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6. 超老师:计划让你不出错,意外让你更出彩
hi 大家好,我是林英,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又是很久没见,非常抱歉,那这次就献上我的本期重量级嘉宾,上海 90 后大学思政老师超老师,一位 4 岁宝宝的妈妈。她是 “无敌规划型选手”—— 从报考本科专业、跨专业读研、选择读博、布局学区房到算准政策生育,每一步都踩在点上;同时又是一位 “松弛派妈妈”—— 靠躺平心态拿教学特等奖,产后拒绝包办育儿,直言 “爸爸必须上场”。 这次我跟她的聊天,可以明显感受到一位比赛特等奖选手的演讲风范,同时作为妈妈的角色又特别的真实和感动,她分享了从 “读博焦虑长白发” 到 “产房笑谈顺转剖” 的转变,更畅谈了女性生育层面所需要的社会支持与家庭分工。作为见过无数 “卷绩点” 学生的大学老师,她在养娃时选择 “放宽框架,让孩子自由成长”。 如果你也在规划与松弛、职场与育儿间寻找平衡,那本期节目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接下来,就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吧。 Show notes: 【00:00-07:17】数学学渣的逆袭法则:用“扬长避短”规划人生赛道 * 时间戳:02:08-05:07 * 关键词:偏科少女自救指南 / 反木桶效应 / 职业规划早鸟 * 人生不是补短板的马拉松,而是找长板的百米冲刺——当你在数学卷子上挣扎时,不如直接选一条不需要数学的跑道。 * 高中数学不及格,却靠研究“不修高数”专业+保研政策逆风翻盘,从历史学跨考政治学,精准踩中学科红利期。 【07:19-19:35】读博焦虑实录:26岁长出第一根白发,我在学术与年龄的双重碾压下如何自救? * 时间戳:17:16-20:53 * 关键词:学术内卷 / 年龄焦虑 / 心态反卷 * “博士第一年,我把‘按时毕业’刻进DNA;第三年,我学会把焦虑转移给世界——‘找不到工作不是我的问题,可能是母校博士含金量。’” * 吹头发时发现第一根白发当场崩溃,“这根白发像个倒计时器,提醒我30岁了还在图书馆看八卦、写狗屁不通的论文。” 【19:35-37:56】癌症突袭下的闪婚:当人生计划被疾病打乱,我们如何与意外和解? * 时间戳:30:28-37:38 * 关键词:疾病危机 / 婚姻抉择 / 生命奇迹 * “恋爱7年没提结婚,却因公公的3-6个月临床预判匆匆领证——原来有些人生节点,不是计划出来的,是命运催着你长大。” * “医生说‘准备后事’,我们却在婚礼后等来了奇迹——老人多撑了3年,直到看我博士毕业、工作落定。” 【37:56-54:09】从“丁克倾向”到意外怀孕:体制内妈妈如何平衡生育与职场? * 时间戳:54:09-58:09 * 关键词:意外怀孕 / 职场生育隐形歧视 / 背奶游击战 * “背奶妈妈的通勤包不是装电脑,是装吸奶器和储奶袋——在教室卫生间吸奶时,我突然懂了:生育对女性的消耗,藏在每一个‘不方便’里。” * “预估6.5斤的胎儿生出8斤,顺产撕裂到无法走路,42天拆线没打麻药——说‘生二胎就简单了’,可我连一胎的痛都没忘。” 【54:09-1:09:52】产后抑郁边缘:当亲妈说“你不像个妈妈”,我在月子里和自己和解 * 时间戳:1:12:08-1:13:29 * 关键词:代际冲突 / 产后敏感 / 母亲角色重构 * “妈妈说‘你不像个妈妈’,比撕裂痛更伤人——明明她也是女人,为什么不能抱抱我说‘你已经很棒了’?” * “社会总用‘大家都这么过来’打发生育痛苦,但女性需要的不是忍耐,是‘我懂你’的社会支持。” 【1:09:52-1:44:03】“我没给儿子擦过一次屁股”:从“全能妈妈”到“甩锅型育儿”的觉醒 * 时间戳:1:28:58-1:30:05 * 关键词:家庭分工 / 父亲参与 / 松弛育儿 * “带娃越‘笨拙’,孩子越独立——我负责立规矩(比如‘动电脑就挨揍’),爸爸负责陪玩,分工明确比‘妈妈全包’更轻松。” * “从不让孩子找我擦屁股开始,我学会了‘育儿不是牺牲,是分工——爸爸的参与,从你敢‘放手’开始。’” 【1:44:03-结尾】当计划型妈妈遇到“20后”:我为什么不再逼孩子“赢在起跑线”? * 时间戳:1:43:27-1:44:03 * 关键词:育儿焦虑 / 时代鸿沟 / 反鸡娃哲学 * “提前3年买学区房,却发现孩子的未来不需要‘按部就班’——AI时代的父母,与其逼孩子卷早教,不如教他‘在框架里自由弹跳’。” * “我们靠计划走出小镇,他们靠意外拥抱未来——毕竟,谁能想到我的‘丁克倾向’会被一个20后破防?”
- 05. Jenny:在高需求的宝宝和婆婆之间努力成长
hi大家好,我是林英,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非常抱歉太久没有更新,断更了好几个月,并不是我不想,是这中间家里发生了很多事(宝宝生病、带娃主力奶奶生病住院,还有其他一些工作的事情,针对这个我也录了一期我的自述,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后面可以放上来),同时我也发现,身边好几个想约聊的妈妈都超级忙,工作日白天工作晚上带娃,周末带娃,根本没空抽个1小时坐下来跟我聊天,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时,后台一个小姐姐留言说(我觉得我也可以跟你聊一期),这可真是打开了我的新思路,瞬间让我恢复信心,要跟一个陌生人聊一期播客也很酷啊,我1个人力量单薄,圈子受限,但不影响我可以通过播客跟天南地北每个愿意交流的妈妈们产生链接,这对于陌生的你我是一次彼此都跨出一步的新鲜尝试,也是一次真诚的倾听,于是我与这位网友Jenny相约了一次深度畅聊,我们讨论如何处理与婆婆的关系,包括在育儿观念和家庭分工上的差异。面对经济压力和育儿责任,努力通过沟通解决矛盾,寻求代际理解与共识,促进家庭和谐。聊了建立安全感的育儿经验与日常挑战,还有很重要的个人成长与家庭关系的和谐。神奇旅程即将开启,希望各位收听愉快~ 02:45 怎么发现的我,以及怎么决定跟一个陌生人聊一期播客 04:03 为了找自己,我们彼此都在往外踏出一步,追寻更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13:31 婆婆带娃很科学先进,但相处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钱的问题?独立大女主还是围着男人转? 19:16 “高敏感高需求宝宝”有多难带,是家人的关注过多?高度依赖家人陪伴,分离焦虑强烈而无法上幼儿园 25:56 读绘本没用,幼儿园老师也帮不上忙, 体适能班起了作用! 29:09 妈妈们反思一些小朋友的心理阴影,缺乏的安全感从哪里来 37:14 带孩子睡觉真的很累,然而我们俩都是婆婆帮带 43:46 孩子的过度依赖和情绪崩溃,是偷偷走掉,还是如何处理? 55:23 婆婆和我的关系,因为经济压力、家庭内部分工等造成的误解和冲突 57:10 多囊卵巢综合症,通过运动自然怀孕 1:08:49 公公对婆婆的态度,也影响了婆婆对我们和对孩子的态度,误会也一点点加深,从把婆婆当做自己的妈妈开始,到逐步认清了现实。 1:24:42 第一家公司,怀孕期间承担很多工作,却没拿到应得的考核结果,产假后跳槽,从忙碌的状态到清闲,如何开始自洽 1:35:55 照小红书养娃的实践和摸索,伴随着焦虑、疲惫、挫败感,怀疑发育迟缓?总结:太过着急了。 1:47:54 省事省妈好物推荐
- 04. 果儿妈:大学老师养娃心路历程,同理心和共情最重要
hi大家好,我是林英,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这里是我的第四期节目,本期嘉宾是我的朋友果儿妈妈,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大学老师,有个7岁多的儿子果儿,果儿妈在养娃方面给我的感觉,那是相当洒脱,绝对的散养派,闲聊时一句“暑假把娃马不停蹄送回老家”,“我对他的要求是只要学校老师不来找我,我就不找他”,在到处都是暑期夏令营、补习班、早教班等等信息轰炸的时候,这些话让我拍手称快,于是趁着暑假期间,我们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采访,其实一开始我们都有很严重的焦虑和心态崩溃的时刻,是什么样的转折点让她开始彻底放下?是什么让她开始又想要二胎?大学老师的身份也伴随着一些教育孩子的好与不好,同作为大城市里的普通人,在养娃方面如何选择卷与不卷。她作为一名老师,非常善于总结和调整自己的育儿方法,其中与孩子之间的同理心和共情心,让我印象深刻。接下来就开始今天的节目啦。 时间线: 01:27 散养也不是一开始就散养,刚生完随之而来的极端的保护心和焦虑感。 11:47 第一次幼儿园经历,我在门口一直等着他出来。 16:53 大家都一样的心态,这个孩子离开我,就不行... 17:11 不到4岁的孩子第一次旅行,他可以照顾好我,说明他也可以照顾好自己。 24:40 不要像老母鸡一样把他护在怀里,我可以向他示弱。 26:56 受委屈的时候,除了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还要保障他一定要告诉我。 29:45 非常享受他找我撒娇的时刻。 31:30 现在很想生二胎,放下焦虑去享受。 37:44 经济和精力都得跟上,去“卷” 没有问题。 39:15 我很讨厌从小被比,为了让爸妈高兴,我不快乐。 41:29 坚持辅导班本身就很难,心态很重要。 49:29 我舒服孩子就舒服,不能让孩子生活在被人支配的环境。 52:15 我的孩子也经历过,被我期望过高而眼里没有光的时刻。 54:27 暑假孩子马不停蹄发回老家有多快乐?追着猪跑和游泳课。 1:00:52 北京养娃成本?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只够我够得着的。 1:03:21 大学老师的工作+带娃,有什么好与不好。 1:10:55 共情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爱听说教。别人挤我怎么办,挤回去! 1:11:23 工作重心和家庭的权衡。权衡的前提是不抱怨,随心。 1:17:02 家庭是我们一家三口共建的,爸爸妈妈忙的时候你自己照顾好自己,这也是你的贡献。
- 03. Doris:自由职业带娃赚钱两不误的方法论
hi大家好,我是林英,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本期嘉宾是我的研究生师姐Doris,目前是自由职业,8岁小孩的妈妈。跟她的聊天可以说是让我频频震撼。 在宝宝2岁时她开始有换行业的冲动和想法,4岁时正式跨行,不再朝九晚五,成为既可以陪伴孩子又能实现事业兼顾的一个自由职业者。 她是一个一开始并不太喜欢小孩的妈妈,却去上过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艾滋病性教育等公益培训。 她是一个时刻清醒拒绝内耗的妈妈,永远不会跳出孩子健康快乐为第一的初心。 她是一个会把家庭当公司一样运营的妈妈,或者说创始人,例行开家庭会议和年度大会,享受一号员工也就是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 她是一个主动性时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妈妈。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新手,苦于找不到前辈或者巨人的肩膀带你去看看在事业、家庭以及教育育儿方面实际的问题解决方案,那本期节目你一定不会失望。 时间线: 03:48 我具有这种功能,为什么不去用呢?我一定要有一个小孩来体会母亲的心理。 06:21 当你还是一个小小受精卵的时候,妈妈已经带你坐飞机去旅行了。 09:07 生育中的各种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非常之多,心态很重要。 11:47 把2岁的宝宝当朋友一样给他讲怎么生他的故事,他连续听了一个月。 15:17 42天的时候一个人带他坐飞机回老家。 18:27 我们常常会忘记:所有妈妈的初心都是只要ta健康快乐就好。 20:10 一次误诊经历,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哪怕是很有经验的医生。 23:07 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凡事relax。 25:39 2岁时,开始有一定要从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下转型出来的想法。 28:09 爸爸怎么考虑自己在陪伴孩子过程中的角色? 32:16 妈妈是演员,也是导演,所有的事情都是“精心策划”。 33:42 不成文的家庭规定:进家所有人手机放养“机”场! 35:21 宝宝2岁开启副业生涯,同行业的跳槽对我没有吸引力。 39:49 跨行穷三年,老公的“我养你”,跟女人认为的养不一样。 41:14 并不觉得在这行会站不稳脚跟,做了蛮多的准备。 44:47 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是放在你的雇主手里? 46:09 一年试用期,需要家人无条件支持。 49:00 职业选择需要顺势而为,教育小孩也是如此。 51:58 解决问题型人格,在我这里不存在内耗,孩子不是第一位,我是。 53:32 i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4岁的时候上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 55:25 其他家长的焦虑影响不到我。不能跟着别人的节奏走,一定要跟着我的节奏走。 57:39 我们家会定期开家庭会议,以及年度大会。 1:01:38 心态开放,就一定会吸取到新的能量。 1:05:56 现在还没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阶段,我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发挥。 1:09:42 参加了一个艾滋病普及活动,关键的方向把控上必须得去学习一下。 1:11:39 为什么总会能请教到对的人? 1:14:07 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中级证书的我,也愿意去做一些这方面的培训尝试。 1:15:08 40岁还早,我们正当最好的年龄。 1:16:58 所谓轻创业,自己打通前后,赚到钱就是一个创业。 1:19:18面对孩子时,引导他有问题先问自己,直到再也没办法问下去时再来找我。 1:20:34 当妈妈也是一份工作,工作中总结的好东西也可以用到当妈妈的角色中。
- 02. Lisa:紧接着就非常频繁的带娃去旅行
hi大家好,我是林英,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这里是我的第二期节目,由于出差的机会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朋友lisa,如今她已经是一个五岁女孩的妈妈,经历了我们这些新手妈妈们为宝宝吃睡发愁的过程,我们的聊天更多是我在跟她请教经验,而她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变成孩子的教育,比如宝宝与同龄人的社交问题,我告诉她我做了这个播客,Lisa虽然当天嗓子不舒服但她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请,聊天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些咳嗽声或者音量较轻的情况,希望各位听众朋友谅解。由于时间紧张的关系我们并没有特意提前准备,且到后面在送她回家的路上又录了一段,可以说是随聊随录,随录随聊,真的是说到孩子的话题妈妈们说也说不完,走在路上的聊天虽然背景音有点吵,但不妨碍她值得被你听到。 时间线: 01:27 医生下了定论,女儿一定会近视? 04:03 科学育儿之,不放盐的西兰花有多可笑。 06:15 科学育儿之,发烧5天定律。 08:50 2岁断母乳,抵抗力还得看基因。 10:20 自主进食是会更早的解放你,但是喂饭方便,迟早会自己吃。 12:05 第一次带1岁半的宝宝出门旅行就发烧,后悔吗? 15:56 频繁带娃出门,大人需要放风,她也没那么脆弱。 16:20 幼儿园第一年,比大姨妈还准的生病经历和应对方案。 26:05 出门规律作息不存在,睡觉等一等,大人先吃饱饭~ 27:55 带娃回来的高光时刻,专注力从没这么好过! 29:30 4岁女孩的社交需求爆发期。 31:25 孩子的魔力,二胎的思考。 37:05 她更爱你还是你更爱她?你是她的全世界。 38:43 重返职场时哺乳期的艰难时刻,能记得住说明当时真的很痛苦。 42:55 如何面对社交高需求宝宝,社恐父母的当下焦虑。 48:19 性格天注定,时间是解决焦虑最好的解药。 49:45 带娃和工作的成就感,哪个更多?如何权衡。
- 01. Nia:陪娃睡觉是每天重复的精神内耗
hi大家好,我是林英,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一个生活在上海的互联网打工人,MBTI是ESFP,目前有一个刚满1周岁的女儿。 那说一下做这个播客的目的,我猜也许有很多人像我一样生小孩之前对当妈妈没什么直观感受,就觉得年纪到了是时候备孕生子,也不排斥小孩,虽然在此之前完全对小孩不感冒,也从没有主动想要去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稀里糊涂当妈之后瞬间各种应接不暇手忙脚乱,不堪重负,母爱泛滥,时不时还会陷入自我怀疑甚至是抑郁。我本人作为一个需要通过与外部互动情绪和感受的E人,总是会想去跟身边所有当妈妈的人深入聊聊,无论是生产之痛、育儿之苦,还是职场与家庭的碰撞和牵绊、每个妈妈的个体经验都各不相同,我们彼此沟通交流,共同成长。在我看来他们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作为妈妈的故事值得被更多普通人倾听。这个播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和我有一样心境的朋友一起,减少生养信息差、缓解焦虑,战胜自我,努力自洽。那就先定个小目标,采访100个职场妈妈。 第一期我的采访对象是好闺蜜Nia,Nia是个理性的i人,一些来自她的交流心得:产假期间提升自己是扯淡,高质量陪伴并不是课程表一般的“有效陪伴”,如何获取育儿知识,如何屏蔽碎片化“知识”,缓解焦虑需要抓大放小,陪娃睡觉这种每天重复的劳动是一种对人性的禁锢,观察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力量... 时间线: 00:00 采访普通妈妈,但妈妈都不普通。 01:29 第1位妈妈,我的闺蜜Nia:宝宝2岁。 02:50 涨奶堵奶,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 06:03 产假期间跟公婆同处的心理状态。 08:30 重返职场,上班是放松,回家育儿是重复又繁琐的工作。 10:27 陪娃睡觉,“没有意义”,“浪费人生” 13:58 老人育儿参与度太高,平添焦虑,挫败感,让步。 18:20 社交网络焦虑之-产假期间看小说扯淡 18:56 育儿知识空白,看小红书还是育儿书? 21:25 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剖宫产还是顺产? 23:50 新阶段新焦虑,辅食?成长曲线?抓重点! 26:34 所谓“高质量陪伴” VS 爸爸的顺其自然 35:01 买绘本买玩具这个事,总是在拔苗助长 37:04 观察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力量:不过多干预,不提前焦虑。 40:50 老公也有产后抑郁? 45:50 从生小孩开始,社会就在给妈妈制造焦虑 46:45 可以玩很久的宝宝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