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69 伪纪录剧场:一场观众和演员的美好共谋
这期节目请海星一起来聊聊几周前我们一起创作的一出文献剧《记忆的衲线》。这出戏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历史、戏剧和我》——在创作的最初,原本打算要用婴宁父亲生平的文献,和婴宁书写她父亲的回忆录作为创作的主要素材;当然,在9天之后,我们和一群年轻人共同创作的这出戏可能跟所有人想象的都不太一样,包括我们自身。相对于文献剧,它更接近于一个“伪纪录剧场”。 我自己常年对“伪纪录片”这个形式非常感兴趣,它体现出了“什么是真的”的一个主要的命题,创作者可以将不同维度的语境叠加在一起,成为一种既好玩、又能发人深思的艺术形式。在我们和孩子们探索之后,决定将 “什么是历史”,以及“那些未被讲述的历史到底是什么”作为我们创作的核心,于是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伪纪录剧场”这样一种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制造了一种让观众主动判断真假的体验,它也让一切被放置在了一个新的参照系中被重新评估。作为在见学十周年的活动上呈现出来的演出,这出戏拥有了一种戏剧演出必然的即时性和不可复制性。这台演出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所有参与和在场的见证者的一种共享的历史。 ——曹曦 Shownotes • 从文献剧到伪纪录剧场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 对我来说排任何戏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 我们真正在排的是我们怎么看待文献 • 演出的头10分钟有一种强烈的游戏感 • 强调“作假”还是“求真”? • 一场观众和演员的美好共谋 • “地下党接头”的过程戏剧在帮孩子们学习什么? • 为什么大家觉得演这种戏更难? • 创造一种让观众主动判断真假的体验 • 一切需要在一个新的参照系中被重新评估 • 教育真的是个因人而异的东西 • 纯粹的戏剧创作其实都是在挖掘自己 • 当现实被重新评估,旧的权力结构自然被瓦解了 本期主播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徐海星 | 戏剧教师 延伸信息 《记忆的衲线》 《记忆的衲线:历史、戏剧和我》是由曹曦导演,由一群12-17岁的年轻人共同创编创并演出的“伪纪录剧场”作品,作为庆祝见学十周年的演出剧目,于2024年8月10日在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这出戏的呈现形式和创作核心几经调整。最初打算以中国教育戏剧的重要推动者、剧作家李婴宁女士的个人经历为线索,将婴宁父亲李宇超的生平记录、档案和婴宁的回忆录作为文献材料,描绘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变化。但在见到这群年轻的演员们并与他们进行了几天的探索之后,创作者意识到我们真正在探究的并非历史文献本身,而是“什么是历史”、”怎样看待文献” 以及“那些未被讲述的历史”是什么,并决定用一种“伪纪录剧场”的形式呈现这台演出。 这种艺术形式制造了一种让观众主动判断真假的体验,它也让一切被放置在了一个新的参照系中被重新评估。 《李宇超 刘叔琴纪实》 由李婴宁女士亲自书写的关于她父母的传记。书中除了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来自婴宁亲历的与父母有关的生动回忆,还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书信、照片等文献。该书以及部分历史资料收集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当代文献史料中心。 伪纪录片(mockumentary) “伪纪录片”, 又称“仿纪录片”, 英文名称mockumentary,意为mock和documentary的结合。它的形式看起来和纪录片一样,以一种记录式的镜头语言捕捉真实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是虚构的,运用讽刺或仿拟的方式来分析社会上的大事件或问题,挑战着人们对于既定事实的认知,以及对于纪录片里的核心命题「真实」的观念。 在伪纪录片的艺术样式里,创作者可以将不同维度的语境叠加在一起,成为既好玩又能发人深思的一种艺术形式。 《办公室》 美剧《办公室》(The Office)是一部以英国广播公司(BBC)同名剧集为蓝本所改编的美国情景喜剧。剧集的主要场景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一间虚构的纸业分公司(Dunder Mifflin),采取单机拍摄伪纪录片的形式记述该公司职员的日常办公室生活。 《巨人的拥抱》 Adam Bethlenfalvy与Chris Cooper共同演出的由后者写作的经典教育剧场作品《巨人的拥抱》(InSite Drama版本)。2024年8月10日作为见学十周年庆祝的特邀剧目在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这是一出复调的教育剧场作品,讲述了一个巨人吞噬村庄的童话,被两名捡垃圾的工人自身的故事所环绕。不同于许多教育剧场项目明确的有一个从现实进入虚拟的框定过程,这部作品在演出的一开始,演员即以角色的身份直接出现在观众/参与者面前,并将他们在虚拟中的麻烦以一种“真实”的方式揭示出来,席卷观众参与其中。 后期 |曹曦 编辑|徐海星 音乐丨Ok Otter by Racetrack
- Ep68 以孩子为主体的戏剧观本质上是儿童观
这期节目又邀请了小树来聊天。我们聊了聊今年青年剧团的新戏《风暴之眼》的创作过程。《风暴之眼》在第一轮演出之后获得了很多好评,我们也正在筹备第二轮的演出。希望在2024年8月1号到3号,在北京的南阳剧场能够看到你。 我们一同聊了聊在我们的创作过程中,剧作家、导演和演员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排演中的身份认同的问题。特别是我作为剧团的导演,Chris作为剧团的编剧,以及青年剧团的这群从三四岁就跟我们一起长大的孩子们作为演员,应该如何平衡在排演和创作过程中的权力问题。 我们一起谈论了关于做戏、以及剧场和戏剧的差别,特别是关于《风暴之眼》的创作启发过程,以及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收获,还有我们认为我们毫无疑问会犯的一些错误。我们最后也聊了聊关于演后谈的文化,似乎在今天的北京,演后谈已经成为了戏剧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重新看待我们与观众的关系。 ——曹曦 Shownotes · 我为什么愿意一次又一次去看抓马的作品 · 某种程度上我是在和未来的大人对话 · 以孩子为主体的戏剧观本质上是儿童观 · 儿童的行为里有很多对文化的挑战,我们首先选择给予他表达的空间 · 在乎观众想象力的戏剧 · 转变看待儿童的方式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 观演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被放大的社会交互 · 剧团的组织形式影响了我们的创作方式 · 我们的演员实际上更多处在剧作家的位置 · 我能掌握我们一起构建的这个世界,于是也能掌握某个角色 · 演只是整个符号系统中的一部分 · 导演最好的“招儿”就是你自己先投入 · 孩子们享受的是自己在剧团中的存在方式 · 即兴是戏剧创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 如果没有deadline我可以一直排下去 · 存在vs表现 · 为什么这出戏叫做《风暴之眼》 · 莎士比亚排戏时不会考虑自己属于什么流派 · 我愿意在戏的结束时托付着观众一点点 · 孩子特别不喜欢演后谈时被问“你学到了什么” · 创作者怎么回应观众想要参与到事物里面的需求 · “演后建群”变成了一个鸡肋式的惯例 · 观众自发和积极的前提还是戏的内容足够吸引人 本期主播 树儿 | 独立媒体人、「有树」播客主播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延伸信息 Edward Osborne Wilson Edward O. Wilson(1929 –2021),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生态学家和昆虫学家,以发展社会生物学领域而闻名。2009年,有人问他,人类是否能够解决未来100年将面临的危机。“是的,如果我们诚实又聪明的话,”他回答道。“人类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有着旧石器时代的情感、中世纪的制度和神一般的技术。” 据威尔逊的观察,技术的神奇力量已急剧增强,而我们大脑中古老的旧石器时代冲动却保持不变。“基于这种本能,人们几乎无法抗拒科技的馈赠。因为我们旧石器时代的大脑并非无所不知,社交媒体集中聚合大量的信息,将我们的大脑拖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科技为我们提供近乎完整的知识,却没有相应的自主性……我们旧石器时代的大脑也不具备寻求真相的能力。证实我们信念的信息会让我们感觉良好,而挑战我们信念的信息则不会。简而言之,技术超越了我们的大脑,削弱了我们应对世界最紧迫挑战的能力。”(《我们的大脑不是科技的对手》Tristan Harris 发表于《纽约时报》,2019年12月5日) Philip Pullman 当代英国作家,畅销书《黑质三部曲》作者。《黑质三部曲》包括《黄金罗盘》《魔法神刀》《琥珀望远镜》,故事采用孩子的视角来叙事,情节丰富充满悬念,叙事空间主要根植于人类历史上的神话故事而想象出的多个平行世界、死人的世界、神的世界等。 Another Place “另一个地方”是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的装置作品,由 100 件铸铁雕塑组成,这些雕塑由 17 个不同的模具制成,这些模具取自雕塑家自己的身体,安装在默西河口的克罗斯比海滩上,全部面向大海,唤起自然元素、空间和人体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地方”覆盖近 3 公里的距离,作品沿着潮汐线相隔 250 米,向地平线方向延伸 1 公里。当地潮汐的运动和每日天气条件决定了人物是可见还是被淹没。它已成为英国最受欢迎和最受认可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一。2005 年,利物浦双年展与南塞夫顿伙伴关系合作将该装置带到克罗斯比海滩,此后将其永久留在海滩上。 2024年初,直面鸿沟青年剧团前往英国开展驻场计划时曾来到克罗斯比海滩,剧团成员在这片海滩上与雕塑互动的经验改变了他们怎么看待这部戏;在排演阶段,演员们将对铁人雕塑的回应融入了表演,《风暴之眼》演出海报的灵感也来自于此。 《风暴之眼》 《风暴之眼》二轮演出 2024年8月1-3日 将于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购票通道 后期 |曹曦 编辑|徐海星 音乐丨Looseleaf by Warmkeys
- Ep67 一个回应当下的故事——与肉毒杆菌有关
今天和老朋友欧怡雯聊天。她是香港教育剧场论坛TEFO的执行总监,也是华语戏剧教育领域重要的推动者,在戏剧教育进入到中文领域的头15年里,她以及香港地区对于整个领域的推动工作是不容置疑,也很难忽略的。她参与组织的IDEA2007年大会和2009年的华人戏剧教育大会,都是我们领域中重要的会议。 这次借着IDEA在北京举办,已经有近5年不见,这五年的香港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自身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再和怡雯聊了聊彼此的心境和关切,聊了聊戏剧工作者的成长议题,宏观的和微观的,外在与内在的;创伤和心理健康议题,以及对引导者身份的认同等问题。怡雯从事戏剧教学已经20多年,而我做这件事情算起来也有15年之久,也许我们共同关注的事物,也值得你关注。 ——曹曦 Shownotes - 戏剧教育的论坛没有孩子的声音 - 许多实践者只关注活动和策略,而非人的关系 - 为什么爱坐后排? - 戏剧工作坊分组任务时的竞争性 - 初学者一定只能掌握convention么? - 如何帮助自己和年轻人安顿? - 历史与社群如何帮助个体安顿下来? - 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 Man in a mess的戏剧为什么在今天没用? - 一个回应当下的故事——与肉毒杆菌有关 - 戏剧工作坊之后呢? - 戏剧让人“看见”道德么? - 一个关于狮子的故事 - 两个关于笑的故事 - 关于毛巾与年轻人的故事 - 还有没有希望? 本期主播 欧怡雯:博士、香港教育剧场论坛 执行总监 曹曦: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嘉宾介绍 欧怡雯博士,香港教育剧场论坛(TEFO)执行总监。在两岸三地与不同学校及关注不同社会议题的团体,进行有关应用戏剧教学、课程设计、教师和工作者培训、社区戏剧计划、教育剧场演出及研究发展等工作。2007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大会」担任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译著有《开始玩戏剧11-14:中学戏剧课程教师手册》《酷凌行动:应用戏剧手法处理校园霸凌与冲突》《戏剧的世界:过程戏剧设计手册》等。 延伸信息 TEFO(香港教育剧场论坛) 成立于2002年,是中文戏剧教育领域重要的组织,该组织定期出版的期刊《亚洲戏剧教育学刊》是东亚地区探索广义戏剧教育实践理论的重要刊物。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1999年 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受到北约部队的轰炸,造成三人死亡。中国政府随后提出最强烈的抗议,并保留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大师及他的使者》 由精神病学家Iain McGilchris撰写的本书探讨了大脑半球的专门功能。根据作者的观点,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以来,左右脑(书名中的“大师”和“使者”)不同的世界观塑造了西方文化,而这些世界观之间日益加剧的冲突对现代世界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这本书是麦克吉尔克里斯特经过二十年研究的成果,部分内容回顾了以往相关研究和理论的证据,并基于这些证据和文化现象,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希思考特与 man in a mess “困顿中人”是希思考特在60-70年代主要探索的一种戏剧样式,这样一种将人物处于某种窘境,从而探索一种参与者在“即时”时间内的戏剧事件,影响了一代戏剧教育工作者。关于这样一种戏剧和希思考特本人的戏剧教学,被记录在BBC《三台织布机的等待》中。你可以通过搜索Three Looms Waiting来获取。 Hillbilly Elegy 《乡下人的悲歌》 美国政治家J.D Vance所著的一本非虚构作品,主要描述了作者在俄亥俄州一个贫困家庭生活的历史,该书在美国底层和保守派媒体中十分常销,而作者在2024年被特朗普提名为共和党副总统人选,被提名时39岁。 爱丽丝·门罗 加拿大作家,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也是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在2024年去世不久,她的小女儿指控自己的继父在1976年曾对她进行性侵,而门罗对此事熟视无睹,该事件引起轩然大波。 后期:曹曦 编辑:红玉 音乐:Get Gone byiTMR
- Ep66 文献剧、戏剧构作和后戏剧剧场
今年是见学暑校的10周年,除了《风暴之眼》的第二轮演出,我还在准备一个婴宁参演的文献剧,叫做《记忆的衲线》。在做前期的案头工作之余,我采访了李亦男,向她求教了一系列我自己对于文献剧、戏剧构作以及后戏剧剧场的一些疑问。 李亦男曾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戏剧系,2008年开始,她在中央戏剧学院陆续开设了戏剧构作和当代西方剧场等课程。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文献剧和戏剧、传统戏剧的差别,戏剧工作与导演、演员的关系,以及德国剧场独特的反思性和后戏剧剧场的衍生以及发展,还有文献剧和真实、现实的关系。 在这次聊天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喜好创作文献剧的她,有着强烈的想要让普通人在公共空间中诉说的愿望。这离开了以传统意义上追求美,或者作为美的追求的中产阶级市民戏剧,来到了更加广阔的一个社会空间。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和美都可以放到我们口袋的时代,剧场到底用来做什么?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同思考。 ——曹曦 Shownotes 为什么我对文献剧特别感兴趣 在我看来drama是被提升和美化过的现实 相对于文学,直接读文献更过瘾 历史总是由掌权者写就,因此留下普通人的故事更宝贵 用剧场的形式展现文献,观众能给你现实的回应 如果不特意创造机会,人们直接交流的能力也会失去 “在场”并与其他人分享同一个时空越来越难得 后戏剧剧场在今天是自然的一个选择 document与documentation 技术的变革会让戏剧消失吗? 在剧场里使用新媒介可以反思新媒介本身 布莱希特的启示:跳出集体感性,对自我进行理性注视 在剧场中可以同时拥有感性和理性 戏剧构作是个什么样的岗位? 要成为一个好的戏剧构作,首先需要对世界有广泛的知觉 创作文献剧的过程也是一个反观自我的过程 怎么看待文献剧创作中的主观与客观 不把虚构的能力集中在剧作家一个人身上 德国的「应用剧场艺术学」与英美applied drama完全不同 在中国实践这类戏剧最大的困难是学生对他人不感兴趣 文献汇集让孤立的个人相互看见 △李亦男在维也纳大学 本期主播 李亦男 | 文献剧导演、戏剧构作、大学教师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嘉宾介绍 李亦男 李亦男,文献剧导演、戏剧构作、大学教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文学专业(本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硕士)、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硕士、博士)。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戏剧系、慕尼黑大学戏剧系任教。2008年起任教于中国中央戏剧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课程:《当代西方剧场艺术》、《戏剧构作概论》、《戏剧构作实践工作坊》等。 主要学术出版物:《当代西方剧场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戏剧构作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后戏剧剧场》(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17)。 主要剧场创作:《有冇》(2015)、《水浒》(2017)、《黑寺》(2017)、《北京地貌》(2018-2021)、《中国地貌》(2020-2021)。 2023年起任教于维也纳大学,教授课程:《剧场作为方法》。 延伸信息 文献剧(Documentary Theatre) 文献剧是以真实事件、历史档案和口述历史为素材,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出真实的人物和故事。这种戏剧形式追求历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经验进行深刻反思。 文献剧的核心是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对于历史(曾发生过的事件)的认识与再现。德国当代文献剧戏剧构作凯•图赫曼(Kai Tuchmann)将文献剧理解为一种“对于历史的另类书写”方式。这是与社会权力结构紧密相连的主流历史叙事(如学校历史课本、电视等主流媒体中播放的历史纪录片等)相对而言的。这种剧场形式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剧”之间的重要区别是:不是要演出(Enactment)某种历史材料本身,而是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再现(Re-enactment)。 《我在北京送快递》 由胡安焉创作的非虚构作品集,2023年出版。该书收录了胡安焉十余年间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多地,前后从事的19份工作经历回顾。从酒店实习服务生,到面包店学徒、便利店店员,胡安焉以近乎摄像机般的敏锐捕捉下了打工经历中的“悬浮”时刻。全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细致描述自己的打工生活,并不时跳出叙述的框架,对自我意识的变化和内心活动进行剖白。 “胡安焉把自己的劳动现场作为写作素材,让公众看到了一个群体的生活境况。通过他的文字,我们也认识了一个名为‘胡安焉’的人。他的文字简练、精确,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他小心选择字词,谨慎分辨高傲与孤僻。他没有什么腔调、立场,也没有什么急着要倾泻而出的情绪、见解。他只是很安静地在生活,这和他的经历、所处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反差。”(第九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提名词) 《跑步穿过中关村》 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写作的中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2008年。 本书由三个相互关联的中篇小说组成,单篇分别塑造了一个引人注意的人物:卖盗版光碟的敦煌、办假证的边红旗与靠经营小书店过活的王一丁。这三个彼此关联的虚构故事共同描摹和编织出北京边缘人物的生活与命运。 《后戏剧剧场》 德国著名剧场学家汉斯·蒂斯·雷曼1999年的划时代力作,中文版译者李亦男。书中包括:戏剧剧场的操作秘密、布莱希特之后的剧场、“纯粹戏剧”与“非纯粹戏剧”、剧场艺术与行为艺术等内容。 雷曼用“后戏剧剧场”这一术语,涵盖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欧美剧场艺术中的一种彻底的变革趋势。这种趋势反对以模仿、情节为基础的戏剧与戏剧性,反对文本之上的剧场创作结构方式,强调剧场艺术各种手段(文本、舞台美术、音响音乐、演员身体等等)的独立性及其平等关系。雷曼列举了大量案例,系统性地总结了后现代戏剧的普遍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人们看到,在现代之后,戏剧的发展并非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而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贝托尔特(1898-1956),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 布莱希特一生经历了德国政治体制的巨大变迁,尤其纳粹上台后被迫流亡了15年。这让他终身对政治敏感,并影响了自身的戏剧观。他反对戏剧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投射,而是要让观众与舞台作品疏离,并作出理性的反思,即实现一种“间离”效果(也被称作“陌生化效果”)。本雅明曾评价布莱希特“他成功地改变了舞台与观众、剧本与演出、导演与演员之间的功能关系。”。 在本次聊天中 ,李亦男导演提到在剧场中可以同时拥有感性与理性,她认为布莱希特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跳出集体的感性,抵达一种更高的理性注视,这种自我观看可以同时发生在演员与观众身上。 《黑寺》 李亦男导演、Kai Tuchmann戏剧构作的文献剧作品,于2017年上演。 《黑寺》是一个声音剧场作品,以声响采录、音频拼贴与现场演奏/演唱构成一种空间装置。该剧仅使用声音媒介做文献剧,而放弃视觉、文本等手段,从而探索“表现”(representation)的边界及剧场的边界。 △文献剧《黑寺》剧照 《黑寺》内容上展现的是昌平区白庙村拆迁中普通居民的体验和感受。在长达10个月的创作过程中,李亦男导演带领剧组成员在白庙村进行了采访调研,并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收集所谓“纪实”性素材的过程中,创作者愈发感受到作为调研者的“主观性”与所收集材料的“客观性”之间的张力。在主观视角下拼贴的客观材料是否能够反映“真实”?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延续至今。(参阅《表现的边界——谈文献[?]剧〈黑寺〉的创作》,李亦男,发表于《广东艺术杂志》2017年11月刊) 《记忆的衲线》 《记忆的衲线:历史、戏剧和我》是由曹曦导演,以中国教育戏剧的重要推动者、剧作家李婴宁女士的个人经历为线索创作的文献剧。该剧将由李婴宁女士亲自上台讲述她的个人经历,并配以照片、书信、影像等文献,描述她所亲历的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社会变化以及戏剧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进。 作为庆祝见学暑校十周年的剧目之一,《记忆的衲线》将于2024年8月10日在北京·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风暴之眼》二轮演出 2024年8月1-3日 将于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购 票 通 道 ▼ 后期 |曹曦 编辑|徐海星 音乐丨Blue Beings by Tamuz Dekel
- Ep65 我的混血女儿在公立小学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孙诺。他是一名独立摄影师,也是一个跨国家庭的成员。他的妻子来自俄罗斯。两年前,俄乌战争爆发,在那之后,他经常写信给孩子解释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特殊的家庭也让他离战争比我们更加近了一点。 孙诺常年给剧团拍照,算起来也有七八年了,这么多年来,他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另一个身份。他通过他的眼睛看着这群成长在北京的孩子们,一定也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作为父亲的他,该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讲述这场战争?他的混血女儿如何在北京的一所公立小学里面长大? 我和孙诺聊了很多关于身份认同、宗教与信仰的关系,俄罗斯与中国的相同和不同,以及这场战争对于他们的家庭意味着什么。作为父辈,我们如何和自己的孩子讲述我们的时代,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该怎么讲? 在节目的尾声,我邀请他念了一封给自己孩子的信,也许从中我们都能获得一些启发。 ——曹曦 △孙诺为直面鸿沟青年剧团最新作品《风暴之眼》拍摄的剧照 Shownotes • 我希望孩子能通过自己思考得到属于她的答案,现在这种可能越来越少 • 因为渴望认同感,我成了一个愤青 • 混血女儿的身份认同是她面临最大的课题 • 国际局势和社会分层都会让我担心女儿的未来 • 父母经历过的集体认同感还在影响我们 • 我是怎么成为一个东正教徒的 • 形式感越重,人就越虔诚 • 维持跨国家庭幸福的第一要义是你愿意付出代价 • 我们这个家庭距离战争非常近 • 老丈人和小舅子的态度是我没想到的 • 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是不是勇敢 • 这场战争让原始俄罗斯思维回潮 • 我认为战争很可能无限期打下去 • 我对家庭未来的想象就是生活本身 • 我希望自己是站在孩子身边的那个人 本期主播 孙诺 | 自由摄影师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嘉宾介绍 孙诺 自由摄影师,擅长拍摄肖像。作为中国著名湿版摄影师,也擅长拍摄湿版、干板和多种古典工艺肖像。他相信摄影创作的原动力都来自也只能来自于爱。用光影勾勒出我们生命的“取向”,用照片堆叠出自己和家人的“全息镜像”。 延伸信息 俄乌战争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以“特别军事行动”为名对乌克兰境内发动了全面进攻,包括基辅在内的数十个城市遭遇了空袭,乌克兰全境由此陷入战火。战争至今已持续了两年零5个月,战争局势几经变化。俄罗斯在开战之初试图实现的“速胜”并没有发生,乌克兰的抵抗意志愈发坚定。战争长期化已成为现实。这场残酷消耗的战争影响着这两个系出同源的兄弟国家的人民,尽管双方都曾多次释放愿意和谈的信号,但种种可见或不可见的原因让结束战争的前景十分渺茫。对于孙诺这样的中俄跨国家庭而言,即便一家人生活在中国,也并没有让战争的影响变得微弱。 △2024年3月22日莫斯科一座音乐厅遭遇恐怖袭击 《马里乌波尔20天》 《马里乌波尔20天》是由Mstyslav Chernov执导的纪录片,拍摄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初、乌克兰东南部的沿海城市马里乌波尔被围困时。美联社记者姆斯蒂斯拉夫·切尔诺夫、叶夫亨·马洛莱特卡是当时仅有的坚守城中的外国记者。他们继续着自己记者的工作,记录下俄军在城中犯下的种种战争暴行。 影片在202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长片奖。在颁奖仪式上,导演切尔诺夫说: 「这是乌克兰历史上的第一座奥斯卡,我很荣幸。我希望能够拿它,来交换俄罗斯不进攻乌克兰,永远不来侵占我们的城市。我得到的所有认可,来交换俄罗斯不要杀死数以万计的乌克兰同胞。我希望他们释放所有人质,所有保卫自己土地的士兵,所有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平民。」 东正教 国际通称“正教会”,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是基于正统派神学并强调自身正统性的宗徒继承教会。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公元1世纪,希腊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条克、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罗马之五城联邦原型诞生。 4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首都。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东罗马正教会。 15世纪,东罗马帝国因君士坦丁堡战役败亡。希腊正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为首的东正教会体系确立。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东正教会,多由俄罗斯正教会的莫斯科牧首治理,有信徒一亿六千万人,也是梵蒂冈后的基督徒第二大单一政治及文化族群。 △位于莫斯科的救世主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 东正教教堂罗马的与俄罗斯的各有特色。相同的是东正教教堂的葱头圆顶。教堂的葱头圆顶数量均出自圣经故事,3头、5头、13头,各有其说法和依据。俄罗斯大教堂葱头最多的达到33个,象征耶稣在人间生活的33个月。 △东正教教堂里燃烧的蜡烛 阿列克谢·纳瓦利内 Алексей Навальный(1976年-2024年2月16日),俄罗斯政治家、反对派人士,俄反腐基金会创始人,曾担任俄罗斯政府顾问,被西方视作俄反对派领袖。他以发起网络反腐闻名,曾频繁组织街头抗议活动、并在YouTube频道上发布反腐视频,调查对象从普通国企或市级官员一路延伸到俄罗斯高层。他将普京领导的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称为“骗子和小偷的政党”,俄罗斯政府则将纳瓦利内组织的反腐败基金会定性为极端组织。当地时间2022年3月22日,他被认定犯有欺诈和蔑视法庭罪,被判处9年监禁。2024年2月16日,纳瓦利内在位于北极圈的劳改营监狱中去世。 直面鸿沟青年剧团最新作品 《风暴之眼》 将于2024年8月1-3日 开启二轮演出 购 票 通 道 ▼ 后期 |曹曦 编辑|徐海星 音乐|Distant Dream by Liquid Memoirs
- Ep64 比利时观剧启示:重新连接剧场与观众
5月初,我来到比利时一个叫做根特的城市,参与了一个叫做ALL GREEKS FESTIVAL的活动,这是一个横跨8周、将现存的全部32部古希腊剧作在城市的演出与非演出空间进行上演的艺术活动。此外,这次旅行我还观看了两部重要的剧场作品:一个是米罗·劳(Milo Rau)的新戏《美狄亚的孩子们》;另一个是来自Ontroerend Goed (简称OG剧团)的新戏Thanks for Being Here(《感谢你的到来》)。这些参与公共艺术以及观看欧洲当下戏剧的体验,让我思考今天的剧场创作可以继续寻找什么样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如何重审我们与观众的关系,带给我非常多的启发。下面是我对这些见闻的一些感受与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也对你们有所帮助。 ——曹曦 Shownotes • ALL GREEKS FESTIVAL • NT Gent 与《根特宣言》:打造一个属于未来的城市剧院 • 公共艺术「审判内燃机」 • 将戏剧的主体交还给观众 • 公共参与的艺术VS戏剧消费 • 米罗·劳与《美狄亚的孩子们》 • 一场从“演后谈”开始的戏剧演出 • 孩子扮演成人世界的故事 • 欧洲当代剧场的启示:重新连接剧场和观众 • 看完这出戏后我感到强烈的失落 • re-enactment的理念决定了演出框架和舞台形式的使用 • 米罗·劳作品中“再现”的必要性:儿童正在成为我们 VS 儿童在扮演我们 • 艺术家的进取心 • OG剧团与Thanks for Being Here • 唤起观众孩童般的玩耍体验 • 演出的主体是观众,观众的头脑是戏剧真正发生的场所 • 被放大的关注让我感觉有点暴露,同时产生了一种自我观看和被关怀的温暖 • 一种“我来了”的观剧体验 • 陌生化的形式并没有带来陌生化的效果,反而带来了连接感 • 剧场在今天的意义是连接 本期主播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延伸信息 Milo Rau 米罗·劳 米罗·劳,瑞士戏剧导演。1977年生于瑞士伯尔尼。1997-2003年间,他在《新苏黎世报》做撰稿记者,自2003年,米罗·劳以作家和导演的身份在瑞士及海外工作。 2007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团队“国际政治谋杀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itical Murder)。大部分作品讨论欧洲大陆过去或近年来发生的热点政治事件,并始终认为政治与社会的关系是创作的根基。透过实事求是的纪实调查,以及创新实验的叙事手法,带领观众省思历史迷思与当代时局的关联,试图挖掘“真实的戏剧性”。作品主要以创作代表着一种新的、纪录片式的和美学上浓缩的政治艺术形式–“纪实剧场”为主。 2019年起,米罗·劳担任比利时根特市立剧院(NT Gent)艺术总监。他制定「根特宣言」,希望通过剧场改变社会。他把剧场视为一种公民运动,并企图用创作革新这个世界。“重现”(re-enactment)是他的创作核心。他的作品一再重探充满争议的案件,用人性化的角度,挖掘埋藏在集体记忆深处的心灵创伤。把演出化为一场公审的同时,思辨着复杂的人性。他的剧场不只是让人关注现实。他说:“我们要的不仅是再现这个世界,而是去改变它。” 米罗·劳的最新作品《美狄亚的孩子们》对儿童在戏剧中的角色进行了新的、深入的审视。它将一个真实案件作为戏剧的起点:一个母亲在完全绝望的情况下,决定杀死自己的孩子并自杀,但她活了下来。这场现代悲剧与古希腊悲剧《美狄亚》交织在一起。孩子们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声音,反思分离、不公正和悲剧的力量。 △《美狄亚的孩子们》剧照 ALL GREEKS FESTIVAL 5-6月在比利时根特举办的横跨8周的活动,将32部希腊悲剧以多种形式重新演绎,涵盖范围从与根特人民密切合作的小规模公共装置表演,到备受赞誉的导演和戏剧团体的正式演出。活动期间所有表演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ALL GREEKS FESTIVAL旨在打造一个包容、多样化和乌托邦式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和社会树立一面镜子。(ALL GREEKS FESTIVAL官方网站) Ontroerend Goed Ontroerend Goed (比利时先锋实验剧团)来自比利时根特,其创作强调实时性及观众的参与。代表作品包括三部曲《你的微笑》、《局内人》和《关于你的游戏》、《万物起源》(与悉尼剧团合作)、《一切的错》、《打擂台》、《没有我们的世界》等。 剧团最新作品Thanks for Being Here被提名根特戏剧节,在提名声明中这部戏得到这样的赞誉:“尽管这部作品大量借鉴了戏剧理论,探索了媒介本身的界限,但它还是成功地吸引了广大观众。毕竟,真正的主角是留给观众自己的。这场演出在不疏远观众的情况下突破了观众和剧院的界限,值得特别赞扬。”(Ontroerend Goed官方网站) △Thanks for Being Here剧照 《叙事的危机》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所著的哲学著作。他对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以及美学、宗教及媒体理论有很多见解,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在《叙事的危机》中,韩炳哲始终如一地继续着他对信息社会的反思和批判,认为在当下的世界里,一切都被简化为消费,导致大众对其他叙事、其他形式的生活、其他感知和现实视而不见。 后期 | 曹曦 编辑|徐海星 音乐丨Kid For Today by Boards Of Canada
- Ep63 同学撕了我的作业,老师让我忍忍
这期节目来自直面鸿沟青年剧团的一群生活在北京的中学生。因为最近在筹备剧团最新的剧目《风暴之眼》,排练间隙孩子们聊了聊在学校的生活,或者我称之为生存状态。在节目一开始,我有必要提出,这些孩子们谈到的、发生在学校的事件,无论是霸凌、暴力、冷落或不公,当然无法代表她们在学校经历的一切,在某个方面来说,他们能够如此理性又不失幽默的谈论这些在成人眼中显得极端的事件,恰恰证明,表达和有表达空间的重要性。但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些往往会被修饰成“个案”的事件。孩子们谈及的诸多现象,毫无疑问指向了一个更加暴力的社会形态,而她们建议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往往被成年人忽略。 作为成年人,我们很难承认,哪怕在我们最清醒理性的时刻里,也许我们仍然在辜负孩子们。那些被装修成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理解,有多少是为了保全我们不愿更改的习惯、和脆弱的神经,有多少被装修成对孩子们的渴望和期待,是为了补给一种不必要的尊严;或排解意识不到的创伤。 那么如果我们不曾如此辜负他们,我们会更加敏锐地听取他们的声音,更加认真地对待他们的需求。我们将不会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个案”。我们既不需要高歌自己对他们的保护,也不需要夸大对他们的服务,如果我们不曾如此辜负他们,我们应该意识到,除了爱,还有一些成人世界缺少,而儿童能教授我们的,比如信任,比如宽容,比如如何做自己。 也欢迎你在即将到来的这个周末来到南阳剧场观看我们的新戏《风暴之眼》。下面是我和直面鸿沟青年剧团的成员王羽芊、傅珮然、李星洲、侯景宸、张晴朗和周子淇的一次聊天。 ——曹曦 Shownotes 在学校被欺负了怎么办 被欺负到level几可以告诉家长 我的作业被撕了,老师跟我说忍忍 我上学的包里会放一把刀 老师总让你忍忍的逻辑是什么 学习好为什么也不被老师信任 怎么贿赂学校保安帮你买可乐 进到班级“体制内”他们还是会招你 我把指甲磨锋利了当武器 人人习武还是低头做人 怎么让孩子愿意说出来 父母怎么反应才是恰当的 怎么能做到有利剑而不用 哪几种人在学校不容易被欺负 没有反抗的想法,再多反抗的办法都没用 给担忧到死的家长们一些建议 为什么要来看《风暴之眼》 本期主播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直面鸿沟青年剧团成员|王羽芊、傅珮然、李星洲、侯景宸、张晴朗、周子淇 延伸信息 《杀戮》 基于法国剧作家雅斯米娜.雷扎创作的剧本《杀戮之神》,2011年罗曼.波兰斯基将之改编成电影《杀戮》。剧情发生在两对父母之间,他们因为孩子间早前发生的打架事件而坐在一起尝试协商解决。随着四人对话的推进,友好的气氛渐渐变为两对夫妇间与男人女人间的争吵、攻讦、殴打、扔砸。其中展现出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以及社交礼仪的侵蚀,对现代育儿的困境、社会规范及文明脆弱性的揭示引发了观众的思考与共情。 《风暴之眼》 《风暴之眼》是直面鸿沟青年剧团“责任与逃离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第一部《我们(或个人问题)》曾于2022年初在北京首演,该剧取材于发生在2022年的一起高中生坠楼事件,通过13个发生在学校、家庭和公共空间的瞬间,富有诗意又不失幽默的探索了青年人如何为生命负责。该系列的第二部《醒醒,该起来了》于2023年7月上演,该剧将故事设定在30年后的另一群年轻人,既《我们》中那些幸存者的下一代,在荒诞、讽刺和重返反乌托邦色彩的情节背后,探索了人类文明该如何走下/出去。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风暴之眼》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剧作《暴风雨》。作为为年轻人创作的戏剧作品,该剧将视角从《暴风雨》中的米兰公爵普罗斯彼罗转移到他身边的几个年轻人和他自己的女儿米兰达、他创造的AI以及他的奴隶。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年轻人,如何在这个时代下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拥有自己,是该剧旨在与观众一起探索的主题。 2024年4月13-14日 将于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欢迎扫码购票▼ 编辑|徐海星
- Ep62 谈论问题本身就是在承担责任
大家好,本期仍然是一期双播节目。我们的老朋友拉拉最近有了一档新的播客节目《学渣集中营》,在这个节目里,她和身边的朋友聊了很多关于教育、学习的话题。在当下拥有如此庞大的强大的统一的声音底下,这些大多数来自个体经验的讲述十分必要也十分地重要。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最近的热点事件展开,聊了聊关于学校霸凌和在学校发生霸凌事件后该如何对待。在聊天结束后,拉拉又和我们共同的朋友胡缠聊了聊他的观点。我们两个的很多观点不一定一样,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并且看到对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态度和理解,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我们将会在4月13-14日带来直面鸿沟青年剧团的全新剧场作品《风暴之眼》,这部我也会出演的作品灵感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欢迎在北京的朋友们有时间来看。下面是我们对最近霸凌事件的一些观察与思考。 ——曹曦 抓马.少年剧场2018年作品《考试》剧照 Shownotes • 霸凌事件引发更多关注是一种社会进步 • 我们很难再经历未来我们的孩子要经历的很多事情 •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说实话 • 当意外发生时,家长总被要求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 •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很难是因为有太多自我的投射选择 • “打回去”是因为不相信有其他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 • 模拟法庭作为调节孩子纷争的实践也在培养一种法治和说理的观念 • 谈论一件事的背后实际上是承认这件事存在 • 阻止暴力的发生需要所有人一起承担责任 • 被霸凌带来的内在创伤会延宕很久 • 谁来为“落在我头上”伸张正义? • 艺术家有艺术家的责任,对个人而言谈论问题本身就是在承担责任 • 当没有社会和公共时,我们会觉得只能修炼自身 • 舞台不是法庭,让观众有机会看见系统性的问题 • 将复杂的问题安全地传递给观众,是戏剧承担责任的方式 • 《风暴之眼》与现实的连接:被操纵的年轻人如何找到自我 • 人类对灾难的丰富想象是进化带来的大脑配置 • 独生子女政策让过度呵护成为主流的养育方式 • 宠爱和代劳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和应对现实的能力 • 自我评价低的孩子更容易被霸凌 • 我允许孩子独自骑车去燕郊,背后是对孩子的相信和对现实的判断 • 为什么过度谨慎会让人无法行动 • 攻击性是一种强大的自我保护 • 善良需要勇敢作为支撑 • 练体育的真正好处不是防身,而是建立对力量的感知和习惯身体对抗 • 社会化是在做自己的同时能够与他人自如地连接 • 主体性是在一次次做选择的练习中建立起来的 本期主播 唐拉拉|随笔作家、播客节目《学渣集中营》、《前海西街》主播 曹曦|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胡缠|观察人类爱好者、「暂停实验室」内容负责人 延伸信息 《熔炉》 电影《熔炉》改编自韩国作家孔泳枝创作的同名小说,取材自2005年在韩国光州一所聋哑学校发生的真实性侵案件。2011年上映后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数百万民众自发联署旧案重提,经过新一轮的调查和重新判决,案件初审时被判以轻刑和逃脱罪责的罪犯得以严惩。影片上映同年,韩国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该法案又名“熔炉法”。《熔炉》被誉为“一部改变国家的电影”。 《考试》 抓马.少年剧场2018年于北京菊隐剧场上演的剧目,由Chris Cooper剧作,冯雪导演,一群7-10岁的孩子共同创作并演出。《考试》展现了一个遥远国度里一位严苛的先生和20位学生的书院生活,旨在探索教育环境对集体行为的影响:如统一管理,班级内的阶级意识,课业压力与教师的权威等等,而非单纯地将欺凌事件看作个人行为。当年参演该剧的许多少年演员目前已进入直面鸿沟.青年剧团,即将在北京南阳剧场上演剧团新作《风暴之眼》。 《娇惯的心灵》 作者聚焦于当代美国大学的文化危机与大学生身上普遍的偏执、脆弱心态,认为诸多“认知扭曲”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政治转向和文化内战造成校园生态的畸变,以及整个社会对于青少年的过度保护,从家庭、大学到社会的各个教育环节都应当负有责任。 《风暴之眼》 《风暴之眼》是直面鸿沟青年剧团“责任与逃离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第一部《我们(或个人问题)》曾于2022年初在北京首演,该剧取材于发生在2022年的一起高中生坠楼事件,通过13个发生在学校、家庭和公共空间的瞬间,富有诗意又不失幽默的探索了青年人如何为生命负责。该系列的第二部《醒醒,该起来了》于2023年7月上演,该剧将故事设定在30年后的另一群年轻人,既《我们》中那些幸存者的下一代,在荒诞、讽刺和重返反乌托邦色彩的情节背后,探索了人类文明该如何走下/出去。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风暴之眼》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剧作《暴风雨》。作为为年轻人创作的戏剧作品,该剧将视角从《暴风雨》中的米兰公爵普罗斯彼罗转移到他身边的几个年轻人和他自己的女儿米兰达、他创造的AI以及他的奴隶。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年轻人,如何在这个时代下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拥有自己,是该剧旨在与观众一起探索的主题。 将于2024年4月13-14日在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风暴之眼》购票链接 编辑|徐海星
- Ep61 莎士比亚也得和斗熊场抢观众
直面鸿沟青年剧团的最新作品《风暴之眼》将于4月13-14日在南阳剧场上演。它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剧作《暴风雨》,这部剧写作于一个时代剧变时期,新技术的出现和社会变革让剧作家写下“所有的魔法都已用尽”。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年轻人,同样生活在一个社会文化剧变的时期,如何在这个时代下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拥有自己,是该剧旨在于观众一起探索的主题。 本期播客是《风暴之眼》的导演曹曦和播客「跑题大会」的主播潘采夫的一期对谈。借这次聊天,我们试图为莎士比亚做个祛魅,希望将他从大家以为的神坛上拉回到他本来应该的位置,也就是你我当中。 Shownotes • 《暴风雨》集合了所有莎士比亚感兴趣的题材 • 站着看戏的环球剧场 • 和斗熊场抢观众 • 不要把莎剧当成课本里的文字 • 莎士比亚真正做到了从餐桌到宇宙 • 英国文艺复兴:个体的自我觉察和意识是从莎士比亚开始的 • 爱德华邦德写过一出以莎士比亚为主角的戏《Bingo》 • 社会动荡与时代剧变影响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写作 • 所谓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从王宫贵族身上找到普通人的困境 • 面向镜头说话的影视剧表演是与观众的合谋 • 《哈姆雷特》可以是一个家庭戏 • 剧场是对现实权力的反转 • 莎剧里演的都是普通人的事儿 • 老莎同志也得操心房子和孩子 • 我最感兴趣的是莎士比亚的戏里好人是怎么变坏的 • 编一个故事最难的是结构 • 只爽一分钟的短视频利用的是人的生物节律 • 莎士比亚可能解决不了今天的问题,但我们要问他提出的那些问题在今天是什么 • 我们把《暴风雨》里的魔法改成了AI • 《风暴之眼》是关于重压之下的年轻人怎么找到自我的 • 今天的年轻人格外需要一个和自己相处的空间 • 责任与逃离三部曲 本期主播 潘采夫|资深媒体人、音频节目《跑题大会》、《两杆老烟枪》主理人 曹曦|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延伸信息 直面鸿沟青年剧团 “直面鸿沟.青年剧团”是由一群生活在北京的13-16岁的青少年组成,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分工明确,以戏剧和剧场作为语言介入世界,并且以一个青少年的群体去反思世界和他们自身,在内容上,剧场演出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公共的表达空间。自2012年起,剧团每年创编一部剧场作品,其代表作有《麦克白》《我们(或个人问题)》《醒醒,该起来了》等。 △《麦克白》2020年 △《我们(或个人问题)》2022年 △《醒醒,该起来了》2023年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 环球剧院(Globe Theatre)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伦敦圣保罗教堂对面。最初由威廉·莎士比亚所在宫内大臣剧团于1599年建造,1613年6月29日毁于火灾。1614年剧场重建,1642年又被清教徒关闭。直到1987年萨姆·华纳麦克成立了莎士比亚环球信托基金会后,在离剧院原址约200米处重新奠基,并从15世纪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拼凑出剧场的结构原貌。1997年6月12日重建的剧场在英国女王的主持下正式开放。 在舞台下方,有一个区域称为pit或yard(庭院)。观众只要花一个便士,就可以站着看演出。在莎士比亚时代,大部分前来看戏的观众都是底层劳动者或手工业者,据考证,观众在观看台上表演的时候会吃榛实和桔子,人们在挖掘环球剧场的时候曾在泥土中发现了坚果壳。庭院四周还设有体育场风格的座位,比站位的价格要高。 爱德华·邦德 爱德华·邦德(Edward Bond,1934年7月18日— 2024年3月3日),在去世之前被誉为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剧作家。他有超过54部剧作在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院以及其他主要剧院、电视和广播上演,他的作品曾经在60多个国家被搬上舞台。他写作了三部歌剧以及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放大》、《小姐弟荒原历险》)。邦德的创作集中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消费与占有,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严重问题及对人的影响等主题。他更多的把他笔下的人物放置到战争及社会恐慌中,放大他们的需求以及对公正的渴望,从而让观众反思社会中的问题。 此外,爱德华·邦德与英国大伯明翰剧团长期合作,为3到21岁的孩子创作教育剧场项目,它们是:《在内海》(1995)、《十一件背心》(1997)、《我没有》(2000)、《平衡的艺术》(2003)、《地下室》(2005)、《调子》(2007)、《一扇窗》(2009)、《破碎的碗》《边缘》(2012)、《愤怒的路》(2014)。“邦德对世界戏剧最重要的贡献是发展出一种新的戏剧形式来检索我们生存的方式以及价值观。这种形式拒绝我们袖手旁观地观看和评论,它希望能够拉下阻挡着我们看见真实世界的、意识形态的帘子。”(Chris Cooper) 《伦敦生活》 《伦敦生活》(Fleabag)最早是由英国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自编自演的一出独角戏,2013年于爱丁堡边缘艺术节首演时一炮而红;2016年被改编为同名BBC剧集,在全球范围掀起热潮。该剧的英文名来自剧中角色Fleabag,这个词的本意为廉价、邋遢或睡袋,主人公是一个绰号为“Fleabag”的单身女子,在BBC拍摄的剧集版本中,她常常对着镜头直接向观众讲述自己的生活。 《新贵》 《新贵》(Upstart Crow)是一部讲述威廉·莎士比亚生平的英剧,由Ben Elton执笔,曾作为BBC在2016年莎翁纪念节的一部分播出。故事主线的一部分来自于莎翁的灵感源泉。编剧Elton说:“我努力站在莎士比亚的角度讲故事,甚至用一只鸡的羽毛做的笔写剧本,一年都没换过内裤。” 《风暴之眼》 《风暴之眼》是直面鸿沟青年剧团“责任与逃离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第一部《我们(或个人问题)》曾于2022年初在北京首演,该剧取材于发生在2022年的一起高中生坠楼事件,通过13个发生在学校、家庭和公共空间的瞬间,富有诗意又不失幽默的探索了青年人如何为生命负责。该系列的第二部《醒醒,该起来了》于2023年7月上演,该剧将故事设定在30年后的另一群年轻人,既《我们》中那些幸存者的下一代,在荒诞、讽刺和重返反乌托邦色彩的情节背后,探索了人类文明该如何走下/出去。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风暴之眼》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剧作《暴风雨》。作为为年轻人创作的戏剧作品,该剧将视角从《暴风雨》中的米兰公爵普罗斯彼罗转移到他身边的几个年轻人和他自己的女儿米兰达、他创造的AI以及他的奴隶。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年轻人,如何在这个时代下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拥有自己,是该剧旨在与观众一起探索的主题。 将于2024年4月13-14日在南阳共享际剧场上演 《风暴之眼》购票链接 编辑|徐海星 音乐|Golden Tooth by Eyal Talmudi
- Ep60 我用后戏剧剧场去移情
本期“这是真的么?”播客又来和王翀聊天。他在国外旅居了17个月,在荷兰、美国、澳大利亚和坦桑尼亚巡演了自己的新戏。在坦桑尼亚的一次特别的经历,让我们共同反思了:后戏剧剧场的形式、内容、观念、以及观众和创作的逻辑。他创立的薪传实验剧团正在北京歌德学院举办表演艺术观念展“未来十五年备忘录”,来纪念剧团十五周年。欢迎大家去参观。 Shownotes ·坦桑尼亚的剧场工作人员骗了我 ·《中国制造2.0》2023年2月在波士顿首演 ·舞台上低科技增强现实是如何实现的? ·没有文本的“2.0”系列是如何创作的? ·习惯了“被伺候”的艺术家在坦桑尼亚创作戏剧 ·总体剧场的“套路” ·戏剧导演不再“正面强攻大作品”了? ·不由自主的朝着“非戏剧”的方向发展 ·后戏剧剧场是一种世界观 ·布莱希特在德国也快成北京人艺了 ·我用后戏剧去移情 ·在坦桑尼亚演出时我哭了 ·连续100天给AI演出人类的仪式 ·薪传十五周年展“未来十五年备忘录” △王翀在坦桑尼亚 本期主播 王翀 | 戏剧导演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嘉宾介绍 王翀,中国最有影响力的80后戏剧导演。他不断探索最当代的艺术语汇,不断挖掘戏剧议题的当下性,作品巡演16国。代表作《雷雨2.0》《茶馆2.0》《样板戏2.0》革新中文经典。《地雷战2.0》获东京艺术节大奖,《大先生》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佳华语戏剧,《茶馆2.0》获 “壹戏剧大赏” 年度最佳小剧场作品奖。 延伸信息 Gesamtkunstwerk(总体艺术) 作曲家瓦格纳在1849年的论文中提到了总体艺术的概念,认为所有艺术都可以在戏剧艺术中综合体现。这意味着以文本为核心的传统戏剧延伸到了其他领域,如音乐、文学、灯光等。阿尔托的残酷剧场也遵循此创作逻辑,认为造型、哑剧、仿真、建筑等元素,都应该是舞台艺术和戏剧的综合手段。 薪传十五周年展“未来十五年备忘录” 15年前,王翀和朋友们创办了薪传实验剧团,他和剧团一直致力于想象和实践戏剧艺术的未来。此次实验性质的展览与常见的戏剧和艺术展览皆不同,展览中的15个作品是他对未来15年展开的想象,内容涉及人工智能的伦理、魔幻的社会现实、展演的权力、气候危机、历史与记忆以及人自身问题等。这也是王翀对未来戏剧表演艺术的想象,像负重探险,在艺术自由的追求中对一些更紧迫的问题进行提问。(策展人 夏彦国) 后期 |曹曦 音乐丨Inner Self by Theevs
- Ep59 作为情绪劳动者的教师
简介 为了讨论近期郑州教师结束自己生命的不幸事件,及在诸多教育群广泛传播的“深圳教师辞职潮”,曹曦近期主持了新一期SITE A# 线上活动——作为情绪劳动者的教师,利用社会互动理论家霍奇菲尔德的“情绪劳作”概念,来反思当代(戏剧 )教师群体的特殊历史语境,以及区别于以往的行为模式。本期ITR是该分享的实况录音。 延伸信息 《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克菲尔德利用马克思谈到的异化理论,及欧文.戈夫曼在上世纪中叶提出的“拟剧”方法论,来对比19世纪英国工厂中童工的体力劳作,及其生产方式,和20世纪的空乘人员的异同。提出,这些空乘人员的情感劳作已经成为一种交换价值的工具,被严重的商品化。 电影《超脱》 电影讲述了一名深受童年创伤影响的代课教师在一家美国的公立学校代课数周内发生的故事。他在遭遇同学、同事以及美国当代社会中诸多由社会分裂带来的问题时,面对着复杂的心理-社会困境。 主播 | 曹曦,编剧、导演、中国教育戏剧重要推动者 后期 | 曹曦 编辑 | 杨蔓
- Ep58 把青春期的刻板印象一网打尽
今天邀请到直面鸿沟青年剧团的几个新老成员一起聊天,这是她们第三次上这个节目。在本周的周末,7月8日,她们将会演出抓马青少年剧团的第十六部剧作——《醒醒,该起来了》,在这之后,部分已经在这里浸泡了13年的年轻人,将会离开剧团,去往更广阔的世界。她们来的时候还咿呀学语,离开时已经是一名能够为自身和世界负责的青年。这些出生于2000年以后的年轻人,将开始为自身和身边做出微小的改变,以至于建造一个属于她们的世界。她们在过去十几年的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她们将要建造的世界。 我们聊了青春期的刻板印象,第一次来例假的经验,如何获得性知识;是否愿意要孩子,以及将一个婴儿带到这个世界上伴随着的社会观念、性别意识、养育观念和平权意识,她们也分享了为什么生育意愿降低,以及她们对未来的担忧。我佩服她们谈论问题的角度、意识、和深度,也为她们对于世界、自身,以及父母的理解和爱,感到欣慰和温暖。从她们的言语中,你能越过“躺平”的文化,看到愿意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的一代人的勇气和力量。 也欢迎你在7月8日/9日的周末,来到西区剧场,看看这群年轻人一起想象的、40年后的世界。这里是《这是真的么?》,在这里,我和朋友们聊戏剧、教育和社会,你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等地方找到我。下面,是我和直面鸿沟青年剧团的王羽芊、王思涵、侯景宸和宣若琳的一次聊天。 Shownotes 青春期的刻板印象里有哪些是事实? 第一次例假的故事 三年级的孩子很了解性知识 男生会和女生一起聊性行为 00后会想生孩子么? 有伴侣是要孩子的必要条件么? 爱是养育孩子的唯一么? 一个人养孩子就不行么? 靠宣传能够改变社会观念么? 我们愿意发声去改变身边人的观念 生育意愿降低到底为什么? 年轻人对未来最担心什么? 我们是生活在父权制的社会里么? 男女怎么平等? 我们和父母相同和不同 我们想象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 延伸信息 话剧《醒醒,该起来了》 主播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王羽芊、王思涵、侯景宸、宣若琳 后期 | 曹曦 编辑丨杨蔓
- Ep57 在中国,我们为什么需要青少年参与戏剧实践
本期节目是本月初的一次线上对谈的实录,谈论了青少年剧场及教育剧场在欧洲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差异、方法和经验。 Shownotes • TYP (Young People’s Theatre)是什么?该如何翻译? • 剧场是一种青年人的社会实践 • 青艺的传统今天缺失了 • TIE(教育剧场)的起源是什么? • TYA (Theatre for Young Audience)又是什么? • 了解戏剧和剧场的原理对做TYP是必要的么? • 戏剧的审美不是学校能教的 • 几岁上台合适? • 抓马教育起源的故事 • 青少年剧场的触达率决定了是否有更好的戏剧老师 • 水土不服的问题如何解决 • 年轻观众更懂邦德的戏 • 戏剧学院不是产生艺术家的地方 • Kildare Youth Theatre的本地与国际项目 • 年轻人有可能自己组织剧场活动么? • 为年轻人赋予什么权力? • 青少年是通过剧作家的身份进入到戏剧表演的 • 关于戏剧形式的质疑及戏剧为什么有用 • 那对外如何沟通呢? 本期主播 Selena | birdie 戏剧留学创始人 李欣璐 | 教育戏剧工作者,曾工作于爱尔兰Kildare青年剧场 曹曦 | 编剧、导演、戏剧导师 延伸信息 Kildare Youth Theatre 坐落于爱尔兰中东部的青少年剧场,建立于1996年,该青少年剧场结合欧洲剧场的技艺和爱尔兰的传统,并由年轻的团员集体管理。 Belgrade Theatre 贝尔格莱德剧院 英国二战后建立的第一个平民剧院,坐落在考文垂市中心,因其与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市为姐妹城市得名。在1960年代首先尝试了后来被称作“教育剧场”(Theatre in Education)的独创形式,由剧团将剧场演出直接带入学校,并用大量的互动参与式剧场与儿童和青年人探索他们自身和社会。 爱德华.邦德及《愤怒的路》 英国在世最伟大的剧作家,出生于1934年,他写作了50余部戏剧、电影、广播作品。从1980年代开始,他加入了教育剧场运动,并持续性的为儿童和青年人写作。《愤怒的路》曾于2014年在北京上演。 Cockpit Theatre 在1616年由斗鸡场改造而成,考克比剧院是位于伦敦的重要剧院之一。在70-90年代的教育剧场运动中,杰夫.吉勒姆(Geoff Gilham)带领考克比剧团创作了诸多重要的教育剧场作品。 37 plays 为庆祝莎士比亚首次合集出版400周年,37plays是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和地区剧院联合发起的一个剧作家项目,该项目刚在上个月公布了最终获得提名的37部全新创作的剧作。其中有十部剧作是由低于17岁(其中五部低于11岁)的创作者创作的。 《醒醒,该起来了》 《醒醒,该起来了》(Rise & Shine)是直面鸿沟青年剧团“责任与逃离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步《我们(或个人问题)》曾于2022年初在北京首演,该剧取材于发生在2022年的一起高中生坠楼事件,通过13个发生在学校、家庭和公共空间的瞬间,富有诗意又不失幽默的探索了青年人如何为生命负责。作为该系列三部曲的第二部,《醒醒,该起来了》将故事设定在30年后的另一群年轻人,既《我们》中那些幸存者的下一代。当科技已渗透至她们的肉身,资源消耗殆尽,快乐需要吞咽药丸,无法停下狂笑或哭泣,她们该如何“康复”?当围绕着她们的成人不仅忽略她们的感受,甚至发明各种方式剥削和利用她们时,她们如何为自身和他人负责?《醒醒,该起来了》在荒诞、讽刺和重返反乌托邦色彩的情节背后,探索了人类文明该如何走下/出去。 《醒醒,该起来了》购票链接
- Ep56 我给校长写了封信
您听到的声音来自一个12岁的女孩曲若溪,这期《这是真的么?》是她在抓马中心的东广场的一次分享录音。在去年进入到初中后,她遇到了很多中学生都遇到的问题,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面对无意义和无目的感?如何面对手机对心流的拦截?如何面对自己并不认同的评价系统……这些困惑最后化为一封发送给校长的信,并且得到了来自校长积极的回应和帮助。 我认为这是当下中学生乃至教育困境的一个积极的例子,不仅因为Cici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困惑、疑问,并且敢于寻求帮助;还因为她的父母和校长十分即时的回应了她想要寻求帮助的需求。也许,在儿童和青少年产生内在需求时,她的环境多大程度上能够作出回应,在潜在而深刻的影响着她们,这些小小的瞬间,藏匿于那些重大的、让人惋惜的事件背后,更加值得关注。 ——曹曦 Shownotes • 学什么及为什么学? • 同伴压力让我觉得没有以前那么好 • 离不开手机 • 我无法把“大家都这么干”当成我的目标 • 将长期目标化成短期目标 • 学习难度的提高让我烦躁 • 浮于表面的作业让我很难真实的看待自己 • 我害怕别人改变对我的看法 • 有些人不用学习好也能获得关注 – 知道的多,长得漂亮,给别人抄作业 • 忽略别人的看法很难 • 设屏幕时间不是监视 • 通过手机和面对面交往在空间上的不同 • 如果遇到问题会去找谁? • 我们希望家长如何回应我们的倾诉? • 关于一棵树的故事 延伸信息 《囚》 抓马少年剧场《囚》,是由曲若溪在内的9-13岁青少年集体创作的剧场作品,该作品将于2023年6月3-4日在菊隐剧场上演。 古希腊建筑师、艺术家代达罗斯,因嫉妒对方才华杀死自己的外甥,不得已从雅典逃亡到了克里特岛。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痴迷于权力与虚荣,他向海神跪拜,祈祷从海上送来神牛一头,以此向城邦宣告自己是众神选中的万王之王。当这头宏伟壮丽的白牛从海面升起,米诺斯国王却不愿献祭,傲慢地占为己有。于是神让牛和帕西菲王后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同时出生的还有代达罗斯的儿子——伊卡洛斯。为了掩盖王室的丑闻,代达罗斯替国王造了一座迷宫,牛头怪从此囚禁其中。国王担心迷宫的秘密泄露,将代达罗斯一家关进了高塔。为了逃离,代达罗斯命儿子收集羽毛,制作巨型翅膀;他们逃过了海陆两地的守卫,却逃不过命运的诅咒。
- Ep55 一堂戏剧课要准备什么
Shownotes • “建设性的忽略孩子”是什么意思 • 支持孩子还是回应自己的需求 • 一堂戏剧课的头5分钟该发生什么? • 准备素材?还是准备我们自己? • 准备的太多也是个问题 • 教师进入教室后最先注意到的是什么? • 要准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真诚的回应学生不代表要“真实”的回应 • 放不下老师的“光环”及老师需要拥有答案么? • 从感觉出发 • 我们离现实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