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启缘起 and 金花的秘密序言
大家好,两年不见,我从自己的“闭关”中出来了。我想,关注自己的内在精微世界很重要,但如果不跟外部互动起来,我会感觉到一种知与行的严重不平衡。 体验和灵知是为内在; 助人和传播是为外在。一个往上往内逐渐拔升,一个往下往外逐渐涵纳,一个愈发精微,一个愈发博大,最终“其小无内,也其大无外”。它们应该互为循环,彼此补充,动态平衡,而非偏废一方,内外上下不平衡。 那么分享什么呢?从潜意识领域的探索,到灵性领域的探索,这片大洋深不见底又神秘诡谲。我想最好的分享方式,最佳的导师,还是在经典的著作里,这些已经踏过这片大洋很深处的人,已然分享了许多许多。 本期讲诉了为什么选择荣格作为第一位,与他结缘的一个小故事,以及金花的秘密的序言部分。 在我自己阅读的过程里,会一边读一边分享我的内心“弹幕”,希望跟你一起探索,互相陪伴,共同成长。
- VOL.68 和一位自闭症小孩妈妈的对话
本期嘉宾: 小鱼: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毕业后加入法国国立研究所,成为科研人员。她在小孩确诊自闭症后,重新转专业学习了自闭症特殊教育,成为了一个特教老师。 粒粒橙:大家都认识她。 我们聊了: * 小鱼的小孩自闭症确诊经过:运动功能发展延迟,社交能力发展延迟,跟医院复杂地踢皮球最终确诊的过程。延迟确诊的每一天,都是黄金干预时间的倒计时。 * 目前对于自闭症的成因判断大概率跟先天基因有关。而由于历史上法国拉康派精神分析学发达,神经发育类疾病容易被归因为家庭,特别是母亲,从而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做干预。目前成因和干预方法都在更新中,但还远远落后。 * 确诊以后干预手段和干预人员方面的资源极度缺失,每一步之间都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 * 妈妈自己开始了对小朋友社交,认知,语言方面的干预。运动干预只能等待机构。 * 阿斯伯格只占自闭症的百分之五。电影里演绎的“阿斯伯格少话天才”只是极少数人,而其他大多数的自闭症都伴随智力缺陷。至少有百分之五十到七十的自闭症终身无语言表达自己。 * 神经类方面的疾病很难在一开始就被看做是残疾,认知厘清的过程就很漫长。 * 小鱼重新回大学学习自闭症特殊教育专业,转行做了特殊教育老师,加入了这个老师极度匮乏的行业里。 * 自闭症特教行业现状,以及小鱼自己的现状。 * 妈妈们的再就业和社交问题,特别是残疾孩子的妈妈。社区性的志愿者服务也许是解决之道之一。大部分解决方案的发起也是来自家长自身,而不是政府的推动。 有类似问题的小伙伴,和愿意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小伙伴,请给我们的后台留言。
- VOL67. 加拿大检察官Tina跟我们聊聊家暴
今天这个日子更新一期女性系列。 嘉宾: Tina,自嘲是来自加拿大三线小城市的一名检察官。在她的日常工作中虽然也负责别的类型的案件,但针对妇女儿童的性侵和家暴案是她接触较多且有很多经验视角跟大家分享。 Zilu是来自英国某高校的青椒一枚。继续作为女性系列常驻嘉宾回归。 检察官的经验视角非常珍贵。Tina的分享既有检察官的法律干货和正义伸张,也有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幽微之处的观察。而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也是检察官工作日常中最大的挑战。感谢有这样优秀的女生奋斗在一线,每一个发生了好的转变的案子都是一个人具体的生命的改变。有一个,就是一个。致敬。
- VOL.66 做事的可能:在21世纪的巴黎拉丁区开一家书店
开店于2016年地处巴黎拉丁区的“好吃的书店”,它既是一个书店,也是一个甜点店,也是一个小型文化沙龙,更是Tina和拓宇与朋友们交往的“书房”与“客厅”。 我们从聊书店本身不知不觉拓展到了他们开店背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怎么去思考现在的生活,会发现他们做的每件事,看似随意自然,但其实是一种经过反思的随意自然,有其深意。 希望有所启发。
- VOL.65 做事的可能:程序员和占星师,副业做了一个旅行社?
本期节目属于“做事侠创作机制”。“做事侠”是一个由不同播客和公众号等自媒体组成的创作联盟。报道在不同境况下平衡生存价值与个体追求、社会关怀,那些在大家认为“不可为”之处坚持“作为”的个体。如果想对“做事侠创作机制”有更多了解,请在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喜马拉雅等平台搜索“做事侠”收听节目。 今天的嘉宾是陈天帆和姚小璐夫妇,一个是程序员,一个是占星师。 他们在这些职业身份之外,从2009年开始,创造了爱游v这个组织,带着大家探索欧洲大陆上各种最不网红最不吸流量的不为人知的“小美好”,分为户外运动,博物馆艺术鉴赏,读书会等主要活动。户外运动方面上天入地,滑雪潜水徒步开飞机,不断地开拓新的路线和目的地,很少做重复的项目。博物馆艺术鉴赏带大家去发现的也往往不是最热门最知名的博物馆和展览。 通过做爱游v,天帆向外探索世界的天性得到了释放,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理解得到了扩展和完善,而小璐与他人建立深刻而真诚的关系的期望也在做爱游v的过程里不断凝结成爱游v这个小团队和跟团友之间友善信任的氛围。在异国他乡通过组织旅行和文艺活动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友谊为基础的集体,是爱游v的特殊之处。 在本职工作和爱游v之间,在辞职专注创业还是保持副业状态之间,在为爱游v付出时间和二人关系所付出的时间之间,他们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反复横跳和平衡,碰撞现实,在不同的身份体验中唤醒沉睡的自己身上的不同面相。过程中他们越来越了解自己,也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起更好的关系。 当一个遥远的梦,一个口号和理想,被实践出来了以后,会有一个出走和回归的过程,而远方的梦想就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当我们活出“好的生活”的时候,那些有共鸣的人也会同时获得力量。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让更多的人看见可能性。
- VOL.64 做事的可能:在金融机构内部成立非盈利组织?
本期节目属于“做事侠创作机制”。“做事侠”是一个由不同播客和公众号等自媒体组成的创作联盟。报道在不同境况下平衡生存价值与个体追求、社会关怀,那些在大家认为“不可为”之处坚持“作为”的个体。如果想对“做事侠创作机制”有更多了解,请在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喜马拉雅等平台搜索“做事侠”收听节目。如果你也对加入“做事侠”创作机制感兴趣,请WX添加xiangjiejoyshare。 今天的嘉宾来自法国巴黎银行企业年金管理公司,投资和金融工程部负责人,马延宁。2012年11月,马延宁和其他法巴员工共同发起创立了非盈利组织书桌协会 Banc d'écolier。他们的模式是通过开展面向公众的银行与金融主题系列讲座筹集资金,所得捐款全部用于资助云南省迪庆自治州德钦县迪喜慈善小学的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 希望他们做事的方式,对你有所启发。
- VOL.63 做事的可能:巴黎中国作者电影展主创采访(下)
本期节目属于“做事侠创作机制”。“做事侠”是一个由不同播客和公众号等自媒体组成的创作联盟。报道在不同境况下平衡生存价值与个体追求、社会关怀,那些在大家认为“不可为”之处坚持“作为”的个体。如果想对“做事侠创作机制”有更多了解,请在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喜马拉雅等平台搜索“做事侠”收听节目。 如果你也对加入“做事侠”创作机制感兴趣,请WX添加xiangjiejoyshare。 本期内容提要 2018年,第一届中国作者电影展在巴黎拉丁区电影院Studio des Ursulines成功举办,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 这个电影展的全部工作人员都是非专职的斜杠志愿者。从2018年的7部影片到2019年的 14部影片(包括嘉年华, 四个春天),再到2020年的16部影片(以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开幕到杨荔钠导演的春潮闭幕); 从最早在巴黎拉丁区的一个独立电影院放映三天到得到国立吉美亚洲博物馆(法国最重要的亚洲文化博物馆)的支持,在这两个场地连续放映半个月的时间。 虽然她们在采访中都不断表示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自己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从无到有地把电影展办得越来越好,也的确是在看似“不可能处”创造了“可能”。做事的过程中,从选片到联系片子取得放映版权到解决片子的物流问题,从联系放映场地到制作宣传物料,从组织售票到组织放映,每一件事情里都充满了困难和琐碎。但遇见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做事的人的基本态度。她们都开玩笑地表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人都练就了一番本领,浑身技能点,自己在其中也收获了很多的成长。 我对她们的采访分为上下两期:上期是电影展早期创始人之一xiaowa,下期是选片组的丸子,dongming和宣传组的彦如。 对他们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他们: 网站:www.allersretoursasso.fr Facebook/Instagram: @Allers_Retours 邮箱:contact@allersretrousasso.fr 微信公众号:Allers_Retours
- VOL.62 做事的可能:巴黎中国作者电影展主创采访(上)
本期节目属于“做事侠创作机制”。“做事侠”是一个由不同播客和公众号等自媒体组成的创作联盟。报道在不同境况下平衡生存价值与个体追求、社会关怀,那些在大家认为“不可为”之处坚持“作为”的个体。如果想对“做事侠创作机制”有更多了解,请在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喜马拉雅等平台搜索“做事侠”收听节目。 如果你也对加入“做事侠”创作机制感兴趣,请WX添加xiangjiejoyshare。 本期内容提要 2018年,第一届中国作者电影展在巴黎拉丁区电影院Studio des Ursulines成功举办,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 这个电影展的全部工作人员都是有其他工作的斜杠志愿者。从2018年的7部影片到2019年的 14部影片(包括嘉年华, 四个春天),再到2020年的16部影片(以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开幕到杨荔钠导演的春潮闭幕); 从最早在巴黎拉丁区的一个独立电影院放映三天到得到国立吉美亚洲博物馆(法国最重要的亚洲文化博物馆)的支持,在这两个场地连续放映半个月的时间。 虽然她们在采访中都不断表示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自己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从无到有地把电影展办得越来越好,也的确是在看似“不可能处”创造了“可能”。做事的过程中,从选片到联系片子取得放映版权到解决片子的物流问题,从联系放映场地到制作宣传物料,从组织售票到组织放映,每一件事情里都充满了困难和琐碎。但遇见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做事的人的基本态度。她们都开玩笑地表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人都练就了一番本领,浑身技能点,自己在其中也收获了很多的成长。 我对她们的采访分为上下两期:上期是电影展早期创始人之一xiaowa,下期是选片组的丸子,dongming和宣传组的彦如。
- VOL.61 话包子Q X 粒粒橙 :职场里的情绪
工作场合里,首先要面对的是跟权威的关系,必然带入之前的经验里与权威的关系模式。 其次是与同事的关系:位置和角色的冲突 vs 沟通方式的冲突 话包子Q分享自己如何发生了前后视角的转变 粒粒橙分享自己从一个“机器人”,到感受到身体与情绪的紧密联系 话包子Q从“和事佬”,到“小刺猬”,再回归到平静,却比第一阶段更真实。 带入不同的剧本和角色,精力投入了drama,偏离了本来要做的事情。 职场里应该对自己真诚吗?有了情绪应该如何呢? Act vs React,放下剧本试试看? 万用咒语:我爱你,谢谢你
- VOL.60 粒粒橙 X 话包子Q :职场里的企图心
- VOL. 59 是无人驾驶一般被ego带一生,还是改写自己的算法走上英雄之旅?
本期是“成长”系列的第34篇 本期分享人: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公众号主理人深蓝 独立策展人,DJ,摄影师。 神话,传说,古老的寓言,到后来的小说,戏剧,RPG 游戏,主角的人物弧光总是一段从懵懂无知到蜕变习成的英雄成长之旅。古老的智慧已经换着模样不断地提示我们,路是什么,道在哪里。但是我们却可能花了很长的时间,像睁眼瞎一样走来走去,不得其法。
- VOL.58 心理咨询师LING + 话包子Q 对谈
心理咨询师Ling的来访者系列全10期结束了,非常感谢他们的真诚和信任。 本期是咨询师LING本人和话包子Q的对谈记录: * 心理治疗为什么要去看我们的原生家庭?并不是为了指责父母。 * 为什么重新经历过去,赋予它意义,会给我们带来选择的自由? * 假的记忆也能WORK吗?主观的相信就能WORK吗,岂不是阿Q精神? * 焦虑,痛苦,虚无,这些感受与我们的物质成就大小无关。 * 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是早晚会问自己不可避免的问题。 * 把奇奇怪怪的drama都剥离开以后,才能用那个“我”来感受这个世界,而这个过程是连续循环的螺旋。 * 人生的金木水火土的阶段比喻。话包子Q的calling,下意识去做的看山是山,和行过以后回看的看山是山,人其实一直是知道自己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心理空间和重新找回感受自我的能力。 * 身在庐山中的自己跟自己对话,很难破除自己的drama. * 感恩帮助我们survive到今天的防御机制,当初形成时有它的必要性,在今天成为我们的限制。 * 小孩子时令人恐惧的事情,到了成年时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而我们还带着儿时的感受在生活。 * 梦是什么?对于心理咨询来说梦的意义是什么? * 我们了解自己是希望变得更自由,而自由意味着责任。 * 渡人与渡己的选择。
- VOL.57 家人之间,“成见”最深。别拱上神坛,也别越俎代庖。
心理咨询师Ling的来访者系列,本期是最后一期,第10期。 这个系列是10个小伙伴第一人称视角的人生故事分享。他们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巴黎一位资深华人心理咨询师LING的陪伴,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后,从曾经的抑郁,焦虑,纠结,迷茫中走出,产生了新的人生变化。 之后的节目会邀请LING本人来参与录制,分享和回应这10期以来我自己记录下来的感悟和问题。 * 做了+200次心理咨询的格桑,经历咨询的几个阶段:新鲜蜜月期,瓶颈期(失望愤怒期待被拯救),冷静客观期(不指望被他人拯救自我承担)。 *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寻找我们人生的目的?还是寻找我们是谁?还是看到我们有选择? * 情绪自由和行动自由上的break through * 为什么之前自己对自己喊话没用,现在有用? * 为什么探索自我的时候总要往原生家庭上去看?是“归罪”还是“归因”?除了TAKE了行为规则,还TAKE了情绪。 * 分离开当前的事件和过去的痕迹写入的程序。 * 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的角色扮演“成见”最深,要求最高。 * 内心的和解 vs 现实里的和解。想拯救父母的我们。 * 这是一种面对真实的勇气,还是不得不满足的需求?去咨询是因为骗不下去自己了?不仅骗自己,连咨询师也骗? * 人是顿悟的吗?还是渐悟的?着急自己的时刻怎么还不来? * 一厢情愿的拉别人进入心理咨询,包括父母,是越俎代庖。 * 法国电影:“小瘙痒(又名不能说的游戏)”把和解过程意象化的表达出来了。 * 分清哪些是我们的需求,哪些是父母的需求。 * 愤怒的背后是悲伤?我们在某一年爆发性地长大,爆发性地觉悟,爆发性地知道某个真相,让原本没有什么意义的时间的刻度,成了一道分界线。
- VOL.56 人与人如何可以建立真正的好关系,而不用再FAKE?
Ling的来访者系列,本期是第9期。 这个系列是10个小伙伴第一人称视角的人生故事分享。他们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巴黎一位资深华人心理咨询师LING的陪伴,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后,从曾经的抑郁,焦虑,纠结,迷茫中走出,产生了新的人生变化。 感谢他们和LING的信任。 希望这些故事,可以让你看见新的可能性。 * 小R描述自己看起来幽默外向,很难与她患有抑郁症联系起来? * 是自己感觉不到真实,只有“快乐外向是好的“,所以才fake快乐?努力凹造型成一个其他人喜欢的样子,但发现只是“私以为”他人的喜欢? * push自己是抓住自己存在的唯一稻草,放佛在高速公路上开快车的求生模式,如果不这样,就感觉自己要go die啦! * 敢于让自己松下来而不是一味“发狠自律”,也可能是一种自我强大? * 评价系统单一?哪个环境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 生病给了小R休息的权利? * 空心人,没有内核时外界的评价足以把整个人带着飘来飘去?空心人的亲密关系?凹出来的造型会被他人感知到。 * 性感,有魅力,是能量自然流动起来而展现出来的一种authenticity? * 感受真实的自己很重要谁都知道,但这条通路已经堵上了这么多年,怎么打开它呢? * mess up 也是一种体验? * SOUL里的22读了很多书却没有体验?与世界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非常重要? * 把自己的恶意投射出去从而无法建立好关系?这个恶循环如何打破?
- VOL.55 重男轻女?暴力愤怒?看见自己的bug以后我重生了。
Ling的来访者系列,本期是第八期。 这个系列是10+个小伙伴第一人称视角的人生故事分享。他们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巴黎一位资深华人心理咨询师LING的陪伴,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后,从曾经的抑郁,焦虑,纠结,迷茫中走出,产生了新的人生变化。 感谢他们和LING的信任。 希望这些故事,可以让你看见新的可能性。