14:28 “时刻把人生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选择的结果其实不取决于‘路’,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投入。任何路都不一定是错的,每条路最终都会回到生命本来最舒服的状态。”这是我前段时间约“在行”上人气爆棚的职业规划大神、人际关系洞察家、企业管理顾问于洋老师聊天时他说的,深受启发,也转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