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5 肠道微生物:大脑才是“第二大脑”万物生长FM

E.95 肠道微生物:大脑才是“第二大脑”

60分钟 ·
播放数52794
·
评论数172

近些年,肠道微生物的研究遍地开花,结合着肠道微生物研究开发的产品也五花八门,也正因如此,肠道微生物行业成为一个信息和产品鱼龙混杂、谣言和“骗子”频出的行业。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成都医学院副教授、生物学博士李辉,李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微生物组,常年和肠道微生物打交道。

我们一起聊聊关于肠道微生物的最新研究、热点争议,重点聊了聊“脑肠轴”这个概念,特别是一些研究提出来的有趣观点——肠道微生物认为大脑才是“第二大脑”,“我”才是第一大脑。

时间轴:

1:12嘉宾介绍,以及为什么要聊肠道微生物这个话题?

6:04 "我想吃什么食物不是我想吃,而是肠道微生物想吃”这个观点靠谱吗?

9:35 过劳肥与肠道菌群之间有什么关联?

11:20 抽烟会对肠道菌群有影响吗?

13:10 喝酒对肠道菌群有影响吗?

14:25 一紧张就拉肚子,炎症性肠病(IBD)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18:13 “脑肠轴”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怎么被发现的?

21:55 关于肠道菌群和大脑之间的链接,现在主要有哪些研究方向和成果?

24:34 肠道微生物是否被验证能够引起一些精神类疾病?

29:47 从猫肠道菌群和情绪的实验,聊聊“脑肠轴”

32:44 利用肠道微生物治疗自闭症靠谱吗?

34:12 除了自闭症,还有没有其他精神疾病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治疗?

38:42 关于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精神疾病,研究上面临的困难点在哪?

40:08 从科学上如何证明“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42:50 为什么肠道微生物、益生菌行业“骗子”和争议比较多

48:33 肠道菌群有多少种微生物、数量和比例固定吗、不同比例对个体造成的影响大吗?

52:58 站在一个中立的绝无营销嫌疑的立场下,给一些专业建议的话,我们普通人该如何维持肠道菌群的健康?

  • #song list
  •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 Janos Starker
  • •  Love From Me-Johnson Rodgie
  • • Study With Me - Snuggles
  • • Mark Masri - Santa Lucia

听友群加VX:hooley777

商务合作:allthingsgrowing@qq.com

展开Show Notes
李辉_CMC
李辉_CMC
2024.12.03
勘误 1: 对话中未区分“神经(疾)病”与“精神(疾)病”的差别。(注: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是医学领域中两种不同但相关的疾病类型。)
勘误 2: 末尾讲“命中真菌”存在歧义,或许“命中好菌”更合适一些。(注:真菌作为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宿主菌群的重要成员)

讲述人按:科学探索是一种批判与辩证的过程,具有动态颠覆性和多样性。本次讨论旨在直抒见解,临场发挥,难免存在纰漏与不足,恳请大家不吝赐教,给予我们宝贵的建议。感谢(。・ω・。)つ🌷
张红亮-玉米
:
谢谢李辉博士来万物生长FM聊天。感谢指出表达中的错误。
IvyYan:命中真菌是个啥,是想说真命天菌吧。还有安娜卡列尼娜那句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好了,只能堪点文字错误(捂脸)。
8条回复
人类:“肠道微生物可能是‘第二大脑’”
​肠道微生物:“有没有可能大脑才是‘第二大脑’[吃瓜]”
嘉宾谈到“幼鼠被剔除了肠道菌群后死路一条”,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

炎症性肠病发病原因之一的“卫生学假说”是指当儿童在过分干净、卫生的环境下发育成长,环境因素可能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日后发生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包括 IBD。

所以号召大家不要给孩子用消毒柜、消毒液、单独洗衣机了,婴幼儿的餐具洗干净沥干就行。干燥才能真·防止有害细菌滋生,要让孩子从小适应与人类共存了千万年的正常菌群,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
猫姐在罗马:请教下 第二段的文章原地址在哪里。认同这个理论 但是想找到原出处。谢谢
马扬马小咩咩咩咩咩:原文是《医学论坛报》炎症性肠病专刊里的一段话,这个理论上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来了,所以没有附文献。我在微信搜索框搜“炎症性肠病 卫生学假说”,能看到很多相关文章。请您有空试试。
泽一_FySV
泽一_FySV
2024.12.04
59:56 哈哈哈😁我只记得一句话,补充益生菌,一次实验一种,可能得多尝试几次才能找到自己的命中菌子。
张红亮-玉米
:
那你就获得了本期精髓
张红亮-玉米
:
哈哈哈
YokaZ
YokaZ
2024.12.05
特别有意义有普适性的一个话题。这期话题真的期望能够出123456季系列。肠道真的是个很复杂的器官,我大约是在4年前左右开始坚持吃益生菌。一定要有一定量和一定时间去体现的。效果就是,我的💩很稳定。以前就是在搭地铁会一阵肚子疼,疼到直冒汗。我觉得肠胃好的表现就是整个人都舒服了,而且胃口会还不错。但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我觉得益生菌也治疗好了我的寻麻疹。我以前是不过敏体质,疫情过后开始发寻麻疹。但因为肠胃不好,开始服用益生菌,但我的寻麻疹再也没发过。所以每个人都要非常非常重视自己的肠胃以及爸妈的肠胃!敲黑板。
张红亮-玉米
:
谢谢分享个人体会,肠道确实非常非常复杂,一个多小时也就聊了一点点,未来我们会持续关注这个领域
炸鸡柳师傅:可以分享一下用的什么益生菌吗
8条回复
为什么要把菌念成三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HD44874n:难受,果断关掉走人
张红亮-玉米
:
哈哈哈
5条回复
LT_V9nK
LT_V9nK
2024.12.05
我博士是做细菌分类的,看了些微生物组的文章,工作以后也着重了解了一下微生物相关的健康产品。我觉得gut microbiome是一个听着非常有道理,但是在产品和研究层面很难讲的事情。从研究上来说,一旦使用大量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饮食甚至生活习惯的数据时,微生物组的指导作用似是而非,完全看你怎么选择topic和数据。从产品上来说,美国FDA或者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微生物组治疗药品也非常少,有也只是治胃酸过多,益生菌只能算保健品。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微生物组是个好发文章但是难以做出重大发现的方向。
李辉_CMC:可以关注下 Jeffrey Gordon 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
Una_bella
Una_bella
2024.12.03
32:25 那抑郁症的人,是不是可以和他们移植健康人的菌,就会好了😂
猪猪在小宇宙:作为曾经的抑郁症患者,我说两句哈。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找过三位很厉害的中医看过,三位不约而同都要我“多吃米面主食”,从小不爱吃主食,每餐最多半勺米饭,172cm体重90斤。后来改变饮食结构,逼着自己每顿吃半碗米饭,加上中医治疗,抑郁症康复。按中医说的:主食来自植物的种子,是一株植物中全部能量的积聚。中医自古就有调理情志疾病从脾胃入手的理念。抑郁症康复后中医们又给我加了一条:适量吃些肥肉,中老年后有“储备”。如今我是120斤的快乐中年小胖子。目前烦恼的是怎么在保持情志健康的状态下再瘦一些😂
张红亮-玉米
:
研究者们在试图找到其中的作用机制。但没有描述的这么简单
8条回复
怎么听个播客还听到自己学校老师了
张红亮-玉米
:
哈哈哈
我睡觉了88
我睡觉了88
2024.12.06
听完这期必须让我22号微生物考120+!🙏
张红亮-玉米
:
加油
我睡觉了88:冲🦆
6条回复
IvyYan
IvyYan
2024.12.03
52:33 哈哈哈哈,笑死了。不过支持野苟,死得有序不如乱得快乐。
野苟
:
碰个杯🍺
春晓_2gwj
春晓_2gwj
2024.12.04
刚看完《肠道的小心思》,说的也是这些
暴走古丽:谢谢推荐
大力强
大力强
2024.12.02
看标题就立即浮现字幕…脑。肠。轴。
😘
张红亮-玉米
:
着重聊了聊脑肠轴
东灵
东灵
2024.12.04
菌是一声吧,听起来有点奇怪
HD44874n:是的,太难受了
半智能网
半智能网
2024.12.11
32:55 通过干预肠道菌群影响人的心情和思维,是一种不错的路径啊
张红亮-玉米
:
希望科学家能有更多研究进展
地小瓜砸
地小瓜砸
2024.12.02
13:23 感觉这里可以@史炎nacl 老师
噗噗猫:已告知他
张红亮-玉米
:
哈哈哈
3条回复
好巧,环球科学最新一期也有讲肠道微生物的
张禅跑
张禅跑
2024.12.13
17:26 这应该是IBS肠易激综合征,而不是IBD炎症性肠病
银河捕手
银河捕手
2024.12.10
28:28 此处推荐《医学大神》
胃胀气是胃的问题还是肠道问题,有时候就算肚子饿,还是会觉得胀,有气往喉咙顶
张红亮-玉米
:
胀气可能是胃的问题也可能是肠的问题
珍珍沙棘汁:最好去做个胃肠镜 我之前也是 然后去检查吃药,饮食也注意,好了
5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