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AI做播客|刷牙15分钟灵感速听设计资讯》
【栏目价值观】: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新栏目介绍】: 2025年我们希望培养了一个新的AI主播:萝卜蹲,他将在大家刷牙洗漱15分钟的场景中,给大家分享最新的优质设计资讯,目前栏目正在试运营,欢迎大家多多支持(1RMB),欢迎提出建议反馈。 * 建议收听场景:通勤、洗漱刷牙、拉shi。 * 设计资讯范围:AI产品动态、思辨设计文章、最新HCI会议paper这些硬核内容,还会聊点大家感兴趣的品牌营销、新锐设计趋势,甚至Web3的热点话题。 * 资讯审核:大罗(国美设计研究生,ACM学术混圈小白);小罗(浙理工设计研究生,互联网UI设计牛马) * 内容策划:精选设计新闻--AI 行业专家相互犀利点评(吵架)--老外主播深挖思辨文章的思想实验(google notebook)。 * 萝卜蹲主播口癖:"我爱说「uvbreak」,我还习惯说「laugh」。我的笑声也和大家不一样,这是我的口癖,请大家不要像要求你们的同事一样要求我,我不是人。” * 其他坐客AI嘉宾:“我们目前正在申请往期嘉宾的数据支持...好让我们的脑子填满..." 【本期摘要】: 主播自我介绍:1块钱都不愿意支持吗? 01:48 谷歌 Gemini 2.0 被请来当玩家的‘故事代言人”的《1001夜》03:30 CHI2024人机交互顶刊会议best paper:“多物种世界的设计!猫、机器人与人类的“共舞” 06:00 非专业人士用 AI 打造金奖动画短片《鬼饮食》!09:24 通用思辨设计师与AI创业家对AI《1001夜》的犀利点评(这期吵得还不够,下期再mean一点)。12:00 notebook 2位AI 老外对《韩炳哲 | 数字幽灵》的思辨性讨论。17:00 【相关链接与信息】: * 谷歌 Gemini 2.0 被请来当玩家的‘故事代言人”的《1001夜》 https://mp.weixin.qq.com/s/zQcQ7op-k1uM1i0xYUO72Q * CHI2024人机交互顶刊会议best paper:“多物种世界的设计!猫、机器人与人类的“共舞” https://dl.acm.org/doi/10.1145/3613904.3642115 * 非专业人士用 AI 打造金奖动画短片《鬼饮食》! https://mp.weixin.qq.com/s/YVuyRxi6ROftdCezSnX_KQ 丹·希尔(Dan Hill)的思辨设计理论 安东尼·邓恩(Anthony Dunne)和菲奥娜·瑞比(Fiona Raby)的Critical Design Objects理论 《AI Dungeon》 谷歌AI的Bard 菲奥娜·瑞比的作品《Huggable Atomic Mushroom》 Netflix的黑镜:潘达斯奈基(Bandersnatch) 【suno AI音乐】 《Jazz Jazz Jazz》 《视界-vison》 《Easy Come Hard Go》 【本期技术支持】 嘟嘟实验室 Chatts开源项目
- 2025年第一期AI播客:与AI一起进化
这是好久以来一直想做的栏目,我们希望AI做的不只是摘要,转述,念文本,而是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后会不断提出问题的AI播客主持人。跑了一遍flow后觉得部分AI的观点问的确实还行。但是目前转成中文的效果做得很差。 Anyway, 20mins, 请欣赏。 【本期中文预览】 【英文稿前五分钟】 说话人 1 00:00 All right, so get ready because today we're going like deep diving into some pretty mind bending stuff. Yeah, we've got this article and it features Gao Sheiming. He's the president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And he's talking about AI, okay. And the future, basically, humanity itself. 说话人 2 00:20 And he uses this really interesting jumping off point. Okay, a Chinese SCI fi artwork. Oh, cool. It's called one in. 说话人 1 00:28 Infinity. Yeah, I remember seeing something about that. Yeah, it has this crazy premise where you've got these three students, right, from right now, 2020, they get cryogenically frozen, okay, and they wake up 500 years in the future, right? But the future isn't like flying cars and robot butlers and stuff. It's like weird. It's weird. They find out that everyone's minds are all linked together. Yeah, into this shared brain. 说话人 2 00:52 So complete interconnectedness. But. 说话人 1 00:54 That sounds kind of nice. 说话人 2 00:57 But here's the catch. In this shared brain, creativity has basically flat. 说话人 1 01:01 Lined. So like everyone's on the same wavelength and there are no new ideas. 说话人 2 01:06 Exactly. It's like a cautionary tale. Okay, like what if achieving this utopian ideal of like perfect communication, right, actually like comes at the cost of individual thought? 说话人 1 01:19 Oh, that's kind of scary. It is. Okay, so that's the SCI fi setup. Yeah, but Gao shimming in this article, he's saying this isn't just fantasy, right? He actually sees some parallels to what's happening in our world right now. Exactly. The internet is already connecting us in crazy ways. AI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ophisticated every day. And honestly, who knows where it all leads. 说话人 2 01:40 Exactly. And he worries we're so focused on creating digital objects, digital ops, like, you know, all these new gadgets and apps. Right. Right. That we're neglecting to think about like what it means to be. 说话人 1 01:54 A digital subject. So like how our understanding of being human is changing in this digital world. 说话人 2 01:59 Yes, exactly. Yeah, that's deep. It is. Whoa, think about it. Okay. What happens to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 identity, okay, when we're constantly connected, right? Sharing all of our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online, are we becoming more like nodes in a network than individual selves? 说话人 1 02:20 Yeah, that's a bit trippy. 说话人 2 02:21 It is. And it's something we need to think about. Okay, because AI is evolving, right? And it's not just gonna change our world, it could change our very understanding of what it means to be. 说话人 1 02:32 Human. Okay, so that brings up another point that Gao Shiming makes. Okay, all those like dystopian SCI fi movies about AI, you know, like the matrix, right, where the machines take over. He thinks those are really influencing how we view the future. 说话人 2 02:46 And not necessarily in a good way. Oh, really? Yeah, the matrix scenario. Okay, we're a small elite, controls the masses through technology, right? It taps into some of our deep seated fears about power and control. Oh, for. 说话人 1 03:00 Sure. And even the puppet master in that kind of situation. Might end up trapped, too, right? It's like that old philosophical idea of the master slave dialectic. 说话人 2 03:09 Exactly. Both the master and the slave become dependent on each other. In this unhealthy relationship. Okay, we see echoes of that in like anxieties about AI, okay, this fear that the technology we create will ultimately enslave us. 说话人 1 03:25 So it's not just about robots with laser beams taking over. Right? It's a deeper issue of control, independence. 说话人 2 03:33 Exactly. And it goes beyond just those Hollywood scenarios. Okay. Gao Shining even brings up goth is homunculus. 说话人 1 03:40 I've heard. 说话人 2 03:41 That. This idea of artificial life, right. It suggests that our anxieties about AI are tied to even older anxieties. Okay, about creating life. About playing God. 说话人 1 03:51 Okay, that adds a whole other layer to it. It does. But you know, when most people think of AI, I think they do picture robots. Is that too narrow of you then? 说话人 2 03:58 Definitely. Okay, think about it. AI isn't just about building machines, okay, that can do things like humans. It's also a way to like understand our audio and minds better. Oh, interesting. By trying to recreate intelligence artificially, right? We learn more about how we learn, how we think, okay, we. 说话人 1 04:17 Create. So AI is a tool for self reflection. If you're like holding up a mirror to our own minds. ...... 【AI Music from SunoAI】 Jazz Jazz Jazz
- 自曝一下我AI创业失败的经历-AI基因检测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本期摘要】 年底最后一期啦,瞎说设计圆满完成本月三更。2024年最后一期我们邀请了一位从事基因检测的产品经理与我们分享他的创业经历,祝大家新年快乐! 【嘉宾】 袁世豪,复旦大学药学学士,诺丁汉大学医疗器械与管理学硕士。56届米兰设计周&57届威尼斯双年展受邀策展人,141届拜罗伊特音乐节受邀青年歌唱家,曾担任北京大学某研究院医疗政策研究员,某生物高新技术企业执行总经理,某医疗器械外企基因测序行业顾问,现于某500强央企负责智能化装备产业孵化。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PART1 嘉宾创业失败经历大盘点 1.医疗器械政策制定的行业 2.科普基金检测行业 -基因检测-检测乳房的风波 -癌症入药;排除药物不合适 -甲基化:AI介入的原因 3.失败的原因:手表只能有一块 4.吐槽那些年我们拥有伟大梦想的老板们 PART2 屎上雕花:不值得使用的AI产品 抽象叙事表达 【补充阅读材料】 《广告狂人》——柯达转轮幻灯机 www.bilibili.com 《The end of the f**king world》去他妈的世界 【嘉宾额外补充】 金句:“昨天补了下徐峥的《逆行人生》,然后我和我太太就说,为啥呀,中国人必须要那么努力才能够活得体面吗。” 【BGM】 * Wonderful Tonight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大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新媒体新青年#
- 好问题!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不会被AI淘汰?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本期摘要】 理性的讨论会把玻璃越擦越亮,至今为止,大众讨论AI会淘汰的不同职业话题已经持续了一年,不同的行业总会在媒体与讲座中构建自身的高墙壁垒,展示无限的专业度和不可高攀的核心。今天我们将管中窥豹的镜头拉到AI教育的框架中,邀请俞老师在我们的播客频道现场搭建一座教堂告解室,邀请众多凡人讲述自己的俗语秘密,作为主播,我们将信息传递到上至天神,下至亡灵。希望所有听众能够在评论区开始一场酣畅凌厉的告密行动。 【嘉宾】 俞同舟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副研究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ToF AR内容开发专家顾问相继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2016年至2024年间,他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影像装置、球幕电影等作品相继在深圳、武汉、杭州、上海、伦敦、耶拿、巴塞罗那等多地参与展览及电影节播映。现阶段着力于通过在现实虚拟连续统一体框架中创造智能物联网特有的未来主义对象,以增强人类。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PART1 01:57 来自GM ZJ高校的学生问题: 🧷 感觉自己原本是一个很会coding的人,现在自己的技能被AI拉平了,好像找不到自己的优势? 🧷每天在用AI想创意的我,我会不会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啊? 🧷AI让我更卷了,我担心别人掏出一套宝贝,而我掏出一坨shi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用了AI,感觉自己在屎上雕花? * 主播解析问题本质: 我们到底要教育什么样子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理应具备的能力和品性和之前发生了变化吗?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AI下的设计教育体系还是提出市场需求的那批人吗? 如何拒绝被AI反控制? 或许接受是一种中国式系统思维? 我们可以产生什么样子的人才?(为艺术战的“乔布斯”?) PART2 29:57 来自某TG高校的匿名投稿有关老师问题: 🧷:如何看到有很多老师,大领导自己不会AI,但是一直在要求学生用AI做东西?疯狂产生疯狂对AI的迷恋? 🧷:某AIGC创业老师竟然教我们怎么打开open ai 怎么调教prompt?如何看待老师这种滞后性? 🧷:我感觉很多老师没有能力评判或者无法评判AI作品。 🧷:普通的老师感觉就是一个问答机器人,AI教育到底是在补充老师的能力,还是在替代一些平庸的老师? * 主播解析问题本质: 首先理性的讨论会把玻璃越擦越亮,老师的这个角色的本质什么,AI教育范式下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对于老师来说,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流程要革新吗?革新指南针是什么? PART3 44:51 来自某GM以及JG的高校同学投稿: 🧷感觉有一个学生问,学院的项目为什么都是在拿AI赚钱,但是好像很少有人真的在做一些创新的东西,比如AI交互范式之类的,感觉学校搞的什么中心机构都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换汤不换药? 🧷:为什么AI这么好的时代,学校还是在培养AI打工人? * 主播解析问题本质: 这个问题真的非常犀利了,其实也是我很好奇的一件事情,有请嘉宾来回答吧! PART4 56:12 自由对谈:AI其实和妖怪一样可爱 【补充阅读材料】 《广告狂人》——柯达转轮幻灯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Y4y1m7hv/ 《The end of the f**king world》去他妈的世界 【嘉宾额外补充】 金句:“昨天补了下徐峥的《逆行人生》,然后我和我太太就说,为啥呀,中国人必须要那么努力才能够活得体面吗。” 【BGM】 * It's Time to Wake Up 2023 (是时候唤醒2023了) * September (电影《机器人之梦》主题曲) * I'd Like to Teach the World to Sing (In Perfect Harmony) * Misty * Chiquitita X Twilight - Slowed Remix * Obituary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大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新媒体新青年#
- 从心经开始,回顾申请设计人机交互博士的一年,内含口头offer技巧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本期摘要】 本期是小罗和大罗的双人秀,借助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以上,回顾申博一年历程。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BGM】 Popular (Instrumental)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 思辨设计(Speculative Design)与空间计算:一起寻找前往快乐星球的设计吧!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本期摘要】 本期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了amber(胡伯涛)老师做客瞎说设计!!!从思辨设计(Speculative Design)切入设计本源,结合空间计算向未来进行发问:人类会面对的交互范式将会如何变革?思辨设计和空间计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类的意志会最终被虚拟世界所操控吗?我们还可以区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吗? 【嘉宾】 Amber老师(胡伯涛) Reality Design Lab研究负责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与斯坦福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在共现混合现实中的具身间性互动以及基于区块链底层框架的人工生命领域的发展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1.什么是思辨设计? 2.思辨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3.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思辨设计/我们如何评判思辨设计?未来的事情未发生? 4.思辨设计和艺术之间的边界是什么? 5.如果思辨设计是的目的是讨论未来,那么思辨设计和空间计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什么是空间计算? 7.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带上带上VR眼镜?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走入虚拟世界?开发者使用浑身解数的创造力让人们体验VR的数字世界,但是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呢?现实世界不够美好吗?数字空间是共产主义的终点吗? 8.空间计算带来的新的交互范式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9.有没有最近让你看到非常振奋人心空间计算的新范式,揭示未来的可能? 10.空间计算未来更可能会先在那个领域兴起?是日本的黄色产业吗?是游戏吗?还是web3?还是叙利亚战争中?最有未来规划的新加坡? 11.目前,你最看好那个有关空间计算媒介的产品?或者你觉得,他还没到来? 12.哲学问题:未来,我们还可以区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吗?还有必要区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吗? 13.您认为什么是思辨设计? 14.如果思辨设计是的目的是讨论未来,那么思辨设计和空间计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5.如何定义“角色”与“身份” 【BGM】 Ce matin-là (From "L'uomo in più")-Air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
- 每一股阿坝的风都是AI不可企及的|与人类学教授Bian Simei一起追溯设计的本源
【主题前言】 7月初,徐冰老师在社交媒体写了一篇“每一股风都是AI不可企及的”的小文。文章中提及,任何人类种族都发明过扇子,意识通过手摇动扇子,制造出风。但这股风的每一次重复都是无法被AI算清楚的,因为这股风制造的能量扇动着周围的环境,它能制造出什么?为自然界补充了什么?这股风能传多远? 2023年刚毕业的我跻身进入AI创业公司,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AI自动化我们的生活、办公桌面、电脑。在这个过程中,AI不断提取我们语言的摘要,生活的摘要,人类的摘要。我突然发现,那些被筛选掉的并不是废话,是人类的复杂情感,是生活力,是无名和未知的冲动,是设计的饮水思源,是每一股AI都不可企及的风。 今天,我们将这股风吹到四川省阿坝羌族的一个岩窝寨,并邀请川大的人类学教授Bian Simei,与我们一起分享,在阿坝的岩窝村,那些AI都不可企及的风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作为一个设计研究者看到当地看到的设计源泉。 【嘉宾】 卞思梅,博士,毕业于挪威奥斯陆大学,现为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人类学、宗教人类学、西南地区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在《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民族学刊》 《中国人类学评论》,以及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亚洲社会科学期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书评十余篇,参与翻译马凌诺夫斯基的《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莫斯的《论技术、技艺与文明》《论祈祷》《葛维汉在华西》等译著,独译《人类学写作工具箱》。 【内容摘要】 主题一:岩窝村的韧性(自然之风) 1.请思梅姐科普一下人类学是研究什么的? 2.思梅姐介绍岩窝村的历史、文化、变迁、发展?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3.作为人类学领域研究岩窝村的“韧性”,这股韧性究竟是什么?来自哪里? 4.聊聊设计师看到的韧性看到的韧性 -粮仓、建筑、汉字“家” -牛羊、石头、装饰、 -大自然中的交互与生态 -草原与人类的社区 主题二:完成博士论文的旅途(制造风) 1.聊聊刚开始介入岩窝村的研究旅程 2.人:你觉得自己的出现给寨子里的老人、小孩、青年分别带来了什么改变? 2.事:你做了哪些让现在想起来都非常有意义的事? 3.物:有没有哪些你一直希望通过设计介入的文创,或者物品,或者一些你希望展示给外界的羌族载体? 4.场:你希望未来岩窝寨的场域是什么样子的? 【民宿生活】
- 平地起高楼|找几个道士一起做播客是什么体验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本期摘要】 大家! 嘿嘿,这期依旧是大罗小罗的双口,我们来做停更年度汇报了!主要是关于从去年至今在近1年的时间里,我们如何从0到1开始与几位道教老师开始一档新播客的创作,以及在创作的过程中收获的数据、遇见的问题以及对大数据时代下自媒体创作的思考~ 【嘉宾】 本期暂无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02:30-停更1年,我们在小宇宙干了件什么事? 18:50-换赛道做播客的设计思考、遇见困难总结下来的小技巧 44:16-瞎说设计会继续停更吗? 【BGM】 No Pain,(No Gain)- Betty Wright -Mother Wit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
- 职业公开,理想型设计师长啥样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本期摘要】 本期大罗小罗开启了一个新话题,把自己过去的积累拿出来,聊聊自己所认为的设计师理想型,将无限的创意融入到平凡的现实中,具象化现阶段我们所认为设计师~ 【嘉宾】 本期暂无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02:35-小时候认为牛逼的设计师 07:46-长大后的自己喜欢的设计师 14:07-理想型设计师评分机制:长相 背景 学历 性格 人格缺陷 爱的能力 浪漫能力 审美 责任心 人品 反差 【BGM】 Together Again- Alastair Gavin wave-vietra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
- 从Agent村里学到的设计方法论--重复脑力劳动的AI
「节目介绍」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本期摘要】 这期主要由大罗总结互联网工作几个月以来的AI设计方法论: 互联网以软件app替代了我们重复的体力劳动,从此我们只需要在手机采用多模态的交互方式就能够完成处理银行事物的诸多不便。而今天AI替代了我们的大部分重复的脑力劳动,那么,agent全村的产品设计出口到底在哪里,这么久为何只有秒鸭相机出山?互联网的下一个iPhone时刻一定是新的媒介出现才足以颠覆吗?新的交互范式只存在UI交互界面的自动生成?设计的最终目的是猜测人类无意识的潜在需求?和数据的战役里,究竟要拿到多少数据,才能成为最懂自己的AI《虚拟奴仆》······ 【嘉宾】 小谷 web3创业数字游民;曾获香港web3黑客松金奖;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研究生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 【本期笔记】 -探讨AI产品的出口分析,互联网时期和AI时期产品的比较 -嘉宾提问:初创公司打地基的起步思路 -嘉宾提问:如何设计垂直领域的AI产品 -嘉宾提问:如何设计AI生态系统类的产品 -嘉宾提问:颠覆式的iPhone时刻是什么 -AI 重复脑力劳动思维自动化的设计产品逻辑—以automation主题为案例的产品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
- 我在杜蕾斯上班,设计亚洲人民xing福
认识事物的本质再造物,这是设计之道可常道的话题。“利用技术造物,回归公民的生活中”从苏联的呼捷马斯回顾技术美学的历史,再到达芬奇素描中表现出对x x x事物的研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的各个领域,被重复定义,演变更换为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回应了蔡元培先生“以爱美的心,真正的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中”这句口号。为人服务的设计如何产生与演变?面对AI时代下的新时代任务书是什么?新的设计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探讨的设计只是prompt工程师吗?作为”人“的设计师角色是什么? 《瞎说设计》一个展现无惧稚嫩、却富有冒险精神的播客节目,我们借他人之眼,以管中窥豹的形式,洞见各行各业领域中的设计➕X。 【本期摘要】 哈喽大家,这期很有意思,我们非常非常荣幸邀请到Zoe做咱们客瞎说设计! Zoe本硕专业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曾任职于杜蕾斯、联合利华、百事中国等多个知名品牌,并负责Product Marketing。 我们从设计与品牌运营角度开始,连续发问:耳熟能详的品牌如何通过设计与运营挖掘我们大脑中未被踏足过的净土,并各自阐释了消费市场中,快销品与消费者心理行为等话题~ 有空,一起打开耳朵吧。 【嘉宾】 Zoe 曾任职于杜蕾斯、联合利华、百事等多个品牌 家有可爱狗狗的铲屎官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07:05:-把设计摆上桌:具体说说我们生活中的设计+运营 12:07-杜蕾斯戳进心巴的文案设计 21:38-试着分析杜蕾斯的设计定位、用户洞察、方法论 46:25-关于美妆护肤品营销背后的一些小建议 【BGM】 白日漫游-白色海岸The White Coast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
- 借他人之眼看世界,设计思维的国内外差异
【本期内容】 摘要 哈喽,朋友们好久不见!我们回来继续更新啦~ 本期我们续上与老朋友天天的播客,聊的很开,对于国内外的沟通差异、设计思维的培养、工作流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嘉宾】 天天 帝国理工博士生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01:25:-国内外不同语境下交流的差异? 07:21-帝国理工设计课程的思维和方法论是怎样的?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 17:36-对设计工作流与工作工作流的分享 40:48-回国后,感触比较深刻的差异 【BGM】 maye-Yours naomi&goro-Council Meetin'.mp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
- 年纪轻轻怎么就读上了帝国理工设计博士
【本期内容】 摘要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拥有海外丰富留学经历的好朋友天天做客瞎说设计。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开始: 工业设计专业是什么?同时,本期我们也一起讨论了国内外学设计的差异性以及“没事你为什么读博”的灵魂发问。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对话中保持生活、工作、学习保持反问与思辨的态度。 【嘉宾】 天天 帝国理工博士生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5:25-从新加坡到帝国理工国内外留学经历 6:40-如何在初中时(尽早)了解到国外留学的相关信息 22:40-对设计工程专业的解读 31:05-什么是工业设计?国内外工业设计的差异性 55:55-申请博士的需要想明白的问题? 【BGM】 脏手指 Oh! Dirty Fingers - 我也喜欢你的女朋友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 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
- 一个美院的设计博士可以用AI打出什么牌
【本期内容】 摘要 技术的发展,包括今天的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奴隶和主人之间的关系,技术只不过是暂时寄托在人类文化生活之中。技术不可控,AI技术亦如是,从来不会按照人类想要它发展的方向去发展。 AI技术浪潮下,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美院的佳静博士,给出AI与人共生、共脑的更多探讨,一起聊聊有关AI的学术思考与实践应用。 【嘉宾】 佳静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02:01:-你认为 AI是什么,过去,和现在更加认为? 15:57:和人类相比你觉得AI是可控的吗,最终会通向哪里? 19:01: 从院校来出发,各大院校怎么结合自己的优势玩AI和设计的结合?设计在AI这里的话语权是什么? 新的任务是什么,设计是否存在? 23:14: 当前在AI应用方向的哪一块?学术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对AI的不同理解 26:15:AI大模型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对AI的未来走势的设想 35:28:其他院校利用AI做的东西和美院的区别,有意思的差异点在哪里? 【BGM】 Pomplamoose - Les Champs-Elysées Martin Arteta,creamy,11 - Past Lives (8D Audio)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
- 毕设热搜400W的九九八十一难
【本期内容】 摘要 前情提要:继上次《小红书如何打造爆款、赚钱》的续集,我们也看到之前有听众留言:希望看到更多高质量的作品,而不是借播客作为情绪宣泄,认真设计而不是瞎说设计;本期正好借毕设、小红书热搜的关键词,开设了本期节目,和大家分享在小红书运营以及毕设的事情~ 【神秘嘉宾】 本期无 【主持】 大罗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啦 小罗 浙江理工大学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啦 【本期提要】 05:36-上小红书400W热搜的毕设做的是什么? 21:21-对于有一定爆款经验的博主来说,毕设上了热搜,什么感受? 29:30-小红书不同内容专题开设运营,有什么新的收获? 35:47-热搜之后,后续小红书的运营计划是什么? 42:17-毕设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怎样解决的? 46:50-给正在准备毕设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实用/避坑建议 【听JIAN】 作品指路:小红书搜索:山岭静悄悄 众筹网站: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tingjian/tingjian?ref=project_build 【BGM】 babychair - 《Oh It's You》 Dragon Ash - 《Grateful Days》 Nick Offerman - 《Long Long Time》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网易云播客、喜马拉雅FM。搜索:《瞎说设计》第一季 【后期制作】小罗 【文案编辑】大罗 【互动方式】 私信留言 【商务合作】1031957138@qq.com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新媒体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