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实证主义住宅及其带来的问题。二战后,整个西方的思想界都开始围绕实证主义展开反思,也产生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的建筑学也开始了集体转向,转而开始反思实证主义和现代性所施加于建筑的枷锁,和与建筑相关的种种社会问题。
那么在这一期中,我就借助《美好生活:现代生活导览》中的几个案例,一起来看看20世纪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是怎么运用20世纪思想史的成果来反思实证主义建筑的。他们的实践又如何构筑成了20世纪住宅的第二幅面孔。
在这一期你可以听到
- 尼采的超人哲学丨查拉图斯特拉之宅:完全排除了日常性的给人的神庙
- 存在主义丨海德格尔的避世之宅:存在先于本质,日常性先于永恒性
- 现象学丨感官和记忆之宅:对日常性的敏感训练
- 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丨纽约的Loft住宅和安迪沃霍尔:用景观反对景观的反噬
- 解构主义丨巴特勒基顿的《一周》与东京游牧少女:日常性的完全瓦解和都市中游牧的人
- 实用主义丨新自由主义和相对主义之宅:享乐主义和价值无涉背后撕裂的社会与下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