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的海
提到大海,你想到的是什么?是沙滩,海景酒店,还是滨海大道?在滨海城市长大的一代,大海,对于他们而言是怎样的记忆? 比如在深圳,我们提到深圳湾、盐田、大鹏,大家印象最深的却是海边“人挤人”、ins风建筑和数不清的烧烤摊,还有难吃的窑鸡。海滨本是深圳人的度假胜地,但真正去体验了,却会觉得这片海,似乎有些无聊,有些没有能吸引人再去和多去前去的理由。这片海的问题出在哪呢?是海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正是抱着这个初衷,我们录制了这期播客。我们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深圳人的海滨休闲生活为何会被动陷入格式化的景观与游乐项目?如何破除深圳海滨的“无聊”体验?海洋教育中,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历史上我们与大海的关系如何变迁?到底是大海令人无聊,还是海滨设施令人乏味?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深圳海洋图书馆馆长白小刺和景观设计师庞伟参与到了这期节目的录制。 本期嘉宾 庞伟,广州土人景观首席设计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空间组策展人,2017、2019、2022三届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景观设计》学术主编(2013-2019)。 白小刺,原名沈晓鸣,深圳海洋图书馆馆长,PADI潜水长,潜爱理事长、海洋保育工作者,摄影师。 本期主播 王麻花、秀汶 时间轴 Part 1:无聊的深圳滨海生活,海洋文化的缺失 04:55 生活、城市与大海的关系 10:07 历史上的大陆生活中,人们对大海存在误解 12:01 古代海内外航海图上绘有不少中国城市的名字,国内虽有海岸,实际可用的海岸线资源却不多 17:21 网络发展对人们海滨休闲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市民遛娃的“灭绝式”赶海行动 19:15 生活在内陆,20岁时第一次见到海 20:14 在中国,南方的海与北方的海有哪些特点?海滨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程度如何? 23:33 沙滩文化下派生出的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对人体审美的差异 33:33 中国东海神话中的海洋文化。蓬莱、方丈、瀛洲在什么地方? Part 2:深圳湾与深圳儿童的关系 43:01 深圳湾、红树林海滨公园——深圳市民家庭出游胜地 45:16 孩子10岁第一次潜水,海洋教育中“先了解,后热爱”,让孩子认识真实的海洋 48:28 海洋文化、海洋文明的区别 49:21 海滨公园的人工景观,物种混乱的尴尬困局 53:46 帆船运动、潜水,普及性的海洋运动在深圳太贵 56:20 在大海周边探索,博物馆、本地化保育工作十分重要,但不能代替大海的实地经历 01:03:20 在海洋教育中,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 Part 3:强势规划下塑造的深圳东海岸海滨度假生活 01:06:44 深圳海边商业化千篇一律ins风,受众的审美对海滨建设的塑造 01:10:45 景观社会中,人们在消费内心的图腾 Part 4:如何破解海边乏味的度假模式 01:14:53 海滨度假,我们还有哪些选择? 01:18:39 在海边,向上仰望星空,向下俯瞰海底 01:23:06 对大海,无需功利化,需要热爱 01:28:29 中国三、四线海滨小城的海洋性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王麻花 文字编辑:王麻花
- 儿童展
O'Kids国际儿童艺术节是重庆原·美术馆自2018年推出的儿童公共艺术项目,并从2020年开始,与策展人倪昆共同设立了以“儿童友好城市”为课题的三年研究计划。 7月9日,研究计划的第三年展览“儿童友好城市Ⅲ:一场事先张扬的运动”在重庆开幕。展厅里气氛自由欢快,没有保安紧盯孩子,也没有别摸、别碰、别搞脏的规训声音。在两层面积不算大的空间里,孩子和大人似乎轻易就能在不同角落,找到各自最为舒适的状态:孩子或“上房揭瓦”,或突然定住几秒、依偎在墙边呆呆地看着精密构筑的装置出神;大人好像也终于能够放下日常进入展厅的紧绷感,闲逛之时,爬上了屋顶,遥看窗外的江景。 原·美术馆馆长薛薇表示,在探索儿童友好的过程里,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学习者,需要放下固有的姿态,与来到现场的更多儿童、机构、艺术家反向学习。美术馆要以怎样的方式与儿童对话,要警惕哪些对话形式的不平等,这并非一蹴而就,同样需要在紧密且持续的行动当中,不断调整、梳理与改变。 这次项目,打边炉新创的儿童媒体“打边鼓”亦作为专项案例机构参展。藉此机会,我们跟原·美术馆O'Kids国际儿童艺术节总顾问、总策展人倪昆聊了聊。 今年是他们以展览形式讨论儿童友好城市的最后一年,在这样相对宏大的议题里,他们对儿童友好城市的研究与追问,形成了怎样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儿童似乎逐渐成为了美术馆的“追捧”对象,诸多热闹儿童艺术节的背后,意味着我们真正理解儿童了吗? 儿童项目真的“好做”吗?真的更“安全”?做儿童展,我们需要打破一种怎样的幻觉? 本期嘉宾 倪昆,原·美术馆O'Kids国际儿童艺术节总顾问、总策展人。 策展⼈,艺术写作者,器·Haus空间联合创办⼈/主理人(2006至今),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客座研究员(2014),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策展人 (2015-2018)。湖南⼈,现居重庆。中国急剧的城市化背景与全球化这个事实背景下的艺术互动,是他持续关注的方向,而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关于“城市与再造”“迁移和游牧”的实验性艺术项目及相关国际论坛,则进⼀步的展现了他对于当前境遇的思考,2015年起,在反思艺术机构的社会职能的同时,开始强调以艺术机构的公共教育作为介⼊手段来探讨艺术和公众的关系。 本期主播 钟刚、秀汶 时间轴 03:12 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真正获得联合国认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 06:12 “如果我们有能力给儿童建造一个成功的城市,那么我们就有能力给所有人打造一座幸福的城市” 09:00 在一个很宏大、很运动式的风暴中,在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时候,一个美术馆可以做什么? 15:36 其实美术馆去做一个儿童展或者儿童艺术节,在操作层面上是很容易的 19:33 邀请更多儿童参与进来,其意义并不在于美术馆要热闹,重要的是,儿童怎么获取经验、让身体在场 31:49 现在中国社会对儿童是保护过度的,他需要感知和接收到的一些东西被大人过滤掉了 35:23 教育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去探索当代艺术中很前沿的部分,而在我们行业的大多数认知里,教育只是服务 40:34 美术馆可以是一个“临时学校”,它有能力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连接不同行业的人群 50:30 如果一个美术馆不是真正去理解儿童,你做的所有儿童项目,就是一个公关事件,只是美术馆的营销策略 01:00:20 儿童友好城市涉及的面太广,美术馆在现阶段的讨论,还是得聚焦到你的身份和角色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秀汶、彭文彪、彭文洪 文稿编辑:秀汶
- 深二代
艺术家梁铨过去在打边鼓上发布过不少文章,有谈到他自己特定时代下的童年,也聊过相当实用的家庭艺术教育,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启发。 1948年出生在上海的梁铨,从小开始就学画,曾经在杭州长时间学习、教书,也到过美国留学。1996年以后,他开始在深圳工作和生活,至今已有26年时间了。 在深圳很多的艺术现场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梁铨会跟深圳年轻一代的艺术家频繁交流与互动,但他会说:“我不跟年轻人比,年轻人比我好。” 我们很好奇,在这二十年多时间里,梁铨会怎么观察身边“深二代”、甚至是“深三代”呢?从他的童年、或者说是一个更宽广的时间维度来看,他又怎么理解现在深圳年轻一代可能面临的新处境、新困惑? 本期嘉宾 梁铨,1948年出生于上海 ,广东中山人。1964年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80年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返国后任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1995年后生活于深圳、杭州。 本期主播 秀汶 时间轴 Part 1:怎么观察深圳的年轻一代? 02:22 如果说深二代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那么深三代是怎样的一代? 07:22 深圳艺术发展的新面貌,不是由艺术市场驱动,而是深圳新一代学成归来要就业 Part 2:新的知识结构,新的困惑与失落 10:47 艺术就像从小的口味一样,很少有留学生出去以后回来,觉得三明治比中餐好吃 13:34 出国是留学,其实年轻人毕业回国的这几年,也是另外一种留学 16:18 1980年代的孩子,从国外回来可能会有失落感,但现在的孩子,一开始出去就会失落 19:21 重复是一种可持续性,画这个根线画了40年,你要讲出由头来,这根线就成立了 Part 3:深圳新一代的童年 22:17 深圳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忙 22:58 以前放暑假,院子里一片欢呼打闹声,现在放假,大院非常安静,孩子全在房里打游戏 25:55 现在的家长经济水平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也高了,欲望在层层加码 30:02 童年怎么给我们认识世界、行为模式“打了个底”? 31:05 有的画家画不好,可能被打击一下会画得更好,不稳定才有生命力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文字编辑:秀汶
- 香港亲戚
今天是香港回归25周年,借着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们编辑部决定聊一期从小浸染在香港文化里长大的广东小孩的童年。 1997年香港回归,我们编辑部的很多成员,其实也是在这前后出生的一代人。在这二十五六年的时间里,我们童年对香港的认识,再到今天,回过头去看,会有一些非常微妙的变化。所以今天我们想聊聊,对于在广东长大的我们来说,童年时代,我们是怎么认识和理解香港的?这种认识跟理解,对现在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本期主播 秀汶、阿紫、丹如、艾琳 时间轴 Part 1 我们童年记忆里的香港 02:56 香港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是怎样的存在? 05:46 在广东的家庭里,好像都有那么些或近或远的香港亲戚? 11:00 童年的我们,对香港有哪些美好的憧憬? 17:00 傍晚六点半的饭桌上、晚间客厅里,我们会看什么香港电视? 22:16 我们的成长底色是拥抱世界? Part 2 我们跟香港既近又远? 26:46第一次去香港是什么时候,跟自己过往的想象有什么不同? 30:52从小浸染在香港文化里,这对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式,会有哪些影响? 42:47香港回归25年,我们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秀汶,阿紫 文字编辑:秀汶
- 绘本
前段时间,国内人教版教科书的“毒插画”事件,频频引起热议,也带来普遍的担忧:当教科书过多地承载了成人的诉求与表达,而孩子只能被动接受或优或劣的图像内容时,我们很难说得清楚,这究竟会给正在急速成长的孩子,造成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论是漫步城市空间,还是进入到电视网络的虚拟世界,泛滥的图像已渗入日常,它们随时随地都在争夺人的注意力。对于自小就被图像世界所包裹的新一代儿童,他们接收信息的“眼力”,会是与生俱来的吗?到底什么是“好眼力”? 尤其是绘本,作为孩子成长里非常重要的视觉读物,怎么选,怎么读,直接关联到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如何观看、感受与体验周遭世界的问题。 为此,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打边鼓的两位老朋友,也是从事多年绘本教学、儿童艺术教育的老师——何翊翔和王柯,一起聊聊怎么用好图画书、怎么理解以及培养孩子的视觉素养。 本期嘉宾 何翊翔,目前在悉尼从事艺术教学。2010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UNSW Art & Design;2016年与李剑慧老师共同创办M&J Art Studio,专注于绘本艺术创作课程,让学生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 王柯,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城市规划硕士,成立“吃月亮”艺术研究室,专注于儿童艺术课程研发和家庭美育推广,自创艺术启蒙四步目标法。曾翻译英国畅销绘本《玩着玩着看懂名画》系列书。 本期主播 秀汶 时间轴 Part 1:从绘本课聊起 02:50 绘本在各自的教学当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06:13 为什么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读绘本时,非得问“学到了什么”? Part 2:读绘本是一门技术活? 10:05 怎么挑选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绘本? 16:20 孩子观看图像,不一定局限在绘本,空调说明书也会很好玩 18:14 大人只能用手指指着绘本,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孩子朗读吗? 24:32 孩子总爱问各种奇怪的问题,但我们通常不会回答,而是追问 34:59 为什么小时候的我们都不太爱写作? Part 3:从读绘本到创作绘本 42:20 中国VS澳洲:国内外绘本教学的差异是什么? 49:27 绘本创作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项目制教学的价值? 55:45 有些孩子真的画不完,我们要怎么转化创作中可能失败的部分? 01:00:10 孩子的创造力不用教,关键是如何重新打开他身上的“保护罩” 节目提到的书籍 《说说图画: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加)佩里·诺德曼,陈中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版。 《我的图画书论》,(日)松居直,郭雯霞、徐小洁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年1月版。 何翊翔绘本推荐 Question Asked, Jostein Gaarder (Author), AkinDuezakin (Illustrator), Don Bartlett (Translator), Elsewhere Editions, 2017 Life and I : A Story About Death, ElisabethHelland Larsen (Author), Marine Schneider (Illustrator), Little Gestalten, 2016 《遗失的灵魂》,(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乔安娜、孔塞霍绘,龚泠兮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没有名字的老人》,猶安娜、康哲友,倪安宇译,大塊文化,2018年2月版。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加)西德尼·史密斯,范晓星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21年6月版。 王柯的绘本推荐 《点》,(加)彼得·雷诺兹编绘,邢培健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版。 《味儿》,(加)彼得·雷诺兹编绘,邢培健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版。 《我的创意绘本 五味太郎50%》,(日)五味太郎,鞠阿莲译,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1月版。 Art Making with MoMA: 20 Activities forKids Inspired by Artists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Cari Frisch(Author),Elizabeth Margulies(Author), Museum of Modern Art, 2018. 《玩着玩着看懂名画》,(英)苏西·布鲁克斯著,海豚传媒编,王柯译,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3月版。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文字编辑:秀汶
- 死亡
死亡与疾病,在新冠疫情持续“加码”之下,它似乎频繁地被看见、被讨论,进入一个更大范围的社会舆论中来。可是,我们真的能够好好谈论死亡了吗?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观察身边的孩子,发现他们可能更擅于套用一些固定的话语来表达对疫情、对死亡的认识,而对于具体的生命,往往表现出一种漠视。 跟孩子聊死亡,在中国绝大部分家庭里,是一个忌讳的话题。然而,从身心发育的角度看,孩子要比我们想象中更早接触、甚至是探索死亡。不能说,不许问,不让聊,并不能帮助孩子化解面对失去时的恐惧或无力。 因此,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教师袁长庚,一起聊聊面向孩子的死亡教育。 从2017到2021年,袁长庚在大学连续开设了“理解死亡”这门课程,他经常会直面刚刚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对死亡、对生命的困惑和迷茫,也一度剖析过他们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成长轨迹:只需完成一个学业的竞赛。在袁长庚看来,带孩子认识和理解死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是不断看、不断聊,最后也许就能平静以待。 虽然在目前的社会环境里,这些关于死亡的讨论,很可能会被持续遮蔽或封存,但对于个体、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我们依然有可能从日常里找到可能的缝隙。比如,跟孩子一起观看相关影片、书籍,藉此自然地开启话题,主动跟孩子交流他们面对死亡的困惑,至少让他们知道,在家里,这些问题是能够被安全接纳的。 本期嘉宾 袁长庚,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文化人类学),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助理教授。 本期主播 秀汶、阿紫 时间轴 Part 1:为什么我们需要跟孩子聊死亡 00:54疫情之下,当频繁面对死亡与疾病时,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表现出一种漠然? 04:17 1990年代以后,在整个孩子的成长当中,他唯一要完成的是学业的竞赛 08:08亲人去世,很多孩子是不在场的,他们只要老老实实做好应试就可以 18:20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单独面对死亡这件事 Part 2:孩子可以怎么“预习”死亡这门课? 25:21过去的传统仪式里,孩子不是被排除出去的,每次仪式上都有特定角色 33:47我们现在对孩子的理解特别简单,老觉得孩子非常脆弱,避免他接触任何“大毒草” 37:45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在中国都是比较忌讳的话题,但性教育算是局面基本打开 40:32成年人的自杀大多因为绝望,而青少年的自杀是以毁灭强调自我 44:03有丧亲经历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 51:12在国外,不是直接让孩子理解死亡,而是借助游戏,带孩子进入更具体的问题 Part 3:死亡教育要如何进入新一代儿童的日常? 01:06:32以前的育儿成本是很低的,除了家庭,还有大量周边社会网络的支持 01:10:07看历史就知道,不是家长教育孩子,从来都是孩子教育孩子 01:12:53真正意义上对孩子的“保驾护航”,是要带他一点点进入世界比较残酷的部分 01:15:19 让孩子接受死亡的必然性之前,可能要先回答,人的限度在哪里,什么是人的常态 节目提及的影视作品或书籍 《雪孩子》,电影,1980 《哪吒闹海》,电影,1979 《寻梦环游记》(Coco),电影,2017 《异乡人》,书籍,加缪(AlbertCamus) 韩炳哲作品系列书籍 《精神政治学》 《爱欲之死》 《在群中》 《他者的消失》 《疲怠社会》 《娱乐何为》 《暴力拓扑学》 《透明社会》 《美的救赎》 嘉宾推荐 《影像中的生死课》,书籍,陆晓娅 《阳光小美女》(LittleMiss Sunshine),电影,2006 《入殓师》(おくりびと),电影,2008 《小猪教室》(ブタがいた教室),电影,2008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秀汶,彭文彪,彭文洪 文字编辑:秀汶
- 好奇心
学艺术,是当下很多家庭会为孩子首选的课余活动。家长们既希望能让孩子从传统学科课堂里抽离出来,稍加放松,但也免不了,他们似乎总是隐隐夹杂着一种期待:学好一门艺术,是不是可以为孩子以后升学加点分?画得“好看”的,是不是就能培养孩子成为艺术家? 当然,随着教育理念的迭代、不同艺术机构的实践,学艺术的途径与方法,比起以往,变得多元。可是,艺术考级、院校考学乃至于艺术留学,这套“标准”的流程,似乎并没有得到多大松动,以至于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是一条能让孩子成为职业艺术家的必经之路。学艺术,只是为了升学、就业吗? 带着这些观察与困惑,我们邀请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并特邀一位客座主播,铭初新教育艺术教育总监唐烨,聊了聊。 这次节目的录制,是在杨小彦广州家中,我们从孩子学艺术、到代际关系、再到社会层面的环境变化等不同切面,分享了诸多有关孩子成长的具体观察。在他看来,让孩子学艺术,更重要的,不是成为艺术家,而是好奇心的培养。 本期嘉宾 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师大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高校摄影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曾任花城出版社编辑,岭南美术出版社常务副社长、《画廊》杂志主编等。长期以来关注视觉传播学、城市学和艺术批评等领域,同时也持续从事艺术实践,举办过若干次个人展览并参加若干综合性的展览。 本期主播 唐烨、秀汶 时间轴 01:40 半个世纪以来,所有中国孩子学画画的方式,原则上没有变过 09:42 很多家长送孩子学艺术,都要求孩子符合自己潜意识里的标准 14:11 艺术留学的商品化:我们总是把偷鸡摸狗和创造力连在一起 22:50 孩子成长最难学两种东西:专心和坚持 26:13 为什么很多孩子都有好奇心,越长大越没有? 34:05 当孩子过早、过度地承受挫折,结果一定会出现心理症 38:03 所有孩子成长的核心,就是“去父母化” 43:23 现在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动力 46:44 艺术教育的重点,是好奇心的培养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秀汶,彭文彪,彭文洪 文字编辑:秀汶
- 新冠一代
从2020年初至今,疫情持续,封控依旧,学校间断停课,孩子居家隔离,上网课也就成了当下孩子的新日常。屏幕教学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我们自身该如何调适?相信这会是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困惑与问题。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两位在儿童艺术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师——思颖和柯柯,一起聊聊疫情下的儿童艺术教育,比如线上教育对于孩子们学习艺术的影响,以及“函授一代”会有一个怎样的童年。虽然我们聊的是艺术网课,但其实是想通过儿童艺术教育这样一个切面,更多关注到,一个疫情之下非常容易被遮蔽的群体——儿童。 疫情两三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他们缺失的这段时间的社会交流,或是活动空间的挤压,以及一种非正常社会的生活,很可能给他们的认知发育,带来不可逆的影响,而这些,似乎一直被我们忽略,甚至很多时候避而不谈。 本期嘉宾 骆思颖,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何香凝美术馆宣传公教部副主任。 王柯,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城市规划硕士,成立“吃月亮”艺术研究室,专注于儿童艺术课程研发和家庭美育推广,自创艺术启蒙四步目标法。曾翻译英国畅销绘本《玩着玩着看懂名画》系列书。 本期主播 秀汶、阿紫 时间轴 08:28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说,网课的效果都是打折扣的 09:21 不论线上线下,关键是从孩子的习惯和好奇心引导 11:46 屏幕教学会带来一种情感互动的割裂 17:55 网课的摄像头入侵家庭,可能会对孩子有微妙影响 20:28 给孩子上艺术课,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总要干预 24:11 学艺术从来不是局限于一张画,它其实有很多触角 28:35 孩子学艺术,不在于技艺多高超,而是更需要同伴 32:42 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施加影响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秀汶 文字编辑:秀汶
- 激进教育
提起当下的实验教育,我们既好奇,又有诸多怀疑和忧虑。大部分人都是从传统的体制教育里生长起来的,面对一些普遍的教育问题,我们可能经常会有很多无力的时刻,却又往往无法逃离。是否真的存在一种教育方式,能够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养分,学会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技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同时,我们也担忧,送孩子到一个进行教育实验的学校,会不会让ta跟社会生活“脱轨”?不上传统的体制学校,孩子怎么选择上升的通道?没有文凭怎么办......种种的不确定性,让大人,反倒不是小孩,多了很多的焦虑,甚至是恐惧。抛开这些,也许我们更需要厘清的是,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加贝村行动,作为一场教育实验,在2015年正式启动,到今年,第一批学生就要正式从加贝村毕业了,这六年的实践经验到底是怎样的?带着好奇和疑虑,我们跟加贝村村长贺隽恒、艺术家薛峰,一起聊聊加贝村这场“激进”的教育实践:为什么要成立加贝村?怎么教、怎么学?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哪些观察与期望? 本期嘉宾 贺隽恒,生于1981年,贵州贵阳人,祖籍北京,毕业于荷兰海牙大学社会学欧洲研究专业,曾分别担任荷兰、德国、意大利公司驻中国市场负责人,其间有两次独立创业,2014年创办了加贝村。 薛峰,艺术家,1973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海,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17年起工作和生活于深圳。艺术家近期的展览包括深圳坪山美术馆的个展“迢迢”(2021),上海赛森艺术空间的个展“高山平原大海”(2020),纽约博而励画廊的个展“象形”(2019),北京博而励画廊的个展“地理叙事”(2018),香港安全口画廊的个展“无边”(2017)以及北京博而励画廊的个展“寂静”(2016)、“包围”(2013)、“延伸的风景”(2011)。 本期主播 秀汶、阿紫 时间轴 01:40 孩子是自己办学校的一个导火索和起点 06:57 作为家长,要怎么跟孩子沟通老师和学校的角色? 12:35 这么多教育品牌,你会怀疑,他们都如此不同吗? 17:00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丧、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26:40 脱离于体制教育,没有文凭怎么办? 30:04 从传统的体制教育里成长起来,会有哪些遗憾? 42:05 今天的很多教育,都是方便面式学习 46:50 知识存在的价值是让它解决某个问题 56:02 希望在加贝村,培养100个优秀的孩子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秀汶、彭文彪、彭文洪 文字编辑:秀汶
- 幼儿园
这期播客,我们想聊聊幼儿园,主要是因为我们观察到当下国内幼儿园在教育定位上的一种微妙变化:从原先强调国际化、双语教育,到现在,开始重视艺术教育、自然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等等。与此同时,日本、德国、芬兰等国家的幼儿园设计,也常常引起热议,让我们赞叹其空间营造之用心。 更普遍的现实问题是,国内的幼教行业往往存在师资薄弱、教育观念滞后、机构管理参差不齐等现象,近年来幼儿园的“虐童”事件并不鲜见。我们都期待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而安全的成长环境,但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孩子的成长需要面对不同程度的危险,而对老师来说,也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完全克服教学过程中所带来的大量压力与疲累。 所以我们这期节目邀请了专注于儿童教育机构环境设计的圆道设计总监程枫祺,一起聊聊幼儿园设计,如何能够发挥它本身的职能,给孩子乃至于老师、后勤工作人员等,营造一个更适合成长、更好用的空间环境,又存在哪些值得我们反思或是警惕的教育观。 本期嘉宾 程枫祺,VMDPE圆道设计的创始人和主持设计师,致力于从教学、科技、商业、材料的角度去全面观察,重新思考空间设计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幼儿教育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改良和实践。在2019年被住建部、中国建筑学会邀请为《独立婴幼儿照护设施规范设计手册》协助顾问之一。设计的作品曾被著名设计媒体Wallpaper,FRAME,Archdaily,Designboom,Gooood等媒体收录报道。更被收录进专业儿童教育空间行业专业书籍《Kid'sEducational Space Design》中广泛发行。 本期主播 阿紫、秀汶 时间轴 04:10 单纯和美好是需要努力维持的,它本身不是装饰 08:40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幼儿园要设计成游乐场? 12:30 让小朋友对环境有想象,需要不确定性的设计 18:04 比起小朋友,家长的分离焦虑更严重 20:30 小朋友不想睡觉,大人为什么要烦恼? 24:50 一个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观察:带孩子到野山上玩 32:46 有一种很聪明的设计,叫被动安全 42:26 幼儿园看来装修很简单,但成本真的非常高 44:10 厕所抽风往上,小朋友会长时间“泡”在臭气里 48:16 幼儿园再“高级”,也不会是为了享受 56:54 好的幼儿园设计,一定不能忽略老师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阿紫、彭文彪、彭文洪 文字编辑:秀汶
- 小镇青年
打边鼓的第一期播客节目来了!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两位嘉宾——建筑师吴林寿和艺术家李燎,一起聊聊成长和代际关系的话题。 在新闻里,在日常中,我们总能看到代际关系之间的不同冲突和矛盾,我们是观察者,也是亲历者。成长的话题可以很大,比如上升至社会层面的家庭暴力,也可以很小,小到它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父母的怀疑、控制与溺爱,孩子的逃离、叛逆又依恋,这往往塑成了或沉默寡言、或歇斯底里的关系刻画。 我们经常存在很多困惑,要面对很多次束手无策的时刻:怎么处理来自父辈权威式的压制,怎么看待跟父辈各种观念上的冲突,而当转换了身份、成为父母,又开始疑惑于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那么叛逆。 今年3月,我们看到了建筑师吴林寿设计的新建筑——父母之家,这当中引起了我们诸多共鸣,它是一段有关小城青年回乡盖房的故事。在节目里,吴林寿说他自己一开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回去建房,毕竟在外多年,也定居在城市了,但后来他才发现,这是一个理解家乡、理解父母的契机,最终还跟自己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解。 艺术家李燎从小也是在小镇里长大,后来读美院才到武汉、现在生活于深圳。在他过往的作品里,有相当部分是去面对跟父辈之间的撕扯。他坦言,作为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一代,能明显感觉到人情淡漠,不过他也会很温情还带点诙谐地表达,要是自己有了一个亿,想给妈妈在深圳开一个小卖部。 吴林寿和李燎现在都工作生活于深圳,在他们成为了父母之后,对于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吴林寿觉得可以松弛一点,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他有足够的动力去做,李燎则很坦诚地表示,自己目前不太看得惯孩子对手机屏幕的过度依赖。 我们做这期节目,不是为了怀旧与抒情,也不只是为了打破小城青年本身的刻板印象。我们更希望,从各自的经历分享里,能发现多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成长暗角,那些始终在冥冥中影响着自己、却鲜少直面的部分。当然,我们都没有一个能够被反复套用的解决方法,但也许,当我们主动袒露这些成长里的暗角的时候,就足以让人重新拥有直面的力量吧。 本期嘉宾 吴林寿:WAU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于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和格勒诺布尔城市规划学院取得硕士学位,2018获得中国建筑协会青年建筑师奖。 李燎:艺术家,1982年生于湖北洪湖,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近期的个展包括:近乡情怯,乔空间,上海,中国(2020);做更好的人,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19)。近期的群展包括:代表作,乔空间,上海,中国(2021);紧急中的沉思,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20);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MMK ),法兰克福,德国(2019 )。 本期主播 秀汶,阿紫 时间轴 05:54 回乡给父母建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5:27 作为80后独生一代,明显能感觉到人情淡漠 22:00 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试图融入时肯定有失落感 24:04 在小镇里长大,会给人带来了很好的历练 33:51 长子长孙的期望,逼迫你要承担光宗耀祖的角色 37:19 以前是学校的联考王,但上了大学,打击特别大 40:46 什么时候才会在城市里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 43:19 真正的小镇青年是有一种向上的力 50:45 现在城里长大的小孩,好多东西都不屑于做 52:27 小孩怎么面对他又是一个长子嫡孙的身份? 本期制作团队 策划:钟刚 后期制作:彭文彪、彭文洪、秀汶 文字编辑:秀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