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2.和一线创新药企早研科学家,聊聊这两年生物医药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起朱楼宴宾客

vol.62.和一线创新药企早研科学家,聊聊这两年生物医药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50分钟 ·
播放数48096
·
评论数147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年末季策划的行业模块,另一个需要单开一期节目的自然就是我最爱的生物医药行业。

过去两年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并不是好年份,在经历了2018-2021年的极速发展后,至少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这个行业迎来了至暗时刻。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归结为资产泡沫?行业自身的发展进度如何?未来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很高兴这次能请到一位在一线药企做早期研发的科学家朋友小P,和我畅聊这两年生物医药行业在研发端究竟发生了什么。

必须和各位说声抱歉的是,这期节目里确实有着大量的术语名词,就算对于我这么一个持续关注行业的人来说也是有够吃力。目前这期节目的文字稿已经在公众号上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阅读:《生物医药行业,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最后必须说的是,健康和长寿是人类的基本追求,而生物医药行业的则是实现这个追求的必经之路,所以无论于情于理,我都会持续关注和投资这个行业。但这个行业正在变得和过去十年完全不同,无论是专业性还是前瞻性都在高速发展,因此对于我们的投资姿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么就是指数化,要么就是找更加专业的基金经理,几乎别无他法。

简易时间轴:

WARM UP环节

02:06 早研科学家究竟是做什么的?

PART 1 过去两年生物医药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07:17 行业的关键转折点:PD-1和mRNA这两个重金投入的技术没有延续过去几年的奇迹

08:00 PD-1:在它之后,再无奇迹

15:40 mRNA:还在苦苦寻找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应用场景

18:30 CART:光芒出现,但成本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PART 2 展望未来,行业有哪些新的趋势值得关注?

26:20 ADC药物:临床实验展现出令人惊艳的结果,且是中国企业展现工程化能力的最佳平台

31:30 插曲:在生物医药行业,为何小公司往往比大企业更容易取得前瞻技术上的突破?

35:10 双抗平台:新药可以快速上市展现出监管和行业对其的重视程度

38:00 Protac:无需理解蛋白结构也可以利用靶点的技术平台

39:10 GLP-1:说到这两年的明星技术,怎能不提减肥神药?

PART 3 什么样的药企才是最值得去工作,以及最值得投资的?

42:30 大卫翁荐书时间:《十亿美元分子》

44:20 小P心中的最佳药企:基因泰克

46:10 一个药企的融资能力是给小P这样的科学家提供探索未知与引领资格的必备条件

此外,如果想要用指数投资方式投资医药行业的话,可以参考我这一篇:《港股指数基金硬核投资指南》,里面对于几个不同的创新药指数以及对应的指数基金有比较具体的介绍。

例如恒生医药ETF(159892),或是港股市场上的华夏恒生生科(03069.HK),作为目前市场上投资于港股创新药板块最大的ETF指数基金,是可以非常完整的覆盖中国目前最优秀的创新药企业群体的,但此处没有任何的投资建议。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新的生活方式播客节目《犬生活》,《只要你也爱ever 17这样的galgame,我们就是好朋友|串台边角聊》新鲜出炉!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或者给我写邮件,邮箱地址qizhulouyanbinke@gmail.com。

节目后期制作:Siri

节目封面:Ximalaya AI

展开Show Notes
大卫翁
大卫翁
2024.1.31
置顶
本期节目的逐字稿已经在我的同名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上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查阅,链接在shownotes里~
Ass嘟嘟
Ass嘟嘟
2024.1.29
哪怕理解的不够深入,很多专业术语、名词都是第一次听,也希望多听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虽然现在听不懂,可认真听下来,埋下种子,谁又知道它未来会在哪里和什么事情发生连接呢?
有意的做一些方差大的事情,允许奇迹发生,找到万物之间的联系。

👨‍🔬「早研科学家」
从源头理解疾病,找到用来治疗疾病的突破口,即靶点。
包括未知靶点的药物发现和已知靶点的药物发现。

「生物医药行业」
没有错的药物,只有没有找对的病人。
你的药物最终要找到你正确的疾病,正确的患者。
如果对人体生物学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投入大量资金,失败是必然的。

❄️「医药行业 - 寒冬」
资本市场:经济周期,PD-1引领的免疫治疗、新冠疫苗mRNA,带来医药行业资本市场的泡沫。
底层行业内部:突破有,但突破后的可持续性低预期。

💊「PD-1」
引领免疫治疗,药物形式是单克隆抗体,结合在免疫细胞上,给免疫系统松刹车,让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
获益的病人:肿瘤内的免疫细胞浸润的较多,或他的PD-1表达较高。
批量后大家寻找各种类似机制来做相似的药,但临床试验并不成功,最后投资以失败为主。

💊「mRNA」
新冠期间主要做新冠疫苗,给mRNA赛道注入大量资金,但新冠并不可持续,新冠结束后mRNA一落千丈。
现在在寻找在其他的应用场景。
制备肿瘤疫苗:需对每个病人进行单独的基金测序,整个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且算法准确度不高,临床研究进展较慢。

💊「CART」
将酶细胞拿到体外进行改造,有强大的抗肿瘤能力。
CR:完全响应,在临床上完全观察不到任何肿瘤。
PR:部分响应,肿瘤显著的缩小。
过去十年肿瘤治疗领域CRPR率由30%提高到70%~80%。
局限:价格太贵。有滞留风险。
「通用型CART」
目前在临床上疗效维持时间较短。
①使用健康人的体细胞,可能跟患者身体不兼容;
②外来CART细胞进入患者体内,会把患者正常的细胞当成异物去排斥;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把输入的CART细胞当作外来物杀死。

💊「ADC」
PFS:在用药之后疾病稳定控制的时间,药物的有效持续时间
OS:你在使用这款药物之后,总共可以生存的时间。
「ADC的三个部分」
1)如何结合到肿瘤细胞上
2)linker,把抗体和毒药连在一起的一个分子
3)毒药。更考验对ADC结构的设计以及工程化的优化上,是中国的优势。
「趋势:替代化疗」
化疗:全身性给药,副作用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细胞也暴露在化疗药物下。
ADC:能将毒药只给肿瘤细胞,最小化影响健康细胞。
下一波浪潮可能是ADC联合PD-1来替代目前的化疗联合PD-1。

「药物研发」
全世界趋势是小公司做研究,几乎到临床阶段,大公司买过来实现商业化。
越大的公司对风险控制考虑的越多,而初创小公司更专注在这件事上,核心人员也更了解更专业。

「双抗 - 双特异性抗体」
单抗:单克隆抗体,即所有抗体都长得一摸一样。
双抗:长的一模一样,但它可以识别两个不一样的位点,相当于打开两把锁。优势是可以避免更多的副作用以及更好的疗效。

「Protac」
无需理解导致癌症发生的蛋白结构也可以利用靶点的技术平台。
基本机制:细胞内都有类似垃圾处理厂的结构,需要一些酶帮助降解细胞内的垃圾。
Protac是把细胞内导致癌症发生的蛋白,拉到垃圾清理厂里面降解掉。

「GLP-1」
减肥药,马斯克代言。目前国内超300个项目在做,疯狂程度不亚于PD-1,警惕未来一两年后的爆雷。

「阿尔兹海默症」
全世界药企花费超10万亿美元,但是有成功的研发出一款真正在临床上非常有效的药物。现已上市的药物疗药有限。挑战大,但实际价值也无法言表。

41:50 就听这期播客而言,作为普通投资者的自己,还是买指数基金吧,主动基金都看不懂呢,更何况个股,太难了……
选择医药行业基金,尤其是主动基金,不止要有投资经验,也要关注基金经理的背景,是不是医药研究出身。

📚《十亿美元分子》
一个药物从立项到上市,12年~15年是一个正常的周期。

「最佳药企」
非常强的融资能力。
给研究人员充足的自由,最大化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探索未知,获得引领的能力和资格。

这两年生物医药行业的寒冬,是行业本身遇到了瓶颈,叠加上一轮资本市场泡沫,显得更加严重。
未来可期,有新的趋势在发展。但投资单一企业风险不可逆。普通投资者还是多考虑一揽子股票(指数)。
很棒的才华别错过去求饶:听友的笔记📓好认真,学习了!
Ass嘟嘟:这期真的是认知盲区,查了很多资料,如果有不对的,欢迎指正
yummyyummyy
yummyyummyy
2024.1.29
勉强算是这个范围里的医学生吧,我们中心是做偏纳米药物,仅为个人感觉哈,这个领域从上到下透露出一股浮躁的感觉,文章内容大多药物,载体,靶点的排列组合,分子层面比如铁死亡铜死亡。什么感觉呢,就是国外领先行业先驱吃到了火腿肉大部分肉,然后国内的比较好科研能力组织还能从上面吃剩的肉,然后剩下的人就只能各种花样各种烹饪方式烹那根骨头,嗦点油水。仅为个人观点,自己对国内纳米药物发展还是偏悲观,多少有一丢丢灌水的领域。
谨防高空抛物:你领导也很无奈,不出成果他可能也要滚蛋
森林大栎栎:是的 你说的很有道理,听这个博客也能听出这位博士工作里的虚无感
5条回复
sherryglow
sherryglow
2024.1.29
33:10 为什么趋势or终局是小公司research大公司development,因为在大公司内部做新药研发(高风险的活动)往往会面临体制的阻力,在此想起来了《创新者的窘境》,新药研究其实对应的就是潜在的“破坏性技术”,而大公司内部“在争夺资源的博弈中,以现有客户的明确需求为目标,或者以竞争对于目前还无法满足的现有客户的需求为目标的项目,总是能压倒为尚不存在的市场开发产品的提案”
kliuad:哈哈 想起来alnylam创始人john的想法,sirna公司被默克收购后资金实力大增 单结果并没有任何突破,反而是alnylam破釜沉舟推进上市。关键问题也是大公司默克不愿意花钱冒风险,但是alnylam如果做不出来就会破产。
sherryglow:哈哈哈 非业内人士谢谢科普,还去查了一下这个公司(小核酸巨头, 再次证明小组织更可以一腔孤勇,大企业很难全力以赴
3条回复
“没有错的药物 只有没有找对的病人”
啊是兔子_大哥爱思考FM:其实这话不能细琢磨的,它提示了很多行业问题,比如做clinical trial的时候拼命限制入组条件,最后哪怕药批了,也可能很多患者并不适用。这话其实在biotech行业里更多的是在说“如何做出成功的临床试验”,未必是个好理念。
ainuannuan:最近很火的那个减肥药,不就是这样吗?本来是治糖尿病的药,结果变成了减肥的
7条回复
Yaxian
Yaxian
2024.1.31
感谢大卫翁和Andrew博士的精彩节目,全程听完来做做笔记顺便补充一些观点。
1. 目前的医药寒冬除了有PD1泡弄破灭(这其实是可预见的)和疫情退潮以外,还因为全球经济下行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参考半导体行业对中国的制裁)。经济周期下大家都缺钱,并且境外投资者对中美关系持悲观态度导致境外投资骤减,一大批biotech难以为继。
2. 凭借中国强大的制造和工程能力,像CART和ADC这样的药物一定会有几个卷出重围 (参考中国电动车的发展),不过想要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只是fast-follow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first in class的药物和靶点(就像Andrew博士正在做的),这要求实验室基础科研的沉淀(咱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投资市场的耐心(十几年的投资回报周期)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药价怎么定能够让biotech公司挣到钱?)。欧美的药企从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Andrew博士和主播提到的一些内容下面的播客有更深入的介绍
一百二十万一针的抗癌药为啥那么贵?聊聊基因细胞治疗和国产CAR-T E25
mRNA疫苗的诺奖争议:颁和平奖更合适?E29
《十亿美元分子》:新药研发,靠理性还是靠运气?E19
Coco_DptL
Coco_DptL
2024.1.29
car-t新出了个按疗效付费,疗效不好最高可以退回60W。
猴颜五尺:其实以前的高价药也有过类似的按疗效退钱的策略。有些药物的有效率可以通过缩紧用药人群来提升,但是这一点有可能增加筛选成本或者不符合药企利益。
大卫翁
:
感觉可以和保险公司联动下,定制产品…
5条回复
Whovia
Whovia
2024.1.29
抛开投资来说,很喜欢听生命科学话题,pfizer express是辉瑞牵头做的播客,每次听都感觉人类充满希望,理论方面好像每年都有突破(去年是非受精卵创造生命),想一想20-30年后抗癌有重大突破的话,大家都是受益者。如果再生医疗又突破了,感觉比比人类登火星还开心。
大卫翁
:
是啊,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生物医药真的是非常promising的科学,因为能实实在在的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贡献
Whovia:发现很多评论区担心科学家们跑路到金融圈去赚钱。能称得上科学家的都是天赋顶级,我认识到的高校做通信技术的人出来自己开公司后,又把公司卖掉,两三个人赚了4个亿。也见过做医疗器材的有点技术的人离开大公司出来单干,大几百万千万的项目七八个人分。如果说创新药融资难不具有可比性,我看到在湾区做hiv药物的大佬生活质量特别高,活得极其潇洒。所以科学家们待遇都不差,而且他们天赋在那,做科研获得的成就感,不比搞投资赚大钱低。大佬们都不是一般人,天赋好就是令人羡慕。
凑个热闹我也来个暴论吧,海外市场(包括BD能力),可能是优秀药企渡过这次低谷期的关键。国内创新药研发能力现在是明显提升的,尤其是R这边。但是中国市场虽然人口众多,但价格太低,难以赚利润。管线竞争激烈,即使药不差,也可能因为商业化能力不行无法转化为利润。羡慕国际药企的利润,就得去美国市场,即使有文化隔阂、市场差异、国际关系等等问题。
Whovia:话是这个意思,但美国动不动就制裁,前几天刚出个风声,药明和迈瑞就都跌了,迈瑞也是医疗器械巨头了吧。
狲狲
狲狲
2024.1.29
22:29 现在有发展出target T细胞的携带mrna的lnp,这种有望在体内形成CarT细胞,感觉比体外方法更有前途
xiao_P:正在做哦😁
Whovia:体内就很厉害了,起码不止是对血液癌有用了,但CAR t好像还有个缺点也很大
6条回复
Yaxian
Yaxian
2024.1.31
好节目!我也喜欢《十亿美元分子》,它在这里👇
《十亿美元分子》:新药研发,靠理性还是靠运气?E19
大卫翁
:
赞!
首先要搞清楚License到底是指什么证,是注册证?是生产许可证?其实是专利许可证。
License-In/Out可以统称为授权合作。简单来说,License in就是手头有钱买技术,License out就是手头有货卖专利,各取所需合作共赢。
Jiayi佳儀
Jiayi佳儀
2024.1.30
其实还有所在的器械行业 也可以聊聊,虽然和药比、我们体量很小
大卫翁
:
器械体量不小啦!这两天不是刚刚有了今年最大的并购案!
Jiayi佳儀:迈瑞对嘛?
Zitian1027
Zitian1027
2024.1.29
43:27 大卫翁还是格局高,好的科学家还是留在医药行业吧
大卫翁
:
问题是现在一线药企给的股权都不怎么值钱了…有点难留住人才
Cho93GiveJk:科学家也需要买房养孩子
YG_v3HE
YG_v3HE
2024.1.30
今年GLP-1也算小火了一把吧。不过立刻卷起来了😂
lin_cap
lin_cap
2024.1.31
07:00 这一听就是百济研究院的了🤣🤣🤣
Niffler_T3S0:也有可能是Roche!
一直特立独行的晨夕:国内融资最多是百济
4条回复
晨晨_GLb4
晨晨_GLb4
2024.1.31
早高峰上班路上听完,非常感谢分享。圈圈圈外虽然确实听不懂术语,但主播的总结解读,起承转合,很干货,最起码本来抱着听不懂就关掉的心态来听,没想到一气呵成听完了,津津有味可以说是,也听得出来由兴趣出发做的内容就是一般的凑时长比不上的。听完立马订阅,期待更多分享🌟🌈
大卫翁
:
感谢支持!
NaNa_yV3G
NaNa_yV3G
2024.1.29
前医药学子之前就是做adc🙋就是protac!没想到两年之后还能听到相关的内容!之前做的时候就很有passion,感觉真的很有前景(因为种种原因转去读商科了)现在在b-school也很想做医药企业的vc!感觉真的有一种为人类健康事业哪怕贡献一点点!
大卫翁
:
现在做医药行业的vc可不容易啊…加油加油
前药学人听得眼泪都掉下来
25:29 很好奇小p如何看待现在FDA给CART疗法加黑框警告,不少biotech低价卖出在研产品这件事,CART的致癌性是否会导致这个疗法的未来更加不确定呢?
xiao_P:短期内对CAR-T往前线推进有影响,长期来看倒逼行业进一步发展。细胞治疗相比于其他药物形式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并且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一个细胞内部可做的工程化自由度几乎无限,这一点保证了其在未来的治疗空间非常广阔。但是,CAR-T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目前以病毒制备为主的产品有致瘤风险,成本也很高,产品制备周期长且失败率高。我认为细胞治疗的时代刚刚开始,这些困难挑战客观存在,但完全可以攻克,未来现货型、通用型、体内CAR-T、非病毒CAR-T、其他免疫细胞等发展方向一定会逐步解决各种问题,细胞治疗一定会在疾病治疗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域。
HD696959f:早就有人在做通用型的了,之前有公司想找医疗机构推。不过那时不久之后就出了举报肿瘤治疗的事情,可能受到了影响,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后续如何我就没再听到新消息了。
3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