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0 | 时尚老友记 聊聊中国明星攻占时装周的鼎盛期什么样
【主理人来信📨(本期节目简介、概述)】 本期是EZ fashion 与《风度men's uno》杂志联合制作。 本期议题来自Didi的邀请,作为《风度men's uno》杂志全媒体时尚内容总监的他,年初前往米兰和巴黎,参与2025秋冬男装周,因大环境影响和品牌决策的缘故,本次男装周的热度降至近年来的最低点。往日星光璀璨的秀场,如今仿佛星光不在。于是Didi便有意邀请我们一起聊聊这个选题。与我们的老朋友Jermey一起,聊聊我们共同战斗在时装周一线的故事。 秀场前后拍明星花絮的didi 时装周与我们,是一段不长的情缘,早期时装编辑的时装周经历。2010前后,可以说是男装周的黄金时代,那时社交媒体还不似如今这般发达,品牌宣发的渠道依旧是要靠传统的纸媒和门户网站(以及由他们运营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也构成了男装爱好者们获取第一手资讯的主要渠道。 与美美看秀的杂志编辑不同,我们的嘉宾didi和Jeremy作为门户网站的编辑,奔走在时装周的前线,每天掐点赶地铁赶秀场,精打细算电话流量,排明星访问和街拍。 后来,在社交媒体介入,博主们开始收到品牌邀请。去秀场看秀,用第一手资料和更为个人、去媒体化的视角来讲述品牌故事,品牌的影响力开始在互联网上显现。大众对于秀场的关注也随着发表意见门槛的降低而增多。品牌同样在这样一个浪潮里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媒体形象,用自身影响力来“反哺”男装周。 我跟Eve,也曾经作为品牌方是时装周的一环。那时的每季秀场,如人类学的岁时祭仪,作为我人生的标尺。哪个同事是20年秋冬生的孩子,哪个同事是18年春夏来的。时装周,是我们职场的坐标系。里面排布着品牌公关的男装周:座位、日程与预算的博弈之道。 聊到时装周,除了这些,绕不开的还是艺人的加入。媒体带个明星看秀,要花多少钱?得接多少广告才能cover成本,甚至再赚回广告费? 以及,最难搞的艺人老师是谁?最崩溃的事情是什么? 我们聊了近两个小时,会分两期分别发布。 秀场前后拍明星花絮的didi jeremy与女明星 秀前给明星选服装的我 录制播客的我们仨(eve在上海,她当时在复旦的校园里,所以我们的播客背景音还有鸟叫。)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时尚书籍《美丽的标价》译者 【Timeline】 03:41 时尚编辑看秀都做什么? 11:33 中国明星攻占巴黎 19:24 现在给中国区的秀票少了么? 24:20 艺人如何去时装周看秀?真的是批发给票吗? 32:48 带个明星团队去看秀,成本多少?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蛋挞(播客公社)
- 49 | 从春晚中式礼服到国际秀场 希望你也有最爱的中国设计师
我是一直拒绝把“中国元素设计到衣服上”称为“中国设计”的。 很多人把设计当成炫技——拼流行元素、面料拼接、酷炫形式。要么是有西方的影子,要么是「伪东方」的表皮包装。 本期,我们从春晚上的中国品牌聊起,聊到走向国际秀场上的中国设计师们。 希望未来的中国设计,不只是“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而是真正的向内求索向外破局,回归文化的深度,把服装当成思想,而不是生意。(这话说的,似乎服装本身,确实是一门生意==!) 和之前一样,如果要看图片,请移步小宇宙。 今年的春晚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表演嘉宾选择了中国设计的服装,春晚时尚科普,国际大牌好像少了很多。 在重要场合穿东方设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2005年的met bal,主题就是镜花水月。 设计师郭培被誉为“中国高定第一人”,蕾哈娜就在那年穿了她设计的礼服走了红毯。 提到时尚与中国,就不得不提宋怀桂。在圈中名人的节目中,已经很多篇幅谈到过这位中国“时尚教母”了。她是皮尔卡丹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时装模特队,也是著名的马克西姆餐厅的老板。 23年底的时候,在香港M+美术馆举办过过宋怀桂回顾展,(很巧,24年底的同一个展厅展览的主人公是郭培。)以下图片来自我看展拍摄。非常具有80年代风格的礼服、皮尔卡丹来中国时与穿着统一的当时中国人民的反差。还有80-90年代在中国的时装表演。 ELLE中国创刊号 Uma Wang ,王汁,与现在的年轻中国设计师不同,并不是本科就在海外学设计了。她出身中医世家,父亲取名“汁”是精华的意思。毕业于东华大学,后去圣马丁深造。在2003年就在伦敦创立了Uma Studio,后来直接用了Uma Wang做品牌名,一眼就能让人看到设计师的DN A在哪里。最开始是的,对道德经的引用,用中药浸泡label,但慢慢的东方美学变成了设计上的留白,变成了服装上仅裸露出的白皙脖颈。 现在她把品牌搬到了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她的作品也没有一直围绕了中国5000年的元素在设计。芭蕾、弗里达、文艺复兴、吸血鬼,她也做西方叙事。刚刚发布的2025秋冬成衣秀上,她就以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画作《圣母玛利亚》为灵感探索女性在空间中的存在感。但对于羊绒材质的运用、华丽的锦缎、茶染处理和手工刺绣等,依旧是品牌内核的延续。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时尚书籍《美丽的标价》译者 【Timeline】 02:34 把红色都翻出来!seeding 春晚服装的陈年旧事 08:54 那些国泰民安脸的主持人 是怎样穿春晚礼服的 20:25 中国时尚 三阶段 27:21 80年代的中国能有多时尚 绕不开的皮尔卡丹与宋怀桂 36:17 时装周不再神秘 新媒体也让中国时尚快速发展 39:52 聊聊我最爱的中国品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此生挚爱)Uma Wang 45:01 中国文化是来处,是意, 不是形 【延伸阅读】 总不能给大家看春晚重播吧! Uma Wang 2025 秋冬 成衣系列 请您欣赏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
- 48 | 静奢太无聊? 聊聊极繁主义的花团锦簇
外网有博主出来”炮轰”时下流行的静奢风“无聊死了”。时髦精们都去哪里了! 华妃娘娘也讲过,穿衣如做人,要花团锦簇,轰轰烈烈才好。从什么时候,时尚要变成“长期主义”了? 本期,我们聊下静奢风的另一面——极繁主义。 关于静奢风,我们已经讲过两期了。 * 静奢风是经济下行的体现吗? 特点:强调低调、极简和高品质,注重面料品质和剪裁,颜色低调饱和度低,少品牌标识。 代表品牌:Lora Piana、The Row、BV。 流行原因:可能是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体现???? * 极繁主义: * Zoe认为的代表人物:乾隆哈哈哈。 * Eve认为:盛唐时期,服饰华美繁复,女性地位较高,服装配饰多样。 * 西方起源:17到18世纪的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后在工业革命后渗透到服装领域。 * 品牌案例:Gucci:米开理执掌时期风格极繁,23年新设计师上任后变为静奢风。Valentino:高定秀奢华但有所收敛。Dolce & Gabbana Versace 可以单独开一期聊一下 Gucci * 时尚到底是什么? 当下审美回潮:人们可能对静奢风产生审美疲劳,极反主义有回潮趋势。 个人时尚表达:时尚用于表达个性,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风格,而非被消费主义左右。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时尚书籍《美丽的标价》译者 【Timeline】 00:26 时尚在静奢的引领下变得无聊了吗? 04:12 静奢是经济下行的标志吗? 08:32 乾隆——极繁主义代表人物 20:02 什么是极繁主义 28:14 极繁主义标志性品牌 35:09 时尚是潮流易逝还是风格永存 【延伸阅读】 关于之前的静奢内容: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蛋挞(播客公社)
- 47 | 海派风华:上海滩的时尚与文化密码
本期是线下录制,作为第三届CPA中文播客文化节的收官之作,CPA中文播客社区联合艺术时尚节目EZ Fashion举办了一场“海派风华”文化沙龙活动。在上海表、LIU YUNG MING品牌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了不同行业的朋友,来一起聊聊上海的海派文化。 什么是“海派”文化?身处上海的我们自己,何尝又不是组成当下海派文化的一部分呢 • 溯源:追溯近代上海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介绍“海派”作为东西文化交融的象征。 • 核心特征: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时尚前卫,上海滩作为文化风向标的历史意义。 • 互动讨论:你心目中的“海派”文化是什么? 海派时尚的历史演进 1. 近代上海的时尚变迁 • 民国时期: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的碰撞,造就了“海派”风格。 • 旗袍文化:作为代表性服饰,旗袍在形式、材质上的演变记录了时代的潮流变迁。 • 20世纪初的摩登女性:上海滩女性如何通过服饰展示个性与独立。 2. 代表性时尚元素解读 • 服饰:旗袍从实用到装饰艺术的转变。 • 妆容与发型:简约精致的现代风与当时的西方影响。 • 配饰:玉器、丝绸等结合时尚与功能的文化符号。 当代海派时尚的传承与创新 1. 现代设计师如何重构海派风格 • 本土设计师视角: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传递海派文化元素。 • 经典案例品牌解读: • Louis Vuitton:融入旗袍面料、盘扣等中国传统元素。 • Chanel:黄浦江大秀 • Dior:通过旗袍和刺绣元素展现海派文化的高级定制工艺 • LIU YUNG MING: 复古优雅气氛融入当代,为女性带来更多自我力量。 2.“上海表”作为“上海制造”的代表 上海制造,在50至70年代的社会背景下,汇聚了领先的工业技术,成为了国家最大的工业中心。众多来自上海的工业制造品,如江南造船厂的产品、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都是最佳品质的代名词。 • 品牌历史:1955年创立,承载上海制造的工艺传承,并深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品牌创始商标的设计灵感便源自上海大厦;在工业制造一味追求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品牌却率先拥抱了国际化时尚,其腕表设计不仅注重技术,更追求美感,先后推出了彩色盘面、彩色玻璃表镜,以及各种异型造型的表壳,这些在当时来说都是引领潮流的创举 • 设计与文化结合:表盘融入上海园林、老建筑等意象。 1. 复兴·九曲映月、喜上眉梢:用东方工艺金雕技术,勾勒东方园林/东方文化韵味 2. 复兴·千里江山:取顾绣之魂,用精微绣工艺,勾勒《千里江山》 1. 致敬·创历者繁花特别款:携手《繁花》小说,盘面灵感来自小说的第一幅插画里的东正大教堂内的穹顶花纹,寓意繁花人生; 2. 致敬·创历者繁花特别款新年限量版:汲取《繁花》小说插画中的屋顶元素,将上海老房子的红瓦屋顶巧妙融入表盘设计 1. 摩登·水晶系列:灵感借鉴兰心大剧院里的水晶灯,展现复古和摩登的魅力融合 • 创新与传承:机芯研发与国际工艺的融合,打造具备文化意义的腕表产品。 THE BUND · 时迹蛇年限量款:THE BUND·时迹系列以留声机为灵感,将传统卡罗素与表盘相结合,使得盘面在表壳之中每小时自转一圈,如唱片于留声机上旋转,让珍重时光留下可视的轨迹。 文化深度对话 1. 海派文化的全球影响 • 上海时尚文化如何成为国际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 海派精神对现代都市文化的启示。 2. 时尚如何记录社会变迁 • 不同时代服饰风格背后的社会故事。 3. 女性在海派文化中的角色演变 • 从传统的家庭角色到独立的时尚领袖,女性如何影响文化风潮。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时尚书籍《美丽的标价》译者 【Timeline】 8:48 什么是“海派”文化? 21:19 海派时尚的历史演进 26:36 LV设计融入旗袍面料、盘扣等中国传统元素 30:35 Dior海上花 35:11 Chanel黄浦江大秀 41:41 上海表历史 48:25 上海表设计与文化结合 【延伸阅读】 【香奈儿】巴黎·上海 短片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蛋挞(播客公社)
- 46 | 为什么我们不穿高跟鞋了?
本期,从一个高跟鞋品牌开始,跟大家谈谈,为什么我们不穿高跟鞋了? 《欲望都市》,应该是很多跟我一个时代的女孩子们的时尚启蒙影视作品。我认识了爱鞋如命的Carrie,也认识了 Manolo Blahnik。 Manolo Blahnik(马诺罗·布拉尼克)这个品牌由西班牙设计师Manolo Blahnik于1970年代初创立。Blahnik自小便展现出对艺术和时尚的浓厚兴趣,早期他曾在巴黎学习建筑,并与许多知名设计师、艺术家有过交流。1970年代初,Blahnik开始涉足鞋履设计,并在伦敦的Bond Street开设了自己的鞋店。 Manolo Blahnik 第一个登上《vogue》杂志的男人 黛安娜王妃也是Manolo Blahnik的粉丝 Manolo Blahnik从1993年春夏起,他就开始为Galliano的秀提供鞋履。在发布John Galliano 1994年春夏系列后 ,Galliano依然一贫如洗,睡在巴黎朋友家中的地板上。靠anna wintour组局,找到了投资人资助1994年秋冬秀。而Manolo Blahnik仍然是鞋履赞助。Galliano用两季发布吸引了两个投资人注资,他终于负担得起巴黎11区的一个小工作室、有了自己的高定客人。再后来,他被任命为纪梵希的创意总监,也是在法国第一个执掌高级订制的英国籍设计师。又过一年,去了Christian Dior。可以说Manolo Blahnik是识于微时的伙伴。 从差不多10年前开始,宇宙大牌们的运动鞋款自上而下席卷时尚圈。似乎很多之前要靠高跟鞋的固定搭配,都被平底鞋/小白鞋甚至是老爹鞋取代。 女性在生活中,职场中,甚至是在正式的晚宴场合,都不必一定被要求穿高跟鞋了。 你还在穿高跟鞋吗? "穿上高跟鞋,我们获得的不是身高,而是被规训的姿态。当我们学会卸下它,才发现站稳的不只是脚跟,更是自我认同。"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Timeline】 00:14 关于高跟鞋和Manolo Blahnik 10:10 为蜥蜴制鞋的快乐西班牙男孩 14:17 Manolo Blahnik从60年代的伦敦开始,为什么是伦敦? 22:12 第一个登上vogue的男性 22:46 纽约与欲望都市 25:41 与海盗爷 John galliano 时尚大咖们的小圈子 33:07 只有真心爱女性,才能做出美的设计 38:23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不穿高跟鞋了? 42:23 从来不是谁的时代,而是时代记住了谁 【延伸阅读】 【纪录片】最伟大的鞋履设计师 | 永不褪色的优雅Manolo Blahnik《马诺洛:为蜥蜴制鞋的男孩》👈🏻(传送门)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蛋挞(播客公社)
- 45 | Ralph Lauren 的美式时尚故事 美国梦与老钱风
嗨咦,EZ Fashion的听友们,大家好! 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我们补个之前留的坑,聊聊Ralph Lauren,我们在老钱风那期留了个开头。这次补上。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样,最早是因为我们的老友Rachel Green在Ralph Lauren做买手才知道这个品牌的。然后就是要把领子立起来穿的Polo衫。似乎这跟它秀里的“老钱风”LOOK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就从秀款VS店铺里的commercial look开始聊起。 然后就是关于Ralph Lauren先生和他的家族创业故事。 1. 关于Ralph Lauren 他和妻子都来自二代移民家庭,少年夫妻结婚60多年,生三个孩子。小儿子还是老布什的孙女婿。 • 出生:1939年10月14日,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 • Ralph Lauren 出生在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父母来自东欧。他从小就对服装和设计有浓厚兴趣。 • 他年轻时并未接受正式的时装设计教育,而是在夜校学习商业课程。 • 1967年,他借了5万美元开始创业,设计并销售宽版领带,这种独特设计迅速受到欢迎。 品牌发展历程: * 1967年:Ralph Lauren 在纽约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并推出了第一款男士领带系列。 * 1969年: Ralph Lauren 成为纽约布鲁明戴尔百货店第一个拥有独立品牌区域的设计师。 * 1970年: Ralph Lauren 推出了女装系列,包括男装风格的西装。 * 1972年:经典 Polo 衫诞生,把品牌叫POLO 因为他一直喜欢运动。 * 1980年代:国际扩展 * 1997年:品牌上市 1. 美国人的创业故事。 * 60年代黄金时代的创业故事,简单来讲,美国人啥都没有,但帝国需要有。需要有艺术,他们有了波洛克;需要有建筑,他们有了赖特;需要有动画片,有了迪士尼;需要有代表每个人的时尚,他们就有了 Ralph Lauren。 * 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创业故事,找创业想法——融资——做营销——做广告。他甚至没有经历很多挫折。 1. 爱情与事业 不仅仅人需要稳定的内核; 企业家也需要稳定的后方,作为直男的RL,很多灵感来源来自自己的家庭和妻子。 4. 设计 * 讲一下女装吧 1)女性解放的结合。他太太会去买男装,带领带,衬衣,在男装工厂做的。非常男装的方式做女装,如袖口,工作感觉等。 2)简单生活,忙碌但快乐。这些女性是简单和快乐的。他跟上了美国,跟上了美国女性的解放,自由,觉醒等。 女性是清醒的,干净的,美国的——你看,还是美国的。 3)家庭第一,家庭大于社交活动 4)孤独与安全感,层次感与成功 * 为什么RL看起来并不时尚?或者他的时尚风格是什么? 1)这个其实可以从第一个问题中看到。剪裁,轮廓,材质,元素,风格等。这些 Ralph Lauren有多少? 2)他的时尚很多来自要用的东西,当下的时尚 1. 为什么现在老钱就是 Ralph Lauren? 是对理想化老钱的塑造,是营造了ta 对老钱生活方式的向往。马球/游艇/乡村别墅是中产阶级的向往。 2024秋冬秀场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Timeline】 01:59 为什么秀款和店里的货差异那么大? 08:13 品牌故事:不是时尚设计,更像美式创业发展史 12:43 为什么Ralph Lauren看起来并不时尚? 15:00 美国需要 Ralph Lauren 时尚,美国梦与美国人的创业故事 20:06 为什么Ralph Lauren就突然老钱风了?谁家老钱风穿牛仔? 28:20 品牌营销没有中间赛道 31:40 创始人既要是设计天才又要是商业天才 【HBO纪录片】美国著名传奇设计师拉尔夫劳伦《Very Ralph》👈🏻(传送门)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蛋挞(播客公社)
- 44 | 设计性感,而不是性感设计:汤姆福特的时尚和人生哲学
一直以来都是我来写主理人来信,这次我决定贴Eve的“朋友圈信” 来自Eve: 我和zoe小节目 ,12月加油! 1.谈汤姆 关于Tom Ford这个人 “他来面试时,穿得像Giorgio Armani的广告模特。” 关于Tom Ford品牌 43岁,他离开Gucci。他说离开Gucci: “给商品贴上gucci商标,就会畅销。” “我和Gucci的关系就像婚姻,夫妻二人胼手胝足,养育了两个孩子,(gucci和ysl),生活中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房子里。某天回家,发现门被锁住了,老婆和另一个男人在里面” 记录片里,他说离开Gucci的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calendar是空的。之前是满的一天天的,都是会议。然后,从离开的第二天开始,就空白了。那种,退休的落寞吧。 Tom Ford时期的Gucci 广告 他真是把gucci和开云带上叠峰的人。你说一个99年怎么会用名不见经传的Tom Ford,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gucci其实并不是现在的gg。1999年Tom Ford担任Gucci女装设计师时,Gucci面临诸多困境: 1)财务危机:当时Gucci深陷经济危机,整体财务状况不佳,销售额和利润下滑,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下降. 2) 管理混乱:公司内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层与设计师之间存在创意理念冲突,家族内部纷争不断,决策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品牌的发展和运营. 3) 品牌形象受损:一方面,品牌风格老化,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Gucci家族内部的丑闻不断被曝光,包括买凶杀人、豪门争产等,这些负面事件严重损害了Gucci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使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端、优雅形象大打折扣. 4) 市场竞争激烈:奢侈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他品牌不断推陈出新,Gucci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方面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导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占. 2.谈美 23:12 从小对美的偏执 他说:“如果我遛狗,我也是巴黎最美的遛狗人。” 3.谈设计 27:34 他对自己的定位:商业设计师。“他的产品有保质期的,这些产品会给你带来生活上的快乐与满足,但不会让你幸福。” 他的设计风格:实穿与优雅兼具/性感与大胆 4.时尚 35:10 不做回头事,是时尚的本质。 对现在时装秀的看法 5.谈风格 40:50 Gucci YSL Tom Ford 6.谈爱情 47:01 “如果你遇到一个好人,一定要把他留在你的生活中。” 从1986年开始,到他的爱人2021年去世。 ——那是一个美好的爱情的故事。天雷地火 7.谈生活 51:03 8.谈内心世界 53:09 9.谈身材 10.谈性感 55:14 物化女性也物化男人 “现在的人穿的比1990年代或21世纪初的人从头到脚穿的都多。” 11.谈电影 1:05:50 他说:“电影与时尚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都是过眼云烟、镜花水月。” 离开Gucci的第五年,他开始转战电影圈。 2009年,他拍摄的以同性为题材的处女作斩获了多项国际大奖。 55岁时,他的电影《夜行动物》获得好莱坞最具突破导演奖。 他是时尚圈里最会拍电影的,而在电影节上他又是最时髦的那一个。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Timeline】 01:25 这期讲的是本什么书? 07:22 Tom Ford :年轻时试错成本真低 一门心思勇闯时尚圈 13:57 30岁进入Gucci 到43岁离开 关于90年代的Gucci 19:08 Eve亲测 TF式咖啡唤醒一天教程 35:32 小黑裙凭什么卖这么贵? 47:01 当相伴40年的伴侣突然离开后,你会怎么样? 55:14 聊聊性感,聊聊身材 本期讲的书 纪录片 👈🏻(传送门) 秀场 Gucci 1998 ss 👈🏻(传送门) YSL 2004 fw 收官之作 👈🏻(传送门)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蛋挞(播客公社)
- 43 | 时尚对话:如何运营一家买手店
本期还真不是广告。 我们一直有通过节目访问时尚/艺术行业工作相关的人,带大家了解时尚产业不同环节。 买手,我们很多期节目都提到了,但一直没有邀请过买手来聊。 本期,我们邀请了Eve的朋友,在上海开了十年买手店的Yilei聊聊她,typical 上海女生,非typical买手的故事。 我知道有些买手朋友也是我们的粉丝,如果你感兴趣跟我们聊聊你的故事,也请联系小助理投稿。 当然,如果你是时尚艺术的从业者,想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也可以啦。 【timeline】 3:49 Yilei的买手店 6:41 街边的买手店,是谁在买?下次请勇敢推门进去 11:13 做买手需要什么样的特质? 20:00 关于买货选品 31:19 长久的坚持做一件事 35:53 电商和社交媒体的兴起, 如何摆脱危机感? 47:37 买手店做成沙龙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时尚书籍《美丽的标价》译者 【嘉宾】 Yilei的买手店叫XINLELU, 但地址在陕西北路 延伸阅读 Colette纪录片 www.bilibili.com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
- 42 | KOL (时尚博主)的职业陷阱 小心,慎入!
前段时间给自己放了个暑假,本周复更! 请来了我跟Eve的多年好友杰瑞米,来聊聊他从时装编辑转型成为时尚KOL后的故事。 也谈谈,时代发展下,时尚博主这些年,从博客时代,到微博平台,再到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变化。 (本来这期打算叫从0开始教你做时尚kol的,但似乎当下只需要多买多开箱,就能在各大平台获得流量了。) 现在做时尚博主,只需要买买买就可以了吗? * 时尚博主的定义与概念 时尚博主最早叫fashion blogger, 听这个英文名字就能知道是博客时代的产物。 1. 造型/穿搭,时尚街拍 比如:Chiara Ferragn,做的眼睛的鞋。 2. 时尚评论人,做秀评和红毯点评 3. 进入微博时代,短平快的资讯报道加入进来。总结每一季品牌的趋势,发秀图,解析明星私服。 4. 小红书,抖音,B站上的时尚KOL都是买买买人设吗? * Jeremy的个人经历:成为时尚博主的契机与初期挑战 3. 时尚博主与时尚产业的关系 * 博主如何影响品牌营销与消费者行为 * 时尚博主在品牌推广中的角色:代言、合作、产品推荐 早期:像时尚媒体那样发稿,参加活动发稿 发展:成为明星,待遇,看秀,街拍 进阶:做主持人,客座主编,出联名款。甚至做自己的时尚品牌 * 嘉宾的经验分享:与品牌合作的关键要素与成功案例 社交媒体平台与时尚博主的未来 * 不同平台上的博主策略差异 * 抖音有时尚吗? * 算法、流量与内容制作:如何增加粉丝粘性(这个词好老土) 时尚博主的社会责任与影响力 * 可持续时尚与博主的角色:不要宣扬消费主义 * 不应该让喜欢(点赞)变廉价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嘉宾】 前时尚编辑 现非知名时尚博主杰瑞米 【Timeline】 00:49 如何成为一个时尚博主 只有买买买了吗? 12:15 微博 抖音 小红书 B站,时尚赛道如何做起来? 22:12 是职场博主的“行业揭秘”,还是为了流量放弃专业度? 30:27 时尚博主在品牌推广中的角色 35:20 了解平台流量逻辑与品牌投放策略 42:14 抖音有时尚吗? 46:25 认识平台和品牌甲方 对做博主有帮助吗? 55:39 KOL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至少不是宣扬消费主义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
- 41 | 参加奥运会穿什么?时尚与奥林匹克
主理人来信📨(本期节目简介、概述) 巴黎,这个时尚之都又又又开奥运会了。 本期,我们从这届奥运的赞助商开始,聊聊开幕式,聊聊时尚与奥林匹克。 时尚品牌与奥运会 奢侈品牌与运动品牌的合作 本届奥运会装奖牌的盘子来自lv ,奖牌来自lvmh旗下珠宝品牌chaumet 。 东道主法国队的开幕式礼服来自Berluti. 男运动员西装上衣青果领,勃艮第色调,颜色搭配灵感来自本国的三色国旗。 女运动员则身穿同样配色无袖西装,下身自己搭配裤子或过膝海军蓝缎裙。 美国队的赞助商是现在被誉为“老钱风”的代表,Ralph Lauren。(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老钱聊) Ralph Lauren自2008年起就是美国代表队的赞助商了,今年继续赞助开闭幕式队服,运动服装就当然来自nike了。 1984-2024 中国队的出场服 中国队的服装现在分为“开幕式礼服”“比赛服”“领奖服”三种。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选用了深蓝色系的西服、红色的领带搭配白色的西装裤或者白色的西装裙。而领奖服为胸口印着中国两字的红色梅花牌运动服。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穿着白色套装,内搭红色领带(男)或者蝴蝶结(女) 1992年巴萨罗那奥运会,男士延续了白色套装,女士则换成了红色西装外套搭配白色裙装,礼服的腰身和下摆整体上移。男女运动员的红白外套混搭,形成视觉差。此次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榜第四的好成绩。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士为蓝色外套搭配紫红色领带,女士是白色外套搭配紫红色窄裙和衬衫。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色调是深蓝色搭配白色,男士是深蓝色外套与白色裤子,白衬衫配红色领带,女士色白色外套配深蓝色半裙与领结。 2004年雅典奥运会,运动员服装以红白配色为主,男士红色西装搭配白色长裤,女士白色外套搭配红色裙装。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装以红上装配黄衬衫、奥运五环领带,女装以黄上装配红吊带、祥云丝巾,下装、礼帽、腰带及礼仪鞋则均以白色为主,这是“番茄炒蛋”第一次进入世界的舞台。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女运动员全部选用红色系上装,数码色彩控制系统让红色面料中暗含黄色,下半身是男生长裤女士裙子。男士搭配黄色领带,女士是黄色丝巾。 2016年里巴西里奥运会,男士上装为红色,女士为黄色,下装统一为白色。 2008-2016年三届的服装赞助商都是恒源祥。 时尚在奥运会中的早期影响 * 运动员服装的演变 * 早期奥运会中的时尚元素 直到1900年,女性才首次得以参与奥运赛事,但仍身着长裙,项目也仅限于网球和高尔夫球。 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上,女运动员们学着Chanel剪了短发,穿更轻盈、更简洁、低领线的弹力平纹针织面料的运动服出战。 1928年 女性不再被禁止在参加运动比赛时露出大腿,可以在游泳比赛中出现,穿泳衣。 1936年 柏林奥运会女运动员可以像男运动员一样穿着宽松短裤、针织棉汗衫和中性的田径服 。 1952年 技术革命出现了莱卡材料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奥组委的推动下开始全面接受商业赞助,运动员穿的队服上别着官方赞助商们的标志。 好了,接上了前面的1984年新中国的第一次奥运会亮相。 社交媒体和时尚潮流 * 奥运会期间的时尚趋势 * 运动员和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时尚展示 * 00后运动员登上舞台 他们的个性更加凸显:美甲 染发 纹身 时尚配饰 享受这个夏天,奥运带来的美好吧!尊重而又松弛~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Timeline 04:54 LV的1.5亿欧元 权益都体现在哪了? 06:29 法国队开幕式的服装赞助,Berluti是个什么品牌? 16:02 从1984到2024,中国代表团都穿成什么样? 23:07 古代奥运穿什么? 25:37 奥运开幕式——全人类的庆典还是先锋艺术与小众圈层的狂欢? 39:34 1900年 参加奥运会穿什么? 43:36 体育明星的时尚价值 ——安全不塌房? 46:02 冬奥比夏奥洋气?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
- 40 | 艺术和奢侈品谁沾了谁的光 300万揭露的艺术市场潜规则 (下)
话题回顾:孙一钿的作品拍卖事件 上期链接: 6月22日在永乐春拍 孙一钿作品拍卖,臧家持有作品并转售引发的争议。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艺术行业从业者Melody,从业内视角继续聊一聊这件事情。 孙一钿及其艺术风格 1.孙一钿的艺术定位 2.她的艺术创作风格 画廊的角色 1.画廊的级别与作用 2.讨论画廊与藏家的关系 艺术家与市场的关系 1.艺术家的市场路径,两种不同的发展路线:机构艺术家与市场艺术家 2.画廊与拍卖行的角色 3.画廊在艺术品销售中的作用 4.拍卖行与画廊在二级市场的关系 藏家的角色与行为 1.传统藏家与新藏家的行为与立场 2.藏家行为对艺术市场的影响 3.新藏家与传统藏家的互动与冲突 艺术家与商业化的平衡 1.艺术品的商业属性 2.讨论艺术品过度商业化的影响 3.商业合作与艺术品的内在价值 4.年轻艺术家的曝光度与机构展览的重要性 5.艺术家的市场定位与未来发展 中外艺术市场的比较 1.国外艺术家的商业与学术发展路径 2.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市场环境与发展挑战 3.艺术家IP与市场价值的讨论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嘉宾】 Melody Timeline 02:33 孙一钿作品拍卖事件 04:34 孙一钿在90后艺术家中的地位 05:52 画廊的角色与艺术家的市场路径。两种不同的发展路线:机构艺术家与市场艺术家 13:44 商业化打破艺术的稀缺性了吗? 23:26 艺术家与市场的关系:艺术家与商业化的平衡 28:15 藏家的角色与行为: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新臧家 36:20 中外艺术市场的比较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
- 39 | 艺术和奢侈品谁沾了谁的光 受lv青睐的中国90后女性艺术家(上)
最近艺术界有个小范围“火”了的事件,关于艺术家孙一钿的作品,在被藏家在购买后,不足5年的时间就再次拿到拍卖会上并以299万元成交,刷新了孙一钿个人拍卖纪录。随后,围绕作品的禁售协议,藏家与画廊之间的争议使这次拍卖成为焦点。接下来的两期围绕这个事件来聊。上期主要来聊聊艺术家和她今年与Louis Vuitton联名推出的早秋系列。下期,邀请艺术界从业者来聊聊艺术市场里那些不成文的“规则”。 话题中心的作品是孙一钿创作于2021年的《开场》关于这个事件中涉及艺术的部分,我们下期聊。 2021年作 布面丙烯 242×350cm 2024年4月于上海发布的Louis Vuitton 2024早秋系列 关于艺术家孙一钿 1991年出生,当代中国艺术家,以其充气塑料玩具和其他日常用品的写实主义绘画而闻名。通过使用古典绘画风格来描绘现代、通常廉价的物品,孙一钿邀请观众重新审视他们对价值的看法。 她从成长的温州汲取灵感——温州是一个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这深刻地影响了她对主题的选择——反映当今快速消费的大规模生产品。让我们重新审视消费主义。 奢侈品与艺术品: * 历史背景:从早期艺术与奢侈品结合的例子谈起。 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在古代,贵族和富有家庭常常赞助艺术家,创作精美的艺术品和饰品。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不仅是著名的银行家,还赞助了许多艺术家和建筑项目,使佛罗伦萨成为艺术中心。 20世纪初:20世纪初,奢侈品品牌开始意识到艺术的价值。Coco Chanel 与著名艺术家Jean Cocteau和Pablo Picasso的友谊和合作是早期奢侈品牌与艺术家合作的典型例子。 现代发展:如今奢侈品如何利用艺术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 艺术与奢侈品的合作方式: * 联名款:奢侈品牌与艺术家合作推出限量版产品。 Louis Vuitton与艺术家的联名合作: 村上隆, 当时还是Marc Jacobs担任lv的创意总监。 Marc Jacobs本来就是村上隆作品的粉丝,双方在 2002 年展开合作。 草间弥生 自2012年 2023年再度携手,也很有名。 波点/南瓜,把草间弥生的巨型装置爬上旗舰店店墙。 Jeff Koons 2017 气球小狗的那个艺术家。与lv合作的系列叫做“‘Master’大师”,Jeff Koons在路易威登包带上重现古典大师杰作。有近50个sku,从达芬奇到梵高到鲁本斯,无一幸免。 2021年 曾梵志 黄宇兴 等六位艺术家合作款。 黄宇兴是在2020年年中,开始飞涨。 * 展览与艺术装置:品牌赞助或举办艺术展览。 艺术基金会 路易威登 艺术基金会 2023-2024年4月的罗斯科展览,再之前 纽约 moma 马蒂斯的红色工作室 LVMH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自己就是世界顶级的艺术品收藏家之一,他购藏过许多高古轩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Hirst、村上隆和Richard Prince等的作品。2014年,LVMH集团赞助成立的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Fondation Louis Vuitton)面向公众开放。 Prada艺术基金会:双年展/荣宅 刘野等等 米兰的普拉达基金会中心(Fondazione Prada)收藏包含著名艺术家Jeff Koons和William N. Copley的作品,同时还委托Anish Kapoor和Thomas Demand等艺术家创作了新的作品。而Henri Matisse的“Nu bleu aux bas verts”和Andy Warhol的“Ladies and Gentlemen”等重量级名家名作则是路易威登基金会私人收藏的一部分。 * 广告与宣传:艺术家参与品牌广告创作。 * 设计合作:艺术家直接参与品牌产品设计。 选择艺术家的标准: * 艺术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 艺术家的风格是否与品牌形象契合。 * 艺术家作品的市场反应与潜力。 * 艺术家过去合作的成功案例。 成功的标准: * 销售数据的提升。 * 品牌形象的提升与媒体曝光度。 * 消费者与市场的正面反馈。 * 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 探讨奢侈品牌与艺术家合作是否真的是“割韭菜” * 正面观点:奢侈品牌与艺术家合作带来了高价值、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独特性和艺术性的追求。 * 反面观点:有些人认为,这种合作只是一种营销手段,通过限量和高价策略,让消费者付出更多的钱。 Timeline 01:02 孙一钿 受lv青睐的中国90后女性艺术家 10:31 艺术和奢侈品 究竟谁沾谁的光? 17:51 义乌塑料鸭子与巴黎时尚大牌结合,真的不是中自嘲吗? 20:39 艺术与奢侈品的合作形式有哪些? 24:20 奢侈品负责炒作艺术家吗?关于黄宇兴 31:26 感谢奢侈品请我免费看名作 33:36 中国艺术家参与奢侈品合作是否用力过猛? 41:07 奢侈品联名,只有叫好又叫座才叫成功吗? 44:08 奢侈品的艺术家联名,算是割韭菜吗?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成功的合作案例: * Louis Vuitton与村上隆的合作。 * YSL与蒙德里安的合作:YSL品牌与艺术家蒙德里安的合作是一个经典的案例,通过将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艺术风格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品牌的反叛精神 * Ferragamo与黄宏宇的合作:Ferragamo与佛山灯彩艺术家黄宏宇的合作,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通过在产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品牌的文化可持续使命,并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 。 * Louis Vuitton与多位中国艺术家的合作:Louis Vuitton与包括刘韡和赵赵在内的多位中国艺术家合作,通过艺术橱窗、产品设计等方式,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与品牌精神相结合,增强了品牌的文化艺术气质 。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
- 38 | 一本书了解当代艺术到底怎么玩儿的
我们90%以上的听众都是因为时尚关注我们的,为什么我们还一直要讲点艺术? 01:06 为什么还要讲艺术 很直白浅显的说艺术是很多时尚大师作品的灵感来源。我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话非常有共鸣,现在因为经济下行吧,很多时尚奢侈品品牌请了很多商业领域的精英打工人来掌舵。这些人可能非常会看数据,擅长商业分析,但这些能力真的能帮助大牌吗?奢侈品是关于魅力的学问,那是Karl Lagerfeld,Miuccia Prada和 Ralph Lauren这些人才懂的玩的东西。 本期聊一本书《艺术世界的七天 》。书里分为七个章节,就像创世纪的七天一样,一章讲述了作者田野调查中深入研究的艺术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12:36 第一章:佳士得的一场拍卖会 章节概要: * 概述书中描述的拍卖过程 * 主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 国内对应 27:11 第二章:艺术课堂 1. 章节概要: 介绍著名艺术学校的生活和教育。 2. 国内对应: 中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央美术学院(CAFA)和中国美术学院。 3. 有趣的小故事: 开云清华奖学金项目里关于中国艺术学校中学生的故事。 36:24 第三章:艺术博览会 艺术家是不参加博览会的 顺便聊下高古轩 1. 章节概要: 介绍艺术博览会的场景,重点讲述巴塞尔艺术展。 2. 国内对应: 比较中国的021当代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北京。 3. 有趣的小故事: 分享一个近期中国艺术博览会的趣闻。 50:06 第四章:艺术奖项——透纳奖提名 :优秀的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与时代的关系。 1. 章节概要:透纳奖(Turner Prize),由英国泰特(Tate)美术馆于1984年创立,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J.M.W. Turner)命名, 是对英国50岁以下视觉艺术家颁发的一项年度大奖,已成为英国最著名、最广为宣传的艺术奖项, 拓宽了英国当代艺术的界限。每年颁发给一位英国艺术家,将获得 25,000 英镑的奖金,这本书里提到在透纳奖22年的历史上,所以本书的这个透纳奖应该是2006年。四位入选者中Tomma Abts是画家(最后得主是他托马斯 阿布斯),Rebecca Wareen是雕塑家,Mark Titchner是装置和海报艺术家,Phil Collins是影像艺术家。在书里是实名的。4月底,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宣布了入围2024年特纳奖的四位艺术家:皮奥·阿巴德(Pio Abad)、克劳黛特·约翰逊(Claudette Johnson)、贾斯琳·考尔( Jasleen Kaur)和德莱恩·勒巴斯(Delaine Le Bas)。他们的作品展将于2024年9月25日至2025年2月16日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举行。今年是该奖项成立40周年,也是六年来首次重返泰特不列颠。获奖者将于2024年12月3日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宣布。 2. 国内对应: 讨论中国艺术学校中的评审会议及其比较。 3. 有趣的小故事: 分享一个中国艺术学校中难忘的评审会议故事。 56:51 第五章:艺术杂志-国际艺术论坛 媒体如何保持客观?不干涉主义 1. 章节概要: 讨论艺术杂志在塑造艺术世界中的作用。 2. 国内对应: 比较中国著名的艺术杂志,如《艺术界中国》和《Hi艺术》。 3. 有趣的小故事 01:02:45 第六章:工作室探访 村上隆也会得罪奢侈品大佬? 1. 章节概要: 描述工作室探访及其在艺术社区中的重要性。有趣的章节内容,作者跟着村上隆工作,去他的工作室探访。2010年前后,当时的lv总监是marc jacob ,marc就是那种很爱艺术的设计师。 有设计师不爱艺术吗?他当时邀请村上隆做lv的联名款,村上隆就把他那个作品比做村上隆的“小便池”,类比杜尚。“我很崇拜马塞尔杜尚和他的现成品艺术。改变物体的环境,本身就是艺术,听起来有点讽刺的味道,其实没有。” 01:10:15 第七章:双年展-艺术界的奥林匹克 1. 章节概要: 威尼斯双年展及其影响。 2. 国内对应: 比较上海双年展和广州三年展。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 Sarah Thornton 是一位知名的文化社会学家和作家,以其对艺术界和文化现象的深入研究而著称。她的工作涵盖艺术、音乐和社会学领域,特别关注这些领域中的文化和社会动态。 教育背景 * 教育:Sarah Thornton 在加拿大的约克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随后在英国的牛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 * 研究与写作:Thornton 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文化社会学,尤其是艺术世界的社会动态。她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深入探讨了艺术市场、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品的价值等问题。 * 媒体与出版:除了学术研究,Thornton 还为多家知名媒体撰写文章,包括《艺术论坛》(Artforum)、《卫报》(The Guardian)和《纽约客》(The New Yorker)。 主要著作 1. 《七天七夜:艺术世界内幕》(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这本书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七个不同的场景,揭示了全球艺术界的内情,包括艺术展览、拍卖会和艺术博览会等。这本书被誉为深入了解当代艺术世界的经典之作。 2. 《艺术家的炼金术:三十三位艺术家的表演》(33 Artists in 3 Acts):在这本书中,Thornton 通过对33位当代艺术家的访谈,探讨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身份认同和艺术生涯中的挑战。 研究方法 * 民族志方法:Thornton 以其民族志研究方法而闻名,她亲自参与和观察艺术界的各种活动,进行深入的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 社会学视角:她的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和经济因素。 影响力 * 文化评论:Thornton 的作品对理解当代艺术界有重要贡献,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文化和社会分析。她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受到重视,也在更广泛的文化评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
- 37 | 小码女装的成功是营销突围还是审美霸凌
HBO 5月出了一部关于Brandy Mellville 纪录片《Cult of Fast Fashion》推荐大家感兴趣的都去看下,里面就讲了BM的一些负面新闻,每一点都直戳西方世界的雷区:种族歧视(主要是讲歧视黑人)、性剥削、违反可持续。实际看完后,我跟Eve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于是本期,我们就来讲讲One Size小码女装的营销突围和审美霸凌。 因为我们是一个没有逐字稿的节目,在此献上博士生Eve的大纲。 纪录片概述 * 纪录片《Cult of Fast Fashion》的内容概述 纪录片揭示了BM品牌背后的生产秘密以及对环境的巨大破坏。 主要亮点包括工厂条件、快速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策略。 * 导演和制作团队的背景 导演以消费者和调查记者的身份深入挖掘真相。 采访了时尚专家、环保活动家和受影响的工人。 BM与快时尚的现象 * BM品牌的历史和崛起 BM品牌最初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营销迅速崛起的。 通过独特的“小码”营销策略吸引年轻女性。 * 快时尚的特点和影响 快时尚行业的迅速变化和大量生产模式。 纪录片中揭示了BM品牌对环境的影响,如大量废弃物和污染。 审美霸凌的概念 * 审美霸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纪录片中的案例:一位年轻女性因为无法穿上BM的衣服而感到自卑。 审美霸凌的社交媒体影响,特别是Instagram上的“完美身材”压力。 * 审美霸凌对个体的影响 心理健康案例:多名青少年因无法符合BM标准而产生心理问题。 社交媒体上的负面评论和自我否定。 纪录片中的审美霸凌现象 * BM品牌通过限量供应和小码策略制造稀缺感,导致年轻人追逐所谓的“完美”。 * 一位模特分享她在拍摄广告中的不愉快经历,被要求减肥以符合BM标准。 * 审美霸凌的社会根源和应对策略 文化和媒体对审美标准的塑造: * 社交媒体和大众文化通过不断重复和强化特定的审美标准,影响了大众的审美观念。 个人和社会应对审美霸凌的方法: * 鼓励多样化的身体形象宣传,支持身体积极运动(Body Positivity Movement)。 * 推动透明的生产链和负责任的消费方式,减少对快时尚的依赖。 补充下品牌介绍: Brandy Melville是创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意大利快时尚品牌,理念是提供一种青春、校园、洒脱、清纯的服装风格,融合了意式少女与美国加州风格。品牌主打“One Size Fits Most”(适合大多数的均码)策略,尽管这个尺码实际上相当于通常的XS到S。 Brandy Melville 的美国ins账号,有615万粉丝 品牌很多的模特图,都是截去了模特脸的自然日常拍摄。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延伸阅读】 本次主要聊到的纪录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S411c72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21世纪性权利》 【Timeline】 01:31 Brandy Mellville是个什么品牌?小码 社媒 名人带货都是流量吗? 09:13 不吹不黑 纪录片《Cult of Fast Fashion》 真的公正吗? 11:21 意大利工厂的中国人招谁惹谁了 13:01 快时尚的罪恶都能和种族歧视、性剥削并列了吗? 19:41 BM品牌通过限量供应和小码策略 是审美霸凌吗? 25:20 现代社会如何将女性欲望纳入规训的框架 30:18 压缩现代化中,还是被凝视的女性 37:35 BM风格的贵替与平替是什么? 40:07 BM在细分市场的营销成功 值得学习或值得复刻吗?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
- 36 | 是谁在喝啊?京沪时尚/奢侈品咖啡探店
近年来,奢侈品开设咖啡馆似乎成为了一个新趋势,从与咖啡品牌做短期联名获取大量流量,到选址长期开启这一新的业态。 奢侈品牌咖啡厅如何通过餐饮服务延伸其品牌价值?这些咖啡馆他们都有哪些特色?与普通咖啡馆相比,奢侈品咖啡馆提供了哪些独特的产品或体验?这种咖啡馆是否吸引了奢侈品牌的目标客群,同时也吸引了其他消费者? 带着这些问题,我和Eve短期打卡了京沪时尚/奢侈品咖啡馆,来聊聊这些奢侈品的咖啡馆。 近一个小时的测评内容总结如下,想听分析咖啡馆的可以直接跳到55分。但也会错过,本期风味。 Eve拍的图明显更高级一些。 我拍的马吉拉,跟9块9的小蓝也没什么区别。 ralph lauren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咖啡店, 图片来自网络,我真的拍不出来这么Chill不北京的感觉。RL的咖啡在中国大陆境内拥有北京、上海、成都三家店。如果想体验Dior的那种正餐,其餐饮家族还包括位于纽约、芝加哥、伦敦和巴黎的各大餐厅和酒吧。 www.ralphlauren.cn 位于蒂芙尼全新上海旗舰店的 The Tiffany Blue Box Cafe CANALI于1934年诞生于意大利布里安萨,Caffè CANALI在设计与格调上承袭了品牌独有的风格与价值观。 【主播】 Eve,时尚行业数字化营销专家,媒介经济博士,人口学博士在读 Zoe,资深数字营销专家,前时尚公关,文化人类学与社会行为学硕士 media in museum 方向 【时间轴】 09:30 为什么有这期栏目? 13:37 Ralph Lauren 21:15 Maison Margiela 30:40 Dior (准确的说,这是家餐厅) 38:11 Tiffany 48:12 Canali 55:11 奢侈品咖啡在吸引哪部分TA? 1:02:27 奢侈品牌咖啡厅会成为品牌多元化发展的常态吗? 【BGM】 Box Full of Toys - Biddy Sullivan 57th Street - Wendy Marcini 【Staff】 视觉设计:叁季 制作监制:h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