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9 准爸准妈备战双11指南 - 待产包
待产包准备最全攻略,为你透彻分析清单思路,高度提炼底层逻辑,还有全网独家私藏条目首次公开!——好了,调皮了,试了试“互联网黑话”风格,希望没有自我黑化😄——但是内容是真的有这些方面,真心诚意,希望能帮助到姐妹们! 原则性的话放在最前面: * 待产包清单没有正确答案,关键还是需要大家找适合自己的;在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的情况下,我们主张先买少量试试——也是古典互联网产品 MVP(最小可用产品)的逻辑。 * 一切清单上的条目,都需要抛开概念名称去看它的本质,以此来寻找解决方案,又快又准,省钱还不纠结。不然那容易进入过于细分的消费陷阱。 * 提及品牌和产品的,保证没有任何商业植入,是我俩真心推荐;甚至可能还得罪了一些品牌。 分享者 * Cookie、马队:只求「足够好」的省钱型主播 x 2 * 特邀嘉宾🤰小作坊:孕 25w 备战双 11 的准妈妈(没有出声儿) 1:38 待产包大框架(就差画个脑图了): * 妈妈的部分:住院部分 = 上半身(喂养相关)+ 下半身(伤口护理相关) 类似旅行住酒店相关 * 宝宝的部分:吃、穿、用、睡、行 * 陪护(爸爸)的部分:类似旅行住酒店 准妈代表小作坊 QA: 7:10 妈妈相关: * 安睡裤、计量卫生巾、成人纸尿裤、刀纸、产褥垫、一次性内裤,什么差别? * 剖腹产的疤痕贴,买不买? * 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膏、乳盾、乳贴,乳头保护罩【如下图】,推荐都乖乖准备上 * 睡衣、月子服【如下图】、月子帽、月子袜,是否需要准备? * 主播补充:剖腹束腹带,顺产会阴冷敷贴 33:45 宝宝相关: * NB 纸尿裤、NB 码的衣服,要准备多少? * 抱单、被单、浴巾、包被,都是什么?有什么区别?马队推荐防惊跳毯子 * 婴儿提篮,到底要不要买? * 皮肤护理类的:抚触油、护臀膏、润肤霜,是否都需要准备? * 隔尿垫,一次性和布的,选哪一种? * 尿布台一定要买! * 棉柔巾、绵柔巾、云柔巾、手口湿巾、消毒湿巾…都是什么、要囤多少? * 奶粉、奶瓶,怎么准备? 1:07:09 主播补充独家秘密清单 马队私藏知识清单 * 了解顺产过程 * 了解如何减轻顺产痛苦:五维音乐呼吸镇痛法 * 瑜伽中学到的:马氏呼吸法 Cookie 私藏情绪清单 * 掌控感小物件:小糖果,蓝牙音箱、降噪耳机+喜欢的歌单,筋膜枪、小枕头,小玩偶, * 没看完的小说、电视剧 1:15:10最后: 想不好就用大行李箱,甚至露营车!重点是,不要纠结!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不是公众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了,加👆🏻即可入群
- 08 准爸 & 准妈备战双 11 指南 - 孕期篇
你知道「云柔巾、绵柔巾、湿纸巾」分别是什么吗? 如果能快速说出上述三者的定义和使用场景,那么,你大概率是有经验的母婴领域消费者。 如果你对于这三个物件一头雾水... 没关系,本期及随后的几期,我们会聊聊「母婴消费」这个话题,也许能帮你填补一些认知、解开一些纠结。 除了物质消费,我们觉得认知和精神消费同样重要,在节目中我们也有所分享。 本期仅讨论了孕期相关的消费;生产过程和新生儿照护,会在随后的几期接着聊!(记得关注我们) 分享者 * Cookie、马队:只求「足够好」的省钱型主播x2 * 特邀嘉宾🤰小作坊:孕 25w 备战双 11 的准妈妈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 02:22 先声明一下 Cookie 和马队的消费风格 * 小作坊的功课概要和问题清单: 04:32 胎心仪要不要搞一套? 07:11 100 块和 2000 块的吸奶器,有什么差别?吸奶器其实没你想象中完美。 21:02 妊娠纹油是智商税嘛? 24:54 孕妇枕怎么选? * 33:31 两位主播的推荐清单 33:52 甜橙精油,以及乳头膏、会阴按摩油 41:33 字帖(是的!)和筋膜放松装备 42:56 马队推荐 3 本书 47:06 一个小贵但 Cookie 和马队都超推荐的「精神消费」 49:53 Cookie 推荐的日剧、纪录片和课程 * 54:12 本期标题也有“准爸”不可缺席哦! 节目提到的参考资料和好物:(完全没有广告、真心推荐) * 精油:品牌是多特瑞,查了下准确叫法是「野橘精油」(Wild Orange)。 * 书籍《发展心理学》 * 书籍或日剧《坡道上的家》 * 音频节目《相处之道》 * 纪录片《生门》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07 新手父母的空间改造,那些我们踩过的坑...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不仅仅是「加一张床」这么简单... 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买/租房的我们,家居改造经历了哪些焦虑、纠结和崩溃? 身为母亲的我们,执意留下的「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 真能如我们所愿吗? 分享者 * Cookie:买房家庭代表,主打一个「听劝」! * 马队:爱好扔东西的非典型改造捧哏。 * 特邀嘉宾🫅叉叉:租房家庭代表,让爸妈公婆三连点赞、Cookie 马队直呼 🐂🍺 的大师级家居改造小能手!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00:05 我们三家的概况 07:31 在北京,三口之家租房也许没你想的那么难 11:46 叉叉项目管理级的租房规划 17:52 有种执念叫做:我不想被生孩子所完全占有和裹挟。于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 22:27 叉叉史诗级搬家经历 -- 背后,是那个一直过度奉献的妈妈、妻子。 31:10 叉叉的经验总结 36:19 养育方案决定了家居规划,然而,你想象的养育方案也许过于天真... 45:58 Cookie 的家居改造细节:多功能客厅、占地的椅子怎么版办、极限断舍离、强推宜家 59:12 Cookie 的经验总结 01:05:19 家居改造是家庭生活变化的物理体现,我们应该和过去的生活好好告个别。但... 一切都会回来的——不,其实是变得更好! 01:12:36 不劝生,只是想对恐惧生育的姐妹们说:不必惊慌,收获要比付出多得多。 多功能客厅 showcase Cookie 推荐的宜家坐卧两用床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06 断奶:一句话方法,一箩筐经验,说不尽情感
这期是三个妈妈断奶的想法、过程、经验和感受之谈。如果说母乳喂养在生育大话题下被谈论得太少的话,那断奶就更少了!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来分享一下。更何况这个动宾短语背后,还有汹涌的情感波澜,不为外人知。 分享者 * Cookie * 马队 * 返场嘉宾:wawa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01:50 断奶办法很简单“拉长间隔”,却很容易因此涨奶、堵奶,怎么办?第一堆技术细节和经验分享。 12:00 “小白点”是什么?可爱的名字背后是梦魇的经历,令母乳妈妈骑虎难下。此处有技术细节但没太多经验可说,只能祝福大家不要遭遇它。 19:40 宝宝不好好配合喝奶,带来一系列麻烦,也很引人断奶。第三堆细节。 23:34 和工作有关的两大原因促使断奶:上班背奶到底有多麻烦?母乳妈妈如果要出差是什么情形?第四堆技术细节和经验分,过干。 35:10 按顿减的策略如何操作?已经接近断奶还有肿块怎么办?第五堆技术细节来自民间经验。 39:30 母乳之路坎坷,但妈妈们在断奶之时,依然有大量不舍、甚至后悔的情绪——是怎么回事?! 45:50 三位过来人妈妈讨论,到底什么时期断奶最佳?结论是……建议做笔记。 49:21 断奶不舍的背后是分离,到底是谁不能承受分离之苦?恐怕是一生都要修的功课吧! 提及书籍 郝景芳《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05 聊完心中的好爸爸,我们决定撤回父亲节礼物
三个当妈的聊聊了背后的孩子他爸!在是一期赶在父亲节发布的内容,本想作为“父亲节的小礼物”送给他们——但最后作罢😄(需要听到最后才会知道答案)。 我们分享了妈妈视角里,三位丈夫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转变和挑战,以及我们对他们“所作所为”的所思所想所感。我们感到幸运,感到支持。 希望这期节目可以成为准爸准妈们的“剧透”参考~ 分享者和她们的孩子他爸 * Cookie & Su27 * 马队 & 火风 * Wawa & 小黑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02:23 两位爸爸挑战“月嫂”职能、勇敢守夜,最终收获了什么?是……孕傻。 14:32 有了孩子以后,三对和谐 CP 都爆发了大量看似无解的矛盾和冲突,集中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我们解决了吗? 24:20 在母乳喂养和月子期间,火风是怎么做到一路无条件支持马队的? 29:48 多次独立带娃挑战,顺利通关,Su27 荣获“育儿动手能力满分选手”称号 32:32 孩子认妈、妈要出差,怎么办?Su27 迎难而上,小黑胜之不武。 36:50 被丈夫鼓励找回个人时间和空间是一种什么体验?是……三人集体泪崩。 41:30 “男保姆”和“女保姆”也需要约会,育儿中也需要二人空间 46:35 爸爸们承担家庭发展,要把世界上好的事情介绍给孩子们 49:35 本想拿本期节目作为父亲节礼物,聊着聊着就推翻了,咦?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04 怎么坐月子,听完不纠结:月嫂 vs 月子中心 vs 一种新方案
这一期分享 2 种常见月子解决方案(住家月嫂、月子中心)和 1 种较少见的新型解决方案(月子中心的护士上门)。 我们回顾了 2 位主播和 1 位嘉宾当时选择的缘由、事实上每种方案的利弊、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经过这一年的沉淀,我保证内容充满了干货,一定能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月子解决方案! 不过,话得说回来,月子解决方案只是月子的一方面、甚至可能是蛮小的一方面。解决了这道题,还有许多值得提前准备,尤其是心理上。——这就等我们后面再慢慢来聊了~ ❤很抱歉,由于录音问题和剪辑水平有限,一开始有电流滋滋声,不过很快后面就正常了,还请听众朋友们忍耐! 分享者和她们的月子解决方案 * Cookie,住家月嫂方案 * 马队,从住家月嫂方案变为月子中心护士上门方案 * 步妈,月子中心方案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01:25 不同的月子解决方案速览,以及一般需要什么时候定方案 * Cookie:在家请月嫂的体验 * 马队:遭遇不靠谱的月嫂 & 月子中心护士上门服务的探索 * 步妈:选择月子中心的满足与快乐 04:00 三人选择的缘由,和三种方案利弊讨论,以及选择多长合适 * 住家月嫂:个性化服务与潜在的摩擦 * 月子中心:全面护理与专业医护团队 * 月子中心护士上门:家的温暖与专业服务的结合 23:50 关于月嫂的讨论,如何鉴别 * 23:50 不靠谱月嫂的典型表现,如何应对 * 33:23 靠谱月嫂是怎么展开工作的 * 42:42 找到靠谱月嫂常见方法 * 45:34 月嫂面试技巧和好用的面试题目 54:20个性化选择的背后考量 * 个人性格与需求:焦虑缓解与专业判断的寻求 * 家庭环境与关系管理:避免与月嫂的直接冲突 * 预算与性价比:不同方案的经济考量 55:55 丈夫的角色与支持 * 作为管理月嫂的合作伙伴 * 情绪支持与决策中的冷静角色 * 处理月嫂与家庭关系的桥梁 01:01:00月子中心的利与弊 * 标准化服务与流程化生活 * 信息过载与决策焦虑 * 产康服务的推销与个人选择 01:09:10 月子中心护士上门的优势 01:12:40 一些走心的有感而发…… * 作为新手妈妈的自我道德压力,包括母职外包的愧疚感探讨、隔代照顾的情感纠葛等。 * 强调丈夫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03 孕育是对身体的压力测试,运动能让它少冒点烟
在第二期聊到令我们害怕生育的阻力时,马队疯狂伏笔:运动对整个孕育历程有各种好处。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聊聊这个话题。 可以说,怀孕和分娩的过程很像是对身体进行压力测试,平时累积的问题会在此时集中爆发。在孕前、孕中做一些运动,能让我们更舒适地经历这项考验,减少孕育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让我们的身体「少冒点烟」。 谁出现在声音里? * Cookie,佛系运动选手; * 马队,多年瑜伽习练经验的佛系运动爱好者。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2:43 未雨绸缪,备孕期真的很重要!!「最好的产康运动」可能是在备孕期 18:29 孕早期真的不能运动了吗? 22:09 快乐的孕中期要努力运动了! 为了顺产更顺利&产后好恢复,拼了 43:49 孕晚期还有一些功课要做 50:13 产后恢复:先康复,再塑形,相信时间的力量 55:34 生育让我们离自己的生物性更近 57:47 结尾划重点 推荐的书 《盆底运动解剖书》 作者: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 《骨盆功能运动与分娩》 作者: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 《产后身体修复计划》 作者:尤利亚娜•阿夫拉姆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特别 02:灵魂拷问“为何生娃”,8 位爸爸如是说
这一期也很特别,我们采访了8 位爸爸生娃的缘由和心路历程。 作为前一期的对照,爸爸的视角是极其重要的补充。好几位爸爸的讲述,都让我感到意外又共鸣,平日里看似不擅长表达的他们(可能是样本偏差)其实想得很多。 姐妹们听完是什么感觉?十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交流。 出场顺序 * 主播:Cookie * 01:20 步步的爸爸:现实的理由是养老,看到自己的祖辈到父母辈的故事,颇有感触。 * 06:14 Su27: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带领我找回逝去已久的东西,渴望分到“无脑的快乐”。 * 10:20 老鱼:计划外的孩子,发现孩子真的能改变人生观。 * 16:03 Luke:羡慕妻子有兄弟姐妹的快乐童年,也立志要生养两个孩子。 * 18:40 Jimmy:被母亲逝世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孩子是生命延续和爱,还想给女儿生个妹妹。 * 20:55 张吉:对潮汕地区人士来说,生孩子就像人要上学工作一样自然,没有什么原因。 * 23:10 火风:生孩子这事儿我主要是听媳妇儿的。 * 24:26 阿峰:有计划但也赶不上变化,宝宝和马队缘分的故事。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特别 01:灵魂拷问“为何生娃”,我们问了 7 位妈妈
这一期有些特别,我们收集到 7 位妈妈决定生娃的缘由和心路历程。 剪完,我感慨颇多:太阳之下无奇事,但听完这 7 位朋友娓娓道来、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使我仿佛进入到了她们的某个人生片段,也经历了一番。决定生娃的过程无一不是姐妹们自己的成长史。 可能是样本偏差的缘故,我们发现:好几位提到“30 岁”以及相关的身体状况,好几位提到职场的考虑,好几位因为自己早婚和默认要生孩子的选择而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反倒没人讲生孩子对身体带来的影响、过程的痛苦。 十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交流,说出你的感受、你的故事。 出场顺序 * 主播:Cookie * 01:12 未报姓名的朋友:备孕过程坎坷,改变了对“对的时间做对的事”的看法 * 03:55 娲娲:等待准备好,发现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 * 07:24 步妈:养老恐惧驱使,30 岁发现身体技能衰退 * 14:51 JOJO:坚定的二胎家庭、生活有规划,被职场“催生” * 19:26 小丸子:孩子是自己人生游戏的副本、小号 * 20:59 Ann:有了养鸟的经历,让两人达成一致,在各方面准备好的状态下稳妥地有了孩子 * 25:20 小火箭:三段心路历程,一切都刚刚好,生活因小生命而变得亮堂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02 纠结了近10年,终于还是决定生娃
第二期,我们回到当妈时间线之初,聊一聊我们为什么会选择生娃。对每一个女生、每一个家庭而言,生娃都是一项值得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20多岁时,我俩是绝不会做出这个决定的... 步入 30+,是什么在促使我们转变? 希望我们的分享,可以让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朋友,获得一些参考和启发。 谁出现在声音里? * 主播:Cookie,马队,在一年内前后脚生了娃 * 这一期是在马队卧室录的,如果听到小朋友隐隐的哭声... 那是姜仔在向大家问好啦 :)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02:22 几大生育障碍:糟糕的世界、生育疼痛和损伤、担心职业受阻、二人世界和个人生活的颠覆、自己还都是个「孩子」、担心原生家庭问题代际传递、叛逆心理... 11:08 随着成长,阻力在慢慢变小 11:48 虽然这世界有点糟糕,还是值得来体验一番 20:44 生育疼痛和损伤不是无解的! 23:20 职业发展: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路 31:01 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升华、质变、挑战、好奇 34:15 个人对世界的探索:真正的热爱不会因孩子而中断 43:25 一些额外的推力和 trigger 46:02 存在主义焦虑:当我死后,能留下什么? 51:17 挑战一个幸福家庭的样本 52:57「35 岁高龄产妇」的 ddl 倒逼 1:00:14 老后孤独的预演 1:07:46 总结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 01 母乳喂养半年后,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一期内容,我们挑选了“当妈”这个主题下,最想聊、最有倾诉欲的话题——非“母乳亲喂”不可! 这件事儿,当之无愧是当妈前和当妈后预期 gap 最大的一个事儿——太轻视了! 关于这期内容我们想到过的备选标题有: * 说说哺乳的苦与乐 * 哺乳和我想的不一样 * 母乳喂养?听听两个过来人怎么说 * 哺乳是被严重轻视的难关 *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哺乳那么痛/难! * 母乳十级考试你能拿几分 * 当妈路上第一座大山:母乳喂养 * 你也以为母乳喂养是顺其自然的? 大家可以由此感受我们想要表达的感情。不知道大家听完,会选哪一个? 谁出现在声音里? * 主播:Cookie,马队——两位母乳喂养半年以上的妈妈 * 嘉宾:灰灰菜——想要母乳喂养的适育女性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 初识母乳喂养:自然还是挑战? (00:47) * 备战母乳喂养:满怀信心却遇挑战 (02:14) * 第一次哺乳:预想简单实则波折 (03:06) * 母乳喂养现实痛:含乳不易述苦经 (04:34) * Cookie和“桃酥”的哺乳旅程 (07:14) * 警惕!胸部变化可能超乎想象 (09:12) * 混合喂养:坎坷路上的折中选择 (10:43) * “追奶”真相:母乳喂养的心酸之旅 (13:57) * 家庭观念冲突:哺乳路上的社会压力 (18:20) * 身份演变:从女性到哺乳妈妈的心路历程 (20:30) * 哺乳现场:乐趣与挑战并存 (24:21) * 坚守母乳喂养的深层理由 (28:38) * 妈妈外出挑战记:公共哺乳设施的真实面目 (33:47) * 国内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官方资源的迷航 (41:56) * 母乳话题为何不出圈?深挖背后原因 (49:34) * 逆袭哺乳后遗症:运动对抗胸部下垂 (55:37) * 母乳喂养:大陆和香港分别什么情况 (59:41) * 二胎母乳喂养:再回阵线还是新出路? (01:08:39) * 终章思考:母乳喂养对未来的启示 (01:25:21) (由 ChatGPT 生成,风格夸张了些,但还是可以参考的~) 聊到的参考资料:母乳喂养课程和书籍推荐 * 书籍《享喂》:“如果在生娃前看过就好了,就能避免月子里混合喂养、被各种人说宝宝吃不饱带来的压力。这本书把母乳喂养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 what、why、how 都非常详尽地呈现出来了,是难得的科普好书。 全书价值观偏亲密育儿,个人感觉对妈妈的消耗挺大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性采纳。” * 丁香妈妈课程《母乳喂养课》 * 丁香妈妈课程《宝宝混合喂养课》 * 香港卫生署的母乳喂养指南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