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在巴黎教会档案里发现一座中国东北村庄

393 在巴黎教会档案里发现一座中国东北村庄

81分钟 ·
播放数54476
·
评论数220

- 导语 -

二十年前,历史学者李纪在巴黎的教会档案里发现了三封中文书信,这些书信的作者来自遥远的中国东北,略显随意的名字表示着她们是底层的女性,按图索骥,李纪找到了这座东北村庄,还意外发现了更多的故事……十九世纪的东北并不孤独,在琐碎、寻常的历史片段中,传教士和「守贞女」们的日常书信为历史带来新的可能性。在地方社会,遥远法国的新兴观念,如何改变了一位十九世纪东北女孩的情感表达?在东北村落生活了27年的外国传教士,其记录又有怎样的历史价值?请听本期嘉宾李纪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李纪,香港大学现代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研究系副教授

- 时间轴 -

03:50 在巴黎意外发现三封东北「守贞女」书信

13:34 何为「巴黎外方传教会」?

16:10 明末传教士入华与清代禁教

27:14 雍正以后,东北曾是教民「逃难之地」

34:04 19世纪末,一位东北女孩如何向神父表达私人情感

38:26 宗教「保守」印象的另一面与女性书写

41:56 在台湾的杜家后人:现代「姑奶奶」杜凤芝

47:28 在高神父档案里,被义和团围困21天的东北村庄

52:24 用法语拼音记录的9921条东北日常对话

01:06:13 不同报道中的高神父之死

01:09:50 世界在中国之中:村口的洋唢呐

01:18:34 历史与现实交汇:李纪收到高神父后人来信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思钊 Yo

logo设计 杨文骥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5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ad@justpod.fm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展开Show Notes
信防
信防
2025.3.18
感谢忽左忽右新奇的选题,貌似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许多。不过人生如果只有有用的知识该是多么单调啊,有趣真好。
guowy: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晓罗依墨:这位朋友莫不是还没听“边角聊”关于文科无用的两期节目?充分讨论了无用知识的趣味。
7条回复
烛影摇红_nX1Y:谢谢传送门🌹
busiji
busiji
2025.3.18
50:43 天主教村民抵抗义和团,脑子里一下子出现一部中国版《七武士》
教父是死神:然后教堂被打的千疮百孔,被围困了21天撑了下来死里逃生,结果还是没捱过文革~
adnap117:保护了人和资料呢
在一席听过这个嘉宾分享,看看程老板能再挖出点什么新东西
Jerryssbrown:也同样的听过了
Tao_jy
Tao_jy
2025.3.19
38:38 宗教是女性的庇护所,不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在宗教团体里,女性可以相对被平等对待,可以有社交,可以逃避父权压迫。基督教早期传播过程中女性起了重要作用,君士坦丁一世和永历皇帝都是在母亲的影响下皈依的。当代中国农村里的老年妇女也有大量皈依,她们大多丧夫,身边没有子女,和教友一起聚会、祈祷、唱圣歌是最大的精神寄托。
久期:在一个新兴宗教到来的早期,女性确实常能利用宗教寻得些许自由,但后期宗教常作为保守势力压迫女性。天主教禁女性堕胎、伊斯兰教对女性的贬斥和打压、基督教要求女性顺从丈夫和闭嘴、佛教模棱两可地指女性不能成佛等操作不胜枚举,我还没提本世纪出现的各种新兴宗教,其保守和厌女令人瞠目。再看现实中教堂、寺庙、清真寺等宗教机构中女性成员的地位,不要幻想了。诸如福建女性常去庙里拜拜寻得安慰,或一些女性选择剃发出家,又或者聚在一起崇拜“我的父”,我能理解人性的脆弱,我也有亲人信教,但这些只是心灵的麻醉剂、无奈下的自我安慰罢了,于大多数女性的解放毫无裨益。
風知道:想到了韩国摄理教教主性侵数百名女性教徒的罪行,以及韩国电影《密阳》对宗教慰藉心灵的质疑。
5条回复
Bruhbruh
Bruhbruh
2025.3.18
收听甲午海战那期时, 恰好the rest is history在讲纳尔逊的生平, 不禁感概北洋水师与皇家海军截然不同的命运和后世评价. 今天听李教授谈及自己的学术生涯起点是法国大革命, 后面逐渐向跨文化研究倾斜, 又恰好联想到前两期的the rest is history正好回到了法国大革命这个主题, 其中一期专门讲述了法国大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 或许杜家的三姊妹的女性书写是另一个环境下的Olympe de Gouges; 或许在定远号上受伤不退, 对众人微笑的丁提督和和在特尔法加尾声身负重伤的纳尔逊在那一刻想的是同一件事情. 其中种种, 我们不得而知. 此时此刻, 或许恰如彼时彼刻.
VanJam:写的好好啊🥲
Bruhbruh:哈哈谢谢你!
忽左忽右总能在看似生僻的题目里谈出很有意思的内容,而且忽左忽右的话题永远能别开生面不会趋同。
ivy_e355
ivy_e355
2025.3.18
吉林省吉林市江边的教堂和圣母洞都存在一百多年了
xifeng_14:好像这两个都是巴外方筹建的
ivy_e355:都是天主教 具体哪里建的我不太知道了
查某某
查某某
2025.3.19
档案太珍贵了!网上找到了这个东北教堂,叫南三台子天主教堂,始建于1857年,在辽中县肖寨门镇,距沈阳80公里不到。
低雾D:以后准备去实地探寻一下
HL1119
HL1119
2025.3.19
1:14:28 现在好多都在刻意淡化这样的遗产。
彼汾一曲:是的 上海这方面的遗产太多了,但就教堂就有100多座
Izna
Izna
2025.3.18
喜欢忽左忽右的广泛选题!我想留言歪个题外话:这些有趣的选题都是强文科专业向的,对比最近网上一直讨论的“文科已死”,其实有种错位的感觉。文科研究的东西其实是为了让一个社会/国家有更好的制度设计和文化建设。但这些知识很难产生实际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如同这期嘉宾李记老师的研究(不管多么有趣)。
分享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帖子:
【想到一个点是:文科缩招,普通家庭考虑到文科难就业、收入难有大提升,更倾向把孩子送到理科,这样带来的一个趋势是: 文科有闲阶层化。将来,读文科里面,有闲阶层子弟的比例会更高,普通家庭,及贫穷家庭出身,在文科内能出头的更少。而无论如何唱衰文科,文科出来的人才,仍是参与制度和教育结构设计的。这就意味着,普通家庭出身的文科人能够参与社会制度改良的比例将会下降。文科有闲阶层化,参与未来制度设计的人群里,有闲阶层,乃至权贵家庭出身的子弟也会更多,虽然他们流行标榜的姿态也是关心普通人的,但具体到制度设计,社会门阀化的趋势很可能会加剧。】
https://m.weibo.cn/status/Pimp5rvX9
不过我也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现代社会进行好的制度建设需要文理结合。
阿白_94N3:忽左忽右本身选题比较偏人文社科吧。但其实有趣的选题,理科的也有很多的啊!人工智能的、量子力学的,还有讲科技行业的,这些也可以去听一听。是否“有趣”是个个体性很强的判断,也有可能只是你比较偏好文科选题呢
Izna:我说的文科就是指人文社科,这么说完全没有对这些选题为主的忽左忽右没有不满,事实上我觉得特别好。因为这类话题在国内的大众舆论场中一谈到就很容易政治化,而主播们和嘉宾们的专业水平在线的讨论就向大众展示了文科的理性研究成果和魅力。 你说的那些理科话题当然也有,但有因为很多其他播客也在讲,忽左忽右在其中并不突出。 也许忽左忽右可以考虑更多文理交叉的选题。
KLASS
KLASS
2025.3.18
1:13:56 听到“各地都发现教会留下的医院学校”这句……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我刚刚回了一趟他的老家湖州,专门去他当年上的中学去看了看,竟然也是教会留下的建筑,甚至是湖州市内唯一留存的大型西式建筑
教父是死神:别说教会留下的物质遗产了,我初中的第一个英语老师是个退休返聘的老先生,他开学第一节课就说他的英语是在教会学校学的~
46:12 太奇妙了,当时的女性因为宗教反而可以从一部分身份的束缚中逃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逃离禁锢的婚姻责任。
17:46 《康熙的红票》里关于这个主题也有蛮有趣的讨论
Coriander_:+1 这本书很不错
越向书
越向书
2025.3.18
当高神父上了天堂,上帝会为这个仓促的结局而向他道歉吗……
海然海然:高神父早已将自己交托在上帝手中,一切皆有定时。借用王小波的一段描述你所谓的仓促,在我眼中的殉道 ----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太阳初升时,忽然有十万支金喇叭齐鸣。阳光穿过透明的空气,在喑蓝色的天空飞过。在黑暗尚未褪去的海面上燃烧着十万支蜡烛。我听见天地之间钟声响了,然后十万支金喇叭又一次齐鸣。 我忽然泪下如雨,但是我心底在欢歌。有一柄有弹性的长剑从我胸中穿过,带来了剧痛似的巨大感。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刻,我站在那一个门坎上,从此我将和永恒连结起。”
青青青:万物都有定时,在上帝面前一切都有公义的审判和奖赏。
3条回复
WJoel
WJoel
2025.3.19
这期让我对宗教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它存在一种帮助人超越现实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迷惘的人很有吸引人
这边评论区氛围也太好了,b站一席的视频下面评论区真的抽象
教父是死神:俄乌话题下的评论区氛围不比b站好到哪去,这次话题只是小宇宙小将们没兴趣而已
TsangDH
TsangDH
2025.3.18
做家务时听播客的BUKA:顺着链接去看了下,showNotes做得非常好,听完这个就过去那边听一下
海博
海博
2025.3.19
48:53 与此同时,在 1900 年的山西太谷,19 岁的孔祥熙在帮助传教士修建防御工事。
越向书:与此同时,在1900年的江宁,19岁的鲁迅正在江南陆师学堂学德语。
57:18 传教士真是早期全球化的历史速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