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图示】
【内容索引】
01:46 在过去两年中,外资持有中国股市浮动筹码较高的时候大约比例在5%左右,但在2022年4月之后,由于中国的疫情防控与封控措施,以及G7会议后美国提出的去风险化策略,外资在A股、港股和中概股的持有比例显著下降。
03:08 相较于2023年第二季度之前,目前回配的外资持有的筹码数量是较低或者有限的,外资的流入和流出总量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即使遭遇外部事件的冲击,比如地缘政治问题、美元指数波动、美元强弱变化、其他国家的利率调整,以及全球流动性受指导性利率变化的影响等,引起的市场波动性也不会像2022年底或2023年第二、三、四季度那么大。
03:58 因为今天A股处于较低水平,假定国家队来救股市,它需要的成本也是有限的。这意味着A股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区间内波动。从稳定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因为需要的筹码总量不大,国家队具备相应的调整方式和能力。然而,市场的上限仍会受到多种波动性因素的影响。
05:46 虽然外资并不构成整个市场的全部,但在其持股比例较高时,它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柱角色。这一点在香港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美国提出的生物安全法案对香港生物医疗相关股票产生了剧烈影响。同样,关于华为即将推出的新机型P70,以及美国对华为产业链相关公司可能实施制裁的消息,也引起了香港市场的波动。
07:15 在2024年一季度的这轮中美博弈中,对美国来讲是三个层面:首先,解决其内部的经济问题;其次,管理美元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引导全球资金流动性;最后,制定策略以影响和限制中国的发展。
11:28 在《论中国》这本书中,基辛格提到,尽管中国的外交策略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但其外交策略的核心始终不是以对外扩张为主导。
13:01 在这一次的中美博弈中,对中国来讲,第一是管理好自己的经济问题,第二是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
15:04 尽管受到当前消费保守和市场谨慎心理的影响,从2024年三月份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表明市场对房地产的预期尚未完全触底。
16:09 根据今年一、二月份的统计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10.2%,货物贸易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3%,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增长了14.6%。其中外贸和手机销量的增长,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
18:31 中国在面对外部影响时,只能“见招拆招”,比如通过马英九率领中国台湾青年团访问内陆,来强调促进内部团结,通过举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来表达对外开放。
20:40 从去年12月起,中国实施了对12个国家的单向免签政策,这通常被视为外交上的低姿态,在大国外交中极少发生。
23:05 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是毋庸置疑的,从“开放”的角度看,不论是举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还是推行单向免签政策,为了能促进民间的商务交流,中国放下了大国政治对等外交的面子问题。在改革的维度上,中国也少见地把政治中心北京,作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27:44 在中美今年一季度的这一轮经济博弈中,美国成功维持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和美元的强势地位,中国至少也成功地将股市从1月份的低点拉升回来。
34:13 在整个疫情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财政措施?
34:38 在疫情的第一阶段,美国政府通过联邦借债的方式,直接向个人发放补贴,对于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这笔钱主要用于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从而直接刺激了消费,使得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提升资本市场价值。第二阶段的开支主要集中在公共事业上,尤其是福利相关的领域,比如教育和医疗。
37:13 从2022年美国升息开始到今天,出现了两个挑战:第一个是,随着债务的持续累积,政府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发新债来偿还旧债,这就形成了一个滚动的债务池,使得联邦支出中的利息支出持续增加。另一个是,如果法定上限的提升速度慢于财政赤字的增长,美国政府可能需要削减其他支出项目以平衡利息支出。
39:35 美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从美联储的扩表到缩表(详见PPT)。
44:20 对于中国的经济恢复数据,需要逐季分析的原因是:第一,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问题,中国都是靠自己苦干来解决的。第二,要观察美国金融周期接近尾声时的调整、引导和变化情况。
45:33 美国是如何成为金融大国的?
45:45 最早的基督教是反对有息放贷的,但宗教改革后,加尔文教派对于此教义的宽松解释使得有些信奉新教的国家最先开始从事金融活动。
50:18 中国面临的三个命题:首先,中国需要推进金融国际化和开放,包括允许外资独资银行、保险等;其次,中国需要努力做成金融强国;再次,中国需要尽量避免在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完成前面两个目标,以防出现类似俄罗斯遭受的美国金融制裁。
55:34 中国原来的外交政策倡导“摸着石头过河”,但现在一方面是,不能再摸同样的“石头”了;另一方面, “石头”也不让你摸了。
【本期相关】
- Vol.83 宏观漫谈37|外贸量增价减、房地产归于理性、城市化进程和巴以影响:与李丰聊外贸变化和经济结构转型(下)
- 美参议院版《生物安全法案》昨夜听证会通过 对药明系影响还需关注这几点
-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撰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专著。在这本书中,基辛格以他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 《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是由知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所著,本书用经济学视角解释社会进化,用风险与博弈重新理解人类文明。
【录制时间】
2024年3月28日。
【本期福利】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听后感,我们将为评论区最走心的三位用户送上《论中国》各一本(评论截至2024年4月29日下午17点)。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pr@freesvc.co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到底为何突然加大开放免签,具体原因很难说清。但就我最近从网上了解的内容来看,我觉得这事能带来几个好处:
1.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19年的时候我国接待外国游客数量已经达到世界第四了,但疫情打断了这个上涨趋势。现在加大开放可以让国际游客数量慢慢恢复、超越之前的水平,而且能够倒逼旅游景点服务质量的提升。因为外宾的抱怨往往比我们的抱怨更管用😤
2. 促进消费。外国游客来了机票、酒店、餐饮、出行、门票、纪念品等各方面都有需求,而且有人是专门做外国游客生意的,比如导游、司机。虽然目前来看总量上不是很大,但如果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大接待外国游客的旅游国呢?这不并不是做梦,我们是有这个潜力的。
3. 改善国际口碑。由于西方媒体整天抹黑,积毁销骨,我们在国际上名声很不好,而且我们还没地说理去。这种情况下,让外国人进来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何况人来了是给我们花钱)。我们不用多说什么,他们来了自己会看,然后就会质疑西方媒体说的。油管上有很多近期刚上传的外国游客第一次来中国旅游的视频,都是偏正面的评价,评论区也是很多人表达认同,这就是很好的宣传。
其他还有很多,比较零碎就不一一列举了。至于坏处么,可能是伤害了部门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吧。我很开心看到最高领导层愿意做这样灵活的政策妥协,短期输了面子,长期则面子里子都会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