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工日记 | 漂亮宝贝不干了
好久不见,这次是时隔半年的更新,汇报下我自己最近半年多的进展,总而言之三件事: * 得癌症了(万幸的是原位癌,已治愈) * 领证了(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区别,日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过) * 裸辞了(这个是好消息,终于可以停止在不喜欢的工作里内耗了) 祝大家都能自由享受人生,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就不用在乎是不是走弯路了。
- 《光鲜》真刀真枪的职场戏比感情线更好看
久违地来介绍一本书,行烟烟的《光鲜》。这是一本描写时尚奢侈品行业的小说,比起男女主句之间的感情戏,关于职场人士真实工作状态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有运筹帷幄的中国区总裁陈其睿和他凡事求个痛快的飒爽前妻季夏,有理智有野心敢于表达欲望的职业经理人姜阑和有胆无畏的创业者费鹰,有泼辣可爱从欧洲回国做服装设计的女设计师梁梁,也有初入职场畏手畏脚的小朋友陈亭。他们作为这部书里的职场群像,深度刻画了这个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充满挑战和变局的行业。 这本书有宏大的格局,不局限于你侬我侬的爱情。用奢侈品和街头两个反差巨大的行业的碰撞引出男女主角的爱情戏,用成年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来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用职业上的成长来获得体现每个角色的蜕变,用乌合之众狂欢的网暴作为男女主角经历的最大危机,让他们懂得彼此的灵魂、志趣、野心,成为真正并肩的战友。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光鲜》: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__biz=Mzg3NjYxNzg5MQ==&action=getalbum&album_id=1861903815705214979#wechat_redirect 《零诺》: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__biz=Mzg3NjYxNzg5MQ==&action=getalbum&album_id=2523071490733391873#wechat_redirect 《傲骨贤妻》 《重版出来》 《有匪》
- 台风过境,用学习搭建自己的乌托邦
还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大环境摇摇欲坠,不如来学点儿什么吧,起码也是一种能提供情绪价值的自我安慰。 01:40 连续两个晚上差点被封在公司打地铺。 02:00 一年多没回家了,才发现父母报喜不报忧,马不停蹄为妈妈安排了入院手术。 03:20 断舍离变回买买买,对一切都不信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04:00 大环境不好,反而多了些直接放手裸辞的人。 05:30 每年都有一篇关于项飙的文章走红。 06:20 学点儿什么是再好不过的自我安慰。 BGM:王啸坤-《长白山》
- 打工日记 | 人生是一场场自证预言
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个体要怎么抵抗?大三没学好的数据挖掘,要如何从头再来?无实物表演太焦虑,学点什么又被人阴阳怪气怎么办?——本期播客依旧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顺便作为播客订阅数超过200的一次庆祝吧(发出前已经是201个订阅量了,真的十分神奇)。 本期被多次提及的朋友鸡蛋,是前面一期播客的嘉宾,现在她也录了自己的播客《局部反抗》,关注自我探索和web 3,欢迎大家收听。 01:20 订阅的200名朋友,你们都是从哪来的? 01:35 这是一档主题发散的播客,有书影评念稿,有很熟的朋友不停串场,还有一些自言自语。 03:00 已有的播客里,互联网职场相关的数据最好。但现在互联网这个死样子,还有人想知道创业公司和大厂选哪个吗? 03:35 作为一个非校招的职工,我非常不喜欢写日报。 04:15 我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一边熟练地给研发画饼,一边自我厌恶。 04:45 都说先苟过这一阵子再说,那一阵子有多久呢。 05:05 算法同事很多,后端同事严重缺失,人员比例极不协调,我也不得不开始了无实物表演。 06:00 为什么需要AI产品经理,不是中间商赚差价吗? 07:20 我的好朋友鸡蛋,不设限的文科生,有学技术的想法就很快去做。 07:57 博主leftchen 写过人有两种状态,漂和游,其实都是自证预言。 09:25 计算机专业的我写不了代码,现在开始补欠下的债。 11:00 我在上一家公司也是平台产品经理,并不参与模型的调试。来到这边做AI产品经理,似乎也不需要懂技术。 12:15 除了学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算法,我还需要用Python实现它。 12:47 哇,你在学算法,哇,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你学得不认真。 13:30 只做过to B和to G的我完全没有C端的产品能力,交互、设计、运营都稀烂,但优势在于有技术背景。 14:40 没想好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与其愣在原地浪费时间,不如充实自己。 15:00 与做学术不同,现在可以不求甚解,只懂原理和边界。 15:30 为什么要在乎背景和出身?一个算法同事和我是同届的同学,学硕班的我没做技术,专硕班的他在大厂做算法工程师。 16:55 与其抱怨大环境,不如自己做事,积蓄力量等风来。
- 打工日记 | 跳出金鱼缸
又是一期久违的单口播客,来聊聊继《创建自己的漩涡,用循环对抗循环》后,再一次的自我探索吧。 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像是有规律性一般,每四个月感到一次存在主义危机,然后拼命找答案。找到的答案保质期也不长,堪堪能够用四个月而已。 然而朋友说,每四个月遇到一次问题,每次的问题都不一样,就算是有进步。 01:20 第一次迷茫时,用了公司福利,约了两次免费的心理咨询,解答是在工作之外用个人作品补全成就感。 04:40 第二次无意义感出现时,看了市面上的工作,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厂的工作都是一样的。 5:10 疫情封控了三个多月,第三轮存在主义危机如期而至。有同事选择回老家,有同事辞去了不合适的工作,有人被裁员,有人去创业。我完成了对大厂的祛魅,想要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方向。 6:40 把check box 都勾选完之后,你将去往何方? 9:30 大厂像个金鱼缸,有人喂食换水,但处处碰壁。创业公司像小河,生死有命,激流勇进。 12:00 数字游民、远程办公、自由职业......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有勇气跳出金鱼缸。
- 古人看我们会不会像走地鸡看笼养鸡
鸽了两个月的科幻写作小黑屋群友无法线下见面,只能选择线上开会的方式讨论我们写完或没写完的三题科幻作文。从乡土文学到N号房,从被上传的意识到当下的魔幻现实,从女性主义到表意文字,从走地鸡到引力波......我们思维跳跃地聊了很多。 本期命题:镜子 耳机 灯光 下期命题:《我不存在》 费尔南多·佩索阿 我开始明白我自己。我不存在。 我是我想成为的那个人 和别人把我塑造成的那个人 之间的裂缝。或半个裂缝,因为还有生活...... 这就是我。没有了。 关灯,闭户,把走廊里的拖鞋声隔绝 让我一个人待在屋里,和我自己巨大的平静待在一起。 这是一个冒牌的宇宙。 01:50 第一人称的推理小说,很难写全知的侦探。 03:25 怎么把一篇写三和大神的纪实文学改为科幻小说。 03:50 《黑暗森林》里的猜疑链来自大刘电厂的裁员经历。 07:50 上传后的意识会被异化,变得更超脱更无欲无求。 10:30 意识究竟是一段算法,还是算法和计算载体的总和。 18:55 古人看我们会不会像走地鸡看笼鸡? 19:45 我们像网里的鱼,感受到网在逐渐收紧。 21:40 从自由上街到封闭在家,我们说的是《我在伊朗长大》。 22:40 长大了才读出鲁迅的好。 24:35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不同的语言塑造了我们不同的性格。 27:20 竟然有人吐槽林奕含不够坚毅,孤芳自赏?网络奇葩言论大赏。 28:10 女性主义思维不是强加的概念,而是让你发现了原本就存在的事实。 31:30 子女长大之后,母亲会不会逐渐失去话语权? 36:45 一次猝不及防的剧透事件。 37:23 《杀死伊芙》魔性剪辑:没有好看的衣服,Eve就不好看了呀。 38:29《奇巧计程车》也能剪?动物人也不能血腥。 44:15 从黄金年代到美苏冷战,科幻文学也从乐观勇敢变成了猜疑冷峻。 48:15 从丰沛的梦境中醒来,看见荒芜的现实。 55:17 你这哪里是隐喻,简直是明指了好吗? 57:30 不要习惯,我还想当走地鸡啊。 58:00 写不出现实的动机,可以写一个荒诞的动机,像伊坂幸太郎小说里的主角,一首朋克救地球。 65:22 远方的思潮会像浪一样慢慢打过来,对你的生活发生影响。 68:30 我的《极乐迪斯科》为什么总是死在开头。 69:50 诞生于一本小说的游戏神作,爱沙尼亚的苏联美学残影。 77:20 《新蝙蝠侠》:最有人味儿的一版蝙蝠侠,比贝尔版本更像普通人。 79:20 最爱的超级英雄是《蜘蛛侠》,马奎尔版的蜘蛛侠是普通人也是英雄,是纽约市民的好邻居。 80:55 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魔都去拿魔戒,既然鹰能带来,为什么不能带去?为什么不用无人机送? 82:20 一个耳机里的引力波引发的外星人无聊故事,整个宇宙为你闪烁。
- 猫生活在有我们的世界,我们生活在有规则的世界
一个调休的周末,无心工作的姐妹们一起聊聊近两个月的心路历程。 PS:背景音里有我男友努力开会带来的白噪音,请忽略。 BGM:《绿叶菜里有什么》-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0:50 我们为什么来上海? 05:45 这两个月之前基本可以正常生活,有随心飞和音乐剧。 07:15 留下或者离开,和这几个月的感受无关。 08:40 同样的事不管发生在哪个城市,可能都不会好在哪里去,也不会糟到哪里去。 10:00 章鱼想在上海周边买房子,降低生活成本,增加幸福感。 10:30 小七金句:不是我要不要留在这个城市,是这个城市要不要留我。 11:20 能不能去青浦租个大平层? 15:40 猫什么都不知道,还在悠哉地睡觉,罐头里加水还会生气。 16:10 名媛金句:猫生活在有我们的世界,我们生活在有规则的世界。 18:00 此时此地完全丧失了安全感,小七作为高敏感人群的情绪不太稳定。 19:35 章鱼最痛苦的是不能出去玩,每天待在家里,工作还变多了。 24:40 要不要逃离上海去成都定居? 25:40 想吃寿喜烧、韩式烤肉、肥肠、小龙虾、川菜。团建每次都吃自助,我们还没有自己花钱吃过。 27:35 想去滨江骑行,想去共青森林公园划船,想去辰山植物园看樱花。 29:30 今年没吃到杏花楼的青团,团到了五芳斋的粽子,小七的小区已经在组织团购月饼了。 31:00 名媛给小七定了年度OKR:学着和自己的情绪共处。 31:20 章鱼金句:我以前觉得自己是高敏感人群,看了小七我觉得我不是。 33:10 我的快乐小事:楼里的邻居捡到一只小橘猫,收获了好多猫咪用品,群里开始热闹地讨论流浪猫领养。 33:55 名媛的快乐小事:人在外地的对象,为了买她爱吃的蘑菇,结果被骗了600元。 34:30 章鱼的快乐小事:同事给的薯片盲盒多送了一瓶可乐。 36:25 小七老公的快乐小事:每天打四个小时的游戏,老婆还不管他。
- 上海短暂的春天就快过去了
在上海居家办公一个多月,聊聊我们作为普通市民这段时间的心态和感受。说是普通市民,其实无病无灾,物资够用,猫咪健康,其实已经是极大的幸运了。 我们总说上海的春天很短,可今年甚至没有机会去感受。除了做核酸,我们甚至没法下楼,只看开着窗外的玉兰花开了又落。录这一期的时候,小区安静得有些吓人,除了偶尔响起的做核酸的大喇叭播报,就只有鸟鸣和疾驰而过的救护车。 录完这期下楼做核酸,志愿者指了指我们身上的工牌,开心地认了同事。本以为生活可以就这样下去,但在剪完这期的时候,终于得知我们小区有多例阳性,包括我们所在的楼也有。此时此刻,我们只能把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作为记录和见证。 01:30 半个月前发朋友圈说定了三个闹钟抢不到菜,大家以为在开玩笑。 05:04 公司进不去,自己的绿植带不走,保安小哥帮我浇花。 05:50 没有显示器和人体工学椅的互联网民工快要工伤了。 06:10 开足马力,卷力十足,生怕老板不知道你在办公。 09:15 土豆、胡萝卜、牛腩要分开做三道菜,省着吃。 10:20 浦西人民有缓冲器,比浦东要幸运得多。 11:45 有人平时不做饭,只能在群里借电饭锅,或者独自囤4000元的自嗨锅。 14:10 猫生病了,只能远程买药。 16:40 天台上排队散步和遛狗的景象只存在了一天,现在是严格的足不出户。 18:20 羡慕携程的3+2混合模式,等轮到自己才发现,完全没有工作和生活的边界。 19:23 有的朋友被要求在家办公全程开麦,随叫随到。 20:20 互联网公司已经不说人话了,裁员不叫裁员,叫毕业。 21:20 努力建立在家办公的秩序,但大厦随时会崩塌。 22:40 忙着抢菜,忙着做饭,忙着开会,只想辞职。 23:50 西红柿和鸡蛋都要数着吃,打翻一瓶苏打水心都碎了。 26:10 给一户物资不足的邻居捐赠物资后,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 30:40 都听到这儿了,囤点东西?
- 打工日记 | 既然为了活命而工作,为什么又为了工作而卖命?
“既然为了活命而工作,为什么又为了工作而卖命?” 这是2019年豆瓣电影日历里的一句台词。看到这句话的那天我正忙着加班,身在互联网行业,加班是许多公司的隐性甚至显性要求。面试的时候 HR 会提到“弹性工作制”,这个弹性不是你以为的“想几点下班就几点下班”,而是“不管几点做完工作才能下班”的意思。 近期发生了一件十分令人痛心的事,又一位年轻的互联网从业者猝死,身为同行,身为同事,不禁让我和名媛再次问自己:我们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作为幸存者,我们怎么继续工作下去? 关于工作与生活,我写过的两篇文章: 烹饪、阅读、打扫、看展——996 夹缝中的理想生活 当我们在谈论996时,我们在谈什么 02:16 当我们说“卷王“时,我们在说什么?如何“不被卷到”? 05:06 陪父母聊天,读书,买花,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做很多。 06:12 我刚入行的时候,老板说:“想成长吗?哪个大公司不996?” 想早下班的时候,同事会大呼小叫:“你怎么这么早就走,是不是工作量不饱和?” 07:40 每次猝死事件发生后,我们短暂唏嘘,然后又很快投入新一轮的加班。 11:10 “361”绩效、末位淘汰都是公司刻意制造稀缺的管理手段。 12:30 风要停了,互联网行业风光不再。奋斗不再意味着高收入,躺平才是更多人的选择。 14:57 这几年的情绪积压,导致大家认为“内卷“的对立面是”躺平”。但躺平不是完全不工作,而是打工人的反抗口号。 17:00 不要做那个问同事“你怎么这么早下班”的讨厌的人。不要只关注工作时长,从我做起。 19:30 减少工作时间,倒逼自己提升工作效率。做那个在个人签名里写“晚上七点回家做饭”的人。 22:40 有的人能做到下班后卸载工作软件,上班后再装回来。 25:30 打工人的摸鱼小技巧:见缝插针下楼买酸奶,买咖啡,骂老板。 28:30 避免无效会议,从我做起,确保邀请参会的每个人都是关键必要的。 32:00 绩效、职级、年包都是公司的管理手段,不定义你的全部。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是交付劳动换取生活资本的手段。 34:00 从小父母说“你看人家谁谁谁”,在公司老板还说“你看人家谁谁谁”,我们为什么还在不停被单一价值观评判? BGM:<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来自音乐剧《汉密尔顿》
- 除夕夜,请回答普鲁斯特
就像每个UP主都录过room tour一样,每个播客主播迟早都会回答普鲁斯特问卷。 异地过年的除夕夜,我和男友以及两只猫一起录了这期播客,来回答大名鼎鼎的普鲁斯特问卷: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8.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的?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16.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的是谁?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19.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20.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25.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26.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2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2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片头&片尾音乐:鱼翅Fin-《我是我最后的目击者》
- 打工日记 | 写小说的理科生和学算法的文科生
我和鸡蛋的相识非常奇妙,源自于她在公司读书群里发言时,个人签名上挂着的个人blog文档链接。 我好奇地点进去,发现她写了很多篇文章,关注人文社科、女性主义、电影、说唱新世代、商业、技术、播客等话题......这跟我的兴趣契合度也太高了吧!我很快成为了忠实读者,积极评论点赞,刷足了存在感。鸡蛋的blog也不负众望地入选了公司内部评选的优质blog。 后来我们逐渐熟悉起来,得知我们分别在上海和北京,还约了有机会出差一定见个面。可下次再沟通,却得知她要离开的消息。虽然很遗憾,但也为她找到了更喜欢的职位,去了更喜欢的公司而高兴。恰巧鸡蛋也有录播客的打算,于是就有了这一期。 我们开始聊内卷、工作中的倦怠感,后面却聊起了不断学习和不为自己设限。最终我们得出结论,文科生也好,理科生也罢,没有标签可以定义一个人。 01:25 Blog使我们相遇。 04:00 你我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没有上帝视角。 06:00 只是一份工作,不要上头。 07:08 遇到工作中无聊的勾心斗角,假装自己是一旁看戏的旁观者。 11:45 过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15:25 Konw your game, hack the game, be the game.场上没有别人。 16:08 应届生进大厂,不一定是个好选择。 16:45 分数线被拉高后,内卷是否能提升我们的能力? 17:40 独立书店店员金句:爱是恨的内卷。 19:00 学生思维之“你做的足够好,大家就喜欢你”。 19:45 末位淘汰、361绩效都是人为制造稀缺的管理手段。 20:38 一个人就等于ROI是多少,人力成本是多少。 21:17 痴人说梦之“我们什么时候能像硅谷的人一样,下午在草坪上晒太阳”。 25:30 买了那么多付费课,你听完多少? 26:30 当文科生开始学算法,最难的不是和事打交道,而是和人打交道。 29:10 从市场策略转产品,HR直接拒绝简历。 31:45 过去在哪儿不重要,现在在哪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想去哪儿。 32:50 从来没有一个完全不迷茫的人。 34:30 去互联网,去考公,去当老师,去哪儿工作,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38:00 一个想写小说的理科生,和一个在学算法的文科生。文科生或是理科生都无所谓,没有标签可以定义一个人。 40:00 柏拉图的《会饮篇》,除了可以用来解释爱情,还可以用来解释自我。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拼凑自己的碎片。 40:35 人生不是找到赛道然后不停狂奔,而是寻找不同的碎片,拼成与众不同的一个我。
- 打工日记 | 创建自己的漩涡,用循环对抗循环
这是一期久违的单口播客,来聊聊继《当职场新人遇上职业倦怠》后,我的心态变化吧。 从鸡血到躺平,从低电量待机到寻找自己的母题。一颗不愿被拧紧的螺丝钉进了机器轰鸣的大厂,如此找到自己的信条并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是我的命题,也是很多人的命题。 00:40 持续性的迷茫之后,进入和自己和解的漫长寒假。 01:40 所有人都汇聚成了一条河,往同一个方向奔流。我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先选择放慢速度。 02:30 对社会期待没有所图的时候,选择低电量待机。跳出这个不停卷啊卷的机器,在一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遵从这套规则? 03:40 躺了一个月,我开始想做年度规划了。 04:14 不遵从世俗最优解,你要遵从什么? 04:55 少楠是我最想成为的产品经理的范本。找到自己的母题并钻研其中,做一个产品的手艺人,不在乎其他的纷纷扰扰。 07:40 不要为工作付出太多的情绪消耗,去寻找自己的母题,背离主流的预期。 08:40 大家都在前进的方向一定没错,但可能不适合你。 08:55 情绪是周期变化的,状态不佳的时候,就给自己放个假吧。 09:20 落日间的《系统内的自我技术》里写道,“我们要创建自己的循环,借用循环的力量去影响和干预外部的循环”,“如果以漩涡作为比喻来构想,现在的很多大厂的工作生活,更像是我们自己被拉着去围绕一个大的漩涡去旋转。”
- 打工日记 | 不干互联网还能干点儿啥(后篇)
经历了上次的录音事故之后,又一个无心上班的周五傍晚,我拉了还在工位上且没去开会的名媛,再次录了这个话题。事实证明我对这个话题是真有执念,果然还是很不想干互联网了。 感谢名媛帮忙打广告,顺便来推广一下我的公众号:影子书房。 01:00 上来先定调:更天马行空地来聊聊,我们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02:40 打开织布机纺织文档的纺织女工,在车间越来越没有成就感。 04:00 刘飞在即刻上发明的词汇:产品经理氛围组,指那些对互联网大事头头是道,又只会夸夸其谈的产品经理们。 06:30 近十年来,不管是选专业、选学校还是选行业,我从来没有跟从内心做选择。 08:30 名媛的理想:有一个小院,养猫,养狗,种菜,做艺术。 11:20 工作上忙着自我消耗,好不容易闲下来却发现离梦想越来越远。 12:00 白天做day job,晚上做艺术家。我是一个艺术家,在做产品经理挣钱养活自己。 13:20 工作上的事情不要记挂在心里,业余时间用来自我探索。 14:00 996也要在周日练乐队的朋友,让我们想起《机智的医生生活》。 16:30 一个勇敢辞职去做书店店员的朋友说:“我不想把时间花在让用户点广告上。” 17:10 一直被人生时钟推着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22:00 五点下班的人就一定拥有丰富又充实的个人生活吗? 23:50 名媛的两个艺术家朋友在过什么样的生活。 25:40 能不能过马伯庸的生活?一边工作一边创作,如此生活十几年。 27:00 工作一定要按部就班升级打怪?名媛觉得不那么紧绷会更轻松更有趣。 28:45 不知真假的互联网段子:应届生新人培训征集小组slogan,有人提议“5年升到4-1”。 29:35 “成功”的人生是不是一步都不能走错? 30:45 两人立下了自己的flag,把 TODO变成DO.
- 打工日记 | 不干互联网还能干点儿啥(前传)
无心工作的周五下午,我在大家的工作日历上约了一小时,还约了个会议室进去录音。 结果......某厂会议室的收音设备太差了,会议软件再怎么买媒体稿宣传,这个硬件是真不太行,底噪大到没法挽救。而且第一次尝试四个人同时录播客,我也缺乏相关的控场能力,话题逐渐向各种方向跑题。最后剪出来勉强能用的素材,不过十分钟。 感谢积极参与录播(mo)客(yu)的小七、博士和名媛,这次实在是对不住了,咱们以后单独约着聊,还得是用电脑收音。 00:50 怎么入行互联网,又为什么不想干互联网? 02:00 互联网裁员不再是“狼来了”。 02:55 比较影响了幸福感。 03:20 博士的“包子理论”,十万块实现财务自由。 03:45 名媛父亲的名言——前面有开汽车的,后面还有拉板车的。 04:30 可接受的经济范围内,想从事什么工作? 05:00 焦虑的来源是经济收入单一,一人被裁,全家遭殃。 06:30 什么样的工作有成长性?成为稀有的打工人。 08:07 实现了财务自由后想干啥?众人纷纷表示:不敢想。 09:00 35岁是道坎儿?资本刻意营造的紧迫感。 10:00 福建人家的院子到底有多大?
- 打工日记 | 我们这个厂真不是个好厂——当两名大厂文档纺织女工不想上班
“我们这个厂真不是个好厂。” “漂亮宝贝不想干了。” “老娘就是不想干了。” “一周有五天不想上班。” “ 我们这个厂你都待不下去了,你还能去哪个厂?” 是什么让两名大厂文档纺织女工不停发出上述的感叹,又是什么让她们陷入沉思,倒吸一口冷气。 互联网行业风光不再,大厂业务增长陷入停滞,甩锅和内卷不可避免,内心价值感的缺失......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让我们陷入屎上雕花和恶性竞争的泥潭,疯狂吐槽之余,也不得不沉下心来寻找让内心安宁的方案。 这次我又邀请到了大家都喜欢的嘉宾——名媛,聊一聊我们为什么天天在工位上大喊“不想上班”,但却又没有勇气不干了,那要怎么办。 02:10 为什么工作强度越大,反而越有劲头儿 03:00 我变了,我现在晚上回家只会说“他们又甩锅/内卷了” 04:00 作为文档纺织女工,你架起织布机纺织出来的文档有什么价值 05:00 一颗紧紧咬合的螺丝钉,只能纺织文档,纺织完也没法落地 06:10 多部门碰撞,目标不一致,彼此不认同,“对不齐” 08:00 合作方各种已读不回,被加急了就找理由搪塞你 09:00 不同厂的不同卷法,我们这个厂,我们这条流水线,只能无序竞争 10:45 你卷我,我卷你,上班如上战场,两国开战一样上头 12:40 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想得美,OKR完成了吗? 13:40 工作中人也被量化了,名媛=数据增幅,其他的事无人关心 16:50 我们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拧螺丝的人无法感受到电视机被制造出来的价值。你单位时间拧的螺丝越来越多,车间主任裁掉其他工友,再要求你拧得更快。 18:10 我们在小小的纺织间里,无论多努力纺织,黑暗之中什么都看不见 21:00 招的人越来越少,想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厂的门槛越来越高,我们的优势可能真的只有“比他们老”。 23:00 胃不好,老板画的饼吃不动。他努力工作的时候上升通道还没有关闭,可以升到4-1,而我们只能“入职即巅峰”。 24:30 《得意忘形》里的人生选择指南:保证不掉到基准线下,找机会一搏 25:10 我们这个厂你都待不下去了,你还能去哪个厂? 25:40 进了大厂,我的下一个职业目标在哪里? 27:20 不要把全部的价值感寄托在工作上,去创作自己的作品 29:20 我们为什么晚上回去要看短视频?可能是工作后的精神止痛 31:10 保持自己的职业敏感度,机会来了要接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