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16 号外:研学新加坡
号外:和私募行业有那么一点关系的生活话题 本期嘉宾:毛叔(可以聊一切有关于财富管理的话题) 01:00 初见新加坡 03:40 新加坡之吃饭体验(学校/街边小店/餐厅/高档餐厅,任君选择) 09:10 新加坡之住房调研(祖屋/公寓/别墅,保障为基础,留出改善空间) 15:50 新加坡之出行调研(地铁公交/打车/自驾车,非常鼓励绿色出行) 20:35 新加坡之教育调研(公立/私立/国际教育,中西合璧性价比高) 32:00 新加坡之税收情况 37:35 新加坡金融机构的最新调研情况 39:45 海外管理人之股票策略:对于中国股票市场很乐观,还有很大的未来想象空间,科技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9:15 海外管理人之债券策略:目前看,信用债可能会好于利率债;可以关注中资的美元债的机会 53:30 世界看亚洲市场,几个关注点:日本/中国/印度 56:15 香港保险VS新加坡保险 59:45 非常好的工具:家族信托
- E15 市场前沿:牛市亏钱宝典
本期话题:牛市亏钱宝典 本期嘉宾:红岸(市场上没有激进的老股民) 01:26 现在到底是不是牛市?如何判断牛市? 04:45 牛市亏钱? 常见操作分享 来得晚了+ 买错了股票 09:00 分享我的第一次牛市亏钱经历 12:40 倒金字塔形加仓,赚钱才加仓,越加越多 14:20 选中好股票可以高枕无忧吗? 17:00 腾讯 (包括茅台) 的投资实践 20:30 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 情绪面 >资金面>基本面 心动 > 风动 > 帆动 24:35 定义牛市:涨幅要大,时间要久 类比上一轮牛市,现在很像是2019年上半年的情况 28:40 牛市买什么? 基本仓位:低估值/高分红 + 灵活仓位:高景气/高成长 30:30 银行股:为什么配?如何配? 38:50 "要求胜,先求不败" 理性客观的关注估值 43:15 牛市要赚钱,避免暴富心态 45:45 A股的分化加大波动在加大,买资产/股票一定要先理解 49:10 好的公司(资产),在投资实践过程当中还需要坚持 52:00 另外一种亏损来源:追求完美 55:40 DEEPSEEK提供的牛市配置方案: 50%指数基金+30%龙头(消费/科技)+20%机动仓位 思考:这个方案最困难的是什么呢?
- E14 十年系列之对话李鑫:在股权投资界创业
十年系列 对话李鑫:睿鼎资本创始人,天使投资人 02:00 个人介绍,15年一级市场经验,2016年创建睿鼎资本 03:10 一级市场到底是什么?一级/一级半/二级的分类 08:50 这十年的一级市场 增 (数量/规模/人员) / 减(退出方式) / 变 (行业格局) 14:40 为什么会来到股权投资这个行业?兴趣使然,主动接触 15:50 回望这一路,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吗? 不管外部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 17:06 在一级市场中小投资机构现在最难的是什么? 青黄不接 19:50 过去投资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健康医疗/ 硬科技 / 新消费 21:50 分享一个最成功的项目案例(已退出的项目) 学霸团队 + 高技术壁垒 + (健康医疗)大赛道 25:16 投早期的项目如何看待概率和赔率 26:50 二级和一级在投资上最大的不同:流动性 28:40 如果是择业的选择,一级好还是二级更好? 如果是就业者来说,可能二级更容易拿到结果;但是一级市场更像是皇冠上的明珠,难度大很多,得到的锻炼也更大 32:40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成就感是什么?热爱来自于什么,才会坚持下去? ”天地之无穷,人生之一瞬“ 37:50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创业成功? 大格局 / 毅力(韧性) / 不断学习 / 正直 41:50 持续的努力是唯一可以去实践的 43:10 人生就是那些走过,想留下来的事情
- E13 私募人系列之对话初达:从北医到创新药投资
私募人系列 初达:北医硕士毕业,现头部主观私募行业基金经理 03:00 个人成长简介,不断尝试 04:20 和"药" 的缘分 05:15 来私募做投资的原因?也是在众多实习经历中不断筛选出来 08:25 INTP,虽然很P,但是还是不断地往前,向上,为未来做准备 13:20 一路平顺?背后还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反思,选择最优解 15:40 出社会这一路,和学校大不同 18:40 医学的道路与金融的道路是不同的卷 20:56 投资这两年,打分65,还有提升空间 23:00 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好事,成就感满满 24:50 沈浸在创新药的世界里,这里充满了挑战性地认知变现的机会 它不是一个现金流驱动的,而是一个STORY驱动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对于未来的叙事,非常刺激 28:45 怎么看待高波动?创新药让我爱上波动,它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机会 32:40 想做就做去,勇敢去尝试 也曾经因为一个创新药的股票超跌很慌张,承受过巨大的波动之后,证明认知确实是可以变现的。”风浪越大鱼越贵。“
- E12 市场前沿:全力拥抱AI,你上车了吗?
本期话题:AI (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上车? 本期嘉宾:张宪强 泰聚基金投资总监(15年+投资经验) 03:40 开场介绍 06:50 2022年底以来由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进步,机器学会了人类语言,让人机交互变得更加容易,机器能更好服务于人。目前,整个人工智能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行业渗透率非常低,国内AI奇点和投资晚于美国两年时间,投资机会的演绎也刚刚开始,因此需要非常重视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 12:05 全力拥抱AI投资的四个重要逻辑 技术接连突破/ 科技公司大力投入/ 美国与中国的竞赛/ 在宏观层面人工智能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22:55 AI 投资的四大方向 AI算力 / AI小终端/ 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 AI软件应用 26:30 AI算力-四年四倍 ; 云服务/AIDC/ GPU (训练算力与推理算力)/ 基建层面(电力设备,温控,液冷系统) 35:40 AI小终端- 手机/电脑/眼镜/耳机 44:50 智能驾驶及全自动驾驶- 整车芯片/域控/高频联接件/智能座舱 52:50 人形机器人 58:35 软件应用- 用户/数据/场景 62:50 投资AI行业的难点:股票选取与交易策略的挑战 选定大的行业方向后,要做到“知行合一”,选股和交易方向是投资中非常困难的两个方面。首先,要找到一个订单业绩可预见性强的股票,在一年后或近两个季度内实现业绩兑现,同时估值能不断降低;或者找到一个市值空间巨大,能成为行业寡头的公司,即使当下估值不便宜。其次,要面对市场情绪波动和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风险。此外,还要考虑估值问题,尤其是在牛市中如何判断贵与便宜。最后,面对股价下跌的情况,需要有信仰和正确的交易。 参考链接:全力拥抱AI 泰聚基金2025年3月投资策略会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25年2月27日晚上7点半 主讲人:张宪强 第一部分 近期... - 雪球
- E11 行业热点:解读私募"百亿票房"榜
本期话题:解读私募“百亿票房”榜 本期嘉宾:阿珂(十年以上私募产品经理经验) 01:10 复盘2024 美股科技/ 黄金/ 红利 是年度大赢家 A股大波动,上半年主观更好,下半年量化修复 去年成长赛道相对较差,但AI在强势崛起 04:33 "百亿"门槛从何而来? 06:30 整体看百亿私募更多集中在北上深,部分在杭州,南京,广州, 量化策略更多在上海办公 09:00 私募牌照下主观/量化的商业模式 量化:多策略 / 多条产品线 主观:平台制/ 单一核心人物 11:50 同是百亿,分化依旧是很大的,“卷”是不变的主题 16:00 量化的规模波动大多会大于主观的规模波动 18:10 逆市新近百亿榜,为什么是他们? 20:20 百亿榜单随时都在变化,特别是刚入榜单的"新生儿” 21:20 2014年就在百亿榜单里,霸榜十年,为什么? 26:15 上百亿?哪类特质更容易成功? 除了业绩,还是非常需要品牌(市场/渠道) 30:35 心目中的好产品和“百亿”有关系吗? 规模其实只是产品的一个维度,规模越大锐度大概率会降低 32:40 新时代新锐基金经理想要杀出重围,难度很大 35:00 如果未来更多是平台型的团队作战,如何评估稳定性? 37:10 随着时间沉淀,私募行业一定会是越来越优质的 2025年百亿私募榜单参考:
- E10 行业热点:也聊聊私募的"生与死"
本期话题:也聊一聊生/死话题(斗胆),祝福大家健康平安,资产稳健长盈。 本期嘉宾:毛叔 (欢迎来聊聊有关于财富管理的一切) 05:30 私募公司的出生:国企背景/ 中外合资背景/ 民企 09:50 出生决定了发展:朝着 直销/机构/互联网 三个方向发力 16:30 规模代表一切吗? 主动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规模是值得敬佩的 21:00 所谓可控的规模具体是多少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55 "草根"派也能成功,但起伏或者说波动会很大,整体看胜率很低 24:30 二次成功的经典案例:自我革新 不断迭代 29:05 创业是99%的失败,能做的就是活着,不断尝试和调整 30:50 如何避免"死掉"或者"将死"的私募? “死”的原因可能是合规/ 募资 甚至出生就有问题,但另外一种是能力问题 34:50 在投资这个专业赛道,投资能力到底如何评价? 4P ( People/ Process/ Philosophy/ Performance ) 3性 ( 一致性/ 稳定性/ 有效性 )
- E09 十年系列之对话丹妮:私募基金的美元梦
十年系列 丹妮:多年美元基金服务商经验,10年传统制造业成功转型金融业 03:10 中国私募的美元基金之路,2016年开始到现在从未停止过脚步 04:40 从制造业跨行来到美元基金,就是跟上对的人 06:45 美元基金的主流注册地:开曼基金4万支,其中中国管理人设立的大约为10%,数量在不断的增长,但规模却很难突破 08:40 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的区别 多元的投资人背景/投资市场/投资策略/监管环境 高昂的发行成本/运营成本/清算成本 12:50 要出海?请慎重! 20:20 同一个管理人的美元和人民币产品的各个维度的相似度还是很高的 24:00 美元基金的投资以及运营是商业行为,更多决定权取决于管理人自己 28:40 大行?大品牌?都可能有风险 复盘硅谷天堂事件 33:20 全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风险意识需要不断加强 资金安全/反洗钱 38:55 美元基金的系统/平台目前还比较缺乏 44:10 创业感受: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 E08 十年系列之对话清海:互联网能成功带货私募?
十年系列 清海:现某互联网平台公司投资经理,多年"互联网+金融"从业经历 01:55 2015年起,互联网赋能金融的平台型大厂崛起,目前蚂蚁金服已经超越招商银行成为非货产品的第一名。过去几年互联网与公募的融合的效果是非常明显。 04:45 在不同的渠道生态里,互联网都在赋能私募销售,除了传统的金融渠道,三方,互联网头部大厂都有在参与私募业务。 07:50 互联网界的"私募明星"都有什么特征? 要火?要流量?除了战术化的互联网运营,还得要抓住流量的红利! 12:30 如何看待"说的比做得好"? 存在即合理。这其实也是一种发展途径。 13:45 能在互联网卖得好的产品,一定是短期业绩非常亮眼的 吸引力法则。只看得到第一。但这是更需要谨慎对待。 18:00 各渠道已经在慢慢朝着客户的实际购买体验出发 比如资产端和负债端双向朝着海外发展 21:30 互联网就是通过了解互联网的行为,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23:10 互联网带货"私募"能否成功? 时间如果足够长,AI来到之后,"年轻"一代还是更容易在互联网上形成自我决策的结果 27:45 如何在AI 时代里面选择信息? 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效率,顺应AI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 31:20 信息时代私募想要多获得注意力,需要自行去产生更多合规的信息 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33:35 互联网界的"私募明星"案例分享 金融小魔女(半夏/李蓓)+大金链子(希瓦/梁宏) 37:20 互联网+金融的一些工作心得(三点个人经验,值得听一听) 定位: 互联网为本,结合业务的需求
- E07 私募人系列之对话缪缪:从高尔夫到私募界
私募人系列 缪缪:95后,前职业运动员,私募从业2年 01:40 出自运动世家却向往上班族 02:35 运动员和上班族最大的不同是? 05:45 如何完成从高尔夫到私募的跨界? 09:30 让我来科普一下高尔夫 你需要:体能,技巧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14:50 为什么投资圈盛行高尔夫? 每一杆球都是一次心理博弈 19:50 过去的经历对投资的帮助? 都是在寻找一个好的时机。 21:05 怎么评价这两年的私募工作经验 2024年第一次赚钱了! 22:50 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有滤镜吗? 多资产/ 全球视野/ 多策略 25:40 对于“私募人”这个身份还是非常ENJOY的 27:20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保持乐观,“剩”者为王 29:20 立一个新年愿望,祝大家蛇年投资长虹
- E06 行业热点:起底Deepseek背后的量化私募
本期话题:爆火的Deepseek离不开幻方“造血” 本期嘉宾:红岸 02:30 没有幻方就没有DEEPSEEK,“四大天王”之幻方发展历程 04:50 幻方与DEEPSEEK:极客文化 06:40 曾经震惊全业界的”萤火“系列 08:20 扒一扒,百亿量化私募的收入与成本 10:55 看一看,量化私募如何发家 13:10 Deepseek,一定是更大的理想 19:00 聊一聊,豆包,元宝等等其他各种大模型 22:30 科技崛起,一定会赋能全行业 25:30 量化私募的从业人员都是什么背景? 学好数理化,走遍开下都不怕! 29:55 量化私募的发展趋势:分化 33:40 孵化出Deepseek之后,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38:25 红岸怎么选量化私募呢? 本次访谈参考文章 1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为西蒙斯传记作推荐序: 创造理解市场的模型 https://mp.weixin.qq.com/s/qDxKBPnuGQ6XphoJZ-F1JQ 2 揭秘DeepSeek:一个更极致的中国技术理想主义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r9zZaEgqAa_lml_fOEZmjg
- E05 灵蛇献Review:复盘A股之大头篇
大头:我就是头大,欢迎和我一起复盘 01:30 导言:4万亿之后的A股 02:16 2008年-2013年的中国经济 04:10 2013年之后的股市 06:00 2014年:开启大牛市 09:20 2015年:脆弱的杠杆牛 12:47 2016年-2017年:分化的慢牛 14:05 2018年:3000点是底?哦,不,是顶! 20:25 2019年-2020年:一骑绝尘的大A 29:30 2021年:红利的牛or赛道的熊 33:00 2022年:风控也控不住的熊 43:10 2023年:热闹的AI与重现天日的中字头 56:50 2024年:疯狂踩踏与绝地大反弹 77:20 结语: 祝福A股和A股股民
- E04 十年系列之对话文森:私募国际化 VS 全球化配置
思目十年系列 文森:热爱基金研究,十年以上三方外资及中资评级机构工作经验 02:15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受到“创业”的冲击 04:45 在香港加入创业团队,赚到3倍,但是错过了10倍 08:20 经历熊市之后,继续向前寻找属于自己阿尔法 10:10 中国私募公司和海外私募公司的区别 13:10 中国私募出海现状 18:20 评级和奖项的结果谨慎去参考,业绩取得的过程更重要 21:30 自己怎么去做基金研究? 24:10 天赋,确实好像是天赋 28:30 主观是被动的主动管理,量化是主动的被动管理 31:40 全球化配置?没有范式,以我为主 35:50 演绎一下:私募行业发展趋势 37:50 每个人都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 E03 十年系列之对话红岸:券商与私募的那些事儿
十年系列 红岸:券商出身,热爱投资,理工男思维 02:15 券商行业这十年,与资本市场共振 07:00 转行去私募吗?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10:30 券商渠道更喜欢什么风格的私募?会更喜欢量化吗? 17:00 如何看待爆款现象? 24:30 选基金一定要了解赚钱背后的逻辑,做好收益归因 30:00 如何识别各类客户的真实需求? 推荐使用金字塔投资法或者资金分类法先做好规划再去投资 38:20 量化策略:量化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45:50 理财要先有规划,先在新手区多练习再慢慢挑战高难度
- E02 十年系列之对话毛叔:从大银行到小三方
十年系列 毛叔:欢迎聊聊关于财富管理的一切 03:10 私人银行十年变迁 06:10 银行人的职业选择 13:40 银行和三方的私募选品比较 18:22 大浪淘沙之后的三方行业 25:50 自己如何选品? 31:00 如何为客户做大类资产配置?如何动态调整配置? 41:00 私募大发展,银行与私募各取所需 49:00 财富管理2.0时代:规范化,全球化 52:00 如果你想了解金融行业?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