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3.松弛人生的底气:现金流!现金流!还是TMD现金流!

E93.松弛人生的底气:现金流!现金流!还是TMD现金流!

83分钟 ·
播放数73785
·
评论数206

🎤本期嘉宾:

盛玉洁,金融从业者

⏯️本期简介:

本期对我而言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的主题是和自由现金流相关的。我翻了一下过往的节目,不知不觉我们已经铺垫了很多和它相关的内容:

比如第 13 期老南提到的买基金、买股票的一个理解角度,就是用自己劳动和经营创造出的现金流去交换优质上市公司的如大江大河般的自由现金流。

比如第 24 期,我找了几个慢慢变富的故事,企图说服我妈以重视现金流的长期投资作为他退休后投资理财的基础原则。而且他的中期目标就应该是再造一条类似于他退休金这样的近乎永续的养老现金流。

比如第 39 期,我们借有知有行推出的家庭资产记账现金流计算器这两个功能来梳理好家庭的三张表,这两个工具我强烈推荐大家拍胸脯的说,简中互联网上无出其右。​

之后我们还在节目里面讨论了一些能释放自由现金流的策略:

比如第 55 期聊红利风格56 期聊多元资产配置68 期聊以自由现金流的角度去做企业分析

说回本期,它有点像对这个话题的总结。嘉宾盛玉洁老师,我过去多年一直很关注,也很佩服他的业务水平,这两年他在业务层面有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就是在个人投资层面如何释放自由现金流。

我们在这期聊一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自由现金流的典型场景,有哪些策略和产品可以释放它,以及需要大家格外重视的关键原则和细节?

最后给耳边亲友们拜个早年,祝大家蛇年大吉,身段灵活,在工作、生活、经营、投资以及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关卡里边可以灵动游走。「面基」在春节期间会休更一期,初八开始恢复正常更新,祝大家假期愉快。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时间轴:

00:15自由现金流是「面基」的母题之一

03:08低利率时代的必然选择

04:58老钱对自由现金流的一次失败实践

08:18自由现金流的两大分类:为自己,为别人

15:43设计一个自由现金流组合

21:32身价100万-1000万人群的的财富命题

23:01一些需要现金流的典型场景⭐️

28:50提取率的问题:月度不要超过5‰,年度不要超过6%

底线是尽量不要伤害本金!

31:52但是老年人是可以消耗存款的

34:16基金投顾也可以释放现金流,关键是找对策略

35:30那香港保险、增额寿险,年金险是不是也不用买了?

41:37聊聊能释放现金流,能收租的策略⭐️

45:20红利确实是很好的收租资产,但波动还是稍大

48:34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的优先级比红利更高,如何克服美股恐高的心魔?

56:10嘉宾所在团队用了一个组合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红利+美股+黄金,聊聊这个组合的方方面面

1:06:53Reits也是一类很好的收租资产,因为自己就生息,但是波动太大,还得观察

1:10:51释放现金流的月度支付型产品在日本杀疯了,因为太顺人性

1:16:24收租的第一步是认可这项资产⭐️

1:18:22台湾也是很棒的学习对象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后期制作、声音设计:Dong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展开Show Notes
avy_esvN
avy_esvN
2025.1.23
1:22:52 存股方面,我推荐两本书《股息cover 我每一天》和《我45岁学存股,股利年领200万》,都是台湾作者写的,油管有很多相关视频,看完后,平台会推同类视频,供有兴趣的小伙伴参考
patch8:感谢推荐❤️
CJ404
CJ404
2025.1.22
快乐小文盲:谢谢分享,新年快乐
UDUD:谢谢好人分享!
5条回复
Ass嘟嘟
Ass嘟嘟
2025.1.22
月度支付,并非服务于收益率的比拼,只是一个功能,跟你的个人需求、财务需求、生活状态、人生状态相匹配。

「✅低利率时代」
定期支付型产品:定期产生现金流,与投资无关,和你直接面向终端客户的生活场景体验强相关。十年前通过定期赎回基金份额的形式实现定期支付功能。但经历的是高增速时代,没有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在利率达到极低的情况下出现了“月度支付型”产品和“月度分配型”产品,因为客户在低利率 & 老龄社会背景下,对现金流的诉求更强。
第一支1997年(日本十年期国债跌破2%),10年以后占据场外公募基金份额一半以上(零利率时代)。持有人平均年龄70岁以上,大多用来支持退休养老金。
行为金融学:对收租的即期的满足感,更为看重(顺人性)。

「✅月度支付」
选择底层策略产生现金流(收租),和月度支付率(现金流大小),是拆分开的。前者和个人风险偏好相匹配,后者负债端是固定开支,不介意分本金。
适合的土壤:长期微通缩,经济换挡减速、低增速、老龄化、低利率。
1)生息资产
产生现金流的产品底层,最好选自己能够生息的资产。
比如当下低利率环境下,能稳定提供股息率的红利资产。
2)月度支付 vs 分红
月度支付不等于月度分红或不等于分红。
分红:策略赚钱了(不确定),提前落袋为安,但实际投资上,现金流回流削弱了复利效应。
月度支付:现金流是稳定的。
3)月度支付 vs 保险
客户的需求已经培育出来了。做好了现在投入一定资金,未来持续收息的准备。
香港保险:长久期资产的锁定,但可能带来保障的功能,可以配全球资产但不是保收益。
金融产品:更灵活、更透明、更多元。
4)产品设计
设立支付率时考虑到会分本金的情况,考虑到费用、使用效率、降低复利再投资之后留有盈余的情况。如果发现底层资产的潜在回报能力下降时,降低支付率。
支撑产品策略的年化收益率,最好在费前10%。
条款:如果没有投资收益也会分,所以会分配到本金;呈现的月度支付率只是当期的或初始的,后续会根据通知做调整。

「✅自由现金流 - 分类」
为自己、为别人。
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点不同。年轻时,希望提前退休;资产累积到一定程度,做养老金的补充支持。
人生中段之后的每一个人都会有现金流需求的场景。
养老金:中国DB模式,国家给你发;美国DC模式主导,固定提款计划(每年固定提4%)。
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退休金差距是十几倍。

「✅自由现金流 - 组合」
最好的终端客户在银行,最好的载体是(家庭)信托。
1)一定要有门槛
场景:一次性资金 + 持续的现金流支取。
有一定资本但要补充现金流的阶段。
2)信托利益分配:万物皆可月度支付。
在运营条款上设计,要么赎回份额、要么降净值。集合信托可以做到单位净值1以下,客户感受不直观。
3)银行端
信托在银行端方便上架。
4)家庭信托
(法律架构)独立于所有财产,专属于家庭信托本身,规避风险,以及传承比例。
家庭信托100W起(只能投以股债为主的公募产品/信托计划),家族信托1000W起(股权/私募等),但资产传承的功能和他意的功能都有。
家族信托现有5000亿以上规模,而且通过私行,覆盖了大部分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客户人群。
100W~1000W的高净值客户(中产)核心矛盾是抵御外部风险,继续搞钱。

「⭐️现金流 - 典型场景」
1)老年人
绑定养老社区、护工保姆的支出。
2)中年家庭
绑定子女每月教育支出、房贷。
3)提前还贷
相当于3%-4%的理财。
房产收租:面向银行的3.3%固定负债利率。提前还贷,失去了流动性。
金融资产收租:净值化,确保现金流的稳定。用资产波动对抗固定的负债。配置金融产品,获取的是流动性。
用金融资产收租的现金流匹配房贷的利息,保全了这个资产在自己手里随时变现。

「✅提取率」
月度不要超过5‰,年度不要超过6%。底线是尽量不要伤害本金!
固定提款计划的可持续系数:被提取完的最大风险是当净值大幅回撤时依然要提,此时损害的是本金,如果超过一定阈值,很难再修复。
如果用资管类产品做收租,不能够长期的分本金。支付率一定要和底层资产的潜在回报挂钩,而且留有盈余。
标准:如果累计净值出现回撤,回撤修复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底线)。
如果资产价格或市场出现变化,预期收益区间开始调整时,支付率要水涨船高的回落和提升。
不希望分本金,最好的方式是单位净值控在1左右,累计净值是分掉的分红。

「✅老年人」
退休养老场景,可以消耗存款,即可以分本金。
测算永续提取的问题,尽量把提款计划延长的越远越好,但不用保本金。

「✅载体 - 基金投顾」
账户层面管理,在基金投顾的系统上加一个现金流提取功能,跟底层选择的策略组合剥离开。
支付率和底层产品的潜在回报,不一定要匹配上。
Ass嘟嘟:「⭐️投资策略」
最好本身就能产生现金流。
海外月度支付产品,底层大多是高收益债券、高息存款等能产生稳定现金流,我们现阶段没有。
1)权益资产 - 高股息
红利:央国企,有政策支持,股息率稳定,能被托底。
银行:存贷差之间还有空间,存量债务恰恰是它的利润来源。
看中股息率,最好资产价格波动不要过大。
红利年化波动率10%~15%,一般最大回撤15%~18%,但回撤10%的频次较高,一年内可能有两次。但仍然有向上趋势,最大回撤可被修复。
红利类的最大回撤修复期,2018年以后没有超过一年。A股或宽基最大的问题是最大回撤修复期太长了。
50:00 好奇查了下,今天收盘中证红利较10.08最高点下跌15%。
2)全球多元资产配置
QD基金:公募基金6,113.18 亿,剥离港股后,真正投向海外资产的公募QD规模2000-3000亿,而整体公募 32.83 万亿,占比很小。
如果在更长的周期里,有更大的周期轮动,现在所感知到的全部破灭。超出了现在的认知,或者在更长维度里会被证伪,但不影响在当下拥抱它。只要这一套(少数精英集体的意志占据话语权)还能玩得转,就暂时不会跌。
做一定的分散,要打破常规认知。
溢价,是上涨和下跌的加速器。一旦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比如A股情绪上涨,美股ETF溢价快速回落,是很好的切入机会。
在国内配置海外资产时,密切跟踪限额、场内交易的情况。
或者直接关注标普500。

「✅组合:红利+美股+黄金」
1)出发点
在众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唯一确定的是M2货币供给会一直增长。找到能跟得上中美经济体M2增速的资产。
① 国内:红利低波。
回撤10%~15%时再补。
控制仓位中枢,在阶段性拥挤度的高位,人为降低它的波动,择时(减仓/再平衡),或者分散、轮动、扩宽国别等。
② 美国:以美股为代表。
③黄金
当逆全球化,法币的价值受到冲击时,黄金的地位和往常完全不一样。黄金是对混沌的定价。
与红利、美股低相关性,只要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收益,能有效的为组合降波。
2)仓位中枢
1:1:1,越简单越好。
与其加入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负收益,不如用最简单的方式。
建仓时间点很重要,决定了持有资产之后一段事件的心理预期。
3)解决方案
① 现在的市场资产价格和给到的配置方案,形成策略。
② 在现阶段用指数基金,做贝塔上的配置。用更清晰、更简单、更多元的方式提供底层的标准策略。
用指数构建策略业绩的呈现、过往的回撤。守望旅行者,近十年风险收益特征,年化回报12%,最大回撤15%(两次2015、2020年),回撤8%~10%发生过2次,剩下大部分回撤5%左右。最大回撤修复期最长的是255天(交易日)。

「✅Reits」
生息类资产,规模增速可观,但还没到成熟阶段,波动太大,保持关注,等待合适的时机,作为储备。

「⭐️收租资产」
资产价格的波动,和提供现金流的功能,是分开的。
选择这个资产为你提供现金流时,第一步是先认可这个资产。
收租是一种战略懒惰,利于躺平。拉大了投资人对久期的忍受。
在原有公募基金投顾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现金流支取的功能而已,没有额外的费用磨损。

「✅台湾 - 社会生活周期」
1)青年
刚入职,定投(高波),因为未来的人力资本很高,但你现金流可不充裕。
2)母子账户
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构建相对稳健的家庭资产负债表。
母基金账户:执行稳健策略(固收+),抗通胀,长期稳健增值。
子账户:从母基金转出资金,仍然定投(各种尝试),设定止盈机制,触发后回流到母基金账户。
剥离了风险偏好,单独弄个心理账户。帮你找到心理阻力最小路径。
3)50岁
退休规划时,为母基金加入定时支付功能,计算养老时每月支出。
Ass嘟嘟: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6条回复
HD868264c
HD868264c
2025.1.28
我只想说一点,第一次听这个节目。 金融类节目本来就古早乏味,我一路开车听了30分钟。女生一直用高频高速的专业辞藻讲述所有内容难免枯燥乏味。也不是所有听众都具有很强的专业度,就像一个听友的留言一样,我大概是听到10分钟左右,才知道主持人说的原来是月度支付,还不是阅读支付😂。 如果能深入浅出的话,我相信听众群会更乐意接受
Fiona_aBTx:我也一直以为‘阅读支付’,直到看评论才晓得是月度支付
Gastronomy:用0.8倍速听 会容易follow很多。我就是这么听完的😂
8条回复
28:42 听到这里感觉信托的镰刀从高净值1000W挥到100W😂
周期蓝领:用的是信托的法律架构,又不是买信托产品
09:04 听半天以为是阅读支付,莫名其妙
老钱日日谈
:
月度支付不就是现金流吗?
momo贝:我也是 一开始的阅读支付还以为什么付费阅读
3条回复
HD818601q
HD818601q
2025.1.22
30:22 7%的年化,还要每月固定支付现金流,哪个能做到?所谓投资有流动性,是建立在净值回撤可控的基础上的
老钱日日谈
:
⚠️节目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或建议
1:01:02 最近好幸福☺️,红利在回撤,又加仓不少。
秦若雁
秦若雁
2025.1.24
糟了 这一期有点没听懂 感觉是理财背景知识不足
绿大仙儿祝您欢乐:每隔一两句就有不懂的名词 突然感到了行业的门槛😂
Rouby:在找这条评论,不然以为我太蠢了,这期门槛有点高
6条回复
家庭信托100万起 家族信托1千万起 我现在也听这么大的了🥹🥹
TEABOTTLE
TEABOTTLE
2025.1.24
说的很花哨,红利+QD+黄金,怎么听怎么觉得是追高😂
妖零零格鲁布:嘉宾应该只是建议了一个相关性弱也能穿越周期的组合,但这个时间节点如你所说。
老钱日日谈
:
⚠️节目内容不够成任何参考或建议
GOOD棒
GOOD棒
2025.1.22
💰这标题讲到我心坎里了,立马收听!
🏖️有整理逐字稿、笔记和思维导图
评论字数受限
需要可拿去学习(随时可能不分享,可保存后再看)
🔗:https://pan.quark.cn/s/439e7cfc038e

笔记(部分):
✨在低利率环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在低利率时代,传统的固收类投资策略收益下降,转向权益资产如高股息股成为最优解。同时,央国企因其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股息分配,成为提供现金流的良好选择。

✨黄金在资产组合中的角色是什么?这三个资产(假设为黄金、红利低波和标普500指数)的仓位中枢是多少?
黄金在资产组合中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大A和美股之间的负相关性,能够提供一定的收益稳定性,并有效帮助整体资产组合去风险化。这三个资产的持仓比例大约是1比1比1,这种等比例配置简单且易于解释,经过风险预算和风险评价后发现,相较于复杂的优化方式,等配更优。

✨为什么建议投资者尽早配置这些资产,并且在建仓时机上如何把握?对于其他生息类资产的看法以及瑞兹类资产的发展情况?
建议投资者尽早配置是因为这些资产共识度低、流动性好且趋势良好。建仓时间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会影响持有期间的心理预期和体验。我们采用一种策略来实现月度支付,该策略贴合香港保险产品的预期利率,并通过指数基金构建清晰、简单、多元的标准策略。瑞兹类资产目前正处于试点期,尽管波动较大,但增速可观,表明市场对于现金流资产的需求强烈。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类资产可能会成为关注焦点,并作为成熟资产的一部分。

✨在当前货币基金收益较低的情况下,是否还会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像余额宝这样的产品?
是的,目前货币基金如余额宝的收益大约在1.2%至1.5%左右,如果未来降到1%左右,持有现金资产的回报会变得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寻找能产生价值且满足现金流需求的投资策略,而不是单纯依赖低收益的现金管理工具。

✨对于支付型产品在日本为何销量好,以及其潜在存在的风险是什么?
支付型产品在日本热销的原因之一是部分老年人对收益的满足感超过实际风险认知,同时银行销售的客户经理可能缺乏足够的金融常识,未充分揭示投资本金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此外,监管层面可能存在隐患,需要在产品设计中强调并确保本金分配的合理性,以防止投诉和潜在风险。

✨月度支付产品的费用结构如何?
月度支付产品通常不收取赎回费、申购费和业绩报酬,只有管理费,整体来看,这类产品的费用结构较为合理,不会存在显著的费用磨损。

✨在设计月度支付型产品时如何处理本金分配的问题?
在设计月度支付型产品时,会明确写出如果没有投资收益也会分配本金,并且呈现的月度支付率是初始或当期的,后续会根据市场情况和底层资产回报能力调整。若底层资产潜在回报能力下降,支付率也会相应降低,确保产品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如何理解资产价格波动与提供现金流之间的关系?
资产价格的波动与提供现金流功能是分离的。选择用某资产提供现金流时,首先要认可该资产本身的风险。尽管收租行为本质上较为确定,但也要接受资产价格随时间和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而支付型产品为资产增加了现金流输出的功能,投资者可以在有需求时打开,无需求时关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投资人对于投资期限的忍受度。

✨对于高流动性需求和稳定现金流需求的资产配置有何不同?
当需要高流动性策略时,投资者可能会频繁关注资产价格变动;而面对稳定现金流的产品时,即使资产出现波动,投资者也可能无感知。这种现金流支取功能类似于战略懒惰,鼓励投资者采取长期投资视角,同时不影响资产的复投和增值。

✨对于这类产品的客户需求和场景培育有何看法?
认为这类产品的需求和场景需要一定时间培育,走出第一步至关重要。以台湾市场为例,其理财市场发展成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通过定投、存股等方式构建生息资产组合,并结合用户的生命周期设计相应的产品方案,如母子账户模式,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接受和适应固收加策略,实现个人财务的稳健增值。
GOOD棒:https://pan.quark.cn/s/439e7cfc038e
Tina29:感谢感谢🙏
5条回复
标题说到心坎儿上了😂
绿大仙儿祝您欢乐:可是标题改了😂😂
面r:原来是什么
4条回复
imyoung
imyoung
2025.1.23
出一期台湾理财观吧 很实用!
captainmiaoo
captainmiaoo
2025.1.22
52:29 霍华德马克思:在1988年至2014年的27年期间,当投资者以与今天相当的市盈率,即22倍,购买标普500指数时,他们往往只能获得介于正2%和负2%之间的十年回报率。
这期特别好,不是金融投资那方面的好,而是业务思路的好。

它定向讨论当产品具备定期给客户分钱的功能时,这个功能在什么场景下可以给客户什么好处。

我觉得财富管理的从业者听下来应该会大受启发,好多新的业务机会被讨论出来了。
喊话有知有行,我需要这个月度支付产品!
老钱日日谈
:
如节目所说:月度支付是一个功能,只要策略合适(长期上涨、低波、回撤修复好,最好自己就能释放现金流),万物皆可月度支付
依马走天涯:哈哈哈,一样一样滴
S翼展
S翼展
2025.1.25
07:30 单纯疑问,为什么不考虑年金险呢?是因为保险的预定利率低于预期吗?
老钱日日谈
:
2.5%,未来还要进一步降,实在有点…
老钱日日谈
:
咱还是接受一点波动吧
3条回复
嘉宾似乎高估了当下等额本息每月支付的比例,应该是千五左右
jiyejun:确实,3.3%,30年,等额本息,每月是千4.4。如果20年,等额本息,每月是千5.7
HushHush
HushHush
2025.1.25
20:53 家庭信托以后会有市场的,深信不疑
momo贝:怎么说 家族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