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4」从文学编辑到无痛当妈|一段从逛超市开始的‘真实生活’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今天我们请到了正在荷兰从事ESG相关的倩倩和我们一起聊天,分享她决定躬行母职和生活的琐碎来到荷兰当互惠生(AuPair)之后,重新回望之前图书编辑的工作,沿着文学之路前行的坎坷与风景。从一场在超市展开的社会观察开始,我们结合爱丽丝·门罗所写的《公开的秘密》一书,探讨了真实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倩倩从象牙塔走到充斥婴儿啼哭的房间,穿梭在真实和幻想中开启了忙碌充实的兼职3份工作的互惠生活。转行后又以新的身份探访荷兰的翅膀出版社(uitgeverij vleugels),梳理北京和海外出版工作的异同。母职看似是女性与生俱来的一条选择道路,但自由也是其背后沉重的代价。愿女孩儿们能鼓起勇气一次次踏入,去实践我们对另一种生活的幻想。 然而她说的是:“婚姻会让你走出自我,过真正的生活。” “我已经有自己的生活了。”多莉说。 《公开的秘密》艾丽丝•门罗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倩倩(小红书id:爱逃跑的小羊) 「倩倩发表在公众号‘做書’上的文章」 《只要超市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mp.weixin.qq.com 《一个人做出版,他坚持了30年》mp.weixin.qq.com 「timeline」 -关于超市- 03:42 逛超市:从陌生人的购物篮中看到共同生活的可能性 04:49 Dating暗号:超市购物车里的一颗倒放菠萝 06:19 一场在超市展开的社会观察 07:42 图书编辑的视角对琐碎生活的延伸 11:08 四平八稳的生活和疫情一起戛然而止 -关于生活- 13:05 无痛开启母职生涯 14:31 充斥着文学幻想的互惠生时光 17:10 放弃工作,决定躬行门罗笔下‘真实的生活’的28岁 20:47 使我们难以忍受的是对生活另一种可能性的想象 24:59 真实和虚伪是共存于现实世界的 -关于出版- 29:26 出版物的国际身份:ISBN 33:03 出版社&出版公司的 34:42 业内风评“尺度”最大的出版社 36:26 编辑生涯中的心流时刻:读选题 38:35 靠孜孜不倦写信拿到了马尔克斯的版权 44:16 家庭主妇的生活绝不仅是家务琐事 46:03 安妮诶尔诺的复仇 48:20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关于女人的一切 bgm-苏打绿-如果你冷 「提到的书&影」 《夏宇诗集六种加一》夏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看那些灯光,亲爱的》[法] 安妮·埃尔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公开的秘密》[加] 艾丽丝·门罗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同意》[法] 瓦内莎·斯普林格拉 - 文汇出版社 《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日] 清水洁 - 文汇出版社 《一个女人的故事》[法] 安妮·埃尔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简单的激情》[法] 安妮·埃尔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导演:[西] 佩德罗·阿莫多瓦 「提到的信息」 荷兰的翅膀出版社(uitgeverij vleugels), 这是一家专注于出版外国文学和社科作品的小型出版社,却有一条极厉害的法语文学选题线,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法国大文学家,比如波伏娃,萨特,杜拉斯,普鲁斯特,加缪等,都是这家出版社的作者。 龚古尔文学奖或龚古尔奖(法语:Prix Goncourt)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授予“年度最佳和最富有想像力的散文作品”的作者,在“六大”法国文学奖中,该奖是最负盛名的,每年11月颁奖。
- 「013」荡荡儿 |上海育音堂:小白楼的葬礼,城市腹地的日常性遗失
2024年6月14号,育音堂凯旋店公众号发布了即将关店的通知,这个陪伴了一代乐迷的上海最老livehouse因不可抗力(市政规划改造),于2024年7月起不在对外营业,令人惋惜。这里代表了上海很重要的一面,我们试图用“日常都市主义”这一规划概念追忆育音堂及其周边复杂又立体的城市体验和一种日常性的公共记忆。 在上海梅雨天里送别育音堂凯旋店,冥冥之中贴合了那种潮湿且粘稠的共有记忆,多年之后在这个城市的我们又将如何追忆往事... 这场对话起因来自:2024年6月14号,育音堂凯旋店公众号发布了即将关店的通知,这个陪伴了一代乐迷的上海最老livehouse因不可抗力(市政规划改造),于2024年7月起不在对外营业。 我们围绕以在小白楼四周看演出的夜晚和生活路径展开,对比了伦敦卡姆顿区Roundhouse从铁路转盘开始走向摇滚和亚文化剧场的改造历程。引入日常都市主义的概念,我们回忆在育音堂复杂又立体的城市体验。 🎙️ 本期主播: 旺旺:现在开始歌颂日常 瓜瓜:炒粉干才是我的城市记忆 「timeline」 01:00 小白楼“育音堂”,和ta的附近 03:00 石狮子、挂在墙上的自行车和潜水艇窗户 04:14 《永不消逝的地标》:闭店前最后的记录 08:00 上海最有电影感的地铁站 10:01 麦当劳和啤酒阿姨是黄金通宵搭档 14:58 日常都市主义是什么? 16:44 伦敦的摇滚音乐街区 17:43 Roundhouse门口一碗令人动容的炒粉干 18:54 从铁路转盘到圆屋剧院 20:55 育音堂的不可抗力:上海新一轮的城市公园改造计划 25:32 资本主义城改的抗力:波希米亚人和朋克文化在卡姆顿区 26:55 ‘改造’和“adaptation(再适应)”在城市更新中的侧重 28:17 赵雷《成都》里的玉林路小酒馆 29:16 摇滚歌词里的camden和地铁站 31:05 在上海的梅雨季送别育音堂小白楼 33:03 上海的live音乐市场和场所 《永不消失的地标》记录片:https://b23.tv/QsKDkU5 育音堂凯旋店 上海延安西路地铁站 Roundhouse曾经&Camden的朋克流浪汉&mandness拍摄封面的地铁站 Roundhouse现在&中餐外卖店 👀 关于我们: · 📕小红书:流离失所Displaced · ✉邮箱:liulishisuo.us@outlook.com
- 「012」欧洲首创“营地管理”专业|16年,从背包客走向户外行业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这次我们请到了正在欧洲读「Master Sustainable Outdoor Hospitality Management 可持续户外营地管理」的菜菜。与我们分享她背包向外探索世界,工作十年之后辞职来到欧洲读书的故事。她所就读的专业是欧洲首创的户外酒店管理硕士学位,我们从专业的结构、设置在三个国家的课程出发,借助她身上的多重标签「大龄留学生」、「首届学生」、「被荷兰同学一己之力篡改的学制」管中窥豹的探讨欧洲的教育体系,在异国他乡求职求学的真实处境。 沿着“兴趣”出发向前来到了这个专业,热爱关心的事终于和创造的价值连接在了一起,菜菜的经历特殊但也和所有留学生一样面临挑战。希望这些分享可以给面临求职、求学岔路口大家一些城市选择,专业课程评估等更具体的帮助,也希望我们热爱的事物和「流离失所」可以一起向前走到更远的未来。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菜菜(小红书id:五米三分菜) 「timeline」 01:33 可以2年去3国就读的神仙专业 03:36 荷兰同学开着49岁的房车跨国上课 04:13 欧洲首创「营地」研究生专业 08:00 重返校园,太痛苦了! 10:01 只有5个学生的项目 13:07 欧洲衡水-荷兰 15:53 克罗地亚篇:住海景度假屋,沿着海岸线上学 18:15 落实到角角落落的可持续 24:16 提供儿童托管服务的“高级”营地 24:36 来欧洲体验自驾房车旅行 28:30 荷兰同学凭借一己之力修改学制 30:55 向往的生活:夏天在营地工作&冬天当滑雪教练 36:48 在荷兰,还有1700欧的实习工作? 38:18 E人也招架不住的职场社交劳动 41:18 实习靠small talk开展工作内容 47:10 西方世界视角下的中国:充斥着离谱的刻板印象 49:26 京A独生酒花精酿&独生子女政策 51:36 2010年代的背包客文化 56:12 “户外”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Bgm-痛仰乐队-公路之歌 「菜菜提到的相关咨询」 在荷兰教育体制下,大学主要分为两类:研究类大学(universiteit,简称U类大学)和应用类大学(hogeschool,简称H类大学。今天菜菜分享的项目所在学校属于H类。 Master Sustainable Outdoor Hospitality Management 可持续户外营地管理项目,www.buas.nl Roadsurfer,在欧洲各个城市提供关于公路旅行相关的,房租租赁、营地信息等等咨询的和服务的公司。roadsurfer.com ACSI,总部位于荷兰的露营咨询公司,提供折扣卡、数字营地信息、欧洲近万家营地的预定通道。www.acsi.eu 孤独星球,是一家旅行指南出版商,1973 年在澳大利亚成立,公司名称源于马修·摩尔 (Matthew Moore)的一首歌中听错的“lovely planet” 。《孤独星球》由莫琳和托尼·惠勒夫妇创办,1972 年,他们踏上了穿越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陆路旅行,沿着牛津和剑桥远东探险队的路线。《孤独星球》的第一本书《廉价穿越亚洲》有 94 页,由这对夫妇在家中撰写。1973 年最初印刷的版本由装订好的小册子组成,封面为淡蓝色纸板。 背包客菜菜&哈巴雪山上的懒和菜 露营&斯洛文尼亚绿油油的营地
- 「011」荡荡儿|秘鲁Titicaca:住进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漂浮岛屿
在杭州方言里,人们习惯把「散步」叫做「荡荡儿」。日常中的大多数时候,用双脚行走抵达和认识一个地方,灵活且自由。无论是在城市定居,或是流浪在新的环境,和线下场所的联结更像是一种建立安全感的生物本能。我们以「荡荡儿」的名义开启新栏目,从建筑学和城市概念的视角出发,分享一些我们游荡在城市里的见闻和感受,一起探讨线下场所、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重新认识日常生活。 「本期主播」瓜&旺 这是一次在世界上最高的可通航湖泊的的喀喀湖湖的探险,来到岛屿中原住民为游客搭建的完整‘Titicaca Lake原住文化’体验。我们从‘城市迪士尼化’的概念出发,回忆整段旅程除了愉悦和探索之外,也参杂了对作为游客和消费者身份,在过程中主体和客体转换的微妙感受。 微弱的现代文明信号和岛上炽热、真实的阳光成为了一组鲜明的对照,在旅游业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消费经历、体验成为了我们和世界建立的联系的唯一方式了吗? 「timeline」 00:21 欢迎收听我们的新栏目「荡荡儿」! 01:00 城市的迪士尼化 01:15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陆湖泊——titicaca lake 04:06 一辆豪华夜Bus,驶入了海拔4000m的Puno 09:35 当地人用芦苇杆编织成的浮岛生态 16:44 为对抗殖民统治,Uros人开启了与世隔绝了浮岛生活 18:21 关于岛民生活的另一种猜测 23:07 被“现代文明”侵入的浮岛生活 VS 本土化 29:14 从岛上考出去的大学生向导 31:56 现代人的优越标签 34:13 治愈时刻:停止生产也很快乐! 「相关链接及节目内容参考资料」 * 旅行up主:素素拓拓的旅行派,秘鲁VLOG www.bilibili.com * 书籍: 《印加帝国的末日》金•麦夸里,故事性较强比较易读,娓娓道来秘鲁古文明在近代殖民统治过程中消亡的历史。 《工作,消费主义,新穷人》齐格蒙特•鲍曼,一本讲述西方消费主义和工作伦理变迁的社会学书籍。 * 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秘鲁篇(Die gefährlichsten Schulwege der Welt)(德国Maximus团队拍摄,央视译制版)www.bilibili.com * 瓜提到过Titicaca Lake中陆岛的名字: Amantani, Taquile.
- 「010」晴天去公园扎纹身吧|在伦敦住进艺术家工作室是什么体验?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这次我们请到了现居伦敦的旅扎纹身师大树,在她的工作室兼卧室兼客厅坐下,听她讲述如何自学手针成为一个创作纹身师的故事。她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本小本子向我们展示她五彩斑斓的线条,这是她眼中的世界;讲起了因为‘便宜’而搬到这个天花板漏风的慈善艺术家工作室,没有厨房卫生间,只能去附近健身房洗澡的窘迫生活。生活永远无法十全十美,好在我们还能继续表达和创造‘我是谁’,或许某一天回过头看走过的路时,发现已经穿过迷雾灌木丛。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大树 关于大树的创作,约大树扎纹身:ins@flyingdashu 小红书@dashu_tatoo 「timeline」 02:00 一个赤身裸体的创作者 04:40 为什么选择住在艺术家工作室 05:40 三百磅一个月的租金在伦敦是什么概念? 07:22 看YouTube自学手针纹身 09:49 “你想不想去公园纹身?” 13:39 后小留时代的投资变现:卖Vintage 17:29 需要用签证来定义我是谁吗 19:00 在不同城市/国家的旅扎生活 22:16 通过绘画达到心流状态 24:28 纹身是为了留住流动的时刻 29:08 在伦敦,艺术家工作室是什么? 30:34 在哪洗澡呢? 35:50 烤箱同时用于烹饪和制陶 37:24 幸福是可以随时随地洗澡 38:05 生活不能两全其美 38:43 站在灌木丛中向前走去 bgm-齐豫-答案 「大树工作室的墙和空间,分别是秃噜的天花板、食陶共用的烤箱、漏风的木门」 「大树生活和创作的角落,是一些她搬家旅行一次次后留下来的物件」
- 「009」独立领队10w自改房车|现代游牧生活,没有起点和终点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这次我们请到了自由领队代代,来和我们分享她毕业后0班时,成为自由职业者到独立改造房车,在中国各地旅居的流浪生活。从学生社团的户外领队开始,到被疫情推向社会,这条自由职业的路出现的完全不在计划中。但在代代的脚下,走向了她真正热爱和向往的生活。自费改造房车从选车、拆车、学建模,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和不确定,也正是如此,当暖黄色的灯终于在头顶的黑夜中亮起,我们和车中人一起都热泪盈眶了。祝愿大家都能有勇气迈开步子,抵达心中所想。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代代 (微信公众号:你代 微博:@你代_) 「timeline」 01:32 在拥挤狭小的义工宿舍内,开始对房车生活的幻想 04:50 疫情期间艰难推进改造房车进程 05:54 命运安排在5月20日拿到机动车登记证 06:43 揭秘:房车改造花费大公开 08:20 现学所有技能应对“期末考” 08:54 信念感来源:靠自己的双手和钱包 11:14 如何进入自由领队这个行业? 12:12 从学生户外社团走向社会 17:30 天高皇帝远,家人逐步被突破的底线 20:14 和父母沟通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 21:04 从爱好到职业,成为独立领队的心路历程 26:18 没有一天顺利的房车改造计划 35:07 ‘你生我梦’,是梦你的勇气 41:21 被景漂艺术家们找上门来 41:58 在大理被“粉丝”偶遇,体验新大理人的生活 44:00 房车成为了Identity 46:16 在大雨中狂飙摩托车 48:49 生存以外的需求都好像不重要了 bgm-朴树-No Fear in My Heart 房车改造花费明细
- 「008」爬坡!爬坡!从川藏线开始|15年骑行,我们离身体更近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这次我们请到了德阳骑行俱乐部扛把子毛大爷,来和我们分享他和骑行这一爱好将近15年的故事。最初的热情可能是来源于别人口中的情怀,所谓“开车太快,徒步太慢,骑行正好”,从什么装备都往车包里丢就莽撞开始骑行川藏线,到现在可以轻松的制定自己的骑行线路、对自己的心率、速度、功率了熟语于心。以年为单位坚持一项运动,是以身体为尺度走进世界的方式,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正是因为内心始终坚定而平静。希望这期节目可以鼓舞到无论是正在犹豫的,还是正在咬牙坚持的你们!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爱骑车的毛大爷 「timeline」 02:07 故事从川藏线开始说起 02:46 开车太快,徒步太慢,骑行正好 04:09 “屁股好痛!” 06:08 骑行俱乐部是什么? 07:53 国内的业余骑行赛事都比些什么? 09:35 中国特色山马自行车 12:13 公路车or山地车 13:10 锁鞋是什么? 21:02 道路坡度和坡路的角度原来不是一回事 24:11 户外人的领英:Strava 27:32 爬坡小技巧是低头看码表 29:50 要不要参加骑行俱乐部呢? 32:24 如何快速找到当地的骑行组织 39:11 没有故事就是没有事故 41:14 竞技体育的魅力吹到凉山州 46:38 爱骑车的情侣是如何约会的 48:20 爬坡磨炼心境,有益于精神健康 51:18 女孩儿们请相信自己的身体,勇敢尝试! 片尾bgm-兰州 兰州-低苦艾 「好心帮助我们修车的公路车大哥:涛哥」的小作文选段 我从2022年到现在还没有再出去骑过长途,一是很难再有长假了,二是也没有合适的契机,但这两年骑车也在我生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了。平日里上班通勤基本都是骑车,同时也开始有意识地训练提升自己的状态水平。自我总结出来骑车带给人快乐的几个点:身体层面的,最本能原始由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快感;能在骑行锻炼中感觉到自己在变强;然后就是心理层面的,不论远近距离远近,骑行可以带你走得更远看更多的风景;最后一点,那就是爬山!爬大山!爬山综合以上所有快感同时还会有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征服感! 「318国道」 318国道起点为上海市人民广场,终点为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樟木镇中尼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后随着中尼公路延伸至尼泊尔加德满都。通常大家所说的“318川藏线”是指318国道中成都至拉萨这段2142千米的路段。于1958年正式通车。南线从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 「山地车」 Mountain bike (MTB),专为越野骑行而设计的自行车。旨在增强崎岖地形中的耐用性和性能的功能,这使得它们更重、更复杂,并且在光滑的表面上效率较低。这些通常包括悬架叉、大节轮胎、更耐用的车轮、更强大的制动器、直的超宽车把,以提高崎岖地形上的平衡和舒适度。山地自行车运动通常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越野、越野、全山地、耐力赛、速降和自由骑行。 「公路自行车」 Racing bicycle,俗称“自行车赛车”或“公路车”,是为了公路骑行而设计的自行车车种,可用于公路自行车比赛。整车广泛采用铝合金、碳纤维和钛合金等材料来实现轻量化目标,为了追求更高的速度,公路车在设计上会优先考虑空气动力学,舍弃了一定的舒适性,例如公路车一般采用扁平前叉,下弯把的位置一般低于座垫,外胎的宽度相对较小。标准骑行姿势使身体姿态变低,正面的迎风面积减少,在降低风阻的同时也使其获得更高的速度。 「码表」 码表是安装在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等上用来记录和显示若干骑行数据的电子产品,比如当前速度、骑行里程、骑行时间等,高端码表还带有海拔、气压、坡度显示等。
- 「007」白天建筑师晚上打酒师|疫情后,如何重建自己的公共生活?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我们今天请到了居住在上海的建筑师旺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自疫情以来城市公共生活的变化和思考。从下班后去跳海酒馆做兼职打酒师开始,他试图通过联结公共空间和人从而切身感受上海这座城市。我们聊到了很多种感知城市的方式,例如菜市场、朋友聚会等在城市中某个空间里的具体感受;短暂停留在一个城市的旅行偏好;所居住的社区中常去的地点等等。这些分享都引发了我们对自己很多无意识生活行为的观察和反思。希望通过这次分享也能触发大家对于某些城市的特定记忆,这些主动或是无意识与空间的联结,让我们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流离有所。 「旺旺」 在经历疫情期间的彷徨失措后,我正在努力重建自己的生活秩序,也慢慢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推向公共化。城市和公共生活一直都充满魅力,我接受在办公室迎来清晨的太阳,也享受在酒馆里打酒洗杯子的乐趣,生活永远不止有一面。不论作为观察者还是参与者,真诚祝愿美好属于所有人。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旺旺 「timeline」 04:28 带着平面图逛大兴机场的建筑师旺旺 08:12 建筑设计师&酒馆兼职打酒师 09:48 i人bartender: 把自己当主人,来的都是朋友! 10:58 先有人,再有酒,酒馆的去中心化 12:18 跳海酒馆500人社群从哪来 17:26 把酒馆当客厅 18:29 酒不好喝也能这么火啊! 20:19 在菜市场二楼开酒吧赚钱吗? 30:14 疫情之后内缩的‘公共生活’ 34:14 用双脚寻找和城市的联结 37:19 徐汇滨江——旺旺的城市“大客厅”! 41:46 生命力满满的阿姆夏天 47:10 我们对城市宜居的定义来源于什么? 54:59 伦敦四处散落的绿地公园 1:01:06 沙发客的旅游方式 1:04:47 快速找到“熟人”场所是种特别牛的能力 1:07:54 参悟“流离失所” 1:09:24 学建筑除了没钱都挺好的 片尾bgm-平原-缺省 跳海酒馆慢闪店-上海,夜间光合作用 徐汇滨江,上海 阿姆斯特丹,荷兰 布达佩斯,匈牙利-中央市场 费城,宾夕法尼亚州,美国,文丘里母亲之家Vanna Venturi House。第一座突破了现代主义桎梏同时又在其传统中落地生根的美国建筑。
- 「006」两次赴澳打工度假|休学、考研、攒学费重读本科,用WHV替自己按下重启键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本期我们请到了在2017和2022年在澳洲WHV打工度假的体验者Eason,和我们一起分享他不断重启人生的精彩故事。从大三休学去昆士兰某农场摘番茄开始播下种子,WHV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研究生毕业的他丢掉体制内铁饭碗,再渡重洋为矿工做赛百味。人们总是会感叹和羡慕他人顺利精彩的人生,但背后却往往是孤独、煎熬和绝望。但好在一切过去后,我们仍会记得路上的每一个幸运时刻、同行的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Eason(关于2017年的那三个月:mp.weixin.qq.com,内容来自Eason个人公众号) 「timeline」 00:40 故事从澳洲农场当农民开始说起 02:09 疫情之后的第一批WHV‘工人’ 09:23 2017年,大三休学,第一次赴澳打工度假 11:24 人的某些重大决定都是在某一天某一个瞬间就突然决定好了 14:08 向学霸学习:如何顺利办完休学手续 15:52 WHV,落地之后需要做什么? 18:48 误入摘番茄集中营 23:08 职业目标是隔壁包装厂offer 27:04 计时的工作不要脸,计件的工作不要命 32:21 幸运是:遇到很好的朋友;不幸是:攒的钱都花光了 34:23 WHV工资单曝光 39:41 2019年,回国毕业,跨专业考研 40:35 看起来顺利的人生也是:一个人熬 47:35 比起被告知什么是合适的选择,更想听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 48:18 读研高光时刻是得知考上了的瞬间 52:49 研究生毕业,‘星空’突然就不亮了 57:33 2022年,待业,等待签证二次赴澳 59:22 赚钱攒学费,计划重返校园 60:02现在的澳洲WHV环境如何? 60:03 实用WHV东西海岸选择tips 60:04 路还会有的,人不要被路堵死 片尾bgm-2021-LÜCY 「关于澳洲WHV」 澳大利亚打工与度假签证英文名为 work and holiday visa,属于462类别,简称WHV。从2015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基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签订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FTA),对中国公民开放打工度假签证,每年开放5000个名额(此处的每年是指澳洲的财政年度) 打工度假签证是一种旅行工作许可,目前欧美、亚洲、大洋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打工度假签证。它允许签证持有人在签证颁发国合法地受雇,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用于弥补其旅行资金。 打工度假签证鼓励与促进双方国家的青年公民以打工游学的形式进行文化交流。这种签证通常倾向于年轻人,所以有年龄限制(通常在18-30 岁左右),目前,对中国大陆开放打工度假签证的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 澳大利亚的打工度假签证分为两种:Working Holiday Visa (462 签证)和 Work and Holiday Visa(417 签证),简称WHV。 可申请462签证国家/地区:阿根廷、奥地利、智利、中国大陆、捷克、厄瓜多尔、希腊、匈牙利、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卢森堡、马来西亚、秘鲁、波兰、葡萄牙、圣马力诺、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泰国、土耳其、乌拉圭、美国、越南(共25个,年龄限制在18-30岁) 可申请417签证国家/地区:比利时、加拿大、塞浦路斯、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马耳他、荷兰、挪威、瑞典、英国(共19个,年龄限制在18-30岁,加拿大、法国、爱尔兰年龄限制为18-35岁)
- 「005」戛纳红毯到国企办公室|与花束般的生活分手后回归现实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一年读英硕一生英伦情,终其一生的英国小留到底在怀念什么?今天我们请到了:刚好回国一周年的典型性英国留学生鲸鱼。她和我们分享了她现阶段无聊的工作、小资的生活和正在寻找的理想,以及她曾作为楞头文青在First影展、戛纳电影节的见闻。 西方的社会告诉人们‘你可以成为任何人’,我们的社会告诉人们‘你要怎样才成为优秀的人’。但我们平凡而普通,除了成为什么人,我们不管在15岁、25岁还是35岁都需要‘活着’,生活本身的内容也是我们的理想之一。花束般的生活也是和一次次头脑一热、盎然的理想不断分手、祛魅的过程,愿我们可以在和生活的一次次分手中继续前行。 「鲸鱼」 去年这会儿我还在破旧的酒店里进行隔离,一边做核酸一边规划自己明亮的未来,当时的我意气风发,神采奕奕;而后经历了春招的接连打击,父母的不理解,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再到现在还算维持住了一份work-life balance。在回国一周年的时间点上,最大的感受是活得很不纯粹。当一切附加上所谓的“意义”与“价值”,我也不知不觉变成了攀比的局中人。 做着一份看似体面却没意义的工作,在社交平台维持着一种虚假的小资生活,看似高级浪漫,却失去了一些真挚。面对他人的评价与羡慕,在得意下还藏着“诚然惶恐”四个字。看似“I can have everything”,可这也不过是我们在社会注视与规训下,所理想化的生活。我们老中人的快乐来自于体面,来自于虚荣感,而非发自内心的快乐。在everything的背后,我依旧空洞无趣,灵魂下坠。或许我从来怀念的都不是国外的五光十色,而是那一份无可比拟的松弛感。向往的也不是刺激的冒险活动,而是当时有勇气的自己。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鲸鱼(微信公众号:世间水火) 「timeline」 00:54 英硕小留回国一周年 02:00 在国企怀念一辈子:那本该“大放异彩”的留学生活 07:57 让人汗流浃背的“小众圈子” 09:43 亲手揭下虚伪的英国留学生面纱 11:11 国企作息助力小资理想生活 14:06 打乒乓球不会发朋友圈,打高尔夫会 17:50 丽水vs芬兰,理想vs现实 25:27乌镇戏剧节和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29:31 被爸妈供着的文艺青年们 30:16 文青鲸鱼的追梦之旅:从First影展到戛纳 34:41 热爱电影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打杂 40:54 换上礼服走红毯,走进影厅呼呼睡 45:39 如果有更好的电影节,那也只能是下一届戛纳 46:40 First志愿者/戛纳观影pass申请经验分享 51:36 「我们可以成为任何人」吗? 53:22 咖啡妹和联合国 54:40 被同化不是机关触发,而是逐渐麻痹的过程 55:36 我们的漫长人生不止停在35岁 60:01 想成为一个有选择的人,无论怎么成为 60:07 嘉宾们的奇妙缘分 First影展官网:www.firstfilm.org.cn 戛纳电影节官网:www.festival-cannes.com 「花束般的恋爱First影展版」by鲸鱼 男孩和女孩相识于青海大剧院,两个人都也因为没抢到票在门口排现场观影,没想到最后工作人员说就剩两个位置了,俩人暗自窃喜,而后映后交流时因为争抢同一个话筒时男生谦让,随即认识。 交流后得知男孩是北影学编导的,女孩是中戏学戏文的,俩人都定了西宁城东80一晚的青旅,在偶遇谢飞后齐声说出了“中国第四代导演”;在李子为的鸡血演讲中备受感动,又一起痛骂排红毯的伪影迷;在唐道广场的“西宁的夜”一起蹦回春丹,结束之后因为打不到车上了20起步价的黑出租,男孩大手一挥说我掏了!女孩感动不已,第二天去first商店购买了一把“撒野”的扇子送给男孩,两人越聊越合拍,又一起买了20小时回北京的火车,只为一句“青春没有售价!” 等到了北京,两个人因为彼此都看不上对方学校而心生嫌隙,最终因为俩人报了北影志愿者却只选上一人而以分手告终,拉黑并移除了豆瓣粉丝。 又是一年八月,又是一年first,又是一年回春丹,两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彼此,相视一笑,看了看曾经在豆瓣上一起标记想看却到现在都没看的片单,略感一丝心痛。 「鲸鱼戛纳红毯照意外流出」 片尾bgm-最好的时光-安溥
- 「004」伦敦调酒师&自由摄影师|条条大路通工签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好久不见!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在伦敦当调酒师&自由人像摄影师的lulu,同时这是我们尝试的第一次线下录制。就像大家平时在朋友家吃饭喝酒,我们举杯谈天说地,分享了有趣却也琐碎的生活,咀嚼了艰难的选择和进步。自我意识的逐步显现,意味着人生每一步越来越难走,选择清醒将会伴随着迷茫,但好在身边还有大家。 无关他人,希望每一次挣扎和努力都是在向“我想要的是什么”,这问题的答案一步步靠近。我们两个私心非常喜欢这期线下录制,节奏氛围内容都恰到好处,就是朋友间一次再平常不过的聊天。Cheers! 「Lulu」 希望每个人都快乐!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Lulu(小红书id:西柚大王(伦敦约拍版)) 「timeline」 01:29 在伦敦找到工作值得放三天鞭炮 02:47 面经:good good, yes yes 04:48 从工程造价到酒精发展的转行之路 06:31 调酒师入职培训第一步:4小时企业文化PPT 10:19 世界各地工作秘籍:忍 13:42 太阳上山拍摄,太阳下山调酒 20:37 成为freelancer:看你想在这份工作中发掘怎样的你自己 22:03 古典乐的启蒙是致爱丽丝? 23:50 停止内耗,行动起来去上班 25:32 服务行业感悟:只想当客人的爹 28:01 英国人也爱在路边喝啤酒 29:13 每一次醉酒都是提升口语的绝妙机会 30:32 英国就算要完蛋也舍不得离开伦敦 31:40 真正想做的事还是“追星” 41:08 收起狭隘眼光,不再审视他人 44:20 欧美青春剧一般的逛公园dating 53:15 做出改变是件难事儿 54:13 在哪都有shabi同事,和难以忍受的职场关系 57:09 室友是签了合同的亲密关系 58:22 酒鬼们快乐干杯 片尾bgm-他夏了夏天-苏打绿
- 「003」公派西班牙教汉语|工作也可以和生活一样有意义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真正的老师:在西班牙当公派国际汉语教师的罗老师。 孔子学院创办之初是以文化传播和交流为目的,但因其背书来自国家政治单位,创办和扩张的目的在西方世界曾经饱受争议。罗老师带我们看看现在的孔院公派教师的真实生活:作为一个第一次在西班牙生活的中国人;作为一个汉语教师和文化传播者;作为一个热爱语言教育的从业者;作为一个想要生活工作平衡的普通人。 「罗老师」 在国外做中文老师,我常常觉得自己反而是收获更多的那个。因为环境和学生的多样性,你可以看到世界远不是有限屏幕里展示的那样。70岁的退休老人同时在学中文和阿拉伯语,30岁的年轻人在为考公焦头烂额,社会班的学生很坦然地说自己是个屠夫,中文系的学生也常常因为实习不来上课。这世界常常显得很不一样,但其实又大致相同。 真实的接触才能消弭误解,有宽容的心态才能拥抱差异。去远方是为了不再盲目向往远方。有时候走出去了才能更好地回看来处。 “越是在远方城市陌生的小区里迷失方向,越是重新认识出发的港口和孩提时奔跑过的广场。”——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罗老师(微信公众号:逆行枝蔓) 「timeline」 01:39 有阳光的地方适宜人类生存 02:39 国际中文教师是什么? 05:18 孔子学院的非营利性和工资标准 07:17 想存钱,先吃苦 10:38 西班牙人的啃老方式也是读书读到35岁 15:36 母语西班牙语的人用英语学中文 17:44 文化输出停留在了“李小龙” 18:29 对日韩文化感兴趣却阴差阳错来了孔子学院 21:20 不是会说中文就可以教中文! 24:58 划分在英语大类下的对外汉语专业分支 29:00 当老师这件事是认真的 30:42 学生就像镜子,更新认知 33:55 公派体现在房租报销上 35:39 国际教师岗位任期结束后,何去何从 38:29 谋生新路总是会在路上发现 44:59 考不考研都可以看的转行秘籍:考研书单 53:53 西语和法语的壁垒约等于杭州话和上海话 58:19 “桥假”,西班牙人不调的休 1:02:03 行业劝退时间 片尾bgm-平凡之路-朴树 「提到的相关内容」 italki:线上语言学习平台。 塞万提斯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由西班牙政府于1991年创办,是世界性的非营利组织,以推广西班牙语,以至西班牙及美洲西班牙语地区文化为目的。其总部设于马德里阿尔拉卡街49号,以纪念西班牙文学名著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 歌德学院:歌德学院是德国在全球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机构,以德国最受景仰的人文思想家歌德的名字命名,任务是在全世界推广德语及德国文化。目前歌德学院在德国有13所、在德国以外有128所分院。 其它国家的类似机构有:法国的法国文化协会,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意大利的但丁协会,葡萄牙的卡蒙斯学院,中国的孔子学院等。 “桥假”:西班牙有一种独特的放假模式,叫做“Día Puente”,就是“桥假”。比如说,某一个节日全国放假一天,刚好有时候,这一天恰巧与星期六隔一天连在一起,西班牙人干脆将这个“隔日”也一起休了,这样就可以连续休息4天。 这个“隔日”便被称为“桥假”。
- 「002」当互惠生的这一年|低成本赴美当“保姆”,值得吗?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在美国匹兹堡当互惠生的施施。 之前很多人问过懒究竟是靠的什么能不读书也不工作在美国留这么久?本期我们请到了互惠生姐妹施施一起来聊聊她当互惠生的这一年:从简中互联网查无此项目,到现在“婚绿”“当保姆”各种标签乱飞,家庭和互惠生交换的东西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换取报酬。而这个“另一种生活”的体验过程,值得与否,更多还是因人而异。接下去的日子还是会面临无数种选择,我们或将交换年轻、时间、身体、知识去换取我们想要的生活,无论中间波折几许,祝大家都有美好的清晨和夜晚。 「施施」 诚然,争议颇多的互惠生项目,体验感与结果往往都是因人而异的,作为一个在疫情期间前往美国的最简易性价比最高的跳板,我不曾后悔踏上过。“视野所及,心之所止”。来美一年,收获最大的是不畏惧未来和从头再来的勇气。人生不应该有桎梏,不要活在“他人”的眼光下,成了框架模式下的一员,随时都害怕着“出轨”所带来的异样目光。社会是可以没有标准的,人生的出路也不只有一条,每个人都可以演绎自己的剧本。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施施(小红书id:姝婷sixty) 「timeline」 01:12 究竟为什么可以在美国停留那么久? 02:41 第一次听说“互惠生”的时候 05:00 简中互联网的信息壁垒 06:32 花钱赴美当保姆?? 07:37 投胎一般的选择“互惠家庭” 08:30 文化交流的终点是“忍” 10:10 不配自称Nanny的薪资水平 13:23 汇率差营造的美梦 15:19 在“互惠家庭”既当妈也当女儿 21:06 是求生还是体验生活? 22:30 过真实的“圣诞节” 26:32 留美途径千千万,如何选择和取舍? 31:18 令人羡慕的“配得感” 34:43 哪里月亮才圆? 41:05 苦中作乐的互惠生们 46:28 选择总是有得有失 片尾bgm-奇妙能力歌-陈粒
- 「001」从铁岭出发到阿姆斯特丹|辞职、退学、房贷,一直分叉的计划和不断出发的人生
欢迎做客“流离失所”,本期节目我们迎来第一位嘉宾:流浪在阿姆斯特丹的滚爷(微信公众号:遥山北海)! 上世纪80年代左右,东北重工业区的衰落,奠定了出生自那边的年轻人们,终将漂泊的二三十岁。起因是身边人的一句“你应该出去看看,阿姆斯特丹挺好的”,所谓「生活、思想西化」的滚爷从铁岭出发到南京,到北京、上海,再来到了阿姆斯特丹。 问起你来自哪里,多少都是有点东西南北混血:一口儿化音没人相信你是个南方人;回了东北“这小子讲话怎么有点别扭”;说起人生规划都觉得你“过于西化”。于是,在「老中人房子、妻子、孩子」的严格定义下,可能他这辈子都要流离失所了。 但他选择往前走,去路上看看。 走在路上的人其实真的很孤单,已经不再能像以前一样坐在马路边喝酒聊天,但这通电话依旧可以连接不同时区的我们。 「滚爷」 我时常会想什么是家:是稳定的住处,是信得过的亲密关系,是踏实平静的心理状态,或者是任何值得我们依赖的东西。于是在这样的答案下,家成了奢侈品。我们这一代人被经济发展的浪潮拍来送去,普遍过着一种居无定处,心无定所的生活。我会忧虑于自己一直无法找到那个像家一样的地方,也会对此感到不屑找到又能怎么样。但子孙绕膝也好,流离失所也罢,最终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不停的熵增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前30min因为录制问题有一些音质切换,望包容! 「本期主播」懒&瓜 「嘉宾」滚爷 「Timeline」 01:32 曲折且昂贵的相识经历 03:50 自带提纲的嘉宾 04:25 精神南方人的东北人现在流浪到了阿姆斯特丹 05:50 云淡风轻的“三年攒钱留学计划” 06:13 攒钱秘籍是不花钱 09:28 滚爷的自我诊断:抑郁症 10:13 冬令时让人对欧洲祛魅 10:31 科普时间:荷兰不在北欧 11:23 ”这书我读不下去了“ 14:01 名贵马种的回国航班未能起飞 15:52 转机出现了! 17:29 几日不聊,房子都买好了 20:42 平静的站在新家门口和人生转折点上 21:32 人生像爬不完的山 22:08 “家”是什么? 24:16 东北菜究竟为什么这么大份? 25:49 房贷还清的那一刻应该是很可怕的 28:38 文献时间:构建身份认同的要素 30:22 荷兰红灯区十点就关门了,国内洗脚房还没开门 31:22 我们走向“一个人活下去” 32:10 月亮真没这么圆 35:35 焦虑来源:习惯性给自己找意义 36:09 国内大厂VS阿姆小厂 40:01 工作除了钱和数字以外,意义在哪里? 42:37 职场文化取决于公司而不是国家 44:51 快来和老外抢饭碗! 49:09 会不知不觉把原本的生活丢掉,但找回生活是一瞬间的事情 50:15 人生计划一直很周密,却也一直在分叉 54:16 在土耳其险些被绑架的求生故事一则 56:55 流浪路上很多孤独时刻,还好有大家 *滚爷提到的歌词“我告诉自己再熬一熬,枯坐比久睡要好”来自乐队野外合作社-复活 片尾bgm-没有人能够比我们更接近对方-声音玩具 如果你对懒的流浪故事感到好奇,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KeepBeingYou】
- 「000. Intro」非常规Gap Year |‘计划外’这件事本身就在计划内
经过千山万水的拖延,第一期节目终于来了! 本期节目,瓜和懒回顾了在Gap Year一起经历的各种离谱往事,共享大脑和嘴皮子的始末。从连轴转音乐节到新年第一天登顶雪山,再到蹦极、义工和长达一个月之久的318骑行之旅。哦对,还抽空上了个班……一切的一切,千丝万缕的联系,带领我们最终来到了“流离失所”。是废话大王们的终点,也是“流离失所”的起点。 于是我们在这个新起点摆出了一道美丽的起跑姿势,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我们长达五十分钟的华丽登场! 「本期主播」懒&瓜 「Timeline」 00:39 给大家画个饼吧 03:01 和停下来没有关系的GAP YEAR 06:19 “乱七八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随意 09:23 不正常人类的相互鼓励 09:54 音乐节爬雪山蹦极骑行318…瓜懒接踵而来的碰撞 16:28 脑袋空空才能专注当下 21:31 户外是一件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只是恰好一起做了这件事 28:09 Best Memory:和世界断开联系的那些瞬间 33:46 年纪轻轻,别害怕脱轨 36:05 在2022年第一天,肩负起流浪的使命 38:48 “流离失所”的由来竟然是因为relationship issue 44:03 依赖语言系统,亟需输出生命力 46:41 彰显音乐品味的时刻到了! 片尾bgm-深蓝-陈婧霏 如果你对懒的流浪故事感到好奇,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KeepBeing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