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媒体需要耐心,做投资、生活也一样
年末了,聊一聊“耐心”。 12月份,很多活动都安排在年底,包括香港每年的“香港国际钱币展销会”正好赶在了双十二。 本来以为经济不景气,钱币展销会不会很火热,结果发现现场人山人海,各国的钱币制造商、收藏者和投资者都来参展了,现场就和过年一样热闹,感觉进入一个镀金的造梦空间,大家都在探讨着贵金属投资的未来和期待。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听说钱币投资和收藏,但是其实在成熟的欧美市场,钱币投资已经成为中产投资的成熟品种,甚至不少中产每个月会定期买入一些喜欢的钱币作为长期的投资或者收藏,且他们也会定期在圈子内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收藏和投资币。 参展结束后,我正好经过深圳,找了两位金融圈朋友聊天,一位是很早之前认识的财经自媒体“轻舟”主理人roger,另一位是老朋友李达,也是“达白话”公众号主理人,正好赶上大放水后行情稍微回暖了,聊一聊两位在做的财经自媒体和投资。 本期嘉宾: roger:曾任职于国内top互联网大厂,现为财经自媒体公众号“轻舟”主理人,负责投顾运营,小红书拥有2w+粉丝; 达叔:金融圈15年老司机,公众号“达白话”主理人,衍盛资产CEO 本期主持人: 非文:(@非文投资手记),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基金领域的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时间轴: 02:15 市场活起来了,有的朋友已经完成年度KPI 03:20 市场不好的时候,坚持写公众号是一种自我疗愈 04:14 roger为粉丝而写 04:33 达叔受启发于一位行长,坚持周更 09:43 主持人开始关注实物投资,包括买卖房子和贵金属投资 10:27 大放水之后,上面有意在引导市场预期 15:15 如何理解本次大放水和14年前的大放水区别? 22:31 写公众号需要耐心,投资也需要,如何理解当下的“耐心资本”? 26:09 99% 的普通投资人是高换手、不耐心,但最终都没有挣到钱 31:34 如果想赚短钱,就得用对应的工具去赚短钱,别用长期才能得到回报的思维去做 36:38 聊一聊香港国际钱币展销会和贵金属投资 40:16 香港的贵金属投资很便利,看到有人直接扛着一袋子金条去线下的店铺称重卖掉 感谢收听! 欢迎添加支持人非文微信入听友群
- 当金融春光不在,冬眠是为了更好蓄力
有人说,当金融潮水退去,当下在行业内跳槽就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上换座,意义不大。 也有人说,当金融行业收入α在下降时,对于一部分人说来,离开寻找更高收入α的行业或许也不是坏事。 但一切终究回到一句话,热爱可抵漫长岁月,尤其在行业潮水退去的时候。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们一生中都会遭遇大大小小起起伏伏的周期,我们没法改变周期,但是可以选择一个相对舒服的姿势面对它,以便在低潮过后可以马上支棱起来,而不至于变得步履蹒跚。 即便15年金融“老司机”的清华理工男李达,在低潮时候也会焦虑和恐惧,甚至很多次会在出差飞机上哭,但更多时候选择不躺不卷:“我现在是悲观的积极,冬眠是为了更好蓄力。” 本期嘉宾: 李达,衍盛资产CEO,15年资管经验 本期主持人: 非文(@非文投资手记),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基金领域的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时间轴: 00:03 基民群里吐槽基金体验感不好 01:25 金融想混不是很难,但是想要持续做好太难了 02:52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基金赚钱时喜气洋洋,净值缩水时挨骂也是正常的 06:07 基民说的“诈骗”或许源于近期的暴雷事件 11:50 金融人本来是要来赚钱的,结果发现要被讨薪 14:11 当下在金融行业内跳槽,相当于在泰坦尼克号上换座,还有意义吗? 14:53 金融无边界,格局打开发现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20:42 如果进入金融为了高收入,那么离开换更高收入行业也未必坏事 23:31 15年金融“老司机”也会有恐惧和焦虑 25:31 90后的人生是高开低走 27:28 当下最好的状态是不躺不卷 30:10 悲观的积极,冬眠是为了更好蓄力 31:26 除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低潮时还可以积累人生的活力资本 本期推荐书籍: 1、《百岁人生》 ——除了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生还可以积累活力资产 2、《周期》 ——每个投资人都想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周期位置 感谢收听! 欢迎添加支持人非文微信入听友群
- 当学历、房子、股票都贬值时,追求保值比增值更重要
在学历、户口、房子、股票遭遇人口出生率骤然下降这个“黑天鹅”而快速贬值的时代,当时代这辆电梯开始下行的时候,我们还能怎么样让自己不至于快速“坠落”? 比起追求增值,如何让自己和资产保值或许是未来5年更加重要的主题。 8年以后,川普2.0时代是否会重演1.0时代的历史? 11月22日,川普发表言论称将对华加征60%关税,当天二级市场大跳水,失守3300点。 市场一直担忧的始终到来了,2017-2020年的川普1.0时代的历史仿佛又要重新上演。 在川普1.0时代,上证综指可是从3000多点一直涨到了5000多点,甚至还创造了历史高峰,国内的楼市也经历了新一轮轰轰烈烈的大幅度上涨。 但是在川普2.0时代,这些历史还会继续吗? 本次嘉宾David提醒了我,切勿刻舟求剑,川普1.0时代我们还处于经济扩张期,我们炒房炒股票都是极致追求增值,但是现在时过境迁了,2.0时代已进入下行周期,更多需要考虑保值。 David是二级市场资深投资人了,是一位务实派的山东人,曾任北京某私募基金总经理,在过去几年的低迷市场环境下,身心重创的他选择了暂别二级市场,继而转身寻找下一个赛道。 David一直认为男怕选错行,选择赛道要赶早不要赶晚。在他的40不惑之年,经过几年的调整探索后重新上路,选择了投身黄金投资。 可以听下David的职业和投资思考、感悟。 本期嘉宾 David,北京某私募基金前总经理,15年二级市场投资经验 本期主持人 非文(@非文投资手记),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基金领域的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以下为时间轴: 01:09 15年投资人David的自我介绍 01:49 二级市场重创身心,40岁转身离开allin黄金投资 07:40 去香港和国外探寻“黄金”宝藏地图 09:13 国内缺乏黄金投资者教育,还是以炒股票思维看待黄金 14:35 黄金能抚慰当下大A投资者,既能有投资属性又能提供情绪价值 17:33 特朗普2.0时代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黄金的避险功能凸显 22:10 中美3激烈金融战,中国市场对川普2.0的应对更加游刃有余 27:46 美债有可能不还变成风险资产,川普支持比特币也有可能是一个幌子 31:35 持有黄金没有必要天天琢磨赚快钱,保值才是核心 37:24 时代已变,投资不要刻舟求剑,从追求增值到考虑保值 38:25 男怕入错行,要赶早不要赶晚,中年专业转型的思考 40:48 除了买金条,普通投资者还能如何参与黄金投资? 50:49 时过境迁,需要提前寻找下一个投资风口 51:01 没有必要天天埋头做交易,也得仰望天空,思考下未来真正有价值和回报的事情 感谢收听,下期再会! 欢迎加主持人非文微信入听友群
- 北上广国庆见闻录:楼股市联动,广州楼市一夜之间人头攒动
本期嘉宾: 燕妮(@燕妮聊基金),基金研究10年+ 访谈基金经理600+ 历任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三方基金研究负责人 专研主动偏股基金、FOF&投顾行业生态与投资范式、家庭财务规划等方向。 非文(@非文投资手记),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也是10年资深北漂,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基金领域的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主持人:陈俊岭(公众号:老陈聊资管;小红书,深聊搞钱人),公募资管合伙人,资深财经媒体人,中年危机通关人。 节前股市大涨激起了千层浪,楼市也产生了一定联动效应。 9月29日,广州宣布全面放开限购,成为了第一个放开限购的一线城市,打响了国庆假期楼市的第一炮,这个节奏不禁让人想起当年“买楼送车、送户口”的连环效应。 国庆这几天,我一直忙于看房子,从限购放开到节日仅仅一天时间,广州楼市已经从节前的冷清到人头攒动了,现场甚至不停传来打金蛋、成功交易的声音。 10月1日晚上,中介兴奋地和我分享当日贝壳的战绩,上面显示当日累计成交651套,我的天!当年排队买房那个味道好像又要回来了。 这不,远在北京和上海的基金圈老友,大岭和燕妮在国庆期间也没闲着,一直在关注股市和楼市。于是,三人趁着这个热度,聊起了上一波股市楼市联动的回忆和规律。 我们发现,楼市的热度传导一般都是从广深-上海-北京,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这一波行情是否类似。 以下为大岭整理的时间轴: 01:00 燕妮最近准备换学区,卖家的心态“微妙变化”了 02:45 上海地区,国庆二手房有涨有跌 04:00 非文去年就开始换房子了,广州国庆新房售楼处回暖 06:00 10月1号人还在观望,刚才保利中介发短信:要涨价了! 08:00 2014-2015年房价上涨,先广深、后上海,最后是北京 10:00 2015年和深圳朋友聊完,燕妮就在上海上车了 11:00 这一波股市行情,很多人心态是“赚快钱” 12:00 房子回归消费品,大概率不会出现“垂直上涨” 13:00 广州中介反馈,以刚需和改善为主 14:00 节前股市行情,15年老股民都瞠目结舌了 15:00 2015前后深圳房价井喷背后,上市公司股东赚钱了转移战场 16:30 2014年与2024年股市井喷,居民存款搬家加杠杆与量化加速跟进? 18:10 本轮行情背后逻辑:货币政策大放水,超预期政策立竿见影 19:30 三根阳线改变三观,基金经理也开始扭转乐观 20:20 “中短期有风险,未来行情仍有很大机会” 21:00 本次政策转向,想到了2022年防控政策大转向 22:00 对通缩没有惨痛记忆,却对4万亿放水投鼠忌器 23:00 7月份“腹背受敌文”停留25小时,高层内部有分歧 24:30 短视频传播对行情点燃火上加油 25:50 三线城市做房地产的表哥,开始咨询ETF投资 27:10 中秋前10家公募发500ETF,募集了200亿,到底坑不坑? 28:00 经济学家都开始满仓做多,视频直播“看涨” 30:00 隐隐约约有一种担忧,上一波被套的钱还没回本 32:00 如果政策没有大的转向,值得期待,但走势无法预测 34:00 从以金融为耻到国之重器,有一种穿越感 35:30 金融机构从业者开始考虑转行,现在忙疯了 36:30 上一秒还研究客户赎回,太魔幻了 38:10 “现在是做财经媒体最舒服的时期” 39:30 想到了2018年《爱情呼叫转移2》 40:40 传闻金融打压政策搁浅,驻场审查暂停 42:00 过去黑暗的日子,是否告一段路了? 44:00 传言有城市开始“买房送汽车” 45:40 救市逻辑:很多城市财政赤字,发不出工资 47:30 国庆档最拥挤的一年 49:20 《出入平安》的撤档背后,情绪安抚成过往? 50:00 《出走的决心》、《刺猬》,人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52:00 95后年轻人生活很“轻”,没有中年人的沉重感 53:00 《凡人歌》李晓悦,不想继续内卷的职场和生活 56:00 “卷王”升级为“工贼”,马克思时代的词再次火了 58:00 香港优才计划与内地“工贼” 61:00 18线家乡生活越来越便利,星巴克,霸王茶姬 63:00 一生要强的中国人,一生要出片的女人 67:00 2024年买房故事:安全感与紧迫感 68:00 国庆假期,投资人过得并不安宁 70:00 港台朋友准备节后买A股 72:00 无论长期与短期,都是中国经济小浪花
- 25-35岁职业发展的黄金10年,岁月赐予了我们什么?
* 从传统媒体人转型创业“牛马”是一种什么体验? * 一个0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是怎么在10年内把营收50万做到3000多万的? * 疫情期间很多同类企业都倒下了,如何在把企业转危为机? * 一位企业管理者是如何用投资思维管理企业的? 在当下很多金融人面临职业转型困惑的时候,带着以上这些疑惑,我特意邀请本期嘉宾,也是我认识了10多年的老朋友李宇建,来聊一聊他从传统媒体转型企业合伙人后的10年创业史和心得感悟。 2015年的双创时代,众多南方系媒体人满怀期待、跃跃欲试微信公众号带来泼天的流量红利,而当时的南方系也成功走出了咪蒙、rebecca等现象级网红,但是老李却选择了另辟蹊径,走上了10年艰辛的创业“牛马”之路。 25岁到35岁,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黄金期,在这期间,老李完成了从媒体人到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转变,也完成了国企打工人到企业老板的思维更迭,用他的话说就是,学会了用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和投资思维做企业。 我印象中的老李,思维敏捷且心思细腻,10年后再次和他深度交流,他有了更多很多作为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考,只是,头发更少了。 岁月赐给我们头脑智慧,但却偷走了我们的头发。 本期嘉宾: 李宇建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前财经媒体人,某新媒体内容营销公司合伙人、股东 本期主持人: 非文 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曾任头部财经媒体集团总监、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基金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小宇宙:@非文投资手记 以下为时间轴: part1、双创时代下,放弃当网红选择当创业“牛马” 01:26 老李自我介绍 02:23 爱思考爱折腾的南方系媒体人:看到咪蒙火了,踩准微信公众号风口 07:48 公司10年营收增长60倍,完成职业生涯成功转型与投资 08:23 来自华侨之乡的他,放弃当网红选择当创业“牛马” part2、选择比努力重要,勇闯营销圈和陈皮圈 12:13 公司10年经历几番改革,每一次如何度过危机? 18:58 疫情逆向布局文旅,抄底500万航空公司大客户 29:40 职业规划和项目选择都遵循投资底层思维 31:25 江门新会陈皮的副业故事:起源于央视前辈的饭局 part3、风起的时候我不是飞起来的猪,但风落下来的时候我不会摔死! 42:40 用投资思维做生意:赚能力圈之内的钱 47:02 10年前适合“画饼型”创业者,当下更适合稳当型创业者 49:56 疫情期间如何让公司转危为机? 54:00 做投资时间才能战胜一切,做企业也一样 57:45 10年创业心得,与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深深共鸣 01:01:48 第一份工作对于人生的影响挺重要 感谢收听,下期再会! 欢迎加主持人非文微信入听友群
- 对话私募CEO:一个“老”金融人的20年出差“漂流记”
出差是金融人绕不过去的话题,而在降本增效的时代,对于金融人来说,出差减少意味着什么? 本期嘉宾是老朋友李达,他作为一位年均出差100多天、最高记录220多天的资深金融人,对于金融人“漂流记”深有感触。 按照他的说法,最极限的操作是2021年一天内出差北上广深! 回忆10多年出差,他在每个阶段的出差途中所做的事情也和他的职场经历息息相关:从一位公募渠道经理到私募CEO,从出差中忙着做PPT到现在途中看《玫瑰的故事》、《奇葩说》纾解压力。 我们聊的是个体的出差体验,但实际上谈的是金融行业的周期变化。 谈话末尾,我们得出了同样一个结论:金融人出差会越来越少,因为出差频率和行业周期息息相关。 真是万物皆周期! 本期嘉宾: 李达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学士、硕士;曾任建信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经理、主管等;曾任拾贝投资首席投资顾问、投资者关系部总监等;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多次参与私募基金行业规则修订相关工作;2023年加入衍盛资产,现任衍盛境内CEO; 本期主持人: 非文 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曾任知名财经媒体集团总监、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小宇宙:非文投资手记;视频号:投资老友记; 以下为时间轴: PART 1:当了CEO后,差途中反而看《玫瑰的故事》哭很多次 01:07 嘉宾李达的自我介绍 03:13 出差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05:03 为啥金融人年底喜欢PK飞行图? 06:50 年均100多天,最多1年出差220多天! 07:54 在差途写公众号是卷还是缓解漂泊感? 08:44 当了CEO后出差途中看《玫瑰的故事》哭很多次 14:50 媒体人差途大部分时间在做什么? PART2:金融人出差都是灯红酒绿? 19:40 为避免酒局改晚上换城市出差 21:26 降本增效的金融人出差在变少 22:43 说多错多,出差收获感和愉悦度减少 PART3:双城“漂流记” 28:00 金融人漂泊感来自于收获感的缺失 32:15 媒体人的5年双城记 37:00 一天内出差北上广深的极限操作 38:40 如果拍一个金融人出差纪录片会是怎么样的? 40:10 快乐的出差时代过去了 感谢收听,下期再会! 欢迎加非文的微信进入听友群
- 对话“投二代”金融人:风浪很大船很摇,“踩坑”的金融人还能否“乘风破浪”?
本期嘉宾晓宇是一位95后量化私募从业者,金牛座的他带着金丝框眼镜,看起来带着点电视剧《金粉世家》的演员气质。 想要找他聊聊,一是因为他虽然从业时间不长,但实际从小就受到了投资行业前辈的耳濡目染,也算得上是“投二代”,一级二级市场都有涉猎过,对行业的认知比不少同龄人成熟; 二是他从业的时间点正好都赶上了金融行业风浪最大的时候,按照他的话说是“每一次都精准‘踩坑’”,所以这两年他也没闲着,一直在“乘风破浪”中寻找最优解,他的经历和思考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 我们聊了不少关于行业从业者的迷茫、焦虑和出路,谈话结束之后,我问晓宇感觉如何?他说想说的都说了,感觉舒了一口长气,看来这2年也是憋了不少心里话。 本期嘉宾: 晓宇 海外留学、私募基金从业者,现担任某家中大型量化基金总裁助理,这2年从一级转型二级市场,在行业迷茫中前进的一枚小哥哥 本期主持人: 非文 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曾任知名财经媒体集团总监、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基金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小宇宙、视频号:非文投资手记; 以下为时间轴: Part1:从一级转二级市场,每一步都精准踩坑 00:30 量化基金小哥哥自我介绍 00:43 带着“IPO造富神话”滤镜入坑一级市场 04:17 不想当螺丝钉,逃离大厂奔向二级私募 07:14 主观私募老板大多年纪偏大有代沟,心甘情愿奔向小而美的量化 11:14 遭遇美元基金大败退,但一级市场还没“团灭”,国资PE已变成政府招商引资渠道 17:37 海外留学背景的他,投资和职场理念更市场化、理想化 Part2:为什么会有金融羞耻感? 20:30 很多人奔着“来钱快”进入金融行业,但实际上很多工作并不高端 22:59 量化是否真的割韭菜?量化本无罪,错在了时机不对 Part3:行业风浪很大船很摇,被打懵的年轻人如何找出路? 25:27 一级到二级“乘风破浪”的2年,搭建行业的认知框架 26:10 行业越来越卷,高情商的情绪价值已经不管用! 28:49 行业首先出清专业度不够的人,对行业研究透的投行人仍有机会转型国资PE 30:40 风浪很大船很摇,有人换座有人跳船有人抛锚 34:57 被风浪打蒙的刚入行的小年轻每天都很痛苦 37:16 找对的海域去抛锚,财富管理出海是方向 46:45 处于职场不同阶段的两个人都处于打磨锚的状态 感谢收听,下期再会! 欢迎加微信进听友群 #投资#金融#基金#职场#90后#打工人
- 30、35+姐姐们聊一聊如何度过女性中年危机
大家好,我是非文,是一位30+女性财经媒体人,在主流财经媒体从业10多年了。 不久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同样在基金圈深耕10多年的宝妈“燕妮聊基金”的主理人燕妮,我们经常交流关于投资、生活的一些感悟,发现我们很多理念相近且都面临女性危机的人生议题。 都说中年是人生的第二座山,但是对于女性来说,这座山相比男性似乎更加沉重,因为我们不仅需要面临生存、职场压力,还需要面对婚恋压力、生育压力等多道坎,甚至还需要面对亲人的死亡议题。 那中年女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翻过人生的第二座山?中年危机已到,养老危机还会远吗? 本期特意邀请燕妮,一起敞开心扉聊一聊这个话题。 主持人非文: 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曾任头部财经媒体集团总监、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基金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小宇宙:@非文投资手记 嘉宾燕妮: 基金研究10年+ 访谈基金经理600+ 历任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三方基金研究负责人 专研主动偏股基金、FOF&投顾行业生态与投资范式、家庭财务规划等方向。 小宇宙@燕妮聊基金 以下为时间轴: * 1、国内女性中年危机已提前到30岁,危机类型比男性多 00:31:本期嘉宾燕妮自我介绍: 01:16:旅途中发现自己的成长赶不上父母老去的节奏,中年危机感油然而生; 02:25:第一次中年危机来自于30岁的身体机能退化和婚恋压力; 04:44: 30+比30岁的中年危机升级,面临“三座大山”; 06:46: 中年是个需要不断填坑的过程,除了身体机能下降,心力不足也是危机感重要因素; 10:42:35岁美国朋友看起来像25岁,国内女性中年危机比发达国家更加明显; 11:54:一生关键的中国人, 大家都受困于社会时钟,危机感也来自于脱离时钟的恐惧; 14:57: 男性和女性的中年危机不一样,男性主要是职场危机,女性危机来自于更多方面; 17:07:下行周期,女性中年危机提前至30岁,而国外一般在45-50岁后才有; * 2、女性中年危机的本质还是财务危机 20:58: 女性中年危机主要来自于财务,女性的理财、投资意识比较淡薄; 23:54: 女性偏向传统储蓄理财,但又受消费主义影响,这种储蓄优势也逐渐丧失; 24:27:女性可通过什么样的长期理财规划缓解中年危机?保险是个不错的品种,同时可多关注风险投资品种; 27:37: 中年是人生第二座山,中年不追求满分而是60分,重要的是搭建一个反脆弱系统; 29:48:中年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 3、中年危机已到,老年危机还远吗? 32:15: 随着老龄化到来,没法享受时代红利的我们如何养老? 33:22:一般来说, 女性工作时间短但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中年女性有必要提前为养老做长远的理财规划,可关注下个人养老金; 37:49: 个人养老金是一种资产配置,但目前国内主要是养老FOF基金,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 41:54: 理财是缓解女性中年危机的一种方式,但这个问题根源上无解,因为我们没法对抗时间; 感谢收听,下期再会! 欢迎加主持人非文微信进听友群
- 一个广东人的“双城记”:在北京当财经记者的那些年
2024年7月中旬,我再次从广州回北京走访老朋友,恰逢证券报前同事大岭正在开拓他的小宇宙新事业。某天他和我兴致勃勃提起,正好在北京,要不一起去录音棚录一期播客?聊一聊这10多年往返于广州、北京的“双城记”生活轨迹和思考,也是一个30+财经媒体女性对于工作、职场、成长的心路历程。 毕业后至今多年,我一直在主流财经媒体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从广州到北京读书、工作,再从北京回到广州定居,现在经常往返于两地,带着已经被淡化的粤式普通话口音,“混迹”于大北京,结交全国各地的朋友,在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这一期播客,难得和大岭敞开心扉聊起我们当初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转型困顿和中年危机焦虑,也聊到了我们该如何寻找穿越周期的锚。 以下为大岭整理的时间轴: 1、来北京走一圈,发现同龄人都在“备孕”和“生娃” 00:08 主持人独白,为何做“深聊投资人”音频版? 01:40 与非文认识于2017年记者节,最近两年交往甚密 02:30 非文聊从广州来北京见闻,身边的同龄女孩,将重心从事业转移到生活和家庭 金融机构的女孩开始“备孕”,原因是:在下行期生娃可以“穿越周期” 06:30 大环境不好,“生娃”是一种主动策略 2、中了南方系的毒,走上媒体人不归路! 09:30 2008年,新闻学还是热门专业! 10:00 主持人复盘为何从中文跨专业考新闻?2006年研究生入学,同学们的专业背景五花八门 11:40 非文追忆大四实习经历 社招进入南方报业集团 当年面试“万人空巷” 13:15 《理财周报》的南方基因 14:50 外界对媒体人的误会,以为记者都是“出镜记者”,主持人和非文都喜欢文字报道 3、广东人爱搞钱,选择“财经记者”是命中注定? 17:15 广东人从小关注“搞钱”,研究投资 18:00 主持人走了很多“弯路”,复盘跑社会新闻那些年 与几个师兄在军博打地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挑灯写稿,被深深触动了:我要做财经记者! 20:35 一开始就当了财经编辑,这是一个让记者“闻风丧胆”的职业 22:10 《理财周报》的高光时刻,就像是一所大学,都是年轻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24:00 媒体的国企味与市场化味道 25:40 离开广州北上,北京成了非文“第二故乡” 26:50 三份头部财经媒体,重塑了思维方式,锻炼了“见微知著”技能 4、离开财经媒体,上岸上市公司做“投关” 31:00 为何离开媒体赛道?为何没选择PR? 33:00 疫情前回到广州,差一点滞留北京,很神奇的一件事 34:10 在上市公司做投资者关系,需要什么技能? 35:20 组织机构投资者面对公司董监高,更关注数据,问题更细、更专业 37:00 重回媒体赛道,重回南方财经集团 [图片] 5、回望10年财经媒体路,更珍惜生活的“小确幸” 40:45:名利看淡,重新关注生活的小美好,小确幸 41:40 主持人分享养娃心得,学会面对“复杂的环境” 44:00 搞钱殚精竭虑之后,发现资产从指尖略过 淡然面对“存量资产”,着眼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 45:40 重新校对人生的方位,一方面,还需要继续卷,另一方面,关照内心和家庭 46:00 盘活存量(资产和人脉),需要人生智慧 47:00 人到中年,社交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48:00 公关人开会都不换名片了,大家都在梳理人脉 49:00 与人深聊,是获取认知的方式,诚邀更多人参与进来 主持人陈俊岭:老陈聊资管&深聊投资人创始人、主笔,曾任证券报资深记者、公募基金子营销策划总监、财联社基金副主编,中基协首任媒体监督员。 公众号:老陈聊资管;小红书:深聊搞钱人。 嘉宾非文:拥有10年主流财经媒体和2年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历,曾任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头部财经媒体集团总监,研究资本市场投融资,现专注于基金领域的投教以及访谈栏目。 小宇宙:非文投资手记 ;微视频号:投资老友记 (全文完)
- 中年危机、职业倦怠、转型困顿,如何翻过下行周期“三座大山”?
大家好,我是非文,一位30+的女性财经媒体人,10年资深北漂,有过10年主流财经媒体以及2年上市公司的工作经历,这是我的第一期播客,欢迎大家做客! 近期大家比较关注一个热词叫做“历史的垃圾时间”,其主要形容在某个阶段,社会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个体难以改变整体局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垃圾时间”,对于个人而言,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上,我们仍然可以积极寻找、探索那个能够穿越周期的锚点。 于是,本期邀请的两位嘉宾,一位是证券类头部媒体+基金子公司工作履历的大岭,现任“深聊投资人”主理人,另一位是政经类主流媒体+房地产企业工作履历的火山,两位都是40+资深财经媒体人,都具备10多年的“媒体+机构”的双栖职场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们代表的正是经历过传统纸媒黄金时代到衰落期的完整周期的媒体人,两位都是在传统纸媒上行周期加入,到下行周期“出走”媒体到机构任职,后来又回到了媒体从事相关工作或者还在创业探索中,他们对于周期以及如何找到穿越周期的力量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 祝大家收听愉快! 【本期嘉宾】 大岭:财经媒体人、“深聊投资人”主理人 火山:房地产+财经媒体人 【本期主持人】 非文:财经媒体人、“投资老友记”视频号、“非文投资观察”播客主理人 本期播客,你可以听到以下内容: 一、无知者无畏,与新闻结缘 03:12 为何“入坑”新闻专业? 08:16 毕业后为何选择进入传统纸媒? 11:50 传统纸媒黄金周期,纸媒在“鄙视链”顶端 二、“出走”媒体:是金钱的诱惑还是职业倦怠? 15:00 纸媒下行不可逆,三人都走上了转型之路 15:47 偶然被金融高薪触动,35岁转型基金子公司 21:13 媒体商业模式衰落加速转型,30岁的转型思考 28:09 媒体到机构,更能跳出框架看待媒体工作 29:10 转型的戏剧性,出道即巅峰 三、再回首,穿越周期的锚慢慢浮现 30:30 传统纸媒衰落不可逆,但媒介不会消失 33:04 媒体不仅是一份工作,其核心能力是所有行业共通的,也是能穿越周期的,比如所塑造的价值观、思辨力、判断力、分析力、表达力等 37:43 离开主流媒体后,我们还受机构公关们待见吗? 42:58 “脱媒”后视镜:媒体是价值导向,机构是结果甚至领导导向,媒体转型机构要过三道关 48:59 40不惑的感慨:越过山丘之后的从容,源于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更通透的人生观 56:09 下行周期自我和解的两个关键词:客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